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晓大师时常对偏执于来生解脱的人说:&ldo;今生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担忧什么来世?灯火不明,周遭必然黑暗,追求来世的修行而放弃今生的智慧,就像不点灯而去找光明的地方。&rdo;
他也反对神通,他说:&ldo;要飘落的花瓣,连一天也不能等待。&rdo;确实,那些号称有神通的人,连一瓣花的落下都无能为力,何况是阻止人生的无常与痛苦呢?
元晓大师从说给小狗听的经典而大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就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经典,一个人只要慈悲为怀,他的语言思想、行为举止,都是经典最真实的展现呀!
---------------------------------------------------------------------------
小猴种豆子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一个猎人到森林中打猎,所有的动物听见猎人的脚步声都四散奔逃,那一群猴子也跟着其他动物往森林的内部逃去。
只有一只小猴子躲在树上,没有逃走。它在树丛中看着猎人,感觉到那个猎人多么高贵,身上没有会长虱子的毛,还穿着虎豹的皮袍,手里拿着弓箭,多么的英俊威武!而且所有的动物看到他都立刻逃走,多么的勇猛伟大!
&ldo;唉呀!人是多么高贵呀!我不要再作猴子了,我要学作人。&rdo;
于是,小猴子慢慢的从森林里移出来,住在森林的边缘,这时它感觉人是多么幸福,住在有灯的房屋,而猴子只能住在黑暗的森林;人站着是多么高贵,猴子却只能蹲着走;小猴子一定要学会作人的决心。
它每天都跑到森林外面观察人的动作和生活。
它看到人走路,就学着人的样子走路。
看到人耕田,就学着耕田的样子。
看到人笑,它也咧开嘴笑。
这只小猴子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猴子,一天不看到人,就觉得很寂寞,只要看到人,就高兴的走到人的旁边,摹仿人的动作。
森林边缘的人们看到这小猴子很可爱,都很喜欢它,每天带东西来喂它,看到它学作人,也很高兴的讨论着:&ldo;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已经不像人了,你看看,这小猴子竟有作人的心,真是难得!&rdo;
他们用手抚摸小猴子的头说:&ldo;你愈来愈像人了。&rdo;
和小猴子坐在一起谈天。
牵小猴子的手跳舞。
远远看去,小猴子真像一个人。
小猴子也觉得自己除了不会说话,和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有一天,农人到田里种豆子,小猴子也学人抓一把豆子要种在田里,可是它不小心掉了一颗豆子,就把手里的一把豆子丢了,去找那颗掉了的豆子,它没有找到丢掉的豆子,可是回来的时候,发现别的豆子也被鸟雀吃光了。
农人看了都哈哈大笑的说:&ldo;到底,猴子还是猴子。&rdo;
小猴子听了很伤心,才悟到自己是一只猴子,于是跑回森林找它的同伴,可是它的动作太像人,同伴已经完全不认识它了。
---------------------------------------------------------------------------
五颜六色的老鼠
家里最近有鼠患,起初颇为这么高的楼也有老鼠而感到意外,后来看到报导,纽约帝国大厦一百多层也是鼠辈猖撅,也就释然了。
老鼠横行当然是讨厌的事,夜里常在天花板上奔跑,弄出声音;食物水果常常被咬破一个大洞或不翼而飞;最令人痛心的是,有时会咬坏橱柜,咬断电线,防不胜防,甚至担心哪一天它会咬破瓦斯管线。
怎么办呢?我想到我佩服的两位古人,一是苏东坡,他说:&ldo;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rdo;还有一位是弘一大师,他说,如果把要养猫的食物拿来喂鼠,老鼠吃饱了就不会破坏东西,则鼠患可绝。
于是,我总在晚饭后,留一些饭菜在饭桌上,给那些鼠辈享用,很快的就发现&ldo;今鼠已非古鼠&rdo;&ldo;世风日下,鼠心不古&rdo;,它们不知道是生性狡猾或是口味挑剔,特地保留的食物总是不吃,不给吃的偏偏东吃一口,西吃一口。
不久之后,我就失去苏东坡的爱心和弘一的耐心了。
我想不采取一点行动不行了,灭鼠药和黏鼠板不在考虑之内,因为过于残忍有违慈悲心原则;老鼠夹也不行,违背杀生的戒律;剩下的只有老鼠笼了。
我原先的想法是,以老鼠笼捕捉老鼠,然后带到深山去放生,既可杜绝鼠患,也可让老鼠隐遁山林。
有一次和朋友提起,朋友是艺专戏剧科毕业的,他说起在学生时代,宿舍中有鼠患,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ldo;抓到老鼠之后,在老鼠身上涂以鲜艳的颜彩,例如脸是大红色,身体是绿色、黄色、蓝色,尾巴涂成白色,然后把老鼠放走,老鼠就会绝迹了。&rdo;
&ldo;为什么呢!&rdo;
朋友说:&ldo;这是老鼠心理学,那只五彩的老鼠逃回洞里,它的亲戚朋友会大为恐怖,就会四散奔逃;那只五彩的老鼠则会大为愧疚,也会逃走,这样,不只是一只老鼠,整窝老鼠都会绝迹了。&rdo;
我觉得朋友的方法很不错,有一天抓到一只老鼠就如法炮制了,把老鼠画成评剧脸谱的样子,放它回去,想不到真的有效,家里的老鼠从此绝迹了。
一直到现在我还心存疑惑,那被画了脸谱的老鼠真的心怀愧疚吗?其他的老鼠真的心感恐怖吗?这是无法追索的,但老鼠也是有细腻感知的众生,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
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厥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厥词,苏轼在旁边写着&ot;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ot;,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ldo;人间有味是清欢!&rdo;当时所以能深记这厥词,最主要的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是人间更有滋味&ot;清欢&ot;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ot;清淡的欢愉&ot;,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ot;清欢&ot;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ot;清欢&ot;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ot;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ot;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ot;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ot;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ot;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ot;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ot;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ot;那种无奈的感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未展眉 恭喜将军喜提夫人 黄泉路上 星月菩提 随喜菩提 心美,一切皆美 古穿今之驯夫记 妖精打架[快穿] 境明,千里皆明 这个公主我罩了 凤眼菩提 情的菩提 宗主她又飘了 淡品人生 冷暖相依(gl) 情深,万象皆深 人生最美是清欢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有情菩提 天心月圆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