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尊处优惯了的许老夫人气不打从一处来。
&ldo;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巧的事,肯定是许静那个死丫头捣的鬼,这个该死的丫头!&rdo;许老夫人左想右想,最后忍不住阴谋论了。
丫鬟的脑袋垂的更低了。
许静不知道许瑶和许老夫人的反应,她回头看了一眼跟上来的父亲许志仁,停下了脚步,提醒了一句。
&ldo;父亲,母亲等着你的和离书,别忘了。&rdo;
许志仁哼了一声,瞪了一眼这个不孝女,没好气道:&ldo;不就是和离书,等下让人备墨,我马上给你娘写好。&rdo;
许静淡淡的睨了他一眼,轻飘飘道:&ldo;父亲记得就好。&rdo;然后转身进了院子。
许志仁气了个半死,怒气冲冲的跟了上去。
屋子里焦急等待的杨氏看到女儿完好无缺的回来,绷紧的心弦松了下来。
倚翠和李妈妈同时松了口气。
金吾卫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ldo;母亲,我回来了。&rdo;许静朝杨氏露出一抹笑容。
后面跟着进来的许志仁冷哼一声,气呼呼的叫人摆上笔墨纸砚,当场就挥洒笔墨,迅速写了一封和离书,写完,他搁下毛笔,高傲的斜睨了众人一眼,背负着手离去。
许静扯了扯嘴角:&ldo;……&rdo;
李妈妈连忙将和离书拿了过来交给杨氏,许静凑过去一看,惊讶的微微挑眉。
白纸黑字的和离书,清清楚楚的写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妻杨氏结缘十七载,盖因二心不同,难归一意,愿放妻和离,任从改嫁,并无异言。
立书人建安伯许志仁
明德三十年五月初六
杨氏瞅着和离的原因,难得露出意外之色。
&ldo;母亲,没想到父亲还算有良心。&rdo;许静心情颇好的说了一句。
这份和离书言辞委婉,语气温和,可谓有情有义,尽管她父亲和有情有义搭不上边,如果是许老夫人在,恐怕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杨氏笑了笑,眉宇间和许静有些相似。
&ldo;是啊,他这个人虽说无情又混账,但从不会苛责女人,好聚好散,对彼此都好。&rdo;
杨氏说完,收好了和离书,仿佛搬走了压在心底的石头,整个人轻松极了。
晋国虽说民风开放,不禁止改嫁,甚至是鼓励和离或者休弃的女子改嫁。
但和离书或者休书上的理由对改嫁的女人来说,就是一道沉重的枷锁。
许静自己是不在意,但母亲不一样。
幸好这个父亲还算有担当。
母亲在建安伯府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如果父亲还不依不饶的毁母亲的名声,她必会对他不客气。
许志仁还不知自己那点怜香惜玉的情怀让他躲过了一劫。
&ldo;李妈妈,倚翠,你们赶紧收拾行李,我们今天离开建安伯府。&rdo;
许静今天本来就是接母亲离开建安伯府,眼见目的圆满达成,更是一秒都不想多待,看了看天色,连忙催促道。
杨氏亦然。
她对建安伯府没有一丝感情。
&ldo;母亲,你先闭目休憩一下。&rdo;许静瞅着母亲眉宇间的倦意,关切的说道。
杨氏点点头,她确实有些累了。
等杨氏闭目休息后,许静给她母亲盖上薄被子,点上熏香,便出了里间,开始忙碌起来。
尽管在建安伯府住了十七年,杨氏的行李却少的可怜,她所有的嫁妆都送给了许静,余下的衣物和其他物品就更少了。
以后母亲再嫁的嫁妆就交给她攒了。
许静望着母亲总共就两大车的物品,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ldo;倚翠,叫许二他们过来搬行李。&rdo;
倚翠应了一声,出去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家婢女要上房 颤抖吧,ET 军宠 新欢外交官 枯木逢春而我逢你 锦上花浓 不能说的爱恋 被国民男神表白后 牛舔卷毛与大佬二三事 冬眠之夏 钟鸣鼎食 嫡女千金 老师,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万家主母 乖,靠在我肩膀 影帝专治各种不服 炸年糕 明朝五好家庭1 农妇 那村那人那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