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上的遮蔽物。公侯(之家的乐舞人数为)六人,三品官员(之家的乐舞人数为)四人,五品以上官员(之家的乐舞人数为)二人。
随葬的明器(冥器),公侯一级的有九十件,一品、二品官员有八十件,三品、四品官员有七十件,五品官员有五十件,六品、七品官员有三十件,八品、九品官员有二十件。
引、披、铎引,是牵引柩车的绳索。披,是用浅红色的帛做成的,系在??车的四根柱子上,在车旁边拿着它,用来防备车辆倾倒。铎,是用铜制作的,用来控制挽歌者的节奏。公侯的棺柩牵引时,棺前有四条引绳、棺两边各有六条披带,棺的左右两边各有八个铜铃。一品官、二品官的棺椁有两根牵引绳、四周披挂着织物,棺椁左右各有六个铜铃。三品、四品官员的柩车有两名牵引灵车的引者、两名披麻戴孝者,灵车左右各有四个铜铃。五品以下官员的柩车,有两个牵引灵车的人,两面披巾,左右各有一个大铃。
羽幡的竿子长九尺,五品以上官员的灵柩前要有一人拿着它引导灵柩。六品以下官员则不在此列。
使用粗麻布,品官使用,长三尺,方形。四品以上官员的棺盖上刻四个木楔,七品以上官员的棺盖上刻两个木楔。八品以下官员的灵车不用柳木。
车上用竹格,用彩线编结起来,旁边设置帷幕,四个角垂着两片流苏,有品级的官员都可以使用。一块做盖子,上面书写‘某官之墓’;一块做底部,上面书写姓名、籍贯、三代的出生年月以及子孙的埋葬地点。妇女就跟随丈夫或者子孙接受朝廷的封赠。两块石头相对放置,用铁(索)捆绑(后)埋在墓中。
碑碣:功臣去世后被封王的,碑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宽度为三尺六寸,碑座高三尺八寸。一品官员(墓前石碑)的螭首高三尺,碑身的高度为八尺五寸,宽度为三尺四寸,龟形碑座高三尺六寸。二品官员的墓碑大概使用雕刻有麒麟、凤凰图案的碑首,碑首高二尺八寸,碑身高度为八尺,宽度是三尺二寸,龟形碑座高三尺四寸。三品官员的碑盖用天禄、辟邪兽,高二尺六寸,碑身高七尺五寸,宽三尺,龟形碑座高三尺二寸。四品官员的墓碑圆首高二尺四寸,碑身高七尺,宽二尺八寸,方趺高三尺。五品官员的碑首为圆形,高二尺二寸,碑身高六尺五寸,宽二尺六寸,方形碑座高二尺八寸。六品官员的墓碑,碑首呈圆形,高二尺;碑身高度为六尺,宽度为二尺四寸。方形的碑座,高二尺六寸。七品官的笏板,顶部是圆形的,高一尺八寸。碑身的高度是五尺五寸,宽度是二尺二寸,方形的碑座高度是二尺四寸。
功臣去世后被封王,其坟茔墓地周围一百步,每一面为二十五步,坟高两丈,周长四丈,坟墙高一丈,有石人四个,文臣、武将各两个,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两个。一品官员的墓地周长九十步,每面二十二步半,坟高一丈八尺,坟墙高九尺,石人两个,一文一武,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两个。二品官员的墓地周长八十步,每面二十步,坟高一丈六尺,坟墙高八尺,石人、石虎、石望柱相同。三品官员的墓地周长七十步,每一面是十七步半,坟堆高一丈四尺,坟墙高七尺,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与二品相同。四品官员的墓地周长六十步,每面十五步,坟高一丈二尺,坟墙高六尺,石虎、羊马、石望柱相同。五品官员的墓地周围长五十步,每一面长十二步半,坟的高度为一丈,坟墙的高度为四尺,有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两个。六品官员墓地的周长为四十步,每面长十步,坟高八尺。七品官员的墓地周围三十步,每面七步半,坟高六尺。
祭祀所用的祭品,四品以上官员用羊、猪,九品以上官员用猪。
平民入殓时穿一套衣服,用一套深衣,一条大带,一双鞋,裙子、裤子、衣衫、袜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饭食要用高粱米,口中含三枚钱,铭旌用五尺长的红绢,入殓的衣服就用现有的衣服被子以及亲戚赠送助丧的衣被等物。棺材要选择坚固的木材,油杉是最好的,柏木次之,土杉、松木再次之,用黑漆、金漆,不能用朱红色。明器这种东西,功布是用三尺长的白布,在柩车(柳车)前引导,用被子覆盖棺木。两块志石,依照品官的礼仪(来设置)。墓地周围十八步,每一面是四步半,祭祀的物品用猪,能力达不到(用猪祭祀)的,根据家庭物力的有无(来决定祭祀用品)。
奏疏呈上后,皇帝说:“婚丧的礼仪,是人情中最重要的事情,斟酌适宜,推行下去才能合乎情理。将它向天下颁布,让臣民都遵守它。
丁酉日,制定内命妇的冠服制度。在此之前,外命妇冠服的制度已经确定,只有内命妇的冠服制度还没有确定。到这时再次下诏讨论此事。礼部上奏说:‘唐朝制度,贵妃、一品昭仪,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冠服,都使用花钗、翟衣。’六品的御女、七品的采女,八品的服饰与尚宫相同,都戴着佃钗,穿着礼衣。在宋朝,宫内受封的女官,贵妃、一品夫人、太仪(女官名)、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贵人,不论品级高低,在帽子和服饰上都统一使用花钗、翟衣(一种有雉鸡图案的衣服)。从国夫人、县君到充任司簿、司宾的人,都赐给冠帔。现在宫廷内命妇增设贵人一等,才人二等,参考斟酌唐、宋的制度,从三品以上,应该使用花钗、翟衣,贵人相当于四品,才人与五品官一样,都和尚宫等一样,使用山松特髻、大衫作为礼服。于是将贵人的品级定为三品,把后妃闲居时所戴的帽子以及大衫、霞帔作为朝会时的礼服,把珠翠庆云冠、鞠子褙衣、镶边的袄、裙作为日常服饰。
戊戌日,将潭州府改名为长沙府,把靖江府改名为桂林府。
己亥日这天夜里,有一颗星像杯子般大小,呈青白色,光泽温润,从天市垣西边的星区升起,向西运行,到浮游的云气中消失了。
庚子日,温州卫千户陈旺因为追击海寇时贻误战机,被诛杀。青州、莱州二府发生蝗灾。
壬寅日,皇上因为征西将军冯胜等人率领军队从甘肃出发,命令中书省大臣提前送去三万件战袄、六万八千双鞋,提供给他们。于是告诫他说:“甘肃地区苦寒,还没到冬天就下雪了,不是南方所能比的。朕居住在京城,每当到了隆冬时节,穿上厚厚的皮衣,仍然觉得身体寒冷。何况士兵们在边疆露天的环境中,冒着风雪,甚至有皮肤开裂、手指掉落的祸患,怎么能忍受呢!衣服鞋子应该预先发给他们。”
征南副将军、江阴侯吴良讨伐靖州会同县的蛮夷贼寇,将他们平定。
癸卯日,句容县的百姓进献了两个好瓜,(这两个瓜)是同长在一个瓜蒂上的。皇上驾临武楼,中书省大臣率领百官前来进见。礼部尚书陶凯上奏说:“陛下即位,同蒂的瓜产于句容。句容是陛下的故乡,确实是吉祥之地。大概是由于圣上的德行和谐包容,国家和谐吉庆,所以双瓜连蒂的祥瑞,唯独在此处出现,来彰显陛下保护百姓、爱护万物的仁德,这不是偶然的。”皇帝说:“草木的祥瑞,比如嘉禾、并莲、合欢、连理、两岐之麦、同蒂之瓜,都是这样。你们把这件事归功于我,而我没有德行,不敢接受。即使我有德行,上天也一定不会用某一种祥瑞之物来向我展示。如果有小的过错,上天一定会用灾异来警告我,让我能够谨慎地修身,保护百姓不遭受祸殃。况且草木呈现祥瑞,生长在那块土地上,也只有那块土地上的人感应它,和我有什么相干呢?如果整个天地之间四季和顺、五谷丰登,这才是帝王的祥瑞,所以帝王的祥瑞不在于这些微小的事物。”于是写了赞文,赏赐那里的百姓一千二百钱。
胡人的军队侵犯大同的宣宁县,杀死掠夺官吏百姓后离去。
征西将军冯胜派遣千户胡凯来到京城,奏报在甘肃取得的胜利。皇上召见都督府的大臣,按照功劳赏赐的等级告知(他们),(赏赐)指挥使绸缎五套(一匹为一面,一套为表里两面),千户、卫镇抚绸缎四套,百户镇抚绸缎三套。仍然命令冯胜先把吐蕃以及西安、河南出征的官员带到各处赏赐,京城卫戍出征的将士,等他们回京后再行赏赐。
指挥使毛骧在温州下湖山击败倭寇,追到石塘大洋,缴获十二艘倭船,活捉一百三十多人,以及倭弓等器械,送往京城。皇帝诏令中书省制定赏赐标准:凡是总旗、士兵、弓兵生擒贼寇一人的,赏赐十两银子;斩获首级一颗的,赏赐八两银子;普通百姓生擒贼寇一人的,赏赐十二两银子;斩获首级一颗的,赏赐十两银子。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军官,在班师之日、论功行赏之时,又分别得到了三个被掳掠来的高丽人。恰逢高丽使者到达,(朝廷)命令(他)带领(使者)回国。
定辽都卫指挥同知冯祥等人率领军队攻克了十万山、大片崖、小片崖、石瓮、九崖等地,安抚当地的百姓后返回。
参政何真收集广东所部旧卒三千五百六十人,调发(他们)到青州卫戍守。
这一天,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
甲辰日,命令工部制造红牌,在红牌上刻下告诫晓谕后妃的言辞,悬挂在宫中。这种牌子是用铁制成的,上面的字是用金镶嵌的。仍然制作宫中佩戴使用的象牙牌四十九个,用坤宁厚载字样作为编号,用黄红、青绿绒线作为系牌的丝绳。
左副将军李文忠率领都督何文辉等将士到达口温这个地方,敌人听到这个消息,在夜里丢弃营寨逃跑了,(明军)缴获他们的牛马物资不计其数。于是进军到达哈剌莽来,敌人的部落惊慌溃散。又进军到达胪朐河。文忠告诉将士们说:“兵贵神速,应该乘胜追击,千里行军袭击敌人,很难背负沉重的行李。”于是留下部将韩政等人看守物资装备,命令士兵每人携带二十天的粮食,日夜兼程地前进。到达土剌河,敌军将领蛮子哈剌章侦察得知这一情况,率领全部骑兵渡过河,列好阵势等待(明军)。文忠督率军队与敌军交战,交战了几个回合,敌人渐渐后退。又进军到阿鲁浑河,敌军人数更多,双方辗转战斗不停。文忠的马被乱箭射中,(他)急忙下马拿着短兵器与敌人近身搏斗。随从刘义径直向前奋勇搏击,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文忠。指挥李荣看到形势危急,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李文忠,自己抢夺了一匹敌骑的马。文忠骑着马,横着长矛,指挥众人继续前进,于是士兵们鼓起勇气,都拼死战斗。敌人于是溃败逃走,缴获的人马数以万计。追击到称海这个地方时,敌军又聚集起来。文忠率兵占据险要之地,杀牛犒赏士兵,把缴获的马和牲畜放到田野中(不管),向(敌军)显示出很悠闲的样子。过了三天,敌军怀疑有埋伏,不敢逼近,于是逃走了,李文忠也率军返回。晚上行军时迷路了,走到了桑哥儿麻,士兵们没有水喝,口渴得厉害,李文忠默默地向天祈祷,忽然他骑的马跑着用蹄子刨地长鸣,泉水涌了出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的帮助。在这场战役中,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都战死了。
良臣,是寿州安礼人。他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英勇刚毅有胆量,很多人都害怕他。元朝末年,各路英雄豪杰竞相起兵,良臣聚集家乡的年轻人,训练成军队,修筑堡垒来抵御外来的侵犯,(他)纪律约束严格明确,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壬寅年,(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前来归附。皇上因为他的忠诚,任命他为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吴元年,跟从大将军徐达攻克姑苏,立下战功。洪武元年,晋升为荣禄大夫。大军攻取河北地区,进入元朝都城,攻打永平,曹良臣的功劳占多数。二年,他奉诏守卫山西行省,率领军队从大同出发,攻打元将孔兴等人,孔兴等人投降。三年,又跟随大将军徐达在定西三不剌川攻打元王保保,都打败了他。回到京城,(他)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的称号),官阶仍然是荣禄大夫、勋柱国,爵位是宣宁侯。四年跟随军队平定蜀地,到现在战死,被追赠为禄大夫,追封为安国公,谥号忠壮。
显,是庐州合肥人。他精明强悍,有胆量气魄,勇猛矫健超过常人。乙未年,皇上攻取滁州、和州二州,渡过采石矶,进入太平府,周显充任带刀先锋,侍奉在皇上左右。跟随军队攻克溧水、溧阳。丙申日,打败了陈野先的军队。丁酉日,攻打常州,攻克江阴,周显充当前部先锋,都立下了功劳。戊戌日,(他)跟随皇上攻取婺州。己亥日,攻打诸暨,攻克衢州,升任帐前都先锋。庚子年,陈友谅率领部众攻陷太平,进逼建康,常显跟随各位将领收复太平城,在采石作战,陈友谅退兵逃走。癸卯年,傅友德跟随明太祖征讨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屡次立下奇功。乙巳日,他被授予骁骑卫千户的官职。吴元年,攻克苏州,因为战功被授予宿卫千户的官职,不久又被提升为怀远将军、金吾右卫指挥同知。洪武二年,因为夺取山东、河南以及支援陕州、攻下河中府的功劳,转任骁骑前卫指挥同知。洪武三年,郭英收复应昌、红罗山等山寨,被升任为指挥使,官阶是昭勇将军。洪武四年,(他)升任骁骑左卫指挥使。到这时战死,让他的儿子胡岩承袭了骁骑前卫指挥同知。
荣,凤阳定远人,是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同曾祖的堂弟。常荣天性刚毅,还未成年,就遇到元末的战乱,他参军到了安丰。
癸卯年,他渡过长江来归附。
皇帝召见了他,就把他隶属于常遇春麾下。
甲辰年,(他)跟随大军出征武昌,攻克庐州、安丰,立下战功,被授予武德卫管军千户。
乙巳年,他跟随徐达攻打赣州,攻克南雄、韶州,平定安陆、襄阳。
吴元,因为跟着军队攻打姑苏有功,被提拔为武德卫指挥佥事。
等到常遇春担任征虏副将军,辅佐大将军徐达夺取元朝都城时,陈荣跟从出征,晋升为宣武将军。
常遇春在军中去世,廖永忠护送他的灵柩回到京城。
洪武三年,马俊被升为武德卫指挥同知,官阶为怀远将军,仍然让他家世袭。
洪武四年,跟从永嘉侯朱亮祖讨伐蜀地,军队改编为振武卫指挥同知。
耀,寿州人。
跟从义兵元帅陈野先率领军队驻扎在建康的殷巷。
丙申年,朝廷的军队攻克殷巷,(他)才开始归附。
辛丑日,皇帝命令他与诸位将领的儿子一起入宫担任侍卫。
壬寅日,授予他百户之职,镇守镇江。
吴元年,(他)升任羽林左卫管军副千户。
洪武元年,晋升为武略将军。
洪武三年,(他)防守抵御福建、兴化,不久升任神策卫指挥同知。
洪武四年,晋升为怀远将军。
不久后被提拔为昭勇将军、神策卫指挥使。
自从朝廷军队攻取武昌,攻克安陆、襄阳,讨伐张士诚。
等到平定中原,夺取元朝都城,攻克太原、庆阳,擒获上犹等地众蛮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凤啼霜华录 小姐她又不见了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镇狱令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