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话,狄咏听着舒服,心里真舒服多了!
片刻之后,远处游骑,也在大喊:“老乡不必着急,战事一定啊,狄太傅最是良善,大同城里堆了无数的粮食,必少不得你们一口吃的,保准你们口腹无忧!”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却又奈何?
其实他们出工出力,也不知道自己收上来的粮食,到底会属于谁……
战争时代,为了战争,哪怕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了粮食,最后自己饿死了,也是正常的事情。
只看战争是不是真打到那个份上了,显然,战争已然打到这个份上了,这些粮食哪怕是收了,不论是宋人来收,还是辽人来收。
谁又会给这里的百姓留一颗呢?都不会留,因为双方都会想一件事,留给百姓的,就是留给敌人的,因为敌人肯定会来抢。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古代战争为何会导致人口大规模锐减的底层逻辑。
其中还会有一个恶性循环,战争一旦持久了,人口一减少,种粮食的人就更少了,为了战争,军队反而会越来越庞大,所需要的粮食越来越多,征收就会越来越狠厉,又会有更多种粮食的人饿死……
若是战争持续几十年,上百年,这个恶性循环下来,其后果,可想而知。
真有几十上百年乱世的时候,最后会怎么办?
逼得没办法了,军队自己就得屯田种地了!这就是军队屯田的原因之一。比如三国之曹魏。
结束战争,快速的结束战争,有时候,当真是无上的功德。曹操,以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其实他也得到了这份功德。
狄咏,显然也在乎这份功德,若是辽国不灭,只是退居关外,而今这燕山山脉,并没有真正可用的长城,各处大小隘口许多,战争也还有无数,燕山这一线,不要几年,就活不了什么百姓了。
归化治所,也称文德,城池真不大。
辽人的旗帜在上,城门早已关闭,无数甲胄之人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宋人旌旗慢慢而来,所有人都吞着口水……
城池守将,耶律阿琏,辽皇耶律洪基亲弟,也是幼弟,他本是西京留守,也就是辽国西京大同的主官,封秦越国王,也就是辽国亲王。只是上次大同之战,他去上京临潢府祭祖了,恰好不在。
这一次,他从上京临潢府带了万余契丹勇士而来,显然有报仇雪恨之意,前线重镇,让自己弟弟来守,不是辽国无人可用,是契丹人就是这个传统。
乃至此时上京留守,也就是临潢府留守,也是辽皇耶律洪基的二弟,耶律阿辇,这人的封号也有点意思,宋国王。
辽国这一套王爵系统,与宋如出一辙,即便辽国既没有秦地,也没有宋地,更没有越地……依旧封的是秦王、越王、宋王……
此番耶律阿琏带来的一万契丹勇士,就是从二哥耶律阿辇那里调来了。
辽国的统治,在这里看来,其实又显得原始,大哥当皇帝,兄弟当王,在各处留守坐镇,用人之上,要么是自家兄弟叔伯与子侄,要么就是亲家萧氏。
然后……最常发生的,就是自家兄弟叔伯子侄,忽然就起兵造反了,循环往复,却又就是跳脱不出这个圈子,贯穿始终。
这与成熟的中原王朝区别甚大,中原王朝,初期或者动乱时候倒也不谈,但凡进入稳定期了,几乎就没有兄弟叔伯什么事了,兄弟叔伯也不可能被真正委以重任。
制度上的对比,其实优劣就出来了……
这也是为何辽国的皇帝,一代比一代羡慕中原,越来越追求汉化的原因所在。只奈何最后的最后,依旧还是没有跳脱出这个圈子,还是没有真正全方位的学到宋人的那一套制度。
连亡国,都还是亡在耶律章奴造反这件事上。宋人造反的也很多,就是没有姓赵的,辽国造反的也很多,几乎全部是耶律,其中还多是近亲!
宋人造反,是揭竿而起,啸聚山林。辽人造反,是起兵!
宋人造反,多是州府之内,大多就地解决了。辽人造反,一个不慎,皇位就得换人,还是那种血统名义上没什么问题的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医下山,从六封婚书开始 亲戚孩子作死,反手送他全家进去 傻师弟,你都无敌了,快下山 绝美校花的上门兵王 因为懒,被元始嫌弃后我拜入截教 隐匿三年,冷艳总裁爱上我 王妃日日想守寡 上门女神 让你创外汇,你搬人家航母? 至尊神婿 领证当天踹了渣男闪婚大佬 下山:遇得美娇妻 高手下山,退婚后我无敌了 开局捡了个绝色美女总裁 战神回乡,一人一狗打造世外桃源 开局被炒,被迫去军事研究院报到 厨子当奶爸,开局茶叶蛋馋哭老婆 最后的黄金国 修仙,我的眼睛能看见灵药生长度 这个小警想办法挖到我们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