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29章 汉纪二十一(第5页)

第29章 汉纪二十一(第5页)

·

·

壬申日(晦日,月末):发生日食。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秋季,七月,庚子日:恢复太上皇寝庙园、原庙(高祖庙)、昭灵后(刘邦母)、武哀王(刘邦兄)、昭哀后(刘邦姊)、卫思后(戾太子母)陵园的祭祀。当时皇帝卧病在床,久治不愈,认为是祖宗神灵谴责发怒,所以全部恢复了这些陵园的祭祀;只有各郡国的宗庙从此被废除了。

·

·

本年:改封济阳王刘康为山阳王。

·

·

匈奴呼韩邪单于:听说郅支单于已被诛杀,又喜又惧;上书请求入朝觐见。

·

汉元帝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

·

春季,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见,自称愿意做汉家的女婿,以亲近汉朝。皇帝将后宫良家女子王嫱(字昭君)赐给单于。单于非常欢喜,上书说:“愿意为汉朝守卫从上谷郡以西直到敦煌郡的边塞,传之无穷。请求撤走汉朝边塞的守军吏卒,以便让天子的百姓休养生息。”皇帝把奏章交给有关部门讨论,参与讨论的人都认为可行。郎中侯应熟悉边防事务,认为不能答应。皇帝问他理由,侯应说:

·

“周、秦以来,匈奴暴虐凶悍,不断侵扰边境;汉朝建立后,尤其深受其害。我听说北部边塞直到辽东,外有阴山,东西长一千多里,草木茂盛,禽兽众多,本是冒顿单于盘踞之地,在那里制造弓箭,出来侵扰,是他的天然苑囿。到武帝时代,出兵征伐,夺取此地,将匈奴驱逐到漠北,在那里建立要塞,修筑亭隧,建造外城,设置屯戍守卫,然后边境才稍得安宁。漠北地势平坦,草木稀少,多沙漠,匈奴前来侵扰,缺少隐蔽;从边塞以南,则山谷幽深,往来困难。边境长老说:‘匈奴失去阴山之后,每次经过那里没有不痛哭的。’如果撤走边塞守军,等于向夷狄显示巨大利益,这是第一条不可行的原因。

“如今圣德广布,覆盖匈奴,匈奴得以蒙受保全活命之恩,叩头称臣。但夷狄的性情,困窘时卑躬屈膝,强盛时骄横叛逆,是其天性使然。前些年已撤除外城(指武帝所筑塞外列城),裁减了望亭(亭隧)的数量,现在仅够了望,传递烽火而已。古人安不忘危,不能再撤除这些设施了,这是第二条原因。

“中原有礼义教化、刑罚惩处,愚民尚且违犯禁令;何况单于,怎能保证他的部众不违约呢?这是第三条原因。

“自中原尚且在关口、桥梁设防以控制诸侯,目的是杜绝臣下的非分之想。设置边塞、屯戍,并非只为防备匈奴,也是为各属国的降民考虑,他们本是匈奴人,恐怕他们怀念故土逃亡,这是第四条原因。

“近来西羌人守卫边塞,与汉人交往,有些官吏百姓贪图利益,侵夺他们的牲畜、妻子,因此引起怨恨,导致反叛。如今若撤除边塞守备,就会产生轻慢、纷争的苗头,这是第五条原因。

“过去有很多从军的人流落匈奴未能回来,他们的子孙生活贫困,一旦逃亡出去,投奔他们的亲戚,这是第六条原因。

“再者,边境的奴婢愁苦不堪,想逃亡的很多,他们说:‘听说匈奴那边很快乐,无奈边塞监视太严!’但时常仍有逃亡出塞的人,这是第七条原因。

“盗贼凶悍狡猾,成群结伙犯法,如果处境窘迫,向北逃出塞外,就无法控制,这是第八条原因。

“自兴建边塞以来已一百多年,并非都用土墙,有的利用山岩、石头、树木、溪谷、水口,稍加整平而成,征发士卒和囚徒修筑,工程耗费巨大,难以计算。我担心提议者没有深谋远虑,想用一刀切的方式节省戍边徭役,十年之后,百年之内,一旦发生变故,边塞毁坏,亭隧灭绝,需要再调发屯卒修缮,几代人的功业不能立刻恢复,这是第九条原因。

“如果撤除戍卒,减少警戒,单于自以为替汉朝守边防御,必定对汉朝深感恩德,不断提出要求;稍有不满足他的心意,后果就难以预料。这是开启夷狄的野心,损害中国的稳固,是第十条原因。总之,这不是永保太平、威慑百蛮的长久之策!”

·

o

侯应奏对后:皇帝下诏:“不要再讨论撤除边塞的事了。”并派车骑将军许嘉(或指王嘉,但原文为车骑将军嘉)口头告知单于:“单于上书希望撤除北边守军,子孙世代守卫边塞,单于向往仰慕礼义,为百姓考虑十分周到。这是长久之策,朕非常赞赏。但中原四方都有关卡要塞,并非只用于防备塞外,也是防止中原奸邪放纵之人,出去为害,所以设立法度以统一民心。朕理解单于的好意,无疑虑之处。因为单于可能奇怪为何不撤守军,所以派许嘉(或王嘉)向单于说明。”单于道歉说:“我愚昧不知朝廷大计,幸蒙天子派大臣告知,恩德深厚!”

o

·

当初,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单于策划归附汉朝,最终使匈奴安定下来。后来有人进谗言,说左伊秩訾王自夸其功,常常心怀不满。呼韩邪单于对他产生怀疑。左伊秩訾王害怕被杀,率领部众一千余人投降汉朝。汉朝封他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让他佩戴原来的王爵印绶。等到呼韩邪单于来朝见,与左伊秩訾王相见,向他道歉说:“大王为我谋划甚厚,使匈奴至今安宁,这都是大王的力量,恩德岂能忘记!是我误解了大王的意思,使大王离开,不再顾念留下,都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想禀告天子,请大王回匈奴王庭。”左伊秩訾王说:“单于赖上天之命,自愿归附汉朝,得以安宁,这是单于神明,天子保佑,我哪里出过什么力!既已投降汉朝,又回匈奴,就是怀有二心。我愿做单于的使者留在汉朝,不敢听从回匈奴之命!”单于坚决请求,未能说服他,只好自己返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王昭君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后来成为右日逐王。

·

·

皇太子(刘骜)举行加冠礼。

·

·

二月:御史大夫李延寿去世。

·

·

起初,石显见冯奉世父子:身为公卿,名望很高,女儿又是宫中昭仪(冯昭仪),便想依附他们,于是向皇帝推荐说:“冯昭仪的哥哥谒者(官名)冯逡品行端正,适宜在宫中侍奉。”皇帝召见冯逡,想任命他为侍中。冯逡请求单独面谈。皇帝听到冯逡说的是石显专权的事,大怒,罢免了冯逡侍中的任命,让他回去做郎官。后来御史大夫职位空缺,朝臣大多推荐冯逡的哥哥大鸿胪冯野王;皇帝命尚书在俸禄中二千石的官员中排列名次,冯野王品行才能名列第一。皇帝征求石显意见,石显说:“九卿之中没有比冯野王更贤能的。然而冯野王是冯昭仪的亲哥哥,我担心后世必定认为陛下超越众多贤才,偏私后宫亲属而任命为三公。”皇帝说:“好,我没有想到这点!”于是对群臣说:“我若用冯野王为三公,后世必说我偏私后宫亲属,拿冯野王做例子。”三月,丙寅日,下诏说:“刚强坚固,确然无欲,大鸿胪冯野王正是这样的人。心思明辨善于言辞,可以出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正是这样的人。廉洁节俭,太子少傅张谭正是这样的人。任命太子少傅张谭为御史大夫。”(石显成功阻止了冯野王,并让五鹿充宗得到称赞)。

·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11字谜案  盛唐探案录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歡迎來到天堂島  皇帝聊天群  疾风回旋曲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宿敌就是妻子  希望之线  战损生存指南  偏离航道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