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而己集讲了什么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诸君是实际的战争者,是革命的战士,我以为现在还是不要佩服文学的好。学文学对于战争,没有益处,最好不过作一篇战歌,或者写得美的,便可于战余休憩时看看,倒也有趣。要讲得堂皇点,则譬如种柳树,待到柳树长大,浓阴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7),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自然也有人以为文学于革命是有伟力的,但我个人总觉得怀疑,文学总是一种余裕的产物,可以表示一民族的文化,倒是真的。

人大概是不满于自己目前所做的事的,我一向只会做几篇文章,自己也做得厌了,而捏枪的诸君,却又要听讲文学。

我呢,自然倒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似的。我的演说只有这样多,感谢诸君听完的厚意!‐‐

(1)本篇记录稿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二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出版的《黄埔生活》周刊第四期,收入本集时作者作了修改。

(2)黄埔军官学校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后所创立的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广州黄埔,一九二四年六月正式开学。在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以前,它是国共合作的学校,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萧楚女等许多共产党人都曾在该校担任过负责的工作。

(3)指三一八惨案。

(4)八股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公式化文体。它用&ldo;四书&rdo;、&ldo;五经&rdo;中文句命题,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构成。后四部分是主体,每一部分有两股相比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5)复仇的文学指十九世纪上半期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支奇等人的作品。当时波兰处于俄、奥、普三国瓜分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恢复独立。

(6)《新青年》下文所说的大学教授,指东南大学教授吴宓。作者在《二心集&iddot;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说:

&ldo;那时吴宓先生就曾经发表过文章,说是真不懂为什么有些人竟喜欢描写下流社会。&rdo;

(7)孙传芳军队的主力于一九二六年冬在江西南昌、九江一带为北伐军击溃。

写在《劳动问题》之前

还记得去年夏天住在北京的时候,遇见张我权君,听到他说过这样意思的话:&ldo;中国人似乎都忘记了台湾(2)了,谁也不大提起。&rdo;他是一个台湾的青年。

我当时就像受了创痛似的,有点苦楚;但口上却道:&ldo;不。

那倒不至于的。只因为本国太破烂,内忧外患,非常之多,自顾不暇了,所以只能将台湾这些事情暂且放下。……&rdo;

但正在困苦中的台湾的青年,却并不将中国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常希望中国革命的成功,赞助中国的改革,总想尽些力,于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有所裨益,即使是自己还在做学生。

张秀哲君是我在广州才遇见的。我们谈了几回,知道他已经译成一部《劳动问题》(3)给中国,还希望我做一点简短的序文。我是不善于作序,也不赞成作序的;况且对于劳动问题,一无所知,尤其没有开口的资格。我所能负责说出来的,不过是张君于中日两国的文字,俱极精通,译文定必十分可靠这一点罢了。

但我这回却很愿意写几句话在这一部译本之前,只要我能够。我虽然不知道劳动问题,但译者在游学中尚且为民众尽力的努力与诚意,我是觉得的。

我只能以这几句话表出我个人的感激。但我相信,这努力与诚意,读者也一定都会觉得的。这实在比无论什么序文都有力。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鲁迅识于广州中山大学‐‐

(1)本篇最初印入《国际劳动问题》一书,原题为《〈国际劳动问题〉小引》。

(2)台湾在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文中说的张我权,当为张我军(1902‐1955),台北板桥人。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3)张秀哲台湾省人。当时在广州岭南大学肄业,曾与人合著《毋忘台湾》一书。《劳动问题》,原名《国际劳动问题》,日本浅利顺次郎著。张秀哲的译本于一九二七年由广州国际社会问题研究社出版,署张月澄译。

略谈香港

本年一月间我曾去过一回香港(2),因为跌伤的脚还未全好,不能到街上去闲走,演说一了,匆匆便归,印象淡薄得很,也早已忘却了香港了。今天看见《语丝》一三七期上辰江先生的通信(3),忽又记得起来,想说几句话来凑热闹。

我去讲演(4)的时候,主持其事的人大约很受了许多困难,但我都不大清楚。单知道先是颇遭干涉,中途又有反对者派人索取入场券,收藏起来,使别人不能去听;后来又不许将讲稿登报,经交涉的结果,是削去和改窜了许多。

然而我的讲演,真是&ldo;老生常谈&rdo;,而且还是七八年前的&ldo;常谈&rdo;。

从广州往香港时,在船上还亲自遇见一桩笑话。有一个船员,不知怎地,是知道我的名字的,他给我十分担心。他以为我的赴港,说不定会遭谋害;我遥遥地跑到广东来教书,而无端横死,他‐‐广东人之一‐‐也觉得抱歉。于是他忙了一路,替我计画,禁止上陆时如何脱身,到埠捕拿时如何避免。到埠后,既不禁止,也不捕拿,而他还不放心,临别时再三叮嘱,说倘有危险,可以避到什么地方去。

我虽然觉得可笑,但我从真心里十分感谢他的好心,记得他的认真的脸相。

三天之后,平安地出了香港了,不过因为攻击国粹,得罪了若干人。现在回想起来,像我们似的人,大危险是大概没有的。不过香港总是一个畏途。这用小事情便可以证明。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环日报》(5)上,有这样两条琐事:

k陈国被控窃去芜湖街一百五十七号地下布裤一条,昨由史司判笞十二藤云。

k昨晚夜深,石塘嘴有两西装男子,……遇一英警上前执行搜身。该西装男子用英语对之。该英警不理会,且警以bbb。于是双方缠上警署。……

第一条我们一目了然,知道中国人还在那里被抽藤条。

&ldo;司&rdo;当是&ldo;藩司&rdo;&ldo;臬司&rdo;(6)之&ldo;司&rdo;,是官名;史者,姓也,英国人的。港报上所谓&ldo;政府&rdo;,&ldo;警司&rdo;之类,往往是指英国的而言,不看惯的很容易误解,不如上海称为&ldo;捕房&rdo;之分明。

第二条是&ldo;搜身&rdo;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但三个方围不知道是甚么。何以要避忌?恐怕不是好的事情。这bbb似乎是因为西装和英语而得的;英警嫌恶这两件:这是主人的言语和服装。颜之推以为学鲜卑语,弹琵琶便可以生存的时代(7),早已过去了。

在香港时遇见一位某君,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他自述曾因受屈,向英官申辩,英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那最末是得到严厉的训斥,道:&ldo;总之是你错的:因为我说你错!&rdo;

带着书籍的人也困难,因为一不小心,会被指为&ldo;危险文件&rdo;的。这&ldo;危险&rdo;的界说,我不知其详。总之一有嫌疑,便麻烦了。人先关起来,书去译成英文,译好之后,这才审判。而这&ldo;译成英文&rdo;的事先就可怕。我记得蒙古人&ldo;入主中夏&rdo;时,裁判就用翻译。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官说道好;于是这和尚便被推入烈火中。

(8)我去讲演的时候也偶然提起元朝,听说颇为&ldo;x司&rdo;所不悦,他们是的确在研究中国的经史的。

但讲讲元朝,不但为&ldo;政府&rdo;的&ldo;x司&rdo;所不悦,且亦为有些&ldo;同胞&rdo;所不欢。我早知道不稳当,总要受些报应的。果然,我因为谨避&ldo;学者&rdo;(9),搬出中山大学之后,那边的《工商报》(10)上登出来了,说是因为&ldo;清党&rdo;(11),已经逃走。后来,则在《循环日报》上,以讲文学为名,提起我的事,说我原是&ldo;《晨报副刊》特约撰述员&rdo;(12),现在则&ldo;到了汉口&rdo;(13)。我知道这种宣传有点危险,意在说我先是研究系的好友,现是共产党的同道,虽不至于&ldo;枪终路寝&rdo;(14),益处大概总不会有的,晦气点还可以因此被关起来。便写了一封信去更正:

&ldo;在六月十日十一日两天的《循环世界》里,看见徐丹甫先生的一篇《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各人各有他的眼光,心思,手段。他耍他的,我不想来多嘴。但其中有关于我的三点,我自己比较的清楚些,可以请为更正,即:

&ldo;一,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lso;特约撰述员&rso;。

&ldo;二,陈大悲(15)被攻击后,我并未停止投稿。

&ldo;三,我现仍在广州,并没有&lso;到了汉口&rso;。&rdo;

从发信之日到今天,算来恰恰一个月,不见登出来。&ldo;总之你是这样的:因为我说你是这样&rdo;罢。幸而还有内地的《语丝》;否则,&ldo;十二藤&rdo;,&ldo;bbb&rdo;,那里去诉苦!

我现在还有时记起那一位船上的广东朋友,虽然神经过敏,但怕未必是无病呻吟。他经验多。

若夫&ldo;香江&rdo;(案:盖香港之雅称)之于国粹,则确是正在大振兴而特振兴。如六月二十五日《循环日报》&ldo;昨日下午督宪府茶会&rdo;条下,就说:

&ldo;(上略)赖济熙太史即席演说,略谓大学堂汉文专科异常重要,中国旧道德与乎国粹所关,皆不容缓视,若不贯彻进行,深为可惜,(中略)周寿臣爵士亦演说汉文之宜见重于当世,及汉文科学之重要,关系国家与个人之荣辱等语,后督宪以华语演说,略谓华人若不通汉文为第一可惜,若以华人而中英文皆通达,此后中英感情必更融洽,故大学汉文一科,非常重要,未可以等闲视之云云。(下略)&rdo;我又记得还在报上见过一篇&ldo;金制军(16)&rdo;的关于国粹的演说,用的是广东话,看起来颇费力;又以为这&ldo;金制军&rdo;是前清遗老,遗老的议论是千篇一律的,便不去理会它了。现在看了辰江先生的通信,才知道这&ldo;金制军&rdo;原来就是&ldo;港督&rdo;金文泰,大英国人也。大惊失色,赶紧跳起来去翻旧报。

运气,在六月二十八日这张《循环日报》上寻到了。因为这是中国国粹不可不振兴的铁证,也是将来&ldo;中国国学振兴史&rdo;的贵重史料,所以毫不删节,并请广东朋友校正误字(但末尾的四句集《文选》句,因为不能悬揣&ldo;金制军&rdo;究竟如何说法,所以不敢妄改),剪贴于下,加以略注,希《语丝》记者以国学前途为重,予以排印,至纫公谊(17):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夫君他权倾朝  国运求生:我,蟒蛇,傻眼了吧?  难顾  她美得太撩人[快穿]  相了又相了又相  馨有所许  重生之偏宠你一人  鲁迅与周作人  家有正太  绝代天下大小姐  予你情深终老  像星星一样的你  天降萌妻:男神宠不停  戏精皇后的职业操守  汉文学史纲要  (网王同人)青春自助  走偏门  九品捕快:深得朕心    非典型校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