走之前说是去英国,然后又转到瑞典的一个小城市,小到她说了三遍我也没记住便再没好意思问。问旅途怎么样,说美啊,好啊。然后说,本来周一就可以回来,结果因为机场行李安检方面出了问题,延误了飞机,又重新买了很贵的机票,而且要在机场等两夜。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止不住地想象着这个年老而肥硕、长相并不可爱、头发少得可怜的老太太,因为行李超重两公斤而拼命把衣服往身上穿,把吃的往兜里塞,生气着急却又不得不跟工作人员解释的模样。我问,之后怎么样了呢?她说,本来已经准备好在机场的椅子上躺下了,又被人叫住,说可以去几公里外的一座小教堂过夜。然后奶奶就拎着包出去,搭了一辆车,到教堂外面等神父,神父不在,却赶上当地一家人在做祷告,然后说起来这个事情,就被那家人带到家里去过夜,两国人语言不通,靠比画互相理解,在那个家庭里吃了晚餐、洗了澡、睡了很舒服的一觉。第二天又去机场,晚上刚准备躺下,那家的女主人又来了,重新把奶奶接回家去住了一晚,第二天,飞机终于飞到了慕尼黑,奶奶准备跟航空公司打官司申请赔偿。
奶奶七十三岁,是资深背包客,走过近一百个国家,搭车、住青年旅店,腿脚一点儿不麻利,行动一点儿不方便。经历过战争,三十五年前从罗马尼亚逃难到德国,除了和平,对生活无欲无求。旅途中没钱买东西吃,就自己在家做好吃的然后带着。可就是这样,也拦不住她出走的心。
说起她前夫,奶奶突然像个姑娘一样,“我们离婚二十五年了,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一点儿矛盾都没有,特别好,可是有一天,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突然爱上另一个女人,就跟那个女人跑了,我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他就那么走了,就那么突然走了。后来他和那个女人生活了二十五年,前几天对我说要跟人家离婚,说没办法理解人家,可是他都这么大岁数了,现在离婚,上哪儿找老婆去!这个人啊!”然后就不说话了。
这样的女人,你真的很难说她老,她一辈子都有热情,一辈子都不安分。
我的前老板,年轻时在三个国家读大学,掌握了德语、西班牙语、法语、英国语、荷兰语和一点儿拉丁文。以前在球队,后来组乐队,会弹钢琴和拉手风琴,在大学的假期里到处去大街小巷演出卖艺,没创业之前,一直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会做个音乐家,并以此为生。
这个男人,年轻、英俊,家庭和睦、富足,一个男人应该有的一切,他都有了。有一次,天很晚,窗外下着雪,他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他突然说,你是个很努力的女孩嘛!那段时间我对他充满敌意,就很不屑地说,还好吧,你不也很努力吗?他接着说,我出生在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村庄,整个村子里就几百人,家家户户都认识,那个地方小到没有商店。后来我到外面上大学,就再也不想回到村子里干活了。我突然语塞,继而内疚,原来人世间所有的敌意都源于不理解。后来,慢慢知道他一直是各种奖学金得主,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课余时间自己卖艺打工,做体力活,看了他年少时跟乐队一起演出的照片,穿土气的运动服和球鞋、土气的西服,样子窘迫,透着青涩。
几个月前我辞职,某个漂亮能干令人嫉妒的西班牙女人问我,那你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我说先跟家里借钱吧,先缓一缓,我累了。伊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二十岁的时候,连你一半的经济优势都没有,那时候我做的是非常重的体力活,在英国上学,所有费用都是我自己支付,你才做这点儿事,你累什么?你凭什么累?然后深深地鄙视了我一眼,到现在,那个表情让我印象深刻。
我的前男友,1989年生人,读过几所大学,拿了几个奖项,开了几个公司,分布几个国家。大学时在香港端盘子,盘子摞起来比他高,每天累到要吐。自己去找风投,每天坐在人家公司楼下窝囊地等,一等一上午,一直等了一个月,终于把风投打动了,开始了他后来的事业。有一次,我辛苦到要哭。他给我打了一晚上电话,把他那些窝囊事都讲了出来,跟我说,我在你身上,看到我曾经的影子。他说,你还小,这些事,是你一定要经历的。只要你熬过这些苦日子,以后就会很甜。我那时以为他不爱我,不心疼我,跟他怄气。但是时间真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师,很久之后,我才懂得,原来他才是一直在我身后给我支持、鼓励、保护的人,就像是亲人对我的付出。现在每次静下心来想起过去的自己,都会莫名悲哀那么一下子。
这几天,身边的同学又开始抗议交学费的制度,这也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的小规模学生运动。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在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气度是那样令人敬佩。身边一个波兰姑娘,脸涨得通红,一直在说,政府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还要学生交学费?大学生本来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大学生本来就是社会上最穷的人,我们要交学费,交房租,要学习,还要打工,我们的父母凭什么负担我们的学费?
这是他们的思想,父母给孩子交学费,是他们没法儿理解的事。我是班里唯一的亚洲姑娘,年纪最小,在德国的时间最短,家离得又最远,文化差异大,又无依无靠。我们经常一起野餐,一起爬山,一起郁闷,一起发愁下个月的房租。但我们也经常感叹,哦,thisislife(这就是生活)。
年轻时,注定有颠簸,有眼泪和汗水,有委屈、失败和不甘。
而也有的朋友的话我很赞同,生活的道路,唯一的捷径,就是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的。
从颠沛流离的青春,一步步地走向笃定和成熟。
走上坡路都很吃力,下坡路才轻松。
无论是鸡飞狗跳,还是躁动不安,青春都不属于安逸,安逸是一潭死水,跳进去就出不来。
而我,只有两种生活方式,阅读和行走。
也只有两种感情状态,路过和同行。
三个笑柄姑娘
读大学时,我和宋宋、小苑住同一寝室。宋宋轻度追星,小苑一心想做记者,我总是闷头写一些故事。我们三个都是班级里不起眼的路人甲,默默无闻地读完大学,毕业时却吓到了很多人。
确切地说,我们一起成了大家的笑柄。
那年冬天,原本都在考研。小苑之前特意花了“巨资”,坐火车到北京参加新东方的英语课程,考研书买得比谁都多,放弃得比谁都早。我记得那个下午,她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发呆,忽然扭头对着我们悠悠道:我想去××网站。
那是一个无人不知的门户网站。
她的话音刚落,我们齐刷刷爆笑。虽然专业是新闻,但我们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自知之明,不入流的学校、闭塞的城市,还是专升本,她向往的那个大网站于我们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我们不是孙悟空,这种白日梦,敢说出来就是真的勇士。
我们就当小苑讲了个笑话。但没多久,宋宋也发表了一番“梦话”,我们宿舍成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范。
宋宋也对考研投降了,并且做出了一个更具喜剧意味的决定——去北京找赵薇。“小燕子”热早已过去,甚至出现许许多多的负面新闻伴随着她,但即使如此,依然不能动摇赵薇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地位,比如宋宋。
她从报纸上得知,赵薇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并且是会去上课的那种,所以她觉得去北京电影学院找她是条靠谱的线索。
大家又忍不住笑了。我想了想,写了张字条给宋宋,说,你路上小心,如果找到了,帮我把这张字条带给赵薇。那时候觉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极幼稚的想法也是值得支持的。我不知道她能否找到赵薇,但我希望她能。
她从服装市场淘了一件橘红色的冬衣,几十元钱,看上去很闪亮,也很好看;又从网上联系到一个可以寄宿的朋友,匆匆忙忙就出发了。
我则继续奋战在考研书中。
过了不到一周,宋宋回来了。她说,联系的地方当晚就不能住,差点儿流落街头,好容易临时找到一处住处,但是不方便久留,只好回来了。
她给我们讲北京的见闻,而赵薇,自然是没有找到。她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赵薇却不会乖乖在那里等着她。
宋宋说话的声音都比从前小了,像是受到了打击,我们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过完年回来,考研成绩出来了。我没有考上。男朋友说:“从明天起,找工作吧。”
小苑又去了一趟北京,满脸狼狈地回来了。她愤愤地对我们讲,找到了××网站北京的地址,装作工作人员往里闯,差点儿就混进去了,结果关键时刻被抓到,给轰了出来。大家听完笑得很开心,觉得我们宿舍越来越欢乐了。
我联系了之前发表过文章的影视杂志社,得到一个去济南实习的机会。实习的第二天,何润东来济南做宣传,主编派人带上我去了。我对舍友汇报了这个消息,大家比我还激动。
第一次一个人去外地,第一次工作,做得很不适应,文笔原本还有些优势的自己,也忽然变得笨拙。其实同事都是很好的人,我却每天尴尬且吃力,连称呼都喊不出口。
而且,特别穷。实习没有薪水,我去济南带的钱非常少,男朋友送我过去,当时在网上看到的房子和“真相”有天壤之别,临时匆忙再找,当天定下,因为没有钱租单独的房间,我和一个陌生女人同住三居室中的一间。男朋友当晚就回了读书的小城,我们没有钱让他在济南找个宾馆住一晚。
那时候小,和陌生人住也不知道害怕。卧室只有两张床的空间,那个女人伶牙俐齿,床比我的大一倍,费用却平摊,而且她热衷于跟全屋的人吵架,我每天都睁只眼闭只眼地过日子。
实习了一周,我身上的钱便花光了,那个傍晚我身上只剩下两元钱,在去网吧上一小时网和吃一个饼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我在网吧门口徘徊了20分钟,还是转身离开,拿着最后的两元钱买了一顿晚饭。
但因为实习得不太好,我没能坚持下去,放弃了转正的可能,提前回了学校。
已经是春天了,小苑也从北京回学校了。她居然真的在××网站实习了。
她给我们讲辗转投奔的过程,邮件隔两天一发,逼着自己搞定了中英文简历。最终从一个传媒QQ群聊过的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对方说,只是实习而已,绝无可能留下。
去了一个月,小苑的眼镜度数长了100。她说,去上个厕所,还要拜托同事帮忙盯一下,生怕错过重大新闻。
毕业前,宋宋看着杂志上一篇报道金牌经纪人的文章,很有些失神,说:“如果我也能那样,每天见明星,还赚钱,该多好!”
我想,她还没有放下呢,于是笑着对她说:“那你试试吧!”
大学毕业后,她和男朋友带着所有行李去了北京,连暖壶都带过去了。
他们去租房子,找相熟的朋友帮忙,只提了一个要求:要便宜。因为毕业了,不想再花家里一分钱。
两个人找到了一处老房子,月租三四百元钱,连桌子都没有,光线暗淡,白天也要开灯,必须提前在外面的公共厕所方便完才能回家睡觉。
我也想去北京,但家里坚决不同意,觉得我这样没学历、没能力的笨姑娘,去北京不是被饿死就是被诈骗。为了避免争吵,我在家乡找了份工作,当天下午就上班了,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并非干得不好,其实很受老板赏识,但是不开心,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咬牙便辞职了。
那些日子有些迷茫,我思来想去,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做了个让家人和自己都能接受的决定:再次考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最慢的是活着 致命邂逅 泡沫之夏(全集) 女不强大天不容 我在西藏这些年 兄弟 江先生,你心动了 大周小冰人 你好,旧时光 原生之罪 沙海(合集) 崔老道捉妖之夜闯董妃坟 人鱼恋爱法则 军装下的绕指柔 如果你爱我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张居正 我想和你过好这人生 明月如霜:全3册 爱的天空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