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胡适留学日记拍卖梁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六、句读符号。

甲、句用。「马氏文通」曰,「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未全者曰读。」

乙、读用△。

丙、顿用、「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意应少住者曰顿。」

例「封禅书」云「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丁、加圈点之文,句用◎,读顿同上。

例「韩非子」云「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七、译外国音例有音之字正写,无音而有声之字偏写。

例halet汉姆勒特汉、勒有音,而姆、特无音也。

plato柏拉图

crates梭格累底司

hauptann赫仆特满

八、注用双括弧(),或偏半格写。

三二、法律之弊

(七月卅日)

读瑞典戏剧巨子施吞堡(strdberg)短剧名《线索》者(thelk),论法律之弊,发人深省。易卜生亦切齿法律之弊,以为不近人情,其所着《玩物》(adoll&rso;shoe或译《娜拉》)中娜拉与奸人克洛司达一席话,皆论此题也。

三三、读《梦剧》

(七月卅一日)

又读一剧名《梦剧》(thedreaplay),全无结构,但以无数梦景连缀成文,极恣肆诙奇之妙。

三四、往听维廉斯歌曲

(七月卅一日)

卅一夜,往听此邦有名歌者evanwillias歌曲于裴立院,听者二千数百人。余生平未闻大家歌喉,此为第一次,叹赏不已。维廉斯君凡歌十二曲,听者鼓舞不巳;又歌六曲,歌喉始终不衰。其所歌,余以&ldo;therrowfdeath&rdo;及&ldo;ifwithallyourhearts&rdo;(elijah)为最动人,皆ndeishn所谱曲也。余不解音乐,但喜听之耳。此君佳处,在能体会词意,喜怒哀乐,皆能一一传出。盖惟歌者自具情感,始能感人,若徒能作中耳之音,如留声机器,何足贵也。同行者梁女士,梁士诒之女公子。

、解儿司误读汉文

(八月二日)

偶读《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报》(thejournaloftheroyalasiaticciety,1914,part3,pp703~729),见彼邦所谓汉学名宿lionelgiles者所作《敦煌录译释》一文,附原稿影本十四页。《敦煌录》者,数年前敦煌石室发见古物之一也,所记敦煌地理古迹,颇多附会妄诞之言,抄笔尤俗陋,然字迹固极易辨认也。不意此君(解儿司)所释译,乃讹谬无数。其最可笑者,如:

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近。南有甘泉。

又如:

父母虽苦生离儿女。为神所录。欢然携手。而没神龙中。刺史张孝嵩下车。

盖以&ldo;神龙&rdo;为神龙之渊,而不知其为中宗年号也。以上句绝皆照解氏本。又如:

郡城西北一里有寺古木。阴森中有小堡。

译&ldo;有寺古木&rdo;曰,&ldo;thereisaonasteryandacpofoldtrees&rdo;,岂非大可笑乎?其尤荒谬者,原稿有&ldo;纯&rdo;字,屯旁作&ldo;&rdo;,解氏注曰:&ldo;纯字似有阙笔,盖为宪宗讳故也;又有&lso;祝&rso;字,为昭宣帝讳,而无阙笔;故知此稿成于宪宗、昭、宣之间也。&rdo;其实纯字并无缺笔。且稿中缺笔之字甚多,如&ldo;昌&rdo;作&ldo;&rdo;,&ldo;害&rdo;作&ldo;&rdo;,&ldo;乌&rdo;作&ldo;&rdo;,盖录手不学不识字之过耳。类此之谬处尚多。彼邦号称汉学名宿者尚尔尔,真可浩叹!余摭拾诸误,为作文正之,以寄此报。

三六、记欧洲大战祸

(八月五日)

一、空前之大战

自有生民以来所未有之大战祸,今忽突起于欧陆!(拿破仑之战虽波及全欧,然其时在百年以前,战具无今日之备也)七月廿六日,奥国与塞维亚宣战,塞都belgrade在奥境上,遂弃之而走。明日,奥兵攻之,战事遂开。俄为塞同种之国,出而调停,无效,遂动员(obilization)。德为奥与国,严词诘问俄动员之原因,责令解严,俄人不听,俄德战端遂起。俄为法联邦,法又德之世仇也,德人度法人必助俄,遂先侵法。法人不得已,遂于前日宣战。德法接壤,比国居其间,德人强欲假道于比以侵法,比人拒焉。德人胁以兵力,比乃告急于英。英久仇视德,而又为法俄比之友邦,故为比责德。德人不服,遂于昨日宣战。英人亦于昨夜宣战。于是欧洲之大战起矣。奥德为一组,英俄法塞为一组。塞之联邦门的尼革罗及希腊当继起助塞,而德奥之同盟国意大利乃首先宣告中立,不与闻战役。

二、塞奥交恶之始末

当拿破仑全盛之时,欧之东南角仅有奥帝国及突厥帝国而已。今之所谓巴尔干半岛全属突厥(突厥人othan于一三年侵欧,渐占巴尔干半岛)。而其时突厥之焰已衰,境内之基督教徒不甘屈服于回教势力之下,于是各部有倡独立之师者。塞人独立于一八一七。希人继之(1821-1829)得俄、英、法之助亦独立。克里米之战(thecrianwar,1853-1858)既息,鲁马尼亚(rouania)乘机独立,即今之鲁国也(1859)。

一八七五年,塞国西境上之突属两省曰巴士尼亚及黑此哥维纳(bosniaandherzegova)亦叛突,意在归并于塞也;褒而加里亚人(bulgarian)继叛,皆乞援于俄。时突人大杀叛者,惨无人道,俄人借词伐突,大败之。而西欧诸国忌俄人之得势于东欧,于是俾斯麦召诸国会于柏林,是为&ldo;柏林会议&rdo;,德、法、奥、俄、英、意、突等国皆与焉,俾氏主坛坫。此会之结果:(一)塞门鲁皆为独立国。(二)巴士尼亚及黑此哥维纳二省向之本愿为塞属者,今乃由此会决令由奥代治,而遥认突之&ldo;苏丹&rdo;为上国。(三)褒而加里亚得一基督教政府,惟仍认突为主国。

巴黑两省之归奥代治也,塞人大耻之。俄人为塞褒侵突,而不得相当之酬报,故衔奥德亦甚。奥人代治巴黑两省,理其财政,兴其实业,凡二十年。至一九○八年,vonaehrenthal为奥外相,遂并巴黑为奥县。此举也,全欧震动,突人欲战。塞人以奥人绝其并二省之望也,亦索赔偿。英、俄、法助之,责奥之背柏林之约也。奥以贿和突,而拒塞之要求。全欧战云几开矣。明年三月,德皇告俄柴,谓&ldo;塞奥之事果肇战端,则德必以全力助奥。&rdo;时俄人新败于日。英法亦不欲战,事遂寝。奥人安享二省之利矣。然六年后之战祸实基于此。

三、飞的难之暗杀案

(参看卷四第四三则)

第25章民国三年(1914)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4)

六月廿八日(一九一四)奥皇嗣飞的难(archdukefrancisferdand)与其妻行经巴省都城沙拉也勿(sarayevo),为一塞国学生所枪杀。奥政府疑此举由塞政府主使。且近来塞人排奥之风极盛,国中有所谓&ldo;排奥会&rdo;及&ldo;全塞维亚会&rdo;(pan-servian)者,塞政府中人亦有赞助之者,奥人大恨之。且巴尔干战后,塞人骤为强国,尤为奥所忌。七月廿三日,奥政府下&ldo;哀的米敦书&rdo;于塞政府,要求五事:

甲、塞政府须在政府公报上承认国中排奥之举之非,并须道歉于奥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荒芜城  末日战车  归零界  水煮三国  盗墓总司令  林肯  遥远的救世主  她璨若珍珠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格雷的五十道阴影2:束缚  中国远征军  佣兵往事  重生之我的抗日铁血梦  鲁迅评传  七零一代的鸡零狗碎  新现代逍遥录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草根儿  玄游梦踪之天池水怪  奸商版金瓶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