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豆瓣 > 第66章(第1页)

第66章(第1页)

第84节:三佛曲考原(1)

三佛曲考原

我们知道佛曲之名最先见于《隋书&iddot;音乐志》西凉部,约于公元后第四、第五世纪传入中国。《隋&iddot;志》述西凉部的起原有云:

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

西凉乐既然是变龟兹声为之,所以舞曲中之《于寘佛曲》一定也受有龟兹的影响,观之唐代太乐署有《龟兹佛曲》《急龟兹佛曲》,2可见龟兹乐中实有佛曲一种。所谓《于寘佛曲》者或者是于寘人所创,而其乐调却不离龟兹乐部。所以我考究佛曲来源之后,就得了下列的一个结论:

佛曲者源出龟兹乐部,尤其是龟兹乐人苏祗婆所传来的琵琶七调为佛曲的近祖。而苏祗婆琵琶七调又为印度北宗音乐的支与流裔,所以佛曲的远祖实是印度北宗音乐。

至于佛曲同印度音乐之有关系,还有一个小小的证据:《乐书》所举唐代乐府曲调,移风调有《提梵》一曲,提梵一辞一见而知其为梵文天字(deva)之译音。而《隋书&iddot;音乐志》纪天竺部舞曲有《天曲》,《天曲》当然就是《提梵曲》的义译。所以唐代乐府诸佛曲与印度音乐的关系也不无蛛丝马迹可寻。

我们再看《乐书》所纪唐代佛曲,大致有宫、商、角(《乐书》不言角调,然移风一调所属不明,疑为角调也)、征、羽五调。其中宫调胡名婆阤调,羽调胡名般涉调,故李唐佛曲五调中,有两调调名显然是外国音,乞食调大约也是译音,而为《隋书&iddot;音乐志》所记苏祗婆琵琶七调中的鸡识调。《隋书&iddot;音乐志》述苏祗婆琵琶七调云:

先是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一曰娑阤力,华言平声,即宫声也。二曰鸡识,华言长声,即南吕声依凌迁堪《燕乐考原》南吕声当为商声之讹。也。三曰沙识,华言质直声,即角声也。四曰沙侯加滥,华言应声,即变征声也。五曰沙腊,华言应和声,即征声也。六曰般赡,华言五声,即羽声也。七曰俟利,华言斛牛声,即变宫声也。(郑)译因习而弹之,始得七声之正。然其就此七调,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均也。其声亦应黄钟、太簇、林钟、南吕、姑洗五均,已外七律,更无调声。

苏祗婆的娑阤力调,《唐会要》作沙阤调,《乐书》和《宋史》《辽史》作婆阤力调,一作婆阤调;般赡调,《唐会要》《乐书》和《宋史》作般涉调;鸡识调,《乐书》作乞食调,《宋史》作稽识调。至于《乐书》之婆腊调恐怕是娑腊调之讹,即沙腊调也。佛曲之婆阤调、般涉调、乞食调与苏祗婆七调之娑阤力调、般赡调、鸡识调宫商悉同,音亦近似。所以佛曲之出于苏祗婆七调,实属信而有征。唐太乐署供奉二百十六曲中,沙阤调有《龟兹佛曲》和《急龟兹佛曲》,于天宝十三载(公元七五四年)改此二曲为《金华洞真》与《急金华洞真》。太乐署供奉的曲就是苏祗婆七调,而为燕乐一系,其中既有佛曲之名,则佛曲与苏祗婆琵琶七调之关系因此更为明了。1而苏祗婆琵琶七调又出于印度北宗音乐,今将苏祗婆琵琶七调与中西宫调作一对照表如后:

苏祗婆琵琶七调,据我的研究,出于印度北宗音乐,为其一派,我在《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原》一文中说得很详细。本文只在藉苏祗婆琵琶七调以说明佛曲之渊源于印度,所以于此仅能撮举大概,如要知道详细,当参看《考原》一文。在没有说苏祗婆琵琶七调以前先将印度北宗音乐与西乐作一对照表如后:

苏祗婆琵琶七调之源出印度音乐,就历史上言,有三个证据,今举其概如次:

一、龟兹与印度北部在种族上之相同《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四《人事部》十四《发》:

龟兹国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

《晋书&iddot;四夷传》龟兹国条说龟兹人&ot;男女皆剪发垂项&ot;,玄奘也说龟兹国《大唐西域记》作屈支。&ot;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服饰锦毼,断发巾帽&ot;。断发是伊兰民族(iranians)的一种习俗,所以有人说龟兹人原是伊兰民族。1北印度的雅利安人(aryans)原也是伊兰民族。由此看来,龟兹同印度竟是同种同文之国了。

二、印度文化与龟兹古史据古代传说,于阗龟兹俱属印度人殖民之地,如阿育王太子法益《坏目因缘经》说阿育王以龟兹诸地赐与法益,《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同《于阗史》(annalsofliyul)2说阿育王一逐子建国于阗。这虽是一种传说,但是传说的后面却隐有一段民族迁徙的史实在内,很可以证明第一说之真。而民族迁徙的又一面就是文化的传布。汉晋以降,龟兹的佛教甚盛,国势也极兴隆。班超说,&ot;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ot;吕光也以为&ot;唯龟兹据三十六国之中,制彼王侯之命&ot;3。至于龟兹之吸收印度文化更为显著,不唯语文大同,如第一说所云,就拿佛教之兴盛而言,西域诸国除去于阗,未见其匹。而丁谷山千佛洞的佛教美术,于敦煌以外,又别树一帜。所以龟兹史上之印度化,正不必去考查鸠摩罗什所译龟兹文经典,如何影响于中国佛教,才可知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校花的贴身奥特曼  拉玛系列之二拉玛2号  无限炼魂  时间轴(时间三部曲之二  三国残兵  末日使命  荣誉—双狙悍将  仓鼠劫  彭氏军史评论  深红色的迷宫  森林帝国  匈奴  北极光下的幽灵  坦德莱奥的故事  破译圣经  寄生体  历史上最强的男人  女神的贴身保镖  地球君主  另类的元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