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39章 齐纪五(第1页)

第139章 齐纪五(第1页)

甲戌年,公元494年,这一年。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年,公元494年)

春季正月丁未日,齐朝改年号为隆昌,实行大赦。

雍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因君主年幼、时局艰难,暗中制定自保计划,让州府的作部(掌管兵器制造的部门)打造兵器;征南大将军陈显达驻守襄阳,萧子懋想胁迫他担任自己的将领。陈显达秘密把这事报告给西昌侯萧鸾,萧鸾征召陈显达为车骑大将军;调萧子懋任江州刺史,还下令让他留下部曲协助防守襄阳,自己只带“白直”(侍从)、“侠毂”(贴身护卫)随行。

陈显达路过襄阳时,萧子懋对他说:“朝廷让我独自返回江州,我是亲王,怎能如此轻率!现在我还想带两三千人随行,您觉得怎么样?”陈显达说:“殿下如果不留下部曲,就是严重违背圣旨,这事非同小可;况且这里的人也难以收服任用。”萧子懋沉默不语。陈显达趁机告辞离开,立刻出发。萧子懋的计划没能实施,只好前往寻阳。

西昌侯萧鸾准备谋划废黜郁林王、另立新君,召来前镇西咨议参军萧衍,和他共同谋划。荆州刺史随王萧子隆,性情温和,有文学才华;萧鸾想征召他入朝,又担心他不从。萧衍说:“随王虽然名声好,其实平庸无能。他身边没有有智谋的人,亲信只靠司马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而已。这两个人只看重利益,如果用高官引诱,没有不来的;要召随王,只需一封书信就行。”萧鸾听从了他的建议。

萧鸾征召垣历生为太子左卫率,卞白龙为游击将军;两人都应召前来。随后又征召萧子隆为侍中、抚军将军。豫州刺史崔慧景,是高帝、武帝时期的旧将,萧鸾怀疑他,任命萧衍为宁朔将军,驻守寿阳。崔慧景害怕,身穿白色衣服出城迎接;萧衍安抚宽慰了他。

辛亥日,郁林王到南郊祭祀天神;戊午日,拜谒崇安陵(文惠太子陵墓)。

癸亥日,北魏主(孝文帝)南下巡视;戊辰日,经过比干墓,用“太牢”(牛、羊、猪三牲俱全的祭品)祭祀,北魏主亲自撰写祝文,说:“啊,壮士!为何不做我的臣子!”

郁林王宠幸中书舍人綦毋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宦官徐龙驹等人。綦毋珍之所推荐的人或请求的事,没有不被批准的;朝廷内外的重要官职,他都先和人谈好价钱,短短一个月里,家中财产就积累到千金;他还擅自取用官府物品、征调徭役,不等皇帝下诏。有关部门的人甚至互相说:“宁可违抗皇帝的敕令,也不能违背綦毋珍之的命令。”

郁林王任命徐龙驹为后阁舍人,徐龙驹常住在含章殿,戴着黄纶帽、穿着貂皮裘,面向南方坐在案前,代替郁林王批阅文书、拟定敕令;身边侍从的礼仪,和侍奉皇帝没有区别。

郁林王从武帝下葬后,就常和身边人穿便服在街市上游荡,还喜欢在文惠太子崇安陵的墓道里扔泥巴、比赛跳高,玩各种粗鄙的游戏,对身边人随意赏赐,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钱。他每次看到钱,就说:“我过去想得到一枚钱都不行,现在能用你了吗?”

武帝生前在上库积累了五亿万钱,斋库也有三亿万钱,金银布帛更是数不胜数;郁林王即位还不到一年,这些财物几乎用尽。他进入皇帝的衣库,让何皇后和宠妃们用各种珍宝器物互相投掷,看着器物破碎取乐。他还和武帝的宠姬霍氏私通,把霍氏的姓改为徐。

朝廷事务无论大小,都由西昌侯萧鸾决定。萧鸾多次劝谏,郁林王大多不听;还心里忌惮萧鸾,想除掉他。因尚书右仆射鄱阳王萧锵曾受武帝厚待,郁林王私下对萧锵说:“您听说萧鸾对我有什么想法吗?”萧锵一向温和谨慎,回答说:“萧鸾在皇族亲戚中辈分最高,又受先帝托付;我们这些人都年轻,朝廷能依靠的,只有萧鸾一人,希望陛下不要多虑。”

郁林王退下后,对徐龙驹说:“我想和萧锵一起谋划除掉萧鸾,他既然不同意,我独自办不成,暂且先忍一忍。”

卫尉萧谌,是武帝的族侄,从武帝在郢州时,就已是武帝的心腹。武帝即位后,萧谌常掌管宫廷宿卫,机密事务没有不参与的。征南咨议萧坦之,是萧谌的族人,曾担任东宫直阁,被文惠太子赏识。郁林王因两人是祖父、父亲时期的旧臣,对他们十分亲信。

萧谌每次请假出宫住宿,郁林王就整夜睡不着,直到萧谌回来才安心。萧坦之能出入后宫,郁林王荒淫宴饮时,萧坦之都在身边。郁林王喝醉后,常脱光衣服,萧坦之总会搀扶着他劝谏。西昌侯萧鸾想劝谏时,郁林王躲在后宫不出来,只能派萧谌、萧坦之直接进去,才能把话传到。

何皇后也荒淫无度,和郁林王身边的杨珉私通,两人像夫妻一样同床共枕;又因郁林王宠爱她,所以她更加放纵。何皇后把亲戚接入宫中,安排在耀灵殿居住。宫中的斋阁整夜敞开,宫内宫外的人混杂出入,没有任何区别。

西昌侯萧鸾派萧坦之入宫奏请诛杀杨珉,何皇后捂着脸流泪说:“杨郎年轻貌美,没有罪过,怎能冤枉杀死他!”萧坦之凑近郁林王耳边说:“外面都在说杨珉和皇后有私情,这事远近皆知,不能不杀。”郁林王不得已同意了;不久又下令赦免杨珉,但杨珉已经被处死。萧鸾又奏请诛杀徐龙驹,郁林王也无法拒绝,但对萧鸾的忌惮更深了。

萧谌、萧坦之见郁林王日益狂妄放纵,没有丝毫悔改,担心灾祸牵连自己,就转而投靠萧鸾,劝他废黜郁林王,还暗中做萧鸾的耳目,郁林王却没有察觉。

周奉叔依仗勇武、凭借权势,欺凌公卿大臣。他常随身带着二十口单刀,出入宫廷,门卫不敢阻拦。他常对人说:“周郎的刀不认识什么权贵!”萧鸾忌惮他,让萧谌、萧坦之劝说郁林王派周奉叔出京担任地方官,作为外援。

己巳日,郁林王任命周奉叔为青州刺史,曹道刚为中军司马。周奉叔向郁林王请求封为千户侯,郁林王答应了。萧鸾认为不行,最终封周奉叔为曲江县男,食邑三百户。周奉叔大怒,在众人面前拔出刀,脸色严厉;萧鸾劝说开导他,他才接受。

周奉叔辞行后,即将前往青州,部众已经出发。萧鸾和萧谌假传皇帝敕令,在尚书省召见周奉叔,将他殴打致死,然后上奏说:“周奉叔怠慢朝廷,罪该处死。”郁林王不得已,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溧阳县令钱塘人杜文谦,曾担任南郡王(郁林王早年封号)的侍读,此前劝綦毋珍之说:“天下局势可想而知,我们很快会粉身碎骨,不如早点谋划,否则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綦毋珍之说:“该怎么谋划?”

杜文谦说:“先帝的旧臣,大多被排斥,现在召回他们,谁会不慷慨效命!最近听说王洪范和宿卫将领万灵会等人交谈时,都捋起袖子、捶打坐床,情绪激动;您可秘密告知周奉叔,让万灵会等人杀死萧谌,这样宫廷的军队就都能为我们所用。随后领兵进入尚书省,斩杀萧鸾,这事只需要两个都伯(低级武官)的力量就能办成。现在举大事是死,不举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好吗!如果迟疑不决,再过几天,萧鸾就会假传敕令赐我们死,连父母都会受牵连,这都近在眼前了。”綦毋珍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等到萧鸾杀死周奉叔后,一并逮捕綦毋珍之和杜文谦,将两人处死。

乙亥日,北魏主前往洛阳西宫。中书侍郎韩显宗上书陈述四件事:

暂缓南巡,专注迁都:臣听说陛下今年夏天不巡视三齐,要去中山。去年冬天陛下停留在邺城,当时还是农闲时节,百姓供奉就已不堪劳苦;何况现在正是养蚕、收麦的农忙时节,百姓怎能承受!而且大军盛夏行军,恐怕会发生瘟疫。臣希望陛下早日返回北京(平城),既减少各州的供奉负担,也能完成洛阳都城的营建工程。

裁减营建,规范宅制:洛阳宫殿的旧地基,都是魏明帝时期建造的,前代就已批评它过于奢华。现在营建新宫殿,应加以裁减。另外,近来北都(平城)的富贵人家,竞相攀比宅第规模,应趁迁都之机,制定宅第制度。同时拓宽街道,疏通沟渠。

加强警备,重视安全:陛下返回洛阳时,只带少量随从骑兵。君主在宫廷内尚且需要警卫,何况穿越山河远行,怎能不三思!

调养精神,简化政务:陛下听诵佛经、研读古籍、接待百官、处理万机,还因孝思深切而日益哀痛,文章创作也日有新篇;虽然陛下聪慧,这些事不至于劳累,但这不是保养精神、延长国运的办法。希望陛下能垂衣拱手,委任贤臣,天下自然大治。

北魏主采纳了不少建议。韩显宗是韩麒麟的儿子。

韩显宗又上书说:

选拔贤才,不重门望:州郡举荐的秀才、孝廉,只有虚名没有实才;朝廷只看门第声望,不再弹劾处罚。如果这样,不如直接按门第举荐士人,何必冒用秀才、孝廉的名义!门第声望是祖先的功业,对朝廷有什么好处!对时局有益的,只有贤才而已。如果有才能,即使是屠夫、渔夫、奴隶,圣明君主也不会耻于任用;如果没有才能,即使是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后代,也会沦为奴仆。有人说“现在没有奇才,不如从门第高的人中选官”,这是错误的。难道因为没有周公、邵公那样的人,就废除宰相职位吗!只需考察人才的细微长处,优先任用,贤才就不会遗漏。

刑罚明当,不尚严酷:刑罚的关键在于公正恰当,不在于严厉。如果不遗漏有罪的人,即使刑罚轻微,也没人敢犯法;如果纵容侥幸,即使是灭族的重刑,也不足以禁止犯罪。现在朝廷内外的官员,为追求眼前的名声,争相以严酷为“无私”,互相鼓励,形成风气。陛下在深宫之中,视百姓如婴儿;百官分担政务,却把百姓当作仇敌。这样一来,尧舜般的君主只有一人,桀纣般的官员却有千百人;天下不和,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臣认为应敕令百官,以百姓的性命为重。

尊崇代京,设官守护:过去周朝定都洛邑,仍保留宗周(镐京);汉朝迁都东都(洛阳),仍在京兆(长安)设尹。根据《春秋》大义,有宗庙的地方称为“都”,没有的称为“邑”。何况代京(平城)是宗庙、皇陵所在地,是帝王基业的根基,作为神圣之地,意义深远,现在却把它等同于普通郡县,臣私下不安。建议在代京设置京畿,任命京兆尹,依照旧制,尊崇根本、重视旧地,为后代树立榜样。

四民异居,端正风俗:古代士、农、工、商分开居住,是为了让他们专心本业、志向稳定。太祖道武皇帝开创基业、平定乱世,无暇他顾,仍区分士人和庶人,不让他们杂居,工匠、商人、屠夫也各有住处;只是没有制定法令禁止,时间久了就混杂了。现在听说洛阳居民的安排,只按官位高低划分,不分家族类别。官位没有固定不变的,早晨荣贵傍晚可能落魄,这样一来,士人和奴仆很快就会杂居一处。假如一里之内,有的家庭教习歌舞,有的家庭研读诗书,即使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也一定不会放弃歌舞去学诗书。这样,让工匠家庭学习士人的礼仪风气,百年难成;让士人子弟模仿工匠的姿态,一天就能学会。因此孔子称赞“里仁为美”(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孟子的母亲多次迁居,都是为了选择良好环境。这是风俗的根本,不能不重视。朝廷选拔士人时,考察他们的婚姻、仕途来决定升降,何等周密!但在划分居住地时,却让士庶混杂同住,何等粗略!现在趁迁都之初,土地都是官府所有,划分工匠、商人的居住地,只需一句话,有什么可犹豫的,反而放弃这美好的举措!

厘革郡县,规范地名:南方人过去占有淮北地区,自称与中原同等,设置了很多侨置郡县。自从归附我朝,这些侨置郡县仍未更改,名称和实际不符,公文难以辨别。应依照地理旧名,全部整顿改革,小的郡县合并,大的郡县分设;至于中原地区的郡县,过去因户口少而合并,现在人口增多,也可恢复旧制。

君主无私,惠及百姓:君主以天下为家,不能有私心。仓库的储备,是供军队和国家使用的,除非有功德的人,否则不应随意赏赐。朝中权贵,已享受丰厚俸禄;近来的赏赐,动辄上千。如果把这些财物分给鳏寡孤独的百姓,能救助很多人;现在却直接赐给亲信大臣,这恐怕不符合“周济危急而不增加富人财富”的道理。

北魏主看了奏书,非常赞赏。

二月乙丑日,北魏主前往河阴,规划方泽(祭祀地神的场所)的选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沉默的巡游  11字谜案  皇帝聊天群  希望之线  偏离航道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独占悖论(1V3)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战损生存指南  疾风回旋曲  宿敌就是妻子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盛唐探案录  歡迎來到天堂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