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走过去了。这时候肖飞急速地扯了扯孙定邦和丁尚武的衣裳,小声地说了句:&ldo;走,跟在
他们的后头进去。&rdo;于是三个人就走下了大堤。往前走了没有几步,就已经影影绰绰的看见
前边的铁丝网,可是还隔着一段光秃秃的开阔地。这是敌人把铁丝网周围一百米以内的庄
稼,都给割掉喂了他们的马。可是他这怎么能够妨碍住八路军呢?你看:肖飞、孙定邦和丁
尚武伏在地下匍匐前进,不多时来到铁丝网下。肖飞从后腰里摸出了他的钢钳子来,就听喷
儿乓儿几声细小的音响,铁丝网通上到下都被掐断了。肖飞又领着头儿,三个人悄悄儿地摸
进了镇里。他们在黑暗中隐蔽身形,拐弯儿抹角儿奔周老华的家走去。
周老华的家肖飞在以前只来过两趟,可是他清清楚楚的记得:周老华住在镇西南角上的
小土房里,房的前面不远就是大河,往东是通向大桥的巷道,后邻是一家卖肉的街坊,西边
不太远就是铁丝网。
他家的院子挺小,院墙很低,只有三间土房,一头住着他害半身不遂病的老父亲,另一
头是他和老婆孩子住着。他在德顺饭馆当伙计,通常每天都是拾掇清了柜上的活儿,到十二
点才能回家睡觉。肖飞看了看他的夜光手表,十二点已经过了。大概他已经回到了家里。不
过,周老华现在的情况怎样,肖飞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一次反&ldo;扫荡&rdo;以来,各方面的变化
非常之大,那么,周老华跟他这个家有没有变化,肖飞当然是不敢断定。所以他没有敢贸然
地领着孙定邦和丁尚武一同进去。他让孙定邦和丁尚武在外边隐蔽起来,他独身一人来到老
华的大门口,轻轻地一推,大门插得挺紧,仔细地听了听,院内院外都没有什么动静。于是
他轻巧地窜上院墙,又轻巧地跳下去,看见屋里没有灯光,也听不见动静,他这才踮着脚
尖,来到窗外。窗户纸虽然是破了许多窟窿,可是从外边往屋里窥探是什么也看不清的。他
侧着耳朵听了听,只听到炕上有三个粗细不同的呼吸声。当然听不出是谁来。肖飞没有敢敲
窗户,他怕万一有了变化,一敲窗户敲炸了!怎么办呢?反正得进屋去看看。他这才又走到
屋门口儿,轻轻地推了推,屋门也插着。于是,他从兜里掏出小刀儿来,把刀尖伸入门缝,
慢慢地把插关儿拨开了。他用两只手使劲地托扶着一边门扇,又轻又慢地一推,门嚓儿
‐
的一声开了,这个声音儿真是猫都听不见。
肖飞悄悄儿地走进屋里来,在炕下边一蹲,察看炕上睡着的是什么人:一个、两个、三
个,他看清了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心里想:大概这就是老华跟他的老婆孩子。我把他叫
醒吧?慢着,万一要是闹错了呢?汉奸特务就不许有老婆孩子吗?他又想了想……对,我试
探试探再说。你猜肖飞怎么试探?他在炕下边一蹲,伸起手来摸着小孩儿的肩膀,用手指甲
轻轻地掐了一下,就听小孩儿&ldo;哇&rdo;的一声哭了。他急忙又把手缩回来,把头一低,藏在了
炕下。这工夫一个男人从睡梦中醒来问道:
&ldo;孩子怎么啦?这么哭你也不管?&rdo;接着又一个女人的声音答道:&ldo;百怎么不怎么,他
淘气呗。别哭啦,毛猴子来啦!&rdo;肖飞一听就暗暗地笑了:明明是人嘛你硬说是毛猴子,毛
猴子有这么大?诸位:这个方法可真灵,肖飞听出是周老华的声音来了。于是他把嘴贴到老
华的耳边,细声细气地叫道:&ldo;老华同志。&rdo;
周老华一听,腾的一下子就坐起来了。一看炕下头蹲着一个人,当时真把他给吓了一
跳。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肖飞就紧着说:&ldo;我是肖飞,你别怕。&rdo;周老华一听是肖
飞,当然就不怕了。不过心里头还是噗通了一阵儿,他知道隐密的重要,所以他也没有点
灯,慌忙摸索着穿衣裳。他老婆一见就问他:&ldo;你怎么啦?
刚才我听着象有人说话。&rdo;老华说:&ldo;来了个同志,你别管,悄悄儿地睡吧。&rdo;他老婆
也懂得这个,所以就没有再多问。可是,她也很难再睡,于是就不言不语装睡。这工夫老华
穿好了衣裳,下了炕,拉着肖飞的手,还说了几句亲热的话儿。又悄声细气儿地问他:&ldo;你
从哪儿来?怎么进来的?就你一个人吗?&rdo;肖飞说:&ldo;不,还有两个同志,在外边等着
哩。&rdo;老华一听就忙说:&ldo;快叫他们进来,今儿黑夜恐怕敌人有行动,要叫他们发现了不就
糟啦!&rdo;于是俩人一同出去,轻轻地开了大门。老华先出门探望了探望,没有什么动静,这
才又回来告诉肖飞。肖飞到了外边,把孙定邦、丁尚武叫进来,又把门插上,这才一同进了
屋。在谁也看不清谁的情形下,还给他们作了介绍。于是四个人分坐在炕沿上、板凳上,把
脑袋凑在一堆儿,又亲热又小心地说起话来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嗜血的权杖 疯狂的地球 伊朗战争 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 脑电波恋人 星际闯将 时之窥 三国猛将关羽 阿富汗人 大明木匠 指挥连 三国魏延传 兵天血地 老处女和凶杀案 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 反物质飞船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精密布局杀人案:魔推门之十人必死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