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37章 齐纪三(第4页)

第137章 齐纪三(第4页)

苻承祖当权时,亲戚姻亲都争相依附他谋求利益。唯独他的姨母杨氏(嫁给姚家)不这样做,常对苻承祖的母亲说:“姐姐你虽有一时的荣华,却不如我有无忧无虑的快乐。”姐姐送她衣服,她大多不接受;强行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穷,穿华丽衣服会让人不安。”实在没办法,有时收下也会埋起来。送她奴婢,她就说:“我家没粮食,养不起奴婢。”她常年穿粗布衣服,亲自做粗活。苻承祖派车来接她,她不肯上车;强行让人把她抱上车,她就大哭说:“你想杀我吗!”因此苻家内外都称她为“痴姨”。等到苻承祖败落,有关部门抓来他的两个姨母押到朝堂。其中一个姨母被处死,北魏主看到姚家姨母贫穷寒酸,特意赦免了她。

李惠被杀时,他的女儿(北魏思皇后,孝文帝生母)的兄弟也都被处死。李惠的堂弟李凤任安乐王拓跋长乐的主簿,拓跋长乐因谋反被诛,李凤也受牵连处死。李凤的儿子李安祖等四人逃走藏匿,才免于一死,遇到大赦才出来。后来北魏主寻访还在世的舅舅家亲属,找到李安祖等人,都封了侯爵,加授将军头衔。不久后召见他们,说:“你们的祖先,两次在当时获罪。君主设官职是为了任用贤才,因外戚身份被提拔,是末世的做法。你们既然没有特殊才能,暂且可以回家。从今以后,外戚中没有才能的人都照此办理。”后来又按惯例将他们的爵位降为伯爵,取消将军称号。当时人都认为北魏主对冯氏(文明太后家族)过于优厚,对顾氏(思皇后家族,即李氏,因避忌改称为顾氏)过于刻薄;太常高闾曾就此进言,北魏主不听。直到世宗(宣武帝)时,才尊崇外戚,任命李安祖的弟弟李兴祖为中山太守,追赠李惠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山公,谥号为“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十年(壬申年,公元492年)

春季正月戊午日初一,北魏主在太华殿宴请群臣,乐器陈列却不演奏(因守丧)。

己未日,北魏主在明堂祭祀显祖(拓跋弘),将他的神位与天帝相配,随后登上灵台观察天象云气,再下到青阳左个(明堂东侧堂室)处理政务。从此每月初一都按这个仪式进行,成为常规。

齐朝散骑常侍庾荜等人出使北魏,北魏主派侍郎成淹带领庾荜等人到客馆南边,观看北魏的祭祀礼仪。

辛酉日,北魏首次将太祖(拓跋珪)的神位与天帝相配,在南郊祭祀。

北魏主命令群臣商议本朝的“行次”(即五德终始说,每个朝代对应金、木、水、火、土中的一德,确定正统地位)。中书监高闾提议,认为:“帝王都以中原为正统,不按传承世数决定是否为正统,而以治国善恶判断是非。因此夏桀、商纣再暴虐,也不废除夏、商的历法;周厉王、晋惠帝再昏庸,也不影响周、晋的正统地位。晋朝承接魏朝为金德,赵国(石勒建立)承接晋朝为水德,燕国(慕容氏建立)承接赵国为木德,秦国(苻氏建立)承接燕国为火德。秦国灭亡后,魏国在北方代地建立政权;况且魏国皇室拓跋氏的姓氏,源自黄帝轩辕氏;臣认为魏国应属土德。”

秘书丞李彪、着作郎崔光等人提议,认为:“神元帝(拓跋力微)与晋武帝曾互通友好,到桓帝(拓跋猗迤)、穆帝(拓跋猗卢)时,还立志辅佐晋朝,可见司马氏的国运在洛阳终结,而拓跋氏在云代地区接受天命。从前秦朝统一天下,汉朝还将秦朝比作共工(被视为非正统),最终仍承接周朝为火德;何况刘渊、石勒、苻氏建立的政权,疆域狭小、国运短促,魏国承接他们之后,怎能跳过晋朝直接定为土德呢?”

司空穆亮等人都请求依从李彪等人的提议。壬戌日,北魏主下诏确定魏国承接晋朝为水德,规定在申日祭祀土地神,辰日举行腊祭(年终祭祀)。

甲子日,北魏废除租税中的杂役课征。北魏宗室及功臣子孙被封王的很多,乙丑日,下诏:“除了烈祖(拓跋珪)的后代,其余诸王都降为公爵,公爵降为侯爵,但品级仍保持原来的等级。”蛮族首领桓诞也降为公;只有上党王长孙观,因他的祖父长孙道生有大功,特别允许不降爵。丹阳王刘昶被封为齐郡公,加授宋王称号。

北魏旧制度规定,四季祭祀宗庙都在每季中间的月份,丙子日,下诏改为在每季的第一个月(孟月),选择吉日祭祀。

齐朝任命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尚书令。

北魏主拆毁太华殿,改建太极殿。二月戊子日,移居永乐宫。任命尚书李冲兼任将作大匠(掌管工程建设),与司空穆亮共同负责太极殿的修建。

辛卯日,北魏废除寒食节的乡饮酒祭祀仪式。

甲午日,北魏主首次在东郊举行祭祀朝日的礼仪。从此,祭祀朝日、夕月(每月十五祭月)的仪式,北魏主都亲自主持。

丁酉日,北魏主下诏在平阳祭祀尧,在广宁祭祀舜,在安邑祭祀禹,在洛阳祭祀周公,都命令当地州牧、太守主持祭祀;孔子的宗庙,在中书省祭祀。丁未日,将孔子的谥号改为“文圣尼父”,北魏主亲自前往祭拜。

北魏旧制度规定,每年在西郊祭祀天神时,北魏主要和公卿大臣率领两千多名骑兵,身穿军服绕祭坛行走,称为“蹹坛”。第二天,再身穿军服登上祭坛祭祀,结束后又绕祭坛行走,称为“绕天”。三月癸酉日,下诏完全废除这些仪式。

辛巳日,北魏任命高丽王高云为督辽海渚军事、辽松公、高句丽王,下诏让高云派他的世子入朝。高云以世子生病为由推辞,派他的堂弟高升随北魏使者前往平城。

夏季四月丁亥日初一,北魏颁布新的律令,实行大赦。

辛丑日,齐朝豫章文献王萧嶷去世,追赠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丧葬礼仪都依照汉朝东平献王刘苍的旧例。萧嶷性情仁厚谨慎、清廉节俭,不看重钱财贿赂。他的府库失火,烧毁了从荆州带回的财物,估值三千多万,他只将主管官员各打几十杖而已。病重时,他给儿子们留下遗令:“人的才能有优劣,职位有通达有阻塞,运气有贫富,这是自然的道理,不能因此互相欺凌。”齐武帝对他的去世特别悲痛,过了很久,谈到萧嶷,仍抽泣流泪。萧嶷去世时,家中没有现钱,武帝下令每月给萧嶷家一百万钱,直到武帝去世才停止。

五月己巳日,齐朝任命竟陵王萧子良为扬州刺史。

北魏文明太后去世时,曾派人告知吐谷浑。吐谷浑王伏连筹接受诏命时态度不恭敬,群臣请求讨伐他,北魏主不允许;又请求退还吐谷浑的贡品,北魏主说:“贡品是臣子应尽的礼仪,现在不接受,是与他断绝关系,他即使想改正过错,也没有机会了。”于是下令归还在洮阳、泥和俘获的吐谷浑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季七月庚申日,吐谷浑派世子贺虏头前往北魏入朝。北魏主下诏任命伏连筹为都督西垂诸军事、西海公、吐谷浑王,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张礼出使吐谷浑。伏连筹对张礼说:“从前宕昌王常自称名字,却被你们称为大王,现在却突然称我为‘仆’(谦称),还拘禁我的使者;我想派一支偏师去责问,你看怎么样?”张礼说:“您和宕昌王都是北魏的藩臣,近来您却屡次兴兵攻打宕昌,这严重违背了臣子的礼节。我离开京城时,宰相说过,如果您能自己认识到过错,就能保住藩王的地位;如果不知悔改,灾祸就会降临。”伏连筹沉默不语。

甲戌日,北魏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广平人宋弁等人前来齐朝访问。等到返回北魏,北魏主问宋弁:“江南情况怎么样?”宋弁说:“萧氏父子对天下没有大功劳,既然靠篡逆夺取政权,又不能用正道守住江山;政令繁琐苛刻,赋税徭役繁重;朝廷没有得力的大臣,民间有怨恨的百姓。他们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很幸运了,不是为子孙后代谋划的做法。”

八月乙未日,北魏任命怀朔镇将阳平王拓跋颐、镇北大将军陆睿都为都督,统领十二位将领,十万步兵骑兵,分三路进攻柔然:中路从黑山出发,东路向士卢河进军,西路向侯延河进军。军队越过大沙漠,大败柔然军队后返回。

起初,柔然伏名敦可汗与他的叔父那盖,分兵进攻高车首领阿伏至罗,伏名敦屡战屡败,那盖却屡战屡胜。柔然国人认为那盖得到上天帮助,于是杀死伏名敦,拥立那盖为可汗,称号为候其伏代库者可汗,改年号为大安。

北魏司徒尉元、大鸿胪卿游明根多次上奏请求退休,北魏主批准了。召见他们时,赏赐尉元黑色礼帽、白色衣服,赏赐游明根白色礼帽、青色纱制单衣,以及被褥衣物等杂物,然后送他们回家。北魏主还在明堂举行“尊养三老、五更”的礼仪(古代尊敬老人、征询治国之道的制度,三老、五更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己酉日,下诏任命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北魏主向三老尉元两次下拜,亲自袒露上身切割祭肉,手持酒爵进献;向五更游明根恭敬下拜;还向他们请教治国之道,尉元、游明根劝他用孝悌之道教化百姓。又在殿堂台阶下尊养国老(退休的卿大夫)、庶老(退休的普通官员)。礼仪结束后,分别赏赐尉元、游明根可由人推拉的步挽车和衣服,三老的俸禄按上公标准,五更按九卿标准。

九月甲寅日,北魏主在明堂排列祖先的昭穆顺序(左为昭,右为穆,按辈分排列),在玄室(明堂中央堂室)祭祀文明太后。辛未日,北魏主因文明太后去世两周年,在永固陵左侧痛哭,一整天哭声不断,两天没吃饭。甲戌日,拜别永固陵,返回永乐宫。

武兴氐王杨集始侵犯汉中,抵达白马城。梁州刺史阴智伯派遣军主桓卢奴、阴冲昌等人击败他,俘获、斩杀几千人。杨集始逃回武兴,向北魏请求投降;辛巳日,前往北魏入朝。北魏任命杨集始为南秦州刺史、汉中郡侯、武兴王。

冬季十月甲午日,齐武帝在太庙举行盛大的合祭仪式(殷祭)。

庚戌日,北魏任命安定王拓跋休为大司马,特进冯诞为司徒。冯诞是冯熙的儿子。

北魏太极殿建成。

十二月,齐朝司徒参军萧琛、范云出使北魏。北魏主很看重齐朝使者,亲自与他们交谈,回头对群臣说:“江南有很多优秀的臣子。”侍臣李元凯回答:“江南有很多优秀的臣子,却每年换一个君主;江北没有那么多优秀的臣子,却一百年才换一个君主。”北魏主听了很惭愧。

齐武帝让太子家令沈约撰写《宋书》,沈约对是否为袁粲立传犹豫不决,向武帝请示。武帝说:“袁粲本是宋室的忠臣。”沈约又记载了很多宋世祖(孝武帝刘骏)、太宗(明帝刘彧)的鄙俗污秽之事。武帝说:“孝武帝的事迹,不能这样轻率记载。我过去曾侍奉过明帝,你要考虑‘讳恶’的道义(为君上隐瞒过错)。”于是沈约删除了很多内容。

这一年,林邑王范阳迈的孙子范诸农,率领部众攻打范当根纯,夺回了国家。齐武帝下诏任命范诸农为都督缘海诸军事、林邑王。

北魏南阳公郑羲与李冲有姻亲关系,李冲推荐他任中书令。后来郑羲出任西兖州刺史,在任时贪婪鄙陋。文明太后为北魏主纳郑羲的女儿为嫔妃,征召郑羲任秘书监。郑羲去世后,尚书省上奏提议给他的谥号为“宣”(意为有德行)。北魏主下诏说:“盖棺定论确定谥号,是为了褒扬清廉、贬斥污浊。因此何曾虽然孝顺,优秀的史官仍记载他的过错;贾充虽然有功劳,正直的士人仍称他为‘荒公’(意为荒淫)。郑羲虽然一向有文学成就,但治理地方却不廉洁清明。尚书省怎能偏袒私情,违背明确的典制!依照《谥法》:‘见闻广博曰文,不勤勉却成名曰灵。’可追赠他原来的官职,加谥号为‘文灵’。”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宿敌就是妻子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独占悖论(1V3)  希望之线  疾风回旋曲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盛唐探案录  偏离航道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皇帝聊天群  沉默的巡游  战损生存指南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11字谜案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歡迎來到天堂島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