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哪个好 > 齐纪三 公元490年-492年(第1页)

齐纪三 公元490年-492年(第1页)

永明八年(庚午年,公元490年)

春天,正月,齐武帝下诏释放隔城的两千多名俘虏,让他们返回北魏。

乙丑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二月辛未日,前往灵泉池;壬申日,返回宫中。

地豆干多次侵犯北魏边境,夏季四月甲戌日,北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颐击退了他们。拓跋颐是拓跋新城的儿子。

甲午日,北魏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人前来齐朝访问。

五月己酉日,库莫奚侵犯北魏边境,安州都将楼龙儿击退了他们。

秋天七月辛丑日,齐朝任命会稽太守安陆侯萧缅为雍州刺史。萧缅是萧鸾的弟弟。他关注案件审理,抓到强盗后,都赦免释放,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再次犯罪才加以诛杀;百姓既敬畏又爱戴他。

癸卯日,齐朝大赦天下。

丙午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丙辰日,前往灵泉池;八月丙寅初一,返回宫中。

河南王度易侯去世;乙酉日,齐朝任命他的世子伏连筹为秦、河二州刺史,派遣振武将军丘冠先前往授职,并吊唁度易侯。伏连筹逼迫丘冠先向他下拜,丘冠先不从,伏连筹将他推下悬崖致死。齐武帝丰厚赏赐丘冠先的儿子丘雄;敕令因他的遗体留在国外,无法寻回,其子做官晋升不受影响。

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勇猛有力,擅长骑马射箭,喜好军事,自己挑选了六十名带兵器的侍卫,都很有胆识才干;到任后,多次在内宅用牛肉美酒犒劳他们。又私自制作锦袍、绛色棉袄,想用来馈赠蛮族,交换武器。长史高平人刘寅、司马安定人席恭穆等人联名秘密上奏。齐武帝敕令仔细核查。萧子响听说朝廷使者到了却没见到敕令,召见刘寅、席恭穆以及咨议参军江悆、典签吴修之、魏景渊等人责问,刘寅等人隐瞒不说;吴修之说:“既然已经有敕令,应该想办法搪塞。”魏景渊说:“应该先检查核对。”萧子响大怒,扣押刘寅等八人,在后堂将他们杀死,详细上奏报告情况。齐武帝想赦免江悆,听说都已被杀死,十分愤怒。壬辰日,任命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

齐武帝想派遣淮南太守戴僧静率兵讨伐萧子响,戴僧静当面启奏说:“巴东王年轻,长史逼迫太急,他一时气愤不顾后果罢了。天子的儿子过失杀人,有什么大罪!官府突然派军队西进,人心惶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我不敢接受敕令。”齐武帝没有回应,但心里赞同他的话。于是派遣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中书舍人茹法亮率领几百名宫廷侍卫前往江陵,逮捕那些小人,敕令他们说:“萧子响如果束手归降,可以保全他的性命。”任命平南内史张欣泰为胡谐之的副手。张欣泰对胡谐之说:“这次出行,取胜了也无名声,失败了却成了奇耻大辱。他们一群凶暴狡诈的人聚集在一起,之所以为萧子响效力,有的是贪图赏赐,有的是被威势逼迫,不会自行溃散。如果在夏口驻扎军队,宣告祸福,就可以不战而擒。”胡谐之不听。张欣泰是张兴世的儿子。

胡谐之等人到达江津,在燕尾洲筑城。萧子响穿着白色衣服登上城楼,多次派遣使者与他们联系,说:“天下哪有儿子反叛父亲的!我没有做贼,只是做事粗疏。现在就乘单船返回朝廷,接受杀人的罪责,为什么要筑城来抓我呢!”只有尹略回答说:“谁和你这反叛父亲的人说话!”萧子响只是流泪;于是杀牛,准备好酒菜,犒劳朝廷军队,尹略把它们扔到江里。萧子响叫茹法亮;茹法亮疑虑畏惧,不肯前去。又请求见传诏官员;茹法亮也不派遣,而且扣押了他的使者。萧子响大怒,派遣自己收养的勇士召集府、州的两千士兵,从灵溪向西渡过长江;萧子响亲自和一百多人拿着万钧弩,驻守在江堤上。第二天,府、州士兵与朝廷军队交战,萧子响在堤上发射弩箭射击,朝廷军队大败;尹略战死,胡谐之等人乘单船逃走。

齐武帝又派遣丹阳尹萧顺之率兵随后赶到,萧子响当天带领三十名穿白色衣服的随从,乘坐小船顺流前往建康。太子萧长懋一向忌恨萧子响,萧顺之从建康出发时,太子秘密告诉他,让他早点处置萧子响,不要让他回来。萧子响见到萧顺之,想自己申诉;萧顺之不允许,在射堂将他缢杀。

萧子响临死前,上奏齐武帝说:“我的罪过超过山海,甘愿受死。敕令派遣胡谐之等人前来,竟然没有宣读圣旨,就树起旗帜进入江津,在城南岸筑城防守。我多次派遣书信叫茹法亮,请求穿白色衣服相见;茹法亮始终不肯。手下人恐惧,于是导致交战,这是我的罪过。我在这个月二十五日,自缚投奔军队,希望返回朝廷,在府中停留一个月,我自己了断,可以使齐代没有杀子的讥讽,我也免除叛逆父亲的诽谤。既然不能如愿,现在就命丧于此。临死上奏,哽咽难言,不知再陈述什么!”

有关部门上奏请求断绝萧子响的家族户籍,削夺爵位封地,改姓蛸氏;所有受牵连的人,另外交付考核论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了很久,齐武帝游览华林园,看见一只猿猴跳跃悲鸣,问身边的人,回答说:“这只猿猴的孩子前几天坠崖死了。”齐武帝思念萧子响,于是呜咽流泪。茹法亮因此被齐武帝严厉责备,萧顺之惭愧恐惧,发病而死。豫章王萧嶷上奏请求收葬萧子响;齐武帝不允许,将萧子响贬为鱼复侯。

萧子响叛乱时,地方长官都上奏说萧子响叛逆,兖州刺史垣荣祖说:“这不应该这样说。正应该说:‘刘寅等人辜负朝廷恩宠,逼迫巴东王,使他到了这种地步。’”齐武帝看了他的奏书,认为垣荣祖会说话。

朝廷军队焚烧江陵的府衙,官府文书一时全部烧毁。齐武帝因大司马记室南阳人乐蔼多次担任本州的僚属,召见他,询问西部的事情。乐蔼回答详尽敏捷,齐武帝很高兴,任命他为荆州治中,敕令交付他修复府州的事务。乐蔼修缮了几百处官署房舍,不久全部完成,而且没有役使百姓,荆州地区的人都称赞他。

九月癸丑日,北魏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五天没喝一口水,哀伤过度,超过了礼仪规定。中部曹华阴人杨椿劝谏说:“陛下肩负祖宗的基业,治理万国的重任,怎么能像平民百姓那样守节而伤害身体呢!群臣惶恐不安,不知该说什么。况且圣人的礼仪,哀伤但不损害性命;即使陛下想在万代面前显示自己的贤德,那宗庙祭祀怎么办呢!”孝文帝被他的话感动,为此喝了一口粥。

于是各位王公大臣都到皇宫上奏表,“请求及时确定陵墓地址,并且依照汉、魏旧例,连同太皇太后的临终遗命,安葬后,就除去丧服,恢复正常办公。”孝文帝下诏说:“自从遭受灾祸,恍惚如同昨天,侍奉灵柩,还希望能仿佛见到太皇太后。陵墓迁移安葬,实在不忍心听到。”冬天十月,王公大臣再次上奏表坚决请求,孝文帝下诏说:“陵墓可以依照典章制度办理;丧服的事宜,感情上实在不忍心。”孝文帝想亲自到陵墓所在地,戊辰日,下诏:“所有日常随从的物品,都可以停止准备;那些武卫官员,要依照规定防卫侍从。”癸酉日,将文明太皇太后安葬在永固陵。甲戌日,孝文帝拜谒陵墓,王公大臣坚决请求除去丧服恢复办公。孝文帝下诏说:“不久会另外陈述我心里的想法。”己卯日,又拜谒陵墓。

庚辰日,孝文帝走出皇宫到思贤门右侧,与群臣相互慰问。太尉拓跋丕等人进言说:“我们以老朽的年纪,先后侍奉几代君主;国家的旧例,大多知道。回想远祖去世的时候,只有侍奉送灵柩的人穿丧服,身边的人都穿吉服;四位先祖三位太宗,沿袭下来没有改变。陛下以极孝的本性,哀伤过度。听说您每天吃的三顿饭不超过半碗,日夜不脱丧服。我们叩心屏息,坐立不安。希望稍微抑制一下极度的思念之情,奉行先朝的旧典。”孝文帝说:“哀伤是常有的事,哪里值得说!早晚喝粥,大致可以支撑,各位公卿何必担忧恐惧!祖宗专注于武功,没有修习文教;我现在仰承圣训,希望学习古代的做法,论说时事比较往事,又和前代不同。太尉等国老,是政务所托付的人,对于典章旧例或许不熟悉,姑且可以了解我的大致意思。其余古今的丧礼,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另外询问尚书游明根、高闾等人,各位可以听他们的。”

孝文帝于是对游明根等人说:“圣人制定卒哭的礼仪,丧服的变化,都是逐渐抑制哀伤的感情。现在才十天左右,就说到恢复吉服,这特别有伤情理。”游明根等人回答说:“我们查考太皇太后的金册遗旨,是过一个月就安葬,安葬后就恢复吉服;所以在安葬之初,我们就上奏了除去丧服的事情。”孝文帝说:“我想中代之所以不能实行三年的丧礼,大概是因为君主去世,继位的君主刚刚确立,君主的恩德还没有流传,臣子的情义还不融洽,所以才身穿兖冕,举行即位的礼仪。我确实没有什么德行,但在位已经超过十二年,足以让亿兆百姓知道有君主了。在这个时候却不满足哀伤思念的心情,使感情和礼仪都缺失,实在令人痛恨!”高闾说:“杜预是晋朝的大学者,论述自古以来天子没有实行三年丧礼的,认为汉文帝的制度,暗合古代的规定,即使是末世所实行的,事情也可以沿袭。所以我们才多次冒昧请求。”孝文帝说:“我查考金册的旨意,之所以要抑制臣子的心情,让他们早点恢复吉服,是担心荒废政务的缘故。各位所请求的,用意也是这样。我现在上奉金册的命令,下顺群臣的心意,不敢沉默不言而荒废政务;只是想穿着丧服,废除吉礼,每月初一、十五尽哀痛的诚心,情理上是可以允许的,所以一心想这样做。像杜预的论述,对于思念父母的君主、居丧的君主来说,大概也是虚妄的。”秘书丞李彪说:“汉明德马后抚养章帝,母子之间的感情,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等到马后去世,安葬不超过十天,章帝不久就恢复了吉服。但汉章帝没有受到讥讽,明德马后也没有损害名声。希望陛下遵循金册的遗令,克制哀伤听从大家的建议。”孝文帝说:“我之所以眷恋丧服,不听从大家的建议,实在是感情上不能忍受,哪里只是为了苟且避免别人的讥讽呢!现在侍奉太皇太后的丧事节俭朴素,已经遵奉了遗册;但悲痛思念的心情,是由我自己决定的,希望太皇太后的在天之灵不剥夺我的这一愿望。”高闾说:“陛下在上不除去丧服,我们在下独自除去丧服,那么作为臣子的道义就不够了。另外,陛下亲自穿着丧服,又处理朝政,吉凶的事情混杂在一起,我私下里对此有疑虑。”孝文帝说:“太皇太后抚慰关怀群臣,你们哀伤思念,还不忍心除去丧服,怎么能让我独自对至亲忍心呢!我现在被遗册所逼迫,只希望到了期限再说;虽然不能完全符合礼仪,内心的郁结也能稍微抒发。群臣各自按照亲疏、贵贱、远近确定除去丧服的差别,或许这样稍微接近古代的制度,也容易在现在实行。”高闾说:“从前杨王孙裸体下葬,皇甫谧不用棺材,他们的儿子都听从了没有违背。现在亲自奉守遗令却有所不从,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多次冒昧上奏的原因。”李彪说:“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做法,可以说是大孝。现在不遵循金册的命令,恐怕会有改变做法的嫌疑。”孝文帝说:“杨王孙、皇甫谧都是用节俭来教诲儿子,他们的儿子遵循,难道和今天不一样吗!改变父亲的做法,大概和这个不同。即使有嫌疑,我也甘愿承受后代的讥讽,不忍心答应今天的请求。”群臣又说:“春秋两季的祭祀,事情难以废止。”孝文帝说:“自从先朝以来,总是由有关部门办理;我依赖太皇太后的慈爱训诫,常常亲自致敬。现在上天降下惩罚,人神都失去了依靠,依赖宗庙的神灵,也停止了祭祀。如果举行祭祀,恐怕违背了神灵的旨意。”群臣又说:“古代安葬后就恢复吉服,不必完成全部丧礼,这就是两汉之所以能治理国家,魏、晋之所以能整顿政务的原因。”孝文帝说:“安葬后就恢复吉服,大概是末世多战乱,权宜救世罢了。两汉的兴盛,魏、晋的兴起,难道是因为简化丧礼、遗忘仁孝吗!平时,公卿们常常称说当今四海安定,礼乐日益兴盛,可以和唐、虞媲美,比得上夏、商。到了今天,却想勉强改变我的心意,使我不超过魏、晋。这样的用意,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李彪说:“现在虽然治理得清明安定,但江南有尚未归顺的吴地,漠北有不臣服的柔然,所以我们还怀有意外的忧虑。”孝文帝说:“鲁公戴着丧带从军,晋侯穿着黑色丧服打败敌人,本来就是圣贤所允许的。如果有意外,即使越过丧礼的规定也没有关系,何况是穿着丧服呢!怎么能在安定的时候预先考虑军旅的事情,而废除丧礼呢!古人也有称君主除去丧服但仍在居丧期间处理政务直到丧期结束的,如果不允许我穿丧服,就应当除去丧服,沉默不言,把政务委托给太宰。这两件事之中,任由公卿选择。”游明根说:“沉默不言,那么政务就会荒废;我们仰顺陛下的心意,请求允许您穿着丧服处理政务。”太尉拓跋丕说:“我和尉元先后侍奉五位君主,魏家的旧例,君主去世后三个月,必定到西边迎神,到北边禳除灾祸,举行全部的吉礼,从皇始以来,没有改变过。”孝文帝说:“如果能以道义侍奉神灵,不迎接神灵也会自己到来;如果失去了仁义,即使迎接神灵也不会来。这是平时就不应该做的,何况在我居丧的时候呢!我处在不应该多言的地位,不应该这样喋喋不休;但公卿们坚持要改变我的心意,于是形成了反复的争论,回想起来就悲痛欲绝。”于是大哭起来,群臣也哭着告辞退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冯太后顾忌孝文帝英明敏捷,担心对自己不利,想废黜他,在严寒的天气里,把他关在空屋子里,断绝他的食物三天;又召见咸阳王拓跋禧,准备立他为帝。太尉东阳王拓跋丕、尚书右仆射穆泰、尚书李冲坚决劝谏,冯太后才作罢。孝文帝起初没有怨恨的意思,只是深深地感激拓跋丕等人。穆泰是穆崇的玄孙。

还有宦官在冯太后面前诬陷孝文帝,太后杖打了孝文帝几十下;孝文帝默默承受,不替自己申辩;等到太后去世,也不再追问这件事。

甲申日,北魏孝文帝拜谒永固陵。辛卯日,下诏说:“群臣因国家政务繁重,多次请求我处理朝政。但我哀伤思念之情缠绵不绝,还不能亲自处理政务。身边那些先前掌管机要的大臣,都是寄托谋划的人,暂且可以把政务委托给他们;如果有疑难的事情,随时和他们讨论决定。”

交州刺史清河人房法乘,专门喜欢读书,常常称病不处理政务,因此长史伏登之得以独揽大权,更换将领官吏,不让房法乘知道。录事房季文把这事告诉了房法乘,房法乘大怒,把伏登之关在监狱里十多天。伏登之重金贿赂房法乘的妹夫崔景叔,得以出狱,随后率领部众袭击州府,抓住房法乘,对他说:“使君既然有病,不应该劳累。”把他囚禁在另一间屋子里。房法乘没事可做,又向伏登之要书来读,伏登之说:“使君安静休养,还怕惊动病情,怎么可以看书!”于是不给。伏登之还上奏说房法乘心脏病发作,不能处理政务。十一月乙卯日,朝廷任命伏登之为交州刺史。房法乘返回,到了山岭就去世了。

十二月己卯日,齐朝立皇子萧子建为湘东王。

当初,齐太祖因南方钱少,想重新铸钱。建元末年,奉朝请孔觊上书,认为:“粮食和货物相互流通,是自然的道理和趋势。李悝说:‘买粮食太贵会伤害百姓,太便宜会伤害农民。’太贵和太便宜,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三吴地区是国家的关键区域,近年时常遭受水灾但粮食价格不涨,这是天下钱少,不是粮食便宜,这不能不仔细考察。铸钱的弊端,在于重量屡次改变。重钱难以使用,而难以使用就会导致人们嫌弃它重;轻钱的弊端是容易被盗铸,而盗铸造成的祸患很深。百姓之所以盗铸,严厉的法令也不能禁止,是因为朝廷铸钱时吝惜铜和人工。吝惜铜和人工,意思是认为钱是无用的器物,只是用来流通交易,一心想让钱质轻而数量多,使铸造时节省人工且容易制成,不仔细考虑它造成的祸患。百姓追求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打开了获利的门路,又用重刑来禁止,这是引导百姓做坏事并把他们陷入死亡的境地,难道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吗!汉朝兴起,铸造轻钱,百姓中弄虚作假的人很多。到元狩年间,才开始惩治这种弊端,于是铸造五铢钱,在钱的上下加了轮廓,使人们不能磨取铜屑,而百姓计算盗铸的费用不能补偿成本,私铸的人就越来越少,这就是不吝惜铜和人工的效果。君主不担心没有铜和缺少人工,只要让百姓不能通过盗铸获利,那么盗铸自然就会绝迹。宋文帝铸造四铢钱,到景和年间,钱越来越轻,虽然有轮廓,但冶炼不精细,于是盗铸纷纷兴起,不能再禁止。这就是吝惜铜和人工的验证。凡是铸钱,与其不合标准,宁可重也不要轻。从汉朝铸造五铢钱到宋文帝,经过五百多年,制度历代有兴有废,但不改变五铢钱的重量,是因为它的轻重合适、便于货物交易的缘故。考察现在的钱文大多是五铢,其他钱币偶尔有出现。自从宋文帝铸造四铢钱,又不禁止百姓剪凿钱币,造成的祸患已经很广,弊端一直延续到现在,难道不可悲吗!晋朝不铸钱,后来经过战乱和水火灾害,钱币损耗散失、熔化,每年损失很多,就像磨磨石、磨刀石,看不见它的损耗,到一定时候就会用尽,天下的钱怎么会不竭尽呢!钱竭尽了,士、农、工、商都会失去他们的职业,百姓靠什么生存!我认为应该依照旧制,大规模公开铸钱,钱重五铢,完全依照汉朝的方法。如果官铸的钱已经在百姓中流通,就严格禁止剪凿,轻小破损没有轮廓的钱,一律不得流通。官铸的钱中细小的,称合重量,销毁后铸成大的,这样有利于贫穷善良的百姓,堵塞奸邪巧诈的门路。钱货既已均匀,远近都一样,百姓安居乐业,市场上没有争执,衣食就会日益增多。”齐太祖认为他说得对,让各州郡大量收购铜和炭。恰逢太祖去世,这件事就搁置了。

这一年,益州行事刘悛上书说:“蒙山下有严道铜山,是过去铸钱的地方,可以加以经营。”齐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者进入蜀地铸钱。不久,因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而停止。

从齐太祖整治黄籍开始,到齐武帝时,被贬谪的弄虚作假的人在淮河沿岸戍守各十年,百姓怨恨。于是武帝下诏:“自南朝宋升明以前的黄籍,都允许重新登记;那些被贬谪到边疆戍守的人,各自允许返回原籍;此后有犯罪的,严加惩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长沙威王萧晃去世。

吏部尚书王晏称病请求辞职,齐武帝想让古昌侯萧鸾代替王晏兼任吏部尚书,亲手写诏书询问王晏。王晏启奏说:“萧鸾清廉干练有余;但不熟悉各种事务,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武帝于是作罢。

齐朝任命百济王牟大为镇东大将军、百济王。

高车的阿伏至罗和穷奇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请求为天子讨伐柔然,北魏孝文帝赏赐给他们绣裲裆、褶衣以及各种彩色丝织品一百匹。

永明九年(辛未年,公元491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齐武帝到南郊祭祀。

丁卯日,北魏孝文帝开始在皇信东室处理朝政。

齐武帝下诏规定太庙四季的祭祀:祭祀宣皇帝,进献起面饼、鸭肉;祭祀孝皇后,进献竹笋、鸭蛋;祭祀高皇帝,进献肉脍、腌菜汤;祭祀昭皇后,进献茶、粽子、烤鱼:这些都是他们生前喜欢的食物。武帝梦见齐太祖对自己说:“宋氏各位皇帝常常在太庙跟着我要食物,你可以另外为我设置祭祀。”于是命令豫章王妃庾氏四季在清溪旧宅祭祀宋文帝、宋孝武帝二帝和他们的皇后。祭祀用的牲畜、服饰礼仪,都用家庭的礼节。

臣司马光说:“从前屈到喜欢吃菱角,屈建废除了用菱角祭祀的礼仪,认为不可以因个人的欲望而干扰国家的典章制度,何况儿子是天子,却用平民的礼节祭祀父亲,这太违背礼仪了!卫成公想祭祀夏相,宁武子还反对他;何况在私人住宅降低规格祭祀先祖,让平民身份的媳妇主持祭祀呢!”

当初,北魏孝文帝征召吐谷浑王伏连筹入朝,伏连筹称病不来,还擅自修建洮阳、泥和两座城池,设置戍守的士兵。二月乙亥日,北魏枹罕镇将长孙百年请求攻打这两座戍城,孝文帝允许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青宫十一年  性福妈妈的一生  回忆并未蹉跎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人,不准说咪邪恶!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藏在心跳里的诗9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躲缠郎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无敌纨绔丹帝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