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翦商豆瓣 > 出书版 第18章(第2页)

出书版 第18章(第2页)

3字形摹写及隶定来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2012年。

4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

5张光直:《商文明》。

6《英藏》150正:“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7《粹》597:“王乍(作)三自(师),右、中、左。”

8石璋如:《第七次殷墟发掘:e区工作报告》,《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1933年,

第722页。

9何毓灵:《论殷墟手工业布局及其源流》,《考古》2019年第6期。

10石璋如:《第七次殷墟发掘:e区工作报告》,第722页。

第十二章王后的社交圈

游客走进安阳殷墟博物苑(宫殿宗庙区)的大门,向左转,能遥遥看到一位女子的大理石像,手执铜钺,全身戎装,站立在自己墓穴的展示厅旁边。她就是武丁王的夫人妇好。

1976年,妇好墓被发掘出土,殷商王族的生活由此首次完整地展示在现代人眼前。商王陵区的墓葬大都已被严重破坏,但位于宫殿区西南侧的妇好墓却躲过了各种盗墓者的探寻,保存得非常完整。在武丁王的甲骨卜辞里,经常出现妇好的身影,故而,这位殷商王后的生前身后事,有很多可以讲述。

侥幸保全的王后墓

殷都王宫区西侧,是阻河溢出的湖沼。湖沼的西南有一片略微高起的台地,在武丁王营建新王宫时,这里也出现了繁荣的聚落。它距离王宫只有200米,在这里安家的人,肯定和王室关系密切。这应该就是妇好的家族,她死后也埋葬在了这里。

妇好墓,长方形墓穴,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发掘时,墓穴底部已经被地下水浸泡,很多随葬品和骨骸是从泥水中捞出的。共用16人殉葬,墓穴底部的腰坑埋有一人,椁内、棺外埋有八人,椁室顶部埋有四人,墓穴壁龛埋有三人。此外,还有殉狗六只。妇好本人的尸骨已经完全腐蚀不见」在商代墓葬中,这比较常见,很可能是受铺撒的朱砂腐蚀所致。

随葬品保存得非常完整,共有1928件,其中,铜器、玉器和骨器都各有数百件,铜器总重量达3250斤。很多铜器上有铭文“妇好”字样,直接证明了墓主的身份。还有铭文“后母辛”:“辛”是妇好的出生日,用天干日起名是商人的习俗;“后母”,则是她为商王生育过子女后获得的尊称。

在铜礼器中,仅鼎就有31件,最大的是一对青铜方鼎,高80厘米,重量分别是256斤和235斤。至于商人最重视的酒器,则有铜辄53件,铜爵40件,还有各种孟、觥、壶、斗、瞿、卤、罐等。比较独特的炊器是一件三联赢,它与烧水的底座是一体的,上面有三个可以单独取下的蒸锅(甑)。还有一件“偶方彝”,表面铸有鸟形、夔龙纹,以及长鼻大耳的象头,器物整体像一座殿堂,顶盖如“两面坡”式屋顶,

偶方彝

三联就

双虎食人头大钺

下方有屋椽头造型,底座形似房屋的台基。

早商和中商时代,铜器表面的纹饰很少;但到妇好时代,青铜器表面开始铸满纹饰,显示了殷商时代的艺术和技术的提升。

妇好也是军事统帅,随葬的青铜兵器有钺四把,戈91件,镶57枚,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有“妇好”铭文,一件有双虎食人头花纹,重18斤;一件有龙纹,重17斤。加上木柄,这两把铜钺都会超过20斤,显然礼仪性更强,并不适合做实战兵器。两件小钺铸有“亚启”铭文,属于实用兵器。部分铜戈体型轻薄,是专门用以陪葬的低成本兵器。

玉器中也有兵器,其中玉戈39件,玉戚九件。玉戚的造型接近钺,可能是为了增加新意(和铜钺造型有所区别),商人在其两侧增加了若干道须状装饰。有两件“玉援铜内戈”,用玉作刃部,铜作尾部。这些玉兵器的用途主要是仪式性的。

还有一件玉扳指,表面有容纳弓弦的细槽,还有钻孔用来穿绳携带,便于戴在大拇指上拉弓开弦,属于实战兵器。

此外,玉器还有大量璧、玦、璜、琮。有些玦和璜做成了龙虎等艺术造型。玉琮则保持着良渚文化的基本形状,也有些出现了变异,如边缘造出扉棱。和良渚古国时期的经典玉琮(瑶山、反山墓葬)相比,妇好墓的琮形体要小一些,也没有了良渚古国的经典神人兽面纹饰——只有一件还有良渚兽面纹的简化遗留(编号1003),但也有了较大变化,比如兽面出现在玉琮的平面上,而良渚兽面占据的是棱角的两侧。

玉戚

玉援铜内戈

妇好墓玉扳指玉琮(编号1003)

商文化和良渚文化到底有多少联系?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从良渚文化结束到商朝建立,中间有七百多年,到妇好时代,则是一千年。但妇好墓中出土的这些玉琮,却又似乎暗示着某些可能性。

作为女性,妇好的墓中还有玉梳两件,以及大量束发的笄,其中玉笄28枚,骨笄499枚,笄的顶部多雕有鸟、夔龙或人形。纺织工具则有玉纺轮22件。此外,还有大量玉质动物形小刻刀和动物造型青铜尺,也和女红织纫工作有关。

妇好墓还出土有六件铜制“弓形器”。考古学者起初不知道这种器物的用途,后来发现它总是和马车一起出现,于是推断,它应当是挂在驭者腰前用来系挂缰绳的车马器。看来妇好本人至少拥有六辆马车。此外,墓中还随葬一对小型玉马雕塑。

除上述礼器、兵器和饰物,墓中还有各种质地的工具,比如,铜制的斧、凿、铸、锯、铲、镰、小刀、簸箕,以及“多钩形器”和“双角形器”(这可能是挂物品用的);石制的,则有铲、锤、杵、磨石等。

妇好墓有大量玉石雕塑工艺品,如玉雕的容器(礼器)篌°玉饰体型都很小,属于日常的玩物,或者缀在纺织品上的装饰。有些人和动物雕像是三维立体造型,发掘报告称之为“圆雕”,这在殷商之前比较少见。

玉器中还有一对杵和臼,臼直径约30厘米,杵长28厘米,应该是研磨朱砂颜料用的,纹理中渗入了朱红色,研磨面非常光润。下葬时,这套杵臼是分离的,玉杵放在椁内,臼则是在墓穴上层的填土中发现的。它们应当不是制作日常化妆品的用具,因为体型比较大,位置离墓主也比较远。商人崇尚红色,在某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和战争,人们可能会在脸上涂抹朱红色。这套杵臼应该是为妇好的部下提供朱砂染料之用。

商人是用热带海洋的货贝做钱币的,妇好墓内一共发现了6880枚货贝。这些货贝都放在棺材内的墓主腰间位置,说明货贝是墓主人去往天界时最重要的财物,一定要随身携带。

“后善母”铭文拓片

墓中的铜器铭文,除了“妇好”和“后母辛”,还有一种是“后等母”。发掘报告认为,萼也是妇好的名。其他铜器铭文,则还有“亚其”“子束泉”等人名。他们可能是妇好的亲人或同僚,把自己的铜器赠送给了妇好。

和王陵的对比

王陵的规格比妇好墓大得多。仅从墓穴面积来说,王陵大墓边长多在20米左右,墓穴底部面积也会超过100平方米,而妇好墓仅接近40平方米(7米x56米),要小很多,而且也没有墓道。王陵内发现的殉人动辄过百,甚至数百(这还是被破坏之后的残余),妇好墓则只有16人,相差很多。可以想象,如果王陵区大墓没有被破坏,随葬品肯定比妇好墓丰富华贵得多。

王陵大墓劫余的文物,有些和妇好墓类似。比如石雕,1001出土有蹲坐石兽(虎首人身)像、石枭;1500出土有石龙、石牛和石虎各一对。它们的造型和妇好墓中的玉石雕塑有些类似,但体型较大,长度为三四十厘米。这种石雕工艺品在后世的西周和春秋亦很少见。

妇好墓出土铜戈91件,王陵区的随葬兵器规模则更大。比如,l004大墓出土铜盔超过100件(已全部破碎),铜戈72件(多数带约1米长的木柄),铜矛头731件;1001大墓盗掘后的填土出土骨镶6583枚。这些是破坏后的残余,不代表完整数字,更可见王陵大墓之豪奢。2

此外,王陵区的160并非商王墓葬,它比各商王墓的规模小得多,著名的“后(司)母戊”大鼎,便是当地村民1939年在此墓盗挖出土。有学者据此推测,它应当是武丁王的另一位王后“妇娣”的墓。

160只有一条墓道,1984年发掘时,发现殉38人,比妇好墓多一倍以上;3“后母戊”大鼎重达1600多斤,而妇好墓中最大的方鼎仅重256斤。对比可见,这位“后母戊”的墓葬规格比妇好要高很多o至于原因,可能是妇娇死得较晚,彼时殷商国力已经更为强大,或者妇娣之子可能成了王储或下一代商王,所以她的墓葬要更豪华。

商王夫妻的生活

从甲骨卜辞可知,武丁至少有过三位夫人,分别是妣辛、妣戊和妣癸。“妣”是后世商王对她们的尊称,其中,妣辛就是著名的妇好。

妇好是武丁的第一位夫人,在武丁王时期的甲骨卜辞里,她出现过二百多次。武丁刚把王宫从河北商城搬迁到阻河南时,大约二十来

《合集》13925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代后妃杂识  轮椅小姐  回国后又和清冷前妻睡了  侦探深渊  [柯南同人] 我捡到了变小的琴酒  成为科举文女主的早死前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401号房  执道之名  [柯南同人] 我在米花町靠弹幕破案  她的末世有点绿  团宠锦鲤三岁半  直男?喝点四氢呋喃调理一下  青丝道  大梁青书录  难道我不是1吗  讨厌女人的女人  流年漫漫  我在田间遇到娇蛮小公主  三国大暴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