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呢,孔子虽然不解风情,却不至于不食人间烟火,《诗经》里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歌,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想说是:&ldo;要是我有个情人的话,千山万水我也要去找她。&rdo;
【现实解说】‐‐亲爱的,我爱你,可是我在巴黎。
‐‐放屁,我现在就在你家里。
‐‐啊,你在我家里?我怎么没看见你?
‐‐你个臭不要脸的骗子。
孔老师说得对,任何以距离为借口的人,都是感情骗子。
155(88)★★★
子曰:&ldo;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rdo;
【译文】孔子说:&ldo;人类社会最一开始处于原始的自然的状态,因此有了诗来表达情感;之后有了礼来约束大家,社会就成其为社会;最后有了音乐,人类社会就有了大成。(旧译:孔子说:&ldo;(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rdo;)&rdo;
【解析】这段话明显不是来讲个人的,而是讲人类社会的。诗、礼、乐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是人学习的三个台阶。
这好像是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现实解说】俗话说得好:生活就像一首诗。可是,真没有什么好诗。
156(179)
子曰:&ldo;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do;
【译文】孔子说:&ldo;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情趣,可以了解社会,可以懂得交往朋友,还可以抒发自己的不忿。近了说,可以教给你们怎样孝敬父母;远了说,可以告诉大家怎样侍奉君王;另外呢,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rdo;
【解析】卖什么吆喝什么,孔子修编了《诗经》之后,开始大力向学生们推广。基本上,《诗经》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学了《诗经》就什么都不愁了。
《诗经》确实能让人们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不过到了今天,要学《诗经》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事实上,轻松愉悦的东西总是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能够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现实解说】兄弟,为什么不打游戏呢?游戏可以了解历史,可以学习知识,可以交朋友,还可以发泄不满。近了说,不用到处跑,免得被贼偷;远了说,可以知道人类是怎么进化的。另外呢,还能学习不少英语单词。
157(135)★★★
子曰:&ldo;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rdo;
【译文】孔子说:&ldo;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rdo;
【解析】这一段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上一段156(179),所以,即便是圣人,也有自己把自己绕糊涂的时候。
基本上可以这样想象,一个学生把《诗经》倒背如流了,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于是孔子给他来了一盆冷水。孔子实际上还有话在心里没说出来,大致是:你牛什么?你看人家冉有师兄,就没学过《诗经》,人家这管家当得多好?你看人家子贡师兄,也就学了半吊子《诗经》,人家出使,那是无往不利。你背了几首诗,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你还差得远呢!
【现实解说】会背几首诗,就以为自己是神童了,就以为自己是文学家了,这种人很多。
158(1710)
子谓伯鱼曰:&ldo;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rdo;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ldo;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rdo;
【解析】《周南》《召南》都是《诗经》里的诗。
这是在孔子从卫国回国之后,儿子也有五十岁了。孔子平时没心思教育儿子,只是偶尔碰上教育几句而已,话也说得很不客气,颇有些&ldo;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rdo;的意思。而儿子似乎也很怕见他,接受的教诲屈指可数。孔子一生,对儿子的教育并不成功,可以说是疏于教育,儿子一生碌碌无为,忧郁早终。
这段话就说得很不客气,话里带着讽刺。
譬如你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一般的说法是&ldo;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娶不上好老婆&rdo;。可是如果你说&ldo;不好好学习,跟个傻瓜有什么区别&rdo;,两句话,态度截然不同。后面的一句的潜台词就是: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就是个傻瓜。
【现实解说】很多著名教育家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就像很多婚姻问题专家守不住自己的婚姻一样。孔子培养了很多人才,却培养不出自己的儿子来。所以,尽管有句话叫做&ldo;老子英雄儿好汉&rdo;,可是事实上,&ldo;老子英雄儿混蛋&rdo;的概率大得多。
第十六部分论人
孔子是一个厚古薄今的人,他对古人总是很崇拜,认为古老的社会才是完美的社会。因此,孔子经常赞扬古人来贬低当世。同时,孔子也是一个&ldo;崇洋媚外&rdo;的人,他喜欢赞扬外国人来贬低本国人。
很显然,孔子就是一个愤青。
在不同的年龄,孔子的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孔子对于同一个人的评价是不同的。通过对人物的评价,可以发现孔子的价值观以及其价值观的变化。那么,孔子推崇的人,往往也是对孔子思想产生影响的人。孔子最推崇的是什么人呢?周公、管仲、子产、老子。基本上,这也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演化过程:儒家‐‐法家‐‐道家。
管仲
161(322)★★★
子曰:&ldo;管仲之器小哉!&rdo;或曰:&ldo;管仲俭乎?&rdo;曰:&ldo;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rdo;&ldo;然则管仲知礼乎?&rdo;曰:&ldo;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rdo;
【译文】孔子说:&ldo;管仲这个人的见识真是很差啊!&rdo;有人说:&ldo;管仲节俭吗?&rdo;孔子说:&ldo;他有三处家宅,每处都有一套管理人马,怎么谈得上节俭呢?&rdo;那人又问:&ldo;那么管仲知礼吗?&rdo;孔子回答:&ldo;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位置,管仲也有这样的位置。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rdo;
【解析】孔子在批判管仲不节俭以及不懂得周礼。所谓三归,历史上解说众多,总的意思无外乎管子很有钱很铺张很违背周礼。管子确实不是一个很讲究周礼的人,很多地方的规格竟然跟国君齐桓公一样。对此,孔子还有一个评价,说是管子这样奢华,让齐桓公很难办。由于功劳大能力强,管子的奢华固然在当时没有人敢说三道四,可是,管子的家族却因此被其他家族敬而远之,在儿子这一辈就不得不出逃楚国了。所以说,孔子的话不无道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次第花开 戴维洛克菲勒回忆录 给龙算命的日子 血色契约 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游龙叹之饕餮 自言诛心非本意 初夜逃妻 上下五千年 色.戒 荒山夜宴 春尽江南 医者不自医 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 遗落兽人界 喵影后[娱乐圈] QQ怪谈 我的放纵青春 鬼宠 柒月灵异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