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风卷起,沙飞扬
青鸟飞,人已殇
孤独星球系列书《中东》一书中,推荐了中东地区二十个景点,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约旦佩特拉。
在圣经的《旧约》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劈红海,在旷野中颠沛流离,没有水喝,摩西一筹莫展,走着走着忽然经过一片玫瑰红的岩石地带,摩西举起手杖击打岩石,奇迹发生,泉水从坚固的岩石中涓涓流淌而出。这个有玫瑰红岩石的地方就是约旦佩特拉。
公元前2世纪,一位腓尼基旅行家著《世界七大奇迹》一书,描述了当时在地中海旅行时,附近7个伟大的建筑,它们分別是:埃及的吉萨金字塔;伊拉克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毁于公元前2世纪的地震);古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毁于公元5世纪的火灾);土耳其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殿(毁于公元300年哥德人抢劫以及圣约翰一世带领群众的破坏);土耳其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毁于14到15世纪的一连串地震);古希腊罗德岛的太阳神铜像(毁于公元前2世纪的地震);埃及亚力山大灯塔(毁于公元9世纪以来的各种大地震)。
千年转瞬即逝,过去的世界七大奇迹中多数已陨落。
位于瑞士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发起活动,在世界现存的建于公元2000年以前的人工建筑中挑选出七个人工景点,以代替世界旧七大奇迹。该评选活动是很接地气,由全世界的网民通过网络投票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代表了一定程度的民意,之后统计出结果,世界新七大人工奇迹有景点如下:
中国长城(我们的万里长城以排名第一的绝对高票数笑傲群雄!很自豪啊有木有);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
考虑到埃及金字塔是目前唯一现存的世界旧七大奇迹之一,评委会给了它一张晋级票,不用评选直接晋级,并称为“荣誉奇迹”,与新选出的七大奇迹并列。
约旦佩特拉金榜题名,从此风光无限。
随着佩特拉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变形金刚Ⅱ》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从此神秘的它走向荧幕,被全世界所知晓。在电影《变形金刚Ⅱ》中,男主角萨姆为了寻找能量源拯救擎天柱,跟随自己记忆图案的指引,终于来到了变形金刚超级领袖的墓地——约旦佩特拉。
雄伟的佩特拉在公元前3世纪前曾经是从阿拉伯半岛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路,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堪比今天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而且佩特拉水源丰富,水质好,东去波斯伊朗和西去埃及的骆驼商队都会在这里休整补给。属于闪米特语族的纳巴泰人,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往来的商队征税并提供食物、住宿等补给,从此富甲一方,建立了一个以佩特拉为首都的国家。
纳巴泰人不只会经商,并且还极其聪慧,他们从同样属于闪米特语族的阿拉美人那里受到了启发,然后加以改良,创造出一套属于他们纳巴泰人的文字,可以说这是阿拉伯字母的前身。经过大约300年的苦心经营,纳巴特王国到达其鼎盛时期。当时的纳巴特王国领土面积很大,甚至覆盖了现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要想拥有永久的和平无异于痴人说梦,佩特拉一直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一块垂涎三尺的肥肉,在与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斗争了三百年,公元106年纳巴泰王国最终还是被强大的罗马帝国吞并,彻底沦为大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
其实在早期的纳巴泰人时代,佩特拉四周的山地从林密布。然而到了古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而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林区衰变成为灌木林、草坡带,大量森林消失了。纳巴泰人逐渐透支了佩特拉的未来。到了公元900年,过分放牧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环境衰退恶化到无法居住的地步,这个地区开始逐渐沦为沙漠。
祸不单行,造化弄人。后来随着南北商路的开通,货物可以直接从南边的红海出入,骆驼商队再也不需要在佩特拉中转,佩特拉也逐步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并且当周围早已恶化的环境再也无法为庞大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燃料时,大量的佩特拉原著民相继开始逃离佩特拉。最后,佩特拉渐渐被人遗忘,变成一座死城,那个曾经雕刻在岩石上的文明似乎已经被漫天的黄沙所掩埋。
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一千年。
直到1812年,一位年轻有为的瑞士探险家出现了,他计划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去寻找那传说中已失落的纳巴泰文明。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同时学习了大量阿拉伯民间习俗。为了更好地乔装成阿拉伯人,他蓄起长须,穿起长袍,甚至改名为亚布拉罕·依布·阿卜杜拉。由于他拥有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和不失阿拉伯礼节的举止,因此沿途一直被误认为是来自西方的伊斯兰教学者,并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瓦迪穆萨当地向导带领他去墓葬群,过程中他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献一头山羊以示尊敬。那位向导便带着这位最牛的背包客沿着游客到佩特拉的必经之路锡克一路行走,也就是我们中文翻译过来的蛇道,那是一条深陷在岩石的狭窄的一线天。
他们穿过狭长、险峻的蛇道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眼前。他不露声色,在看了法老宝库和皇家墓葬群之后,他觉得踩脚下的城市正是传说中的那个失落的纳巴泰文明。他在日记中写道:“在瓦迪穆萨这里被毁灭的文明,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这惊人的发现令他激动万分,但他也未敢久留,只停留了一天便离开佩特拉。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人。
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纳巴泰人留给后人的文明遗迹是在峡谷中的石山上开凿出的精致宫殿,是美轮美奂的皇家陵墓和祭祀圣地,是罗马人建设的罗马露天大剧场。1985年,佩特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明遗产。
佩特拉的门票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贵,单天50JD,两天55JD,三天60JD,但最最夸张的是,如果你没有约旦的签证,只是从欧洲、以色列或者埃及过境佩特拉,那么单次门票居然高达90JD,明摆着就是专门宰那些阔佬。不过,中东第一景点就是第一景点,90JD的高票价依然吸引着很多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趋之若鹜。
可耻的选择
我刚达到瓦迪穆萨时,就被这里的物价震惊,这里甚至比首都安曼的物价还高。琢磨着佩特拉高昂的门票价,再三权衡后,我决定万分可耻地去试试运气——逃票(这是绝对错误的做法请不要效仿)。全球许多背包客为了逃票甚至徒步翻越两座大山,夜晚在山洞过夜。
打开谷歌地图的卫星模式,仔细看了两个小时地图,我制定了两个方案。
一是十分简单的北上路线:出了瓦迪穆萨镇后,徒步往北走大约三公里,达到贝都因村,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佩特拉景区,我想这条路应该是专门给贝都因人开设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必须穿越贝都因村,因为要想避开这些贝都因的耳目真是难上加难。
二是翻山越岭的南下路线:出了瓦迪穆萨镇后,坐出租车南下大约5公里,那里有个比较大型的酒店,谷歌卫星地图上显示,从酒店后面可以下山,然后在翻越两座山,在两个峡谷中间有一个间隙,从那里可以直接进到佩特拉的皇家墓葬群景区。这套方案的缺点显而易见,在炎炎夏日需要翻山越岭,而且佩特拉奇特的地貌决定了在山上完全没有可以遮阴的树木,对体能的消耗极大。优点则是风险小,如此炎热的夏天,荒山上肯定无人看守。
稳妥起见,我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前一天晚上为了犒劳自己,决定去买了个大西瓜解解暑。沙漠中的西瓜真是贵啊,佩特拉的西瓜贵上加贵,一个西瓜卖3JD,折合人民币27块钱。我对小贩还价到2JD,但那个小贩拿着西瓜刀对我挥了挥,大致意思就是说他的西瓜个大味甜,3JD已经是当地价了。
我摸了摸羞涩的钱包,吞了吞口水,正决定掏钱的时候,忽然过来三个身穿制服的警察,问我有没有遇到威胁,是否需要帮助。
说时迟,那时快,此刻小贩忽然对我说:“1JD,1JD。Takeaway!”
我迷迷糊糊掏出1JD,在不太搞得清楚情况的状态下买了一个西瓜。后来警察告诉我,他们以为那个小贩在用西瓜刀威胁我。还再三叮嘱如果我在佩特拉遇到麻烦,不要慌张,第一时间去找当地警察,当地警察往往会站在我们这些游客这边来帮助我们。我这才明白,原来那个卖西瓜的小贩是怕惹警察麻烦,所以才用1JD的价格赶快打发我离开。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4大块豆沙面包、5个煮好的鸡蛋和4.5L的水出发了,很顺利地到达了既定酒店,我站在高处往下一看,瞬间心灰意冷,因为在峡谷的间隙中,赫然矗立一个岗哨,旁边还停了两辆吉普车,可是网上各种逃票攻略上完全没有提及到这一点……
可是我不想就此放弃,我发现山下有个塑料大棚,那里好像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蛇道景区,我决定试一试。
正当我刚开始翻第一座山的时候,从我背后方向走出来一个骑着驴子的当地人,他问我要ticket。我心想坏了,这才走了几步就有当地人查票,我装作淡定地说:“我只是来拍照的,拍完我就回到那个酒店。”我指了指酒店的方向。
之后我虽然用同样的理由连续骗过了好几个当地人。可是我心里越来越慌张和不安,我觉得现在约旦旅游局一定是在大力奖励那些抓到逃票游客的佩特拉当地人,要不怎么每个见到我的当地人都积极无比地查票。
当我抵达山下的塑料大棚的时候,又有两个骑着驴子的当地人从后面追上我,同样是查我的票,这次我没那么好运了,因为这两个人态度非常强硬,拿着鞭子恶狠狠地指着我,还威胁说他们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如果我现在不给他们100JD的封口费并马上离开的话,他们就会打电话叫警察来抓我,到时候就不是100JD的问题了,我有可能会坐牢。
我当然没那么胆小怕事,思考了一下,觉得当时自己所在的地方并不是景区内,就算最坏的情况发生,警察来了,我也不至于坐牢,顶多罚点儿钱。想到这里,我定了定神,坚决不肯出这100JD的封口费。
这两个当地人看我很嘴硬,就掏出电话哇啦哇啦讲了半天,恶狠狠地说他们已经报警,让我等着坐牢吧,然后他们就向售票处方向走去。
事已至此,此刻的我再也没有了什么逃票的想法了,我匆匆忙忙赶快原路返回,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我本来并不想把这件事写出来,因为事后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我觉得自己似乎“理直气壮”地逃票,实在是又危险又无知,非常给祖国丢脸。在这里我还是奉劝广大中国背包客,不要逃票。退一万步讲,现在佩特拉查票如此严格,网上的那些逃票攻略早已经完全不能用。
后来在埃及开罗,我碰到几个从约旦过来的中国背包客,无意中聊起我曾在佩特拉逃票的经历,其中一个人拍拍胸脯一脸自豪地说他当时逃票成功了,我不解地问他是如何避开积极查票的当地人耳目的,他哈哈大笑:“你试过凌晨3点出发去翻山么?”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吹牛,但是我可以想象夜晚翻越佩特拉是多么的危险,因为一来,佩特拉没有路灯;二来,佩特拉的山坡上没有几乎植物,全是碎小的石头,在漆黑的夜晚很容易一个不小心摔倒而滚到山下。希望大家出门在外旅行,克勤克俭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像贝都因人一样生活
七十年前,在利比亚的戈壁沙漠上,在一个极其普通贝都因牧民家庭里,卡扎菲出生了。他在故乡沙漠中的一个贝都因部落里度过了枯燥的童年。据卡扎菲成人后自己描述,他小时候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听老人讲贝都因族人的故事。长年封闭的沙漠生活让卡扎菲至今都保持着贝都因人的习惯。并且在每次做出事关改变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决定前,卡扎菲总要去沙漠里思考上几天。他认为沙漠会给他带来灵感。
在返回瓦迪穆萨的路上,我有些心灰意冷。为了惩罚自己,我决定徒步回去,在路边遇到一个骑着驴子回家的贝都因人穆罕默德,他那冷酷而又带着犹豫的眼神以及有点儿像加勒比海盗中杰克斯派洛船长的穿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漫漫长路大家都比较无聊,便闲聊起来,打发炎热而又枯燥的时光。
我说我很喜欢佩特拉,很想体验下传说中贝都因人的生活,但是佩特拉的贵到夸张的门票让我黯然神伤。默罕默德当即表示这个好办,他可以带我从他们贝都因镇骑着驴子进入佩特拉景区,并且保证只要有他在,没人会查我的票,并且当天晚上他还能带我去参观他们居住的山洞,并在那里住宿一晚。条件是我要付给他30JD,我略略思索了一下,答应了。
第二天,我和穆罕默德一人骑着一头驴子进入了佩特拉,刚进入景区的时候,和昨天一样,很多当地人过来查我的票,但是在穆罕默德和他们一一打过招呼后,果然再也没有人来了,穆罕默德表示这些都是在他们贝都因镇里住的邻居,大家都彼此认识,不用慌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不强大天不容 崔老道捉妖之夜闯董妃坟 张居正 沙海(合集) 兄弟 我想和你过好这人生 泡沫之夏(全集) 原生之罪 人鱼恋爱法则 如果你爱我 我在西藏这些年 大周小冰人 江先生,你心动了 最慢的是活着 明月如霜:全3册 你好,旧时光 致命邂逅 爱的天空下雨了 军装下的绕指柔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