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两筐栗子。秦香莲又采了些野山楂,红彤彤的挂在枝头,看着就酸溜溜的。“回去让十娘嫂子熬山楂酱,配馒头吃肯定好吃。”
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把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路过一片竹林,张大柱砍了几根竹子,打算回去给胡秀英编个竹篮,让她买菜用。胡秀英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心里甜滋滋的,这样的日子,平淡却踏实。
回到城里,杜十娘正等着他们呢,见筐里的栗子就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能满载而归,今晚就炒栗子,让客人尝尝鲜。”
她接过栗子,挑出饱满的,用清水洗干净,放进锅里,加了些粗沙和糖,开始翻炒。
很快,炒栗子的香气就飘满了整个菜馆,甜甜的、暖暖的,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老板,炒栗子卖吗?”
张大柱笑着说:“卖!刚出锅的,热乎着呢!”
晚上打烊后,大家围坐在大堂里,剥着炒栗子吃,杜老汉喝着新米酿的酒,感慨道:“这日子就该这样,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杜十娘剥开一颗栗子,递给胡秀英:“秀英嫂子,你尝尝,甜不甜?”
胡秀英咬了一口,点点头:“甜,比城里买的甜多了。”她看着窗外的月光,轻声说,“等栗子卖得好,明年让村里多种点栗子树,既能结果子,又能当柴火。”
张大柱笑着说:“好主意!我明天就跟村里说,让大家在山脚下种,成活率高。”
正说着,秦立峰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给你们送药粉来了,驱狼的,撒在菜馆周围,晚上睡觉踏实。”
他把布包递给张大柱,“村里的路开始修了,后生们都劲头足着呢,说等路修好了,往城里送菜更方便。”
张大柱心里一暖:“辛苦师傅了,药粉我这就去撒。”他拿起布包,走到菜馆周围,把药粉撒在墙角和门口,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弥漫开来。
胡秀英给秦立峰倒了杯酒:“师傅,您也歇歇,尝尝我们炒的栗子。”
秦立峰接过酒杯,喝了一口:“你们在城里好好干,村里有我呢。对了,学堂的地基已经打好了,过几天就开始盖,等盖好了,就请镇上的教书先生来教书。”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杜十娘说:“等学堂盖好了,我们送些桌椅过去,再给孩子们买些笔纸。”
张大柱点点头:“应该的,让村里的娃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有出息。”
夜渐渐深了,炒栗子的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和着淡淡的酒香、饭菜香,成了最温暖的味道。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乡野土菜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村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路修宽了,学堂盖起来了,孩子们的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张大柱和胡秀英偶尔会回村里住几天,帮着干点农活,看看乡亲们,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村里的变化,心里满是欣慰。
这天,张大柱正在菜馆里忙着,知府管家又来了,这次还带来了王首富的亲笔题字,写着“乡土真味”四个大字。“我家大人说,这字就挂在你菜馆里,让更多人知道乡野土菜馆的好味道。”
张大柱赶紧让人把字裱起来,挂在大堂最显眼的位置,来往的客人见了,都忍不住称赞:“王首富题的字,这菜馆真是好样的!”
看着墙上的题字,张大柱心里感慨万千,从当初那个在村里种地的汉子,到如今在城里开菜馆的老板,这一路离不开大家的帮忙,更离不开这片乡土的滋养。他知道,不管走多远,根永远在这里。
胡秀英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轻声说:“大柱哥,你看,我们做到了。”
张大柱点点头,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是我们做到了。以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把菜馆开好,把村子建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暖洋洋的,照在“乡土真味”的题字上,也照在他们充满希望的脸上。乡野土菜馆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这流淌的岁月,平凡却温暖,在烟火气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
冬天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乡野土菜馆的屋檐下挂起了长长的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
店里生了个大火炉,烧得旺旺的,客人进店就能暖烘烘地脱下棉袄,围坐在炉边点上一锅野猪肉炖粉条,热汤喝下去,浑身的寒气都散了。
张大柱踩着雪从外面回来,头上身上落满了雪花,他拍了拍身上的雪,把手里的油纸包递给胡秀英:“给你买的糖糕,刚出锅的,热乎着呢。”这是城里老字号的糖糕,外酥里甜,胡秀英最爱吃。
胡秀英赶紧接过油纸包,打开一看,金黄的糖糕冒着热气,她拿起一个递到张大柱嘴边:“你先吃。”
张大柱咬了一大口,糖汁差点流出来,胡秀英笑着给他擦了擦嘴角:“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杜十娘从厨房探出头来:“大柱哥,你可回来了,刚才王掌柜派人来说,中午要订十桌酒席,说是给老太太过寿,点名要吃咱们的全套乡土菜。”
张大柱眼睛一亮:“十桌?这可是大生意!十娘,你赶紧列个菜单,野猪肉、山鸡、野兔都给它安排上,再让村里送些新鲜的白菜、萝卜,凑个十荤十素,吉利。”
杜十娘笑着点头:“我这就去写,保证让王掌柜满意。”
胡秀英也赶紧算账:“十桌酒席,桌椅得不够用,我去隔壁木匠铺借几张桌子板凳,再请两个村里的婶子来帮忙端菜洗碗。”
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忙活起来。张大柱去肉铺订了新鲜的猪肉,又去集市买了些糖果点心当寿礼;胡秀英去借了桌椅,又让人去村里叫帮手;杜老汉和厨子们在厨房忙活,炖肉的炖肉,洗菜的洗菜,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飘出老远。
中午时分,王掌柜带着客人来了,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把菜馆挤得满满当当。老太太穿着新做的棉袄,坐在主位上,看着满桌的菜笑得合不拢嘴:“这菜看着就好吃,比城里大饭馆的花哨菜实在多了。”
王掌柜笑着说:“娘,这可是我特意给您找的乡野土菜馆,菜都是从乡下运来的,新鲜得很。”
张大柱亲自给老太太端上一碗野鸡汤:“老人家,尝尝这鸡汤,补身子。”
老太太喝了一口,连连点头:“鲜!真鲜!比家里炖的好喝多了。”
客人们也纷纷动筷,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都说这菜有小时候的味道,朴素却暖心。王掌柜见大家吃得高兴,心里也舒坦,悄悄塞给张大柱一个红包:“大柱老板,辛苦你们了,这是一点心意。”
张大柱赶紧推辞:“王掌柜太客气了,您能来就是给我们捧场,红包可不能收。”
两人推让了半天,最后王掌柜把红包塞给了胡秀英:“给老板娘买些针线吧,这么好的菜馆,多亏了老板娘打理得好。”
胡秀英脸颊微红,只好收下:“谢谢王掌柜。”
酒席散后,大家累得瘫坐在椅子上,杜十娘数着今天的收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今天这单生意,顶得上平时三天的收入了!”
胡秀英把红包里的银子拿出来,放在桌上:“王掌柜给的红包,够给村里的学堂买两箱笔墨了。”
张大柱点点头:“等过两天回村里,就给先生送去。对了,天冷了,给学堂的孩子们做件棉袄吧,别冻着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末世了还茶我?交易系统带我建国 九阳生死变 无限复制,从孤儿逆袭成仙帝 月阑风烬起 魔女小姐,我真的超弱的! 黑白劫,血融使,伏天传 西游夭寿啦:一拳超人成了唐僧 御兽:我的契约不对劲 孙悟空再进化 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 打工人疯狂快穿 赤色脊梁 梦幻旅游者 三国之现代魂 我将统一泰拉之明日方舟 洪荒:我刚穿越就无敌了? 克系美人狩猎神明:发家致富 穿成二创文许沁,妹妹等她走剧情 诗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