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守九江人召信臣:被任命为少府。召信臣先前任南阳太守,后来调任河南太守,治绩考核常列第一。他视民如子,喜欢为百姓兴办福利事业,亲自鼓励农耕,开凿沟渠,使户口倍增。官吏百姓都爱戴他,称他为“召父”。
·
·
癸未日:恢复孝惠皇帝寝庙园、孝文太后(薄太后)、孝昭太后(钩弋夫人)陵寝园的祭祀。
·
·
起初,中书令石显:曾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给甘延寿,甘延寿不娶。等到甘延寿、陈汤斩杀郅支单于归来,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也厌恶他们假传命令,都不赞同为甘延寿等叙功。陈汤一向贪婪,这次把缴获的财物带回塞内,有很多不法行为。司隶校尉发公文,命沿途官府逮捕陈汤的部下官兵,立案审查。陈汤上书说:“我和官兵们共同诛灭郅支单于,幸得凯旋,万里班师,应有使者在路上迎接慰劳。如今司隶校尉反而逮捕官兵审问,这是替郅支单于报仇啊!”皇帝立即下令释放官兵,命沿途各县备办酒食慰劳路过的军队。回京后,评定功劳时,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陈汤擅自发兵,假传命令,侥幸未被诛杀已是万幸;如果再封爵赐土,那么以后奉命出使的人就会争着冒险求取侥幸,在蛮夷中生事,为国家招致灾难。”皇帝内心赞赏甘延寿、陈汤的功劳,但又难以否决匡衡、石显的意见,此事拖延很久不能决定。
·
o
前任宗正刘向上书说:“郅支单于囚禁杀害汉使及官兵数以百计,此事在外国广为流传,严重损害了汉朝的威望和尊严,群臣无不痛心。陛下怒欲诛之,心意未尝忘记。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秉承圣意,倚仗神灵,统率百蛮的君主,指挥各城邦的军队,出生入死,深入绝域,终于踏平康居,攻破五重内城(屠三重城),拔取敌酋歙侯之旗,斩下郅支之首,悬首万里之外,扬威于昆仑山之西,洗刷了谷吉被害的耻辱,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万夷慑服,无不震恐。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死,又喜又惧,向往教化,奔驰归义,叩首朝见,情愿守卫北部藩篱,世代称臣。建立千年之功,奠定万世之安,群臣的勋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从前周朝大夫方叔、吉甫为周宣王诛灭猃狁(匈奴前身)而使百蛮归顺,《诗经》赞道:‘军容盛大,声势如雷霆。诚信方叔,征伐猃狁,蛮荆畏服。’《易经》说:‘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意思是赞美诛杀首恶,而其余不顺服的人都来归顺。如今甘延寿、陈汤的诛杀和震慑之功,即使《易经》的‘折首’,《诗经》的‘雷霆’,也不能相比。评定大功者不计较小过,推崇大美者不挑剔小瑕。《司马法》说:‘军功赏赐不超过一个月,’是希望百姓迅速得到为善的好处。这是急于表彰武功,重视用人。吉甫凯旋,周朝厚赏,《诗经》说:‘吉甫宴饮欢喜,受福甚多。从镐地归来,路途遥远。’从千里的镐地归来还觉得远,何况万里之外,其辛劳至极了。甘延寿、陈汤未获封赏的回报,反捐弃了舍命建立的功勋,长久受制于刀笔吏(指司法官吏)面前,这不是勉励有功、激励将士的做法。从前齐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小国)之罪,君子认为功大于过就替他隐讳。贰师将军李广利,损失五万军队,耗费亿万资财,经四年辛劳,仅获大宛汗血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仍不足抵偿损失,他个人的罪恶很多;但武帝认为万里征伐,不计较他的过失,于是封赏两位侯爵(李广利海西侯、赵弟新畤侯)、三位九卿(上官桀等)、二千石官员一百余人。如今康居国比大宛强大,郅支单于的名号比宛王重要,杀害使者的罪过超过留马不献。而甘延寿、陈汤不动用中原士卒,不耗费国家粮饷,比起贰师将军,功德超过百倍。况且常惠(随乌孙击匈奴)、郑吉(迎降日逐王)那样的功劳,尚且得到封侯赐土。所以说甘、陈的威武勤劳,大于方叔、吉甫;论功掩过,优于齐桓公、贰师将军;近世功绩,高于安远侯郑吉、长罗侯常惠。然而如此大功未得表彰,小小过失却广为传布,我深感痛心!应立刻释放(解除审查),恢复自由(通籍),赦免其过不予追究,给予尊贵的爵位,以勉励有功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o
o
于是皇帝下诏:赦免甘延寿、陈汤的罪过,不予追究。命公卿商议封赏事宜。参与商议的人认为应按照军法捕杀单于令(军法规定捕斩单于者封侯)封赏。匡衡、石显认为“郅支本是逃亡失国的流寇,在绝域窃用单于名号,不是真正的单于”。皇帝想参照安远侯郑吉(迎降日逐王封千户)的旧例,封千户侯;匡衡、石显又争辩反对。夏季,四月,戊辰日,皇帝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关内侯爵位,各食邑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于是杜钦上书追述冯奉世从前击破莎车国的功劳。皇帝认为那是先帝(宣帝)时事,不再封赏。杜钦是前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儿子。
o
§
荀悦评论:成就的功勋和道义足以封赏,追叙前事也是可以的。《春秋》的原则是:拆毁泉台则加以贬斥(非礼),撤销中军则加以褒扬(合礼),各因其是否适宜而定。假传命令这种事,是先王所慎重的,不得已才做。如果假传的命令事关重大而功劳微小,可以治罪;如果假传的命令事小但功劳巨大,可以封赏;功过相当,像这样处理就可以了。权衡事情的轻重而制定适宜的办法。
§
·
起初,太子(刘骜)少年时喜好经书:宽厚博学,谨慎稳重;后来却贪恋酒色,喜好宴饮作乐,皇帝认为他没有才能。而山阳王刘康有才干技艺,其母傅昭仪又受宠爱,皇帝因此常有意想立山阳王为继承人。皇帝晚年多病,不亲自处理政事,沉迷于音乐;有时在殿下放置鼙鼓,皇帝自己在楼上栏杆旁,向下抛掷铜丸击鼓,鼓声紧密符合节拍(严鼓之节)。后宫嫔妃及左右侍从懂得音乐的人都做不到,而山阳王刘康也能做到,皇帝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史丹进谏说:“所谓才能,指的是聪敏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正是这样的人。如果以演奏乐器的能力衡量人才,那么陈惠、李微(着名乐师)比匡衡还高明,可以担任丞相了!”皇帝听了沉默不语(嘿然)而笑。
·
·
等到皇帝病重卧床:傅昭仪和山阳王刘康常在左右侍奉,而皇后(王皇后)、太子(刘骜)却很少能进见。皇帝病情加重,心神恍惚,情绪烦躁不安,多次向尚书询问汉景帝废太子刘荣、立胶东王刘彻(武帝)为太子的旧例(暗示有废立之意)。这时太子的大舅阳平侯王凤任卫尉、侍中,和皇后、太子都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史丹作为皇帝亲近的大臣得以侍奉探病,等到皇帝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进入寝宫,跪伏在青蒲(青色席子)上,叩头流泪说:“皇太子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储君,已有十多年,名号深入人心,天下无不归心拥戴。臣见山阳王一向受陛下宠爱,如今外面流言四起,为国家社稷担忧,认为太子地位有动摇的议论。如果确实如此,公卿以下大臣必定以死抗争,不奉诏命。臣愿陛下先赐我死,以警示群臣!”皇帝素来仁厚,不忍心见史丹哭泣,言辞又恳切至诚,深受感动而醒悟,长叹一声说:“我近来精力不济,而太子和两个弟弟(淮阳王刘钦、中山王刘宇)年纪尚小,我心中眷恋,怎能不想念他们(指考虑身后事)!然而没有废立太子的想法。况且皇后谨慎,先帝(宣帝)又喜爱太子,我怎能违背先帝之意!驸马都尉(史丹)从哪里听来这种话?”史丹立即后退,叩头说:“愚臣妄听谣言,罪该万死!”皇帝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史丹说:“我的病日渐沉重,恐怕不能痊愈了,你要好好辅佐开导太子,不要违背我的心意。”史丹抽泣着起身告退。太子由此得以确定为继承人。而右将军、光禄大夫王商,中书令石显也都拥护太子,出了不少力。
·
·
夏季,五月,壬辰日:汉元帝在未央宫驾崩。
·
o
班彪评论(赞曰):我外祖父的兄弟(金敞)曾任元帝侍中,告诉我说:“元帝多才多艺,擅长史书(文字书法),鼓琴瑟,吹洞箫,自己谱曲,配歌演唱,能精确把握节奏,穷极其精妙。少年时喜好儒学,即位后,征用儒生,委以政事,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相继担任宰相。然而元帝拘泥于儒家经义的文辞,优柔寡断,致使汉宣帝的基业开始衰败。但他待人宽厚,礼贤下士,出于恭谨节俭,号令温和典雅,有古代贤王的风范气度。”
o
·
匡衡上奏说:“先前因为陛下身体不适,所以恢复了所有被废除的祭祀,最终并未蒙受福佑。据考察,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与陛下的亲属关系未尽(未出五服)。孝惠帝、孝景帝庙,亲属关系已尽(出五服),应当拆毁。至于太上皇、孝文太后(薄太后)、孝昭太后(钩弋夫人)、昭灵后(刘邦母)、昭哀后(刘邦姊)、武哀王(刘邦兄)的祠庙,请全部废除,不再祭祀。”皇帝批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六月,己未日:太子刘骜即皇帝位(汉成帝),拜谒高祖庙。尊皇太后(元帝王皇后)为太皇太后,皇后(元帝傅皇后?或成帝母王皇后?此处指王政君)为皇太后。任命太后的长兄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实权)。
·
·
秋季,七月,丙戌日:将孝元皇帝安葬于渭陵。
·
·
大赦天下。
·
·
丞相匡衡上书说:“陛下天性至孝,哀伤思念(先帝),心情不能平静,从未有游乐射猎的宴享,这确实是慎终追远,孝思无穷的表现。但我私下希望陛下即使天性如此,还要更加用心!《诗经》说:‘茕茕在疚’(孤孤单单在忧病中),说的是周成王丧期已满,思慕之情未能平复。这正是他能继承文王、武王功业,光大教化根本的原因。我又听老师说过:‘夫妻婚配,是人伦的开始,万福的根源。婚姻之礼端正,然后万物有序,天命得以保全。’孔子论《诗经》,以《关雎》为第一篇,这是纲常法纪的首要,王者教化的开端。自上古以来,三代兴衰,无不由此而生。愿陛下详察历代得失盛衰的经验教训,以奠定大业根基,选择有德行的女子,戒除声色之好,亲近严肃恭敬之人,疏远技艺佞巧之辈。我听说《六经》是圣人用来统御天地之心,明辨善恶归宿,区分吉凶界限,贯通人间正道,使人不违背其本性的典籍。至于《论语》、《孝经》,更是圣人言行的精要,应深入探究其意旨。我又听说圣王的自我修养,一举一动,事奉上天,孝敬父母,临朝治理臣下,处事都有礼仪规范,以彰明人伦。大抵恭敬谨慎戒惧,是事奉上天的态度;温和恭敬谦逊,是奉养父母的礼节;端正严肃庄重,是统御臣下的仪容;施恩惠和悦色,是善待臣下的容颜。举止动作,都遵循礼仪规范,所以其形象体现仁义,行为成为法则。如今正月初一(岁首),陛下驾临正殿(路寝),接受朝贺,设酒宴款待四方。《春秋左传》说:‘君子慎始。’愿陛下留意举止的规范,使臣下得以瞻仰盛德的光辉,为国家奠定基石,天下幸甚!”成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盛唐探案录 偏离航道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沉默的巡游 战损生存指南 独占悖论(1V3) 11字谜案 疾风回旋曲 希望之线 歡迎來到天堂島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宿敌就是妻子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皇帝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