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府的衙署是当年关羽的帅府所在地,府衙正门内有一座青石雕筑、残缺不全的马槽,相传正是关羽所乘赤兔马的食槽。
我们又去城西的湖畔慕名寻访东晋人罗含的旧居。罗含极有才干,曾被桓温誉为“江左之秀”,致仕后在荆州城西建屋隐居。遗憾的是此行并未找到罗含故居。随后我们又去城北寻访战国时辞赋大家宋玉的故宅。昔日“侯景之乱”中,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奉命抵御,兵败后逃至江陵荆州,便居住在宋玉的旧宅中。后来旧宅被改作酒家,现在更是难以辨认了。
这年除夕,正是一场大雪之后,天气冷冽严寒。因客居他乡,献岁恭贺也好,上门发春帖也好,自然少了这些繁文缛节贺岁的烦扰,每天我们只由着自己的喜欢,燃纸炮、放纸鸢、扎纸灯,为新岁增添一些喜庆的快乐。不久,春风拂荡,花蕊初绽,一场绵绵春雨湿濡了春日阳尘。在这明媚春日,琢堂的妻妾们要带着小儿女们顺江而下去潼关团聚了。石敦夫于是重整行装,带着一行人离开荆州,由水路进发,最后在樊城登陆上岸,直奔潼关。
这一路的行程又是道阻且长。从河南灵宝县西出函谷关时,见关上刻有“紫气东来”四个字,传说因为老子曾经骑着青牛路过此地。出关后,两座大山夹道对峙,小道极为狭窄,只容得下两匹马并驾行走。如此继续往前约十里路程便是潼关境内。只见左面背靠峭壁,右边濒临黄河,而关,则在山与河之间,位置险要,扼咽喉而雄踞,重重关楼,垒垛叠障,建筑极其雄伟,气势堪称威严。然而关中车马稀少,人烟寂廖,是个偏远寂静之地。韩愈曾有诗云:“日照潼关四扇开”,大概说的也是潼关的冷落孤清吧?
潼关城中的官职人员,在观察使之下,仅设了一名别驾。道台的官署紧靠北城而建,官署后有一座三亩见方的花园。东西两侧开挖了两座水池,水从西南墙外引进,一直向东流入两座水池的方向,中途又分作三道支流:一道向南流入大厨房,以供日常生活用水之需;一道向东流入东池;一道向北再折向西,从石螭的口中喷入西池,再绕流至西北方向,此处设了一座水闸向外泄流,水又绕着城墙脚转向北方流去,最后穿洞而出,流入黄河。清清流水在这细密如网的水道中日夜环流不息,周而复始,不觉让耳目也瞬间清朗了起来。
院内栽植了许多翠竹和树木,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仰头而不见天空。西池上建有小亭,莲花绕亭盛开,娉婷可人。东边有三间门向朝南的书室,庭院中有葡萄架,葡萄架下有方形石桌,可以对弈下棋,也可以三五友人对酌。其余都是遍植菊花的园圃。
西边有三间朝东的轩屋,坐在其中可聆听水流之声。轩屋南边有一扇小门可通向内室。轩屋北面的窗下另外开凿了一座小水池,小池的北面建有一座小庙宇,庙宇内供奉着花神。园子正中位置、紧靠北城墙建有一座三层楼屋,楼与城墙等高,可俯视城外的汤汤黄河。而黄河的北面,则山如屏障,连绵不绝,那里已属山西地界了。噫!这真是千姿百态,蔚为大观啊!
我的居所在园中的南边,房屋的形状仿若一只小船。庭院中有一座小土山,山上建有小亭,登上去可俯瞰园中全貌。屋宇外绿荫四合,清凉舒适,即便是炎炎夏日,也是没有暑气侵袭的。因屋子形如小舟,琢堂便为我的居所题写匾额为“不系之舟”。这是我从幕以来最好的居室了。土山间种有数十种菊花,可惜还未等到含苞绽放,琢堂便又调离此地,迁任山东巡抚去了。他的家眷也都移居到潼川书院暂住,我也离开这让人留恋之地,随他们一起搬到了书院。
琢堂先行赴任后,我与蔡子琴、席芝堂等人闲下来无所事事,于是便结伴出游。某一日我们骑马去华阴庙,路过华封里,此处便是《庄子?天地》中所载,唐尧巡视华封时,华封人拜见尧,祝他多福、多寿、多男子的地方,即尧时“三祝”处。华阴庙内有许多秦汉时栽植的槐树和柏树,高大繁茂,主干粗壮均需三四人方能合抱,其中,有古槐枝干团抱着柏树生长的,也有古柏枝干团抱着槐树生长的,形态各异,古雅苍劲。
华阴庙的殿廊内庭中有很多古碑,其中有北宋道教宗师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华山脚下有玉泉院,传说便是陈抟老祖得道成仙的地方。院中有斗室大小的一个石洞,洞内的石床上塑着陈抟的卧像。此处泉水清澈,沙石明净,水草多为绛红色,泉水流势湍急,四面翠竹环绕,环境幽雅宜人。
洞外有一座小方亭,匾额上题写着“无忧亭”三字。旁边有三株古树,树皮的纹理像裂开的焦炭,树叶的形状如槐叶,颜色却比槐叶略深,不知树为何名,只知当地人将它称为“无忧树”。放眼遥望,华山之高,不知有几千仞,可惜未能携带干粮去一登高峰。
归途中,见林中柿子已经黄熟,色泽十分诱人,于是我在马上顺手摘了一个来吃,尽管当地人善意地大声阻止说不能吃,可是我没有及时听从劝告,将柿子放入口中大嚼,一股涩麻之味顿时流入口腔唇舌,那味道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我忙不迭地吐出,又急忙下马寻山泉漱口,半晌方能开口说话,引得当地人大笑不止。原来,柿子摘下后是需要用沸水煮一遍,才能去除涩味的,我哪里知道这个诀窍呢。
十月初,琢堂从山东派专人来接家眷人等,我们终于离开潼关,由河南进入山东。
山东济南的府城中,西面有大明湖,湖畔有历下亭、水香亭等几处名胜。夏季,柳荫浓处,莲花香来,于湖上载酒泛舟,是极有幽趣雅意的。我在冬天曾去湖畔游览,但见几株残柳衰颓地支楞在湖岸边,而湖面上,烟笼轻寒,一水茫茫而已。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水分作了三处泉眼,从地底喷涌而起,如烧滚的沸水一样。凡泉水一般都是从上方流向下方,唯独趵突泉由下往上喷流,此为泉中奇观了。泉池上有楼,楼上供奉了吕洞宾像,游客一般都在此品茶休憩。
次年二月,我从济南去莱阳幕府入职。直到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秋天,琢堂被任命为翰林,我也离开山东跟随他去了京城。人们广为传扬的登州海市蜃楼的奇妙盛况,我便无缘一见了。
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朝廷颁发圣旨,将册封琉球国国王。奉旨担任册封正使的是太史齐鲲,担任副使的是侍御费锡章。还有一位吴地苏州人氏,姓沈名复、字三白的人,作为正使齐鲲的随身记录人员,也随册封团前往琉球。
二月十八日,册封团一行启程离开京城。这一年恰逢闰年,直到闰五月二日,才从福建省城的南台登舟,准备正式出海向琉球航行。舟长约八丈多,宽两丈有余,船身黄色,远远望去,旌旗飘扬,蔚为壮观。
登舟的第二天,两位册封使恭敬地捧诏书前来。担任此行护送官的,是福州左营副将吴安邦(注:此处可能误记,吴安邦其时官衔为“游击”),他所率领的二百二十名兵将,分乘两艘船只,每船皆设置了炮位。册封使与随从同乘一艘船,此船称为“头船”,船上包括舵手、兵役共四百五十多人,每人皆配有腰牌以示身份证明。
启程后,册封船乘风破浪,日夜兼程,每日航程大约一二十里。到五月十一日,才出五虎门向东行驶。只见眼前一片苍茫无际的海域,海水呈葱绿色,并且由近及远,颜色也渐深渐蓝。十二日,船过台湾淡水。十三日上午大约八九点,看见了钓鱼岛,从海上远远望去,钓鱼岛的形状如搁置在水上的笔架一般。随后参照以往惯例,册封船遥祭黑水沟海神,再向天后妈祖叩拜祈祷。此时,忽见一群大如海鸥的白色燕鸟,绕着樯帆上下翻飞。幽深暗蓝的海面,衬着这飞舞的白色鸟群,显得神奇而明丽。这一天,海风也开始变势转向。十四日早晨,天色大明后,隐隐绰绰看见了前方的姑米山,此时已进入琉球境内了。十五日中午时分,只见苍茫的海面上,一带远山隐隐浮现,形如传说中有角的虬龙。琉球古称“流虬”,正是因为形似虬龙浮水的缘故。
册封船与琉球相距三四十里时,于船中点炮,顷刻间三声炮响,声如震雷。片刻便见大约几百只小艇,向着册封船方向随风逐浪蚁聚而来。其中一只船首先前来投帖送礼,船上插有小旗,旗上写着“接封”二字。首轮前来迎接的官员戴紫绫帕头巾,插金花银柱簪,这是琉球国的紫巾大夫。他所率领的几百号小艇,都由独木打造,长不满一丈,宽也只有两尺多,两只小艇并在一起,很像一条条比目鱼。那些人手执短棹,分作两行,拖引大船的纤绳前进,那情形仿佛一只大虾正在摆动它的虾须。其中头戴红帽、举旗敲锣的人,是船帮领队的秀才官。
不久,又有船只鸣锣而来,这是第二轮前来迎接册封船的法司官,他向册封船投上自己的官衔名帖,并行请安礼;第三轮迎接册封船的是琉球国的国舅,他率翻译官亲自登上册封船参谒迎接,册封使下令辞免了参拜礼仪。
在众多琉球船只的恭迎拥护下,册封船来到了琉球府城所在地入口,此处名为“那霸港”。只见港口的南面,群山如屏障般耸峙起伏;北面筑起的石堤气势雄伟,如天上长虹般壮阔蜿蜒,时刻防御着潮汐的涨溢。石堤的最前端,一座小山伏卧如虎,山上设了炮台。
册封船即将抵达时,只听大炮三声,随后金鼓铜角诸般乐器齐声喧响,逾万人的迎接队伍整齐排列在前方。进入港口,方看清奏乐的人列队排班,分为左右两行。前方分别插着两面镶了红边的黄旗,旗上大书“金鼓”二字,黄旗后依次排列着两名号筒手、两名喇叭手、四名鼓手和四名锣手。悠扬悦耳的音韵声中,间或夹杂着“角角咚咚”的锣鼓之声。此时聚集在两岸旁观的琉球人,约有数万之多,到处是人影憧憧人头攒动,以至于男女性别都无法分清。
册封船因太沉而不能靠岸,琉球人便在岸边横放一只小船,架木板作浮桥,与册封船连接,人可从浮桥上岸。岸上有三间亭屋,匾额上题写着“却金亭”,即将被册封的琉球国世子已在此迎候,他自称琉球国世孙尚某,亦像大臣一样手持红色的手版,头戴帽翅弯曲向上的王冠乌纱帽,穿深青色龙袍,金袍带,黑短靴,容貌清癯,年仅二十二岁,此时正跪在亭中迎接册封使的到来。
正使齐鲲持节符、副使费锡章捧诏书已站立船头,又听三声炮响,正副使才下船登岸,将节、诏恭敬地供奉于龙亭之中。随后正副使二人皆乘八抬大轿前行。行至中途,在迎恩亭前停下,琉球国世子在亭中摆设香案,并率领众官向册封使行三跪九叩接诏礼。行礼完毕,世子在前面引路,来到专为接待册封使而设的天使馆。
天使馆的正厅叫“敷命堂”,世子恭迎正副使将敕封诏书安奉在敷命堂正中位置,随后,正副册封使站立左右,世子率领众官行请皇帝圣安礼,又与册封使行宾主礼。请册封使入座、敬献三道茶,礼节完毕,世子便告辞离开。正副使将世子送到庭阶下,世子回礼揖让,最后乘八抬大轿回宫。
十六日,恭迎天后妈祖神灵进天后宫。正副使出天使馆,去各庙宇烧香,以答拜世子。回天使馆后,在大厅升座上堂,随后,护送武士官率领水师官兵身披铠甲武装整齐地排队进来参见,此举是为了彰显中华朝廷的威慑和强大。
天使馆的布局设置参照了中华国的建筑格局。馆前竖两根旗杆,旗上写着很大的“册封”二字。旁边设有吹鼓亭,于每日的早、中、晚奏乐三次,奏乐时对着中门排队站立,金锣画角交相齐鸣,与之前在海边迎接册封使所奏的音乐相同。演奏完毕,乐手便各自散去。
东西两边辕门外,铺满了莹白如雪的白沙。仪门内便是敷命堂了,后面有一间穿堂,可以通行到第四进的后堂。敷命堂的东边,有一幢名为“长风阁”的楼屋,那是正使起居的地方,西边则是副使的起居室。登上阁楼可放眼远眺。东西两边的廊屋共有二十间,册封团的随从官们居住在那里。
天使馆四周的围墙十分厚实,由粗砺的石头砌成,石上有很多皱折的石纹,还有很小的孔洞,形似骷髅。墙顶种植了一些绿草植物,草叶极像莴苣的叶子,不需要土却可旺盛生长,秋冬不枯,长势繁茂。
到七月初一,将首先举行追封琉球先王的御祭礼仪。随从官共四人,分别是捧诏官、捧节官、宣诏官和捧帛官。提前一天,翻译官呈上礼仪规程册目,备好轿子和马匹,请册封使的随从官到先王庙中,排练即将举行的典礼仪式。那轿子形如鹤笼,用竹篾编织而成,外面以黑漆涂就,里面糊上白纸,轿顶有一个大圆环,中间插进一根木头制成的轿杠,两人抬起行走时,轿子离地只有五寸多。乘轿人从轿子左边进入,盘膝坐于轿中。轿内也备有靠垫、痰盂、烟具等物;马匹看上去如小马驹般大小,剪去马鬃后,外形倒更像驴。这种马非常顽劣,乘坐时需有专人在前面牵拉才行。马身上的鞍、鞯、踏、蹬等配饰,与中国稍微有些差别,起步行走时,脚步十分细碎,极像四川的小马。
上午九时以后,从官乘坐的轿马出了东辕门,然后经过孔庙,到安里桥,一路均十分平坦。过安里桥几步远,便到了琉球国的先王庙。四面群山环抱,先王庙位居群山之中,触目所见,林木高大,浓荫森郁。树木的叶子形似柿叶,却比柿叶颜色更为深绿,此树名叫波罗蜜树。
先王庙东西两边有大红朱漆牌坊,中间为三圈门,顶端平坦,没有匾额。沿石阶向上,有三间厅堂,堂中摆设了册封使和世子的座位。再向里进入后堂,便是先王殿。殿有五间,两边有十多间廊房,殿中神位前设置了三座御案,中间是奉节案,左边为奉诏案,右边是奉帛案。大殿西边的廊檐下,朝东南方向设了一座开读台。
到了第二日早晨,正副册封使出天使馆,先到各庙烧香。烧香完毕返回后,三法司及琉球国官员们已备好龙亭、彩亭和金鼓仪仗等,聚集在天使馆门外。待天使馆门开后,乐手奏乐,琉球国众官员参谒完毕,便迎接龙亭和彩亭进入使馆。册封正使双手捧节,副使捧诏,两人皆穿朝服。从官身穿五品蟒袍,缓步走向正副册封使,恭敬地接过节、诏、币、帛等,分别安放在龙亭和彩亭中。在此过程中,其余随从官员肃立两旁。
此时台阶下开始奏乐,引礼官就着音乐唱排班,琉球官员悉数跪下,行九叩礼。鸣炮,琉球官员前面作导引,随后仪仗队全班出动。仪仗队皆是中国兵士组成,身穿统一号服,大约有一百多对。紧随其后的,是册封使的仪仗扈从。再后是彩亭和龙亭,彩亭在前,龙亭随后。其余从官、僚佐、使臣等,皆张红盖车篷,乘马车相随于龙亭之后。两位册封使都乘坐八抬大轿。道路两旁围观的百姓从高往下,虽拥挤得像层层叠叠垒列的鱼鳞,却秩序井然安静异常,丝毫不闻半点喧哗,只听得这浩大队列中的马蹄踢踏而已。
到了安里桥,琉球世子身穿紫色袍服,头戴乌纱冠帽,已率领众官在道路左边俯伏迎候。龙亭暂时停驻路旁,世子与众官平身,两位册封使下轿,缓步上前,分别站立于龙亭两边。此时引礼官开始高声唱:“排班——”,世子与众位官员行三跪九叩接诏礼。行礼完毕,世子率领众官步行在前面作引导,直到先王庙门前,由东边圈门进入,立于堂下。册封使下轿走出,各位从官也下马,扶着龙亭由中间的门进入,来到庭中。随后,捧节官将符节授予正使,捧诏官将诏书授予副使,正副使一起来到先王殿,各自将节诏供奉安放于事先设定好的御座上,然后退到东边台阶平地上,面朝西站立。宣诏官则面朝东站立在开读台下。两边廊殿上的乐手开始奏乐,引礼官导引世子由东边台阶走到香案前,面朝北站立。侍奉世子烧香的人跪着向世子进香,世子也同样下跪。三次上香完毕,引礼官继续导引世子回到东边台阶平地下站立。世子与众官在各自的拜位站好,继而行三跪九叩拜诏礼。
行礼结束,停止奏乐,世子退到东边廊庑的世子神位前,向西站立。音乐又起,正副册封使手捧节、诏站立正中,随后,捧诏官由东边台阶下缓步走上前来接过诏书,在中门将诏书高高举起,下台阶后,在黄伞张盖下走上开读台,宣诏官紧随其后来到开读台中间的香案下。奏乐停止,引礼官开始唱跪礼,世子及众官全部向北而跪,俯伏于世子神位下。引礼官又唱开读,宣诏官于是立在香案正中大声宣读册封诏书。宣读完毕,仍然手捧诏书走下台,由黄伞张盖,从中门走进,交给副使,副使仍将诏书安置在之前的御座中。
引礼官导引世子及众官回归各自的拜位,再行三跪九叩谢封礼。引礼官唱退班。退班后世子进入先王庙,请册封使暂时休憩片刻,随后更衣、献茶。
追封仪式完毕后,世子更衣,穿黑袍、束角带,来到先王神位前,正、副册封使与之前一样分立在御案旁边。随后,法司官分别将诏书和祭文恭敬地供奉于先王庙中,册封使来到先王神位前,行一跪三叩礼,琉球世子及众官也都在侧面俯伏行礼。礼毕,引礼官再唱退班,世子捧先王牌位,从东边台阶进殿,将牌位在殿中供奉完毕后,向册封使行谢封礼,一跪三叩首,册封使答谢并回拜。
御祭礼仪完毕后,世子又更换一套服装,册封使也更衣,随后一起来到前面的殿堂,互行相见安坐礼。册封使面朝南坐在中间,世子面朝东北坐在西边。此时不奏乐,世子亲自向册封使敬献茶酒,册封使推辞谢绝,随后紫巾大夫代世子敬献。册封使又向世子回谢敬献茶酒,世子也起身推辞婉谢。然后宴席开始,从官则在设在西边庑殿的宴席就座。宴席上的酒食都由秀才官跪着一一敬献。法司官在主宴席边设了旁席作为陪宴。
酒宴结束,世子在前面导引,册封使一行仍旧来到御案前,册封正使双手捧节,授予捧节官,由捧节官将节安置在龙亭中。册封使走到台阶下,与世子拱手作别,各从官也与法司官相互拱手道别。出了庙门,琉球世子率众官先行,到安里桥停下,等到龙亭及册封使来后,世子及众官一齐跪在地上送别,册封使又下轿与世子揖别,方才打道回天使馆。
当天晚上,世子又派官员来天使馆叩谢册封使。次日,册封使也派巡捕官到王府答谢世子。
直到七月二十六日,才正式举行册封国王的庆典仪式。在此前一天,册封从官先到王府进行庆典仪式的排演。从官先由先王祠堂向东走,翻越两座小山岭后,又走一段山脊,虽是山脊,路还算平坦,俯瞰山岭下,居民的屋舍星罗棋布,田园风光如锦似绣,四面竹树茂密,森然馥郁。
行走大约三四里后,忽见前方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书写着“中山”二字。继续往前约百步远的距离,又出现一座牌坊,上面写着“守礼”二字。路中间筑了一座由石头围砌的方形土台,台上种植了一株铁树,按照风水师的说法,连绵山势为龙,这石台铁树便是龙头所在了。绕过龙头,见林中树木遮天蔽日,拨开林木,眼前是密布的围墙和楼宇,最高处是巍峨雄伟的宫殿,原来,已经来到中山王府了。
王府大门朝西,上端有敌楼。进门后向南转,地势便高出了几个台阶,有一道门是朝北而开的。旁边有一泉水池,在泉石中间雕凿镶嵌着龙头,泉水恰好从龙嘴喷流而出。此处是中山王府的祥瑞之脉,名为“瑞泉”。泉上有门,得名便叫“瑞泉门”,门上设置了计时报更的滴漏台。
再向东走,进入第三道门。在平坦宽阔处,并列着朝南而开的三道门,威武雄壮,气势不凡。进门便是国王宫殿,迎面而见一条非常宽广的甬道,上面铺着紫色方形的大石砖。从甬道进去是五间正殿,上殿台阶宽约一丈,高五尺有余,旁边用白色的石栏杆相围护,将坡级分为三道,正中坡级的两旁竖立着一对盘龙石柱。
殿中并不设宝座,只有一座高仅一尺多的平台,名为“临政台”,四周围护着朱漆栏杆,也像普通居民家中一样,地上铺着脚踏绵。台后有一座金制的围屏,围屏上面是御书楼,凡历来中国皇帝所赐的匾额,全部悬挂在御书楼中。东西两旁的便殿和廊庑,各有三大间,是册封使宴会饮酒的地方,两旁的墙壁上也悬挂着历朝历代册封使赠送的匾额。打开后窗,可以看到浩瀚的大海。回首室内,华彩栋梁、朱红廊柱,显得古朴而奢华。台阶中央,另外设置了三座御案。在东边位置,面朝西设置了一座高约一丈的开读台。甬道中,铺设了国王的拜位,那拜位不过是草席编织之物、只在四周镶了一圈红边作装饰而已。
次日,册封使与文武官员及僚属来到王府,随后在王府进行的册封盛典,与之前的追封礼仪各项程序基本相同。册封礼后,世子才开始称为国王。国王行九叩礼,之后在西边便殿宴请册封使,献茶和敬酒也和追封仪式一样。只是围观的群众比追封仪式时人数更多,新增加的观礼人群中,很多是琉球官员的眷属们,他们在路旁设了帐篷帷幕来观看。加上扶老携幼的,大约有几万人之众,真是场面壮观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诸天:始于雪中 英雄无敌之隐藏建筑大师 天王殿夏天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不归妖路 傅少钦与沈湘免费阅读全文 秦城苏婉小说全文_免费阅读笔趣阁 我哭了,我装的 团宠妈咪爹地又扒了你马甲 霍先生撩错了全文免费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白莲花校草alpha装O后[穿书] 小说乡村风流小神医 我的电影宇宙 人在洪荒,看热闹不怕事大 救世主降临 镇国战神叶君临免费阅读全文免费阅读 陆云我的七个女神姐姐小说免费阅读 重生后我嫁给了渣男的死对头免费阅读 护国龙婿萧战穆如雪全文阅读免费 重返1988陆峰全文免费阅读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