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帝听说后,派陈虎牙私下告诫陈伯之,又派人去接替邓缮担任别驾。陈伯之都不接受命令,还上奏说:“朱龙符勇猛善战,邓缮有功劳业绩;朝廷派来的别驾,请让他担任治中。”邓缮于是日夜劝说陈伯之:“朝廷国库空虚,又没有兵器,三个粮仓里没有粮食,东部地区百姓饥饿流亡,这是万世难遇的时机,不能错过!”褚緭、戴永忠等人也一同赞成邓缮的建议。陈伯之对邓缮说:“现在我就为你上奏,如果还是不被批准,我就和你一起反叛。”武帝下令让陈伯之在江州境内选一个郡安置邓缮,于是陈伯之召集江州府和州内的官员,对他们说:“我奉南齐建安王萧宝寅的命令,率领长江北岸的十万义勇军,已经进驻六合,命令我率领江州现有的兵力运送粮食迅速东下。我蒙受齐明帝的厚恩,誓死报答他。”他当即下令戒严,让褚緭伪造萧宝寅的书信给官员们看,又在厅堂前筑起土坛,歃血为盟。
褚緭劝说陈伯之:“现在举大事,应该拉拢有声望的人。长史程元冲,和我们不是一条心;临川内史王观,是王僧虔的孙子,人品不错,可以征召他担任长史,接替程元冲。”陈伯之听从了褚緭的建议,又任命褚緭为寻阳太守,戴永忠为辅义将军,朱龙符为豫州刺史。王观没有接受任命。豫章太守郑伯伦发动郡内士兵抵抗陈伯之。程元冲被免去长史职务后,在家里聚集了几百人,趁着陈伯之没有防备,突然闯入江州府的厅堂;陈伯之亲自出来格斗,程元冲没能取胜,逃进庐山。陈伯之秘密派人送信给陈虎牙兄弟,他们都逃奔到盱眙。
戊子日,梁武帝下诏任命领军将军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率领军队去讨伐陈伯之。
北魏扬州小岘戍的守将党法宗袭击大岘戍,攻破了对方阵地,活捉了梁朝的龙骧将军邾菩萨。
陈伯之听说王茂要来,对褚緭等人说:“王观不肯听从我的命令,郑伯伦也不肯归顺,咱们眼看就要陷入毫无准备的困境了。现在咱们先平定豫章,打通南边的通道,多征调壮丁,多运送粮草,然后再全力向北进军,去攻打那些又饿又累的敌军,不愁事情办不成。”六月,陈伯之留下同乡唐盖人守江州城,自己领兵直奔豫章,攻打郑伯伦,却没能攻下来。这时王茂的大军到了,陈伯之腹背受敌,最终战败逃走,从小路渡过长江,和陈虎牙等人以及褚緭一起逃到了北魏。
梁武帝派身边侍从陈建孙送刘季连的三个子弟进入蜀地,让他们传达武帝的旨意,安抚慰问刘季连。刘季连接受了旨意,收拾行装准备返回,益州刺史邓元起这才得以到任。
当初,刘季连担任南郡太守时,对邓元起很不礼貌。当时的都录官朱道琛犯了罪,刘季连想杀他,朱道琛逃走躲藏起来,才保住性命。到这时,朱道琛成了邓元起的典签,他劝邓元起说:“益州经历战乱很久了,官府和百姓的积蓄都空了。刘季连临走前,肯定不会派人远道来迎接您!我请求先去益州查看情况,沿途迎接您,不然的话,千里迢迢的粮草物资,可不容易弄到手。”邓元起答应了。朱道琛到了益州后,说话态度很不恭敬,又挨个拜访益州府和州里的官员,看到有用的器物就强行拿走,有人不肯给,他就说:“这些东西早晚都得归别人,何必这么舍不得!”于是益州军府里的人都很害怕,认为邓元起一到,肯定会杀刘季连,还会牵连到他们这些下属,就纷纷跑到刘季连那里说这事。刘季连也觉得会这样,再加上担心以前对邓元起不礼貌的事,就召集士兵清点人数,发现有十万精锐铠甲兵,感叹道:“凭着蜀地这险要的地势,手握这么强的兵力,进可以辅佐朝廷,退也能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除了这样,我还能去哪里呢?”于是他召集手下官员,假传南齐宣德太后的命令,聚集兵力再次反叛,抓住朱道琛杀了。他又召巴西太守朱士略和涪县县令李膺来归附,两人都不肯听从。这个月,邓元起到了巴西,朱士略打开城门迎接他。
在此之前,蜀地百姓大多逃亡了,听说邓元起来了,都争相出来归附,都说要起兵响应朝廷,邓元起手下的新旧士兵加起来有三万多人。邓元起在路上走了很久,粮草都断绝了,有人劝他说:“蜀地的政令一向松散,很多百姓假装生病逃避服役,如果核查巴西一郡的户籍,对那些装病的人加以处罚,肯定能弄到不少物资。”邓元起觉得这话有道理。李膺劝谏说:“您前面有强敌,后面没有援军,山里的百姓刚归附咱们,还在看您的德行。如果用刻薄的手段对待他们,百姓肯定受不了;一旦人心离散,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何必靠处罚装病的人来供给军队呢!请让我来想办法,不愁粮草不够。”邓元起说:“好,这事就全交给你了!”李膺退下后,带领富户们捐献军用物资和粮食,一共得到三万斛米。
秋季八月丁未日,梁武帝命令尚书删定郎济阳人蔡法度,在王植之注释的旧律基础上修改补充,制定《梁律》,还让他和尚书令王亮、侍中王莹、尚书仆射沈约、吏部尚书范云等九人一起商议审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武帝一向擅长音律,想整顿规范雅乐,就自己制作了四种乐器,取名叫“通”。每个“通”装有三根弦,黄钟律的弦用二百七十根丝,长九尺;应钟律的弦用一百四十二根丝,长四尺七寸四分多一点;中间十个音律的弦,按照这个比例来确定丝的数量和长度。用“通”演奏的声音来推算节气变化,完全没有偏差,而且音准和谐。他又制作了十二支笛子,黄钟律的笛子长三尺八寸,应钟律的笛子长二尺三寸,中间十个音律的笛子也按这个比例确定长度,用笛子演奏“通”的声音,再和古代的钟、玉制律器对比,音准都没有偏差。于是用这些乐器演奏八音,配上七声,没有不和谐的。在此之前,宫廷里悬挂的乐器只有四套钟,再夹杂编钟、编磬、衡钟,总共十六架。武帝下令开始设置十二套轳钟,每套都配有编钟、编磬,一共三十六架,去掉了衡钟,在殿堂四角摆放建鼓。
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之前,前太傅平阳公拓跋丕从晋阳来投奔,就留在了洛阳。拓跋丕已经八十多岁了,经历了北魏六个皇帝,官位做到了三公辅臣,后来却被废为平民。北魏宣武帝因为他是宗室老臣,怜悯他并以礼相待。乙卯日,任命拓跋丕为“三老”(古代负责教化的官职)。
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上奏请求攻打钟离,宣武帝派羽林监敦煌人范绍到寿阳,和元澄一起商量进军的事。元澄说:“需要调动十万兵力,往返一百天,恳请朝廷赶紧准备粮草和武器。”范绍说:“现在已经快到秋末了,才要调兵,武器还能集中起来,粮草怎么来得及准备!有兵没粮,怎么打败敌人!”元澄沉思了很久,说:“确实像你说的这样。”于是就放弃了攻打钟离的计划。
九月丁巳日,北魏宣武帝前往邺城。冬季十月庚子日,回到怀县。他和宗室子弟、身边侍从比赛射箭,看谁射得远,宣武帝射了三百五十多步,大臣们刻石碑来赞美这件事。甲辰日,宣武帝回到洛阳。
十一月己未日,梁武帝修建小庙,祭祀太祖(萧衍父亲萧顺之)的母亲,每次在太庙祭祀完毕后,都用一太牢(牛、羊、猪各一头)在小庙祭祀她。
甲子日,梁武帝立皇子萧统为太子。
北魏洛阳的宫殿开始建成。
十二月,梁朝将军张嚣之入侵北魏淮南地区,攻占了木陵戍;北魏任城王元澄派辅国将军成兴反击,甲辰日,张嚣之战败逃走,北魏重新夺回木陵戍。
刘季连派他的部将李奉伯等人抵抗邓元起,邓元起和他们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过了很久,李奉伯等人战败,逃回成都,邓元起进军驻扎在西平。刘季连驱赶掠夺百姓,关闭城门固守。邓元起进军驻扎在蒋桥,距离成都二十里,把军用物资留在郫城。李奉伯等人从小路袭击郫城,攻了下来,邓元起的军备物资全被抢走。邓元起放弃郫城,直接包围了成都州城;城局参军江希之谋划献城投降,没能成功,被杀死。
北魏陈留公主守寡,仆射高肇、秦州刺史张彝都想娶她,公主答应了张彝,没答应高肇。高肇很生气,就在宣武帝面前诬陷张彝,张彝因此被罢官,闲置了好几年。
这一年,江东地区发生大旱,一斗米卖到五千钱,很多百姓饿死。
天监二年(癸未年,公元503年)
春季正月乙卯日,梁武帝任命尚书仆射沈约为左仆射,吏部尚书范云为右仆射,尚书令王亮为左光禄大夫。丙辰日,王亮因为元旦那天假装生病不上朝,被削去爵位,废为平民。
乙亥日,北魏宣武帝到籍田(古代帝王专门用于示范农耕的田地)举行耕种仪式。
北魏梁州的氐族人杨会反叛,代理梁州事务的杨椿等人率军讨伐他。
成都城里的粮食吃完了,一升米卖到三千钱,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刘季连喝了几个月的粥,再也想不出办法。梁武帝派主书赵景悦宣读诏书,接受刘季连投降,刘季连光着上身请罪。邓元起把刘季连迁到城外,不久又去拜访他,用礼节对待他。刘季连道歉说:“早知道会这样,哪里会有之前反叛的事!”郫城也投降了。邓元起杀了李奉伯等人,把刘季连押送到建康。
当初,邓元起在路上时,担心事情办不成,又没有东西赏赐下属,凡是来投奔他的人,他都许诺给他们官职,于是接受“别驾”“治中”这类官职任命文书的人,差不多有两千人。
刘季连到了建康,走进东掖门,每走几步就跪下磕头,一直磕到武帝面前。武帝笑着说:“你想效仿刘备割据蜀地,却连公孙述都比不上,难道是因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卧龙贤臣吗!”赦免了他,把他贬为平民。
三月己巳日,北魏皇后在北郊举行亲蚕仪式。
庚辰日,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派长风戍主奇道显入侵梁朝,攻占了阴山戍和白秽戍。
萧宝寅跪在北魏皇宫门前,请求派兵讨伐梁朝,哪怕刮大风下大雨,也始终不离开;恰逢陈伯之投降北魏,也请求带兵为北魏效力。北魏宣武帝于是召集八坐(古代高官合称)、门下省官员一起商议。夏季四月初一(癸未朔),任命萧宝寅为都督东扬等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扬州刺史、丹阳公、齐王,赏赐的礼仪和物品十分丰厚,给他配备一万兵力,让他驻守东城;任命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守阳石,等秋冬季节再大举进攻梁朝。萧宝寅第二天就要接受任命,从夜里痛哭到天亮。北魏还允许萧宝寅招募天下勇士,他招到几千人,任命颜文智、华文荣等六人为将军、军主。萧宝寅性情文雅庄重,过了一年还不沾酒肉,面容憔悴,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简单饭菜,从没露出过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月二十一日(癸卯),蔡法度献上《梁律》二十卷、《梁令》三十卷、《梁科》四十卷。梁武帝下诏颁布施行。
五月初六(丁巳),霄城文侯范云去世。范云尽心辅佐武帝,只要是该做的事就一定会做,面对繁杂艰巨的事务,精力比常人还旺盛。他去世后,大臣们都认为沈约应该接任中枢要职,武帝却觉得沈约为人轻率,不如尚书左丞徐勉可靠,于是让徐勉和右卫将军汝南人周舍一起参与国家政务。周舍的气度不如徐勉,但清廉简约超过徐勉,两人都被称为贤相,常年留在宫中办公,很少能休息。徐勉有时回家,家里的狗都因为不常见他而惊叫;他每次上奏表,都会把草稿烧掉。周舍参与机密事务二十多年,从没离开过武帝身边,国史编写、诏书起草、礼仪制定、法律修订、军事谋划,他都负责。他平时和人有说有笑,一整天不停,但始终不泄露机密,大臣们都特别佩服他。
五月二十一日(壬申),梁武帝下令禁止各郡县向皇宫(皇帝和太后)进献贡品,只有各州和会稽郡允许进献当地人才,而且如果不是本地出产的东西,也不能进献。
五月二十三日(甲戌),北魏杨椿等人大败反叛的氐族人,斩杀几千人。
六月初一(壬午朔),北魏立皇弟元悦为汝南王。
北魏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上奏说:“萧衍多次阻断东关,想让漴湖水位上涨,用来淹没淮南各戍守点。吴、楚一带的人熟悉水战,他们会一边放水淹城一边掠夺,淮南地区恐怕要不再归我们所有了。寿阳距离长江五百多里,百姓惶恐不安,都担心被水淹没。如果趁机顺应民心,攻打敌人的薄弱之处,提前命令各州集结兵马,初秋时节大规模会师,抓住时机谋划进攻,就算不能一定统一江南,长江以西地区也能从此无忧了。”六月初五(丙戌),北魏征调冀、定、瀛、相、并、济六个州的两万人,一千五百匹马,命令他们在中秋时节之前全部赶到淮南,再加上寿阳原有的三万兵力,都交给元澄指挥;萧宝寅、陈伯之都要听从元澄调度。
谢杅坐着小船到朝廷拜见,梁武帝下诏任命他为侍中、司徒、尚书令。谢杅推辞说自己有脚病,没法行跪拜礼,戴着头巾坐着轿子到云龙门谢恩。武帝下诏在华林园接见他,允许他坐小车到座位上。第二天一早,武帝亲临谢杅家,设宴交谈,十分尽兴。谢杅坚持陈述自己想隐居的本意,武帝不答应;谢杅又请求回东边接母亲来,武帝同意了。临行时,武帝再次亲自送行,还赋诗送别;朝廷派去护送和迎接的人,在路上前后能互相望见。等谢杅回来后,武帝下诏在他原来的宅第修建官署,对他的礼遇格外优厚。但谢杅一向怕麻烦,不过问政务,大臣们都很失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性福妈妈的一生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人,不准说咪邪恶! 青宫十一年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无敌纨绔丹帝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回忆并未蹉跎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躲缠郎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藏在心跳里的诗9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