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来的知府大人,跟前头那些个竟都不一样,让他们去做活,还给他们工钱。
就算这水引不来,大家也不骂他了。
有些汉子把窝窝头带了回来,晚饭那会儿就掰开分了,一人就一口,但大家谁都没嫌弃,珍惜得紧,都不舍得吃,后头吃着吃着就哽咽了起来。
菜里味道也足。
他们涸洲终于来了个好官了,以后日子有盼头了。
“儿啊!明天去好好干,咱拿了工钱,人又包了饭,不能偷懒,晓得不。”
“哎,要是早知道,今儿早上就让你几个弟弟也跟着去了,就是没有工钱也成啊!”
“你那什么工资条呢!给你媳妇儿收起来,一斤肉咧,可不能掉了。”
“不行,明天还得拿去给方夫郎盖章的。”
“方夫郎给你们盖的啊?”
“嗯!他可厉害,做事井井有条的,那些带到的护卫,都得听他的,我们也得听他的,听小少爷说,我们知府大人也是听他的。”
不知不觉,就一天的功夫,大家就从那狗东西,贪官,变成了我们知府大人。
好人难成佛,但坏人只需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
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村都上演了。
有高兴的,有捶胸顿足后悔的。
村子里的老百姓,赚个铜板都是不容易的。
不过各个村对于知府大人倒是没再像以前那般带着怨恨和仇视了。
后头大家来上工,不用监督,自己就卖命的干起活来。
河道挖得深,两旁堆积的泥土越来越多。
安和镇地质面貌有些特殊,村子外头多是一片碎石地,像是砂田,赵哥儿想了想,让着工人们把挖出来的泥土铺到离河道有些远的碎石地上去,铺厚一些,以后养养,就能种东西了。
可这样一来,耗时耗力。
这会都四月了,挖了三天,都挖不出三百米来,照这个进度,怕是要到七八月份才能竣工,赶不上春垦最后那一茬了。
还是得招人。
消息一传出去,村里人一听,呼啦啦就来了,几乎全村出动。
男女老少,个个扛着锄头和铁铲。
老王头眼皮都跳,先头他喊死喊活的都不愿意来,这会儿······
“老郑,你怎么来了?我听说你卧床不起已经两个多来月了,你别是要钱不要命啊,快回去快回去。”
“祖奶奶,您不能来啊!您牙都掉光了,我们这儿吃窝窝头,硬得很,您吃不动,啃了怕是牙龈都要掉,您回去,我等会留一个回去掰了熬粥给您喝。”
“铁蛋?他娘的,你也来了?你凑什么热闹。”
赵哥儿一看,面色也难以形容了。
两岁的孩子拖着锄头,拄着拐杖走路还颤颤巍巍、像是随时都要倒了一样的老大爷,大着肚子的妇人······
“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不拘男女哥儿都可以留下,孕妇不要。”
倒不是歧视孕妇,要是轻松活儿倒也好说,毕竟没像大户人家的那么娇贵,但这重活儿,孕妇就不能做了。
又来几百人,活干得热火朝天。
旁儿几个村子也是,一切有条不紊的。
连着挖了好些天,第六天,乖仔从镇上带了一扇猪肉回来。
现在他跑腿跑得可利索了,一斤米,一斤肉,一斤盐什么价他都晓得,赵哥儿不怕他被人驴了去,事儿交代给他那是比交给禁卫军还要放心得很。
禁卫军买猪肉儿可不会讲价,但乖仔会,十万财政听着好像是很多,但下头十几个县,总不能搁一个县用完了,后头招兵买马的,也要去不少呢!
赵哥儿是想着能省一个铜板就省一个。
猪肉交给大王氏他们去煮了,跟着菜儿,满满两大锅,那肉香味飘得不止十里。
一人一块,多了没有。
到了时辰,张泉铜锣一敲,大家自觉的过去排队,肚子早馋了,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多少斤,第一的位置没人敢站,这几天大家都晓得的,知府家的小公子最爱使特权来插队,但大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人是孩子,怕是比他们都要饿,就是不搞特权,他们也是要让着他先吃的。
这小娃子吃得多,活儿干得也多,小小个的,总是累得满头汗,叫休息一下,他都不愿,说要做快快滴,让父亲来炸大山,把水引过来,让大家种大大滴红薯。
这话听着就莫名的让人心尖一颤。
其实想想,先头还未晓得的时候,知府大人就在他们村跑了好几趟,那会儿天都还冷,那风呼呼的吹,要是知府大人心头没有百姓,跑这一趟干嘛?
歇府里不香吗?
就连小少爷······他们努力干活是为了工钱,可小少爷比他们还要积极,也不缺那点银子,他这么努力干活,是为了给他们种大红薯,填肚子。
知府大人心里有他们老百姓就够了,他们满足了,不求别的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英美]穿到哥谭后只想回家 琴酒成为五人组的教官后 被迫和前驸马复婚后 粟宝苏深意小说名 有辱神格 穿成年代文的懒媳妇[七零] 地球三万年 钧天的小说免费阅读 系统说我杀人就能变强 明末造反专业户 粟宝苏深意 权谋文男主被我掰弯了 万人迷他不想努力了[无限流] 太上敕令 成了影帝宠物蛇 嫁给黑莲花夫君后 死后我成了病弱王爷的男妃 冷面前夫对我穷追不舍 离婚后她撩得渣前夫心痒难耐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