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我爹是反派?(科举) > 4050(第8页)

4050(第8页)

“今年的会元果真是谢家小侯爷谢清河!”

“小侯爷才华横溢,虽含着金汤匙出生,却没有骄矜之气。”

“谢家如今后继有人,谢侯爷应以放心了。”

谢清河。

江卿时眯眼望向这个名字,心里也涌出了一丝羡慕,如今名字高悬于杏榜之上,一骑绝尘,这是何等荣耀。

但做人应懂得知足,如今的结果,已是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少生妄念,好生准备殿试才是正经之事。

第46章殿试

京师尚在春寒料峭中,紫禁城却已笼罩在一片肃穆而紧张的气氛中。

寅时刚过,天色未明,三百余名新科贡士已齐聚长安左门外,等待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

江卿时站在人群中,比起穿着华贵的京师子弟,他那一袭青衫略显单薄,此时此刻,他站在天子脚下,却丝毫不觉寒意。他望向巍峨的宫墙,想起自己寒窗数载,一步步往上走,今日终于站到了这皇城脚下。

身旁几位同年低声交谈,语气中既有兴奋也有忐忑。

“听说今上尤重实务,不知策问会出什么题目…”

“但愿我能有所了解,不至于笔下无墨…”

辰时初刻,宫门缓缓开启。礼部官员手持名册,唱名引众贡士入宫。江卿时整理衣冠,随着人流走过金水桥,穿过午门,眼前豁然开朗——奉天殿丹墀之下,数百张试案整齐排列,每张案上都放有笔墨纸砚,还有一瓶含苞待放的红芍药。

众贡士按会试名次分立丹墀两侧。江卿时会试位列第九,站在了前排。他微微抬头,见奉天殿重檐庑殿顶在晨光中泛着金光,鸱吻威严,琉璃瓦生辉,这是他千辛万苦要想涉足的土地,如今他终于踏上了梦中的大殿。

“陛下驾到!”

鸿胪寺官员高声唱,景瑞帝乘舆而至。百官及贡士齐齐跪拜,齐呼万岁。江卿时俯身下拜时,瞥见皇帝面容清瘦,目光如炬,虽只三十出头,却已显露出多年操劳国事的痕迹。

典礼既毕,内阁首辅陈言奉持问题置于殿中黄案。经一番隆重仪式,题纸终于发至各人手中。江卿时跪受题纸,回到自己的试案前,展卷细看:

“朕惟自古人君治天下,莫不以田制为本,民生为重。然三代以降,井田既废,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之限田,唐之均田,宋之方田,皆欲抑兼并而苏民困,然其法立而不久,其效显而复晦。今畿辅之地,豪强日盛;东南之隅,流民渐多。诸生学通今古,明习时务,其详陈所以制产均田、安民固本之道,朕将亲览焉。”

江卿时心中一动。

他生于农家,土地兼并之弊,他自幼便深有体会。单单是一个临州,七成良田尽归三家所有,自耕农纷纷破产,或为佃户,或流徙城镇。至于大梁其他各处想必也是大同小异。

江卿时的外祖原是秀才,家中也有田四十亩,后为豪强所迫,不得已卖出祖产,从此家道中落,外祖也羞愤郁郁而终,所以江卿时的母亲才下嫁于江家做填房,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白白在江家折了大好年华,最后还殒了性命。

他闭目沉思片刻,将历代田制改革在脑中一一梳理,然后研墨润笔,在试卷开头恭谨写下:“臣对臣闻:王道之基,莫重于养民;养民之要,莫先于制产”

他从井田制之理想写起,论及前朝均田之得失:“均田之制,非不善也,然人增而地不增,世易而法不易,终难长久。此前齐长孙巍所谓‘法久则弊,弊则更之’之理也。”

笔锋一转,他直指本朝现状:“今观海内,江南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权豪之家,仆役成群,田连郡县然贫弱之民,无地可耕,流离道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逢灾荒之年,甚有卖儿鬻女者众。官府册籍混乱,诡寄、飞洒、影射之弊丛生不穷,田赋日减而民负日重”

写到此处,江卿时想起外祖被迫卖田时的无奈神情,虽未为亲眼所见,但那正是娘苦难日子的开端。他提出三条对策:一为清丈田亩,揭豪强地主藏匿之土地,“重新丈量天下田土,使诡寄、飞洒之弊无所遁形”;二为限田,“仿燕制,限定品官占田数额,逾限者没入官”;三为垦田安民,“招流民垦西北、西南边地,官给牛、种,永为己业”。

江卿时知晓,空泛大论谁都会说,景瑞帝虽登基不久,但看着像是想有一番大作为的,江卿时笔走龙蛇,具体设计了实施步骤:“清丈之事,当自畿辅始,择廉干官员主之,先造鱼鳞图册,使田亩界址分明,赋税有所依归”他也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阻力:“豪强必多方阻挠,故需圣意坚定,辅以严法”

日头渐高,内侍为每位贡士送来宫饼一碟,清水一盏。江卿时匆匆用了些,又继续奋笔疾书。试桌矮小,且是露天跪坐答题,江卿时双腿酸麻,然此时此刻他却顾不得疲惫,笔下挥墨如流水滔滔不绝。

写到关键处,他引经据典却不忘务实:“董仲舒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此言于今尤切。然欲抑兼并,非徒复古制也,当因时制宜,徐徐图之”

夕阳西斜时,江卿时终于写完最后一笔:“臣愚以为,田制之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若不始于今日,则积弊愈深,他日恐有吴胜起义之患。惟陛下圣裁。”落款“臣江卿时谨对”。

交卷后,他随着人群走出宫门,回头望了一眼暮色中的紫禁城,心中却是一派平静。他已将多年所学所思,将无数贫苦农民的期望,尽数写在了那份对策中。

三日后,传胪大典。

奉天殿前,百官齐集。

江卿时与卓智明一同立于殿前,他们身着公服侍立,屏气敛声。

鸿胪寺官员宣布“传胪”,开始奏乐,江卿时手心紧握,微微沁汗,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取得什么名次。

内阁首辅陈言奉亲自宣读名次。

“第一甲第一名,谢清河!”

果真是那个在会试中就荣获会元的谢清河,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自打知晓谢清河的名号后,江卿时特意注意了一下他的长相,这谢清河生得五官清朗,眉眼间满满的矜贵之气。

听说他是谢侯爷的独子,谢侯爷是开国功臣,大梁朝出了名的武将,年过四十才得了谢清河这么一个独子。大家都以为谢清河会子承父业,但因为谢清河从小身体孱弱,练不得武,才走了这一道文路。

江卿时以前目光浅显,总觉得如卓智明这种书香门第之家已是极其幸运,直到他看见谢清河,才知何为满门清贵,一路顺遂。

“第一甲第二名,陈棋!”

这陈棋江卿时也有所耳闻,他是陈首辅的侄子,从小家学渊源深厚,此遭得了榜眼也不足为奇,看着陈首辅的表情也是极为欣喜。

“第一甲第三名,江卿时!”

如同一道霹雳炸响在耳旁,江卿时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恍若梦中。

直至出班跪谢皇恩,听见皇帝温言勉励,他才确信这不是梦境。

什么?他居然被陛下钦点为了探花?

周遭的一切动静在此刻间仿佛都烟消云散,他望着皇帝那威严穆肃的脸,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成了这朝堂之上的一员,成为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那可是天下文人的理想之地!他起步晚,又不如其他儒生有家族支撑,他只想着一步步向上走,却从未想过能到达如此高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门,酒厂清洁工  种豌豆模拟器  做边陲“恶霸们”的团宠[九零]  嫁绝嗣权宦一胎双宝,她成掌上娇  暗恋播报  [全职高手]继灯  收集心上人的手办后  北宋生活日常  玩一天万花发三天疯[剑三]  夏油崽崽拯救即将be的爸爸们  穿越后救下病弱权臣  错认龙傲天老公怎么办  童养夫师兄始乱终弃  在鬼杀队成端水大师  夜雾与雪松  宅女也有修罗场吗?[系统]  爹男尊,妈女尊[六零]  老实beta从审讯室开始[gb]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  斗罗:我靠大圣制霸大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