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可是京城方向?”
那人摆摆手:“可不去京城,半道儿上便回来了。”
阿晋眼前一亮,急切地开口:“半道儿也行,求求老爷,带我一程可好?”
“这……”
“我自带了干粮,绝不给您添麻烦,此后毕生感念您的恩德。”阿晋诚恳地作揖。
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眼,忽然笑开来:“小兄弟那便上来吧,相逢即是有缘,车队里不差你这小孩子一口吃的。”
阿晋大喜:“多谢老爷慈悲。”
日头有些微微向下走的时候,车队终于清点好了货物,悠悠地开动。
阿晋背了竹筐跟着牵马的车夫一同步行,他人小个矮,全凭一股子誓不罢休的气在支撑,勉强跟着车队走了半日,穿了粗糙草鞋的脚掌上,一片血液与水泡混合的泥泞。
终于,黄昏时分,车队停靠在一处破败的驿馆前休息。一行押送货物的汉子生起篝火,加热早早备好的干粮。
阿晋独自一人蹲在漆黑的角落,在竹筐里翻出干巴巴的窝头开始啃。
那为首的管事名为金五爷,正是那蜀锦铺子的掌柜。瞧见阿晋孑然一身的落魄模样,特地向他招了招手:“小兄弟,来此处喝一碗热水吧。”
阿晋依言上前,感激地接住了碗,又听得金五爷道:“到了青州,我也有几个熟人,大可以把你托付给他们,一路直直地上京。”
作者有话要说: 滴,准时奉上更新
第35章何大人踩雷
捧着那粗瓷大碗的小男孩一怔,金五爷那笑得过分热切的脸映在碗里的水面之上,随着他手掌微微的晃动泛起一阵涟漪,给这个看似慈和的长者添上些莫名的诡谲。
阿晋挺直了身子,手臂肌肉紧绷,脸上却扬起一张不谙世事的笑脸:“多谢老爷,待我到京城寻见亲戚,一定重金酬谢。”
“好说好说,小兄弟客气。”
次日出了平凉关,道路越发开阔,是蜀中山区里难得的一马平川。金五爷也不再爱惜马力,车队一行人都上了马车代步,连阿晋都在货物的空隙里捞到一个座儿。
脚程虽快上不少,一颠一颠地窝在光线昏暗的车厢里却极易犯困。
阿晋睁大一双黑亮的眼睛,极富技巧地与同车的挑夫搭话:“老伯,您见过大世面,往来南北,去过的远地方想来不少?”
哈欠连天的老挑夫扫了他一眼,懒洋洋道:“那可不,最常去的青州便有四百余里。再往远了说。老汉年轻时候,也上过燕京城。”
“老伯真是厉害,我一想着要自个儿摸索到燕京便犯难。”
这小子吹捧得人舒服,又一股子机灵劲,老挑夫也乐意多答他一些:“燕京确实远,足足一千五百余里,骑马坐车也要一月有余。你年纪这般小,一路山山水水,可不一定能走到。”
“若是遇上什么歹人,或是饿死在半道儿上,可别怪老夫没提醒过你。”
阿晋咬牙,他怎么不知山重水阻,如今世道并不太平,独自一人上京,要么化为路边饥殍,要么流离四处。兴安道那些事拖久了只怕横生变故。
看来,为了尽快赶到燕京,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
金五爷过于热情的态度之下藏着什么打算,他心中隐隐有个答案。与其以命相搏,不如借力使力,先到了燕京城,再做打算……
……
“侯爷,这些天前往别州的商队林林总总也有数十家。属下走访一圈,金氏商号最是吻合。只是不知那孩子是否随着商队出了兴安府城?”
卫枢放下手中的毫笔,揉了揉抽疼的额角,有些疲乏地阖住眼睑:“派上两个可靠的家将,打听清楚金氏商号上京的路线。若是能追上阿晋,只需护人平安,不必干涉他所作所为。”
“爷,京中太子势大,咱们亦是如履薄冰,若是这孩子莽撞坏了事怎么办?”捧砚有些担心。
“他身负血海深仇,亦有我未能料到太子这般疯狂的缘故。再没道理强教别人隐忍,唯有暗中为他保驾护航,守住这孩子平安。”
“侯爷……”
主子素来隐忍克制,唯以大局为重,捧砚从未见过他这般有人情味的时候,倒是像极了远在燕京的夫人。
他没开口再劝,拱手告了退,对着急匆匆进门的杜弑点头示意,领人照着吩咐前去做事。
杜弑也不含糊,从怀里抽出一方沾着血迹的名册,弯腰呈上。
“这批死士确实出自东宫,太子在京郊暗中拿银子养了个叫长生楼的庄子。位置极为隐蔽,他们进出都被刻意遮住五感,无人知道具体所在。”
“此事由谁主使?”
“兵部右侍郎,杨令仪。”
“他倒是死心踏地。”卫枢昳丽的眼角泛着冷光。
“太子这般的喜怒不定,手段又阴私,也会有人对着他死心塌地?”
“朝中熙熙攘攘,拉帮结对多年,不外乎为着钱财与情份。他杨令仪肯提携玉龙为君死,也算是忠心可感。”
“您是说,他这些年唯太子马首是鞍,另有隐情?”
“是。”若是此前,胸中一片磊落,别无半点儿女私情的卫侯爷也不会理解,而今却有些微妙的共情。
卫枢答了他这一句,却不欲再多说,转而提起下一桩话茬:“杨令仪此人不易对付,回京才好入手,如今,还是先把蜀中的那些乌合之众清一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嫁纨绔扶摇录 炮灰女配也要当学霸[穿书] 脸盲万人迷在装阴郁啦 他比星星撩人 芳踪 似蜜桃 谈恋爱请冲我来 公主豪横 我凭美貌勾搭大佬 体育生的告白 据说,公主是个戏精[穿书] 七个春天 他是爱人 温柔瘾 玩养崽游戏后,我成了万人迷 山田先生 肆意沉沦 和全网黑妹妹参加综艺后我爆红了 我和偏执大佬HE了[重生] 男友,他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