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坤卦的卦辞中出现了“牝马”(母马),但不知其具体代表何事;“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应该是说君子(周昌)去往殷都,开始时遭遇各种不幸,但也结识了可以利用之人;而“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则是说在西南方得到盟友,东北方则丧失盟友。殷都在周原的东北方,这可能是预示商周之间终将反目。卦辞的最终判断是“安,贞吉”。
六三爻的“含章”(翦商),前文已述,这里不再赘述;六四爻的“括囊”,字面意思是把口袋(囊)扎起来,这可能是比喻翦商之谋需要严格保密;上六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则可能是预言周与商最后的决战,隐喻商朝(龙)将喋血原野;最后的用六爻“利永贞”是结论,说明翦商事业大有前途。
当然,乾、坤两卦的卦爻辞中也有很多难以解释之处。比如,”或跃在渊”与“黄裳,元吉”,很可能是文王有意为之的隐语。类似现象在《易经》里有很多,已经无法亦不必强行求解。
不过,文王并没有活到商朝灭亡,所以他的推算和验证持续到了临死之前。至于文王是先萌生翦商冲动,再从易卦体系寻求支持,还是在研究易卦组对原则时受到启发而产生的翦商之念,这已经很难判断。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羡里的牢狱生活已经让文王深切地体会到当一名人牲(孚)的滋味;而在以往,当被要求带领族人捕猎羌人缴纳给崇侯时,他不太可能有如此深刻的切肤之痛。
从猎俘者变成俘,本身就是“易”,而变易的旅程一旦开启,就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年过半百的文王深谙世界的不确定性,把人生剩余的时光大都投入了对《易经》的推算,但同时,他也没有忽视商人最正统的甲骨占卜技术。这两套体系和世界观,文王都不敢偏废。
注释
1参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30页。
2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燕京学报》1929年第6期。收入《顾颉
刚古史论文集》卷11,中华书局,2010年。
3有学者认为个别的卦辞出现更晚,属于周公时代产物,如晋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意思是说,康侯(周公的弟弟卫康叔周封)被天子赐予了很多马匹,一天之内得到三次接见。但不能排除文王时期有名为“康侯”的殷商贵族。再如爻辞中曾出现“箕子”,有学者认为是周灭商之后的记录,其实文王已经有可能和箕子打过交道并记录下来。
4“周易”这个词的含义发生过扩大。春秋时期的史书,如《左传》,说的“周易”只是文王卦爻辞。孔子弟子编辑《周易》时,把他们对卦爻辞体系的很多解释也汇编了进去,比如《系辞》《文言》等。这些解释被称为《易传》或《十翼》(十种对卦爻辞的解释),导致《周易》的内容扩大。为了特指文王卦爻辞,现代学者称其为《易经》,以表示和《易传》的区别。本书也用《易经》代表文王卦爻辞体系,不涉及后来的《易传》。
5孔颖达《正义》:“唯升高陵以望前敌,量斯势也,纵令更经三岁,亦不能兴起也。”
6[美]夏含夷:《结婚、离婚与革命——〈周易〉的言外之意》,李衡眉、郭
明勤译,《周易研究》1994年第2期。
7高亨释为:“乃武王克商之兆,所占之事,自为可行,故曰含章可贞。”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167页。高亨认为这是周武王灭商时的占卜辞,其实它很可能是在周文王时期就已经有了,是对未来之事的占算。
8高亨认为,食为蚀之借字:“食旧德,谓亏损其旧日之德行也。”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178页。
9高亨释为:“戡商有陨自天,言武王之克商,乃是天陨灭商祚也。”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87页。
第二十一章殷都民间的人祭
周昌和他的儿子踏入的这座殷都,曾带给他们无比的震撼。但在西周建立后,周公旦却将其彻底毁灭,同时也把父兄的记忆永远地埋葬在了黄土之下。
此后的三千年里,史家有关殷都的记载,大都只是些不准确的只言片语。而《封神榜》一类的小说,则试图用想象力描绘晚商那座伟大的城,甚至还经常把殷都和朝歌混为一谈。
直到20世纪初,盗墓者和考古学者才有机会重新触摸到殷都。湮没已久的古城仅是揭开小小的一角,就已经彻底颠覆了三千年以来有关殷都的叙事。的确,仅靠想象力,人类是无法再现殷都曾经的辉煌与残忍的。但那一切,周昌父子都曾目睹和亲历。
与后世的想象不同,殷都并非那种有城墙保卫、方方正正的城池。在不大的宫殿区外,众多商人族邑如卫星城般错落分布。这些族邑有自己的产业和墓地,也都有自己的祭祀传统和人祭场。
在殷都存世的二百多年间,商人族邑的人祭、人奠基和人殉坑越来越多。对商人来说,在聚会典礼上杀戮异族,不仅仅是给诸神奉献
殷墟遗址群分布图
祭礼,也是让围观者获得精神刺激和满足的“盛宴”。比如,多处人祭坑留有蓄意虐杀的迹象,尤其当人牲数量不足,献祭者还会尽量延缓人牲的死亡,任凭被剁去肢体的人牲尽量地挣扎、哀嚎或咒骂。这种心态,跟观看古罗马的角斗士表演有相似之处。
国都大道边的杀祭场
当周昌父子渡过黄河、北上进入殷都范围时,他们先要经过一片制陶工业区,透过陶窑冒出的滚滚烟尘,商王华丽的宫殿区已遥遥在望。这座制陶聚落是刘家庄北地,在殷都王宫区以南1公里处的通向王宫的大道边。
刘家庄北地已经发掘殷商墓葬上千座,绝大多数是没有青铜随葬品的贫寒小墓,有青铜礼器和殉人的只有20多座(盗墓者破坏了一些墓葬,劫余的数字并不完整)。可见,这个族邑的贫富差距巨大,赤贫者构成庞大的金字塔底端。
这片制陶区南北300米,东西200米,约六万平方米,规模很大,平民和贵族的家宅及墓葬散布周边,2此外,还有大量陶窑以及多座丢弃残次品陶器的大坑。
作为聚落,在殷墟一期,刘家庄北地的居民还很少,但到二期,出现了众多房屋和墓葬,这应当有武丁王搬迁王宫的影响。此后,从二期到三期,从三期到四期,墓葬数量均成倍增加,可见殷都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这里还发现了两条南北走向的大路,向北一直通往商王宫殿区。西侧的大路,规模较大,路面上有多条车辙,多数是轮距14米左右的货车的,可能是牛或人拉的载重车辆,只有少数是轮距更宽的马车辙。大路经过沟渠时,有座方木架设的木桥,显然,它是王宫通往南方的交通主干道。
在制陶区,有多处较大的长条形建筑基址,发掘者推测,这可能是制作陶器的工坊。
此外,还有一座面积较大、工艺考究的住宅f79,殷墟四期建造,应当属于身份较高的贵族:
一,柱础石排列规则,勾勒出房屋的基本结构,呈四面围拢的“回”
刘家庄北遗址西大路上的车辙
字形;
二,边长20多米,总面积约450平方米,中央庭院(天井)约10米见方;
三,一条南北走向的过廊把庭院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小院有一座椭圆形大坑h2479,底部有一具人骨,可能是建筑落成后杀祭的人牲,头部放着一块刷红漆的石头,脚部放一件陶罐;
四,庭院内还有由两座蓄水坑和一处陶水管构成的排水系统。4
这座房屋位于制陶工业区东南侧,看来它的主人要管理的本部族事务也包括制陶工场。平时,他要参与商王朝廷的议事和典礼;战争时,则受命带着自己的部族武装出征。
刘家庄北地发现多处祭祀遗址,大多数分布在制陶工业区内,从中可见殷都普通商人族邑的宗教生活。
h77是一座制陶取土形成的大型浅坑,主体部分已被后期破坏:一,残留六具人骨,底层是两名男性,中层四人,大体摆放成半圆形,其中可辨认的有一男一女,多数人体残缺不全;二,出土了较多硬陶和原始瓷残片,属于较高端的陶器产业;三,发现两件残破的鹑身人面陶塑,以及一枚青铜印章,印章图案为两个八形族徽和一条蟠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代后妃杂识 侦探深渊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她的末世有点绿 大梁青书录 讨厌女人的女人 团宠锦鲤三岁半 难道我不是1吗 流年漫漫 [柯南同人] 我捡到了变小的琴酒 三国大暴君 我在田间遇到娇蛮小公主 直男?喝点四氢呋喃调理一下 青丝道 [柯南同人] 我在米花町靠弹幕破案 回国后又和清冷前妻睡了 轮椅小姐 成为科举文女主的早死前妻 执道之名 401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