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终护理伦理规范
临终护理是临终关怀的组成部分,从事临终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每一位临终病人的要求。因此,临终护理有其特殊的伦理规范。
1.认识和理解临终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医务人员在认识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行为反应的基础上,对病人的某些行为失常、情绪变化要予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以最真挚、亲切、慈爱的态度对待、帮助临终病人,使病人始终得到精神上安抚和优质的护理,让他们在极大的宽慰中逝去。
2.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和权利临终病人在未进入死亡状态之前,医务人员应该尊重他们的权利,维护他们的利益,如允许病人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参与治疗与护理方案的决定、保守他们的隐私等。至于临终病人获取病情真相的权利,要因人而定,并与家属保持一致。
3.尊重临终病人的生活临终是一种特殊生活,医务人员尊重临终病人生活的实质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因此,医务人员要指导病人理解生命弥留之际的意义,安慰和鼓励病人,让希望充满他们的生活。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增加或安排他们与家属会面的机会和时间,让其说完心里话,至死保持人的尊严等。
4.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临终病人的家属由于对病人的照料和对死者的留恋,在躯体上和精神上也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家属的应激情绪和行为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同情,关心、体贴他们的痛苦,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总之,尽可能减轻家属的躯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早日从失去亲人的痛苦和遗憾心境中解脱出来。
5.创造适宜临终病人的环境医务人员把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变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美丽的花园、休憩的场所,即使环境非医院化,让临终病人在温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愉快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也是对医院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一个很高的道德要求。
二、尸体料理伦理和行为规范
(一)尸体料理的含义与意义
1.尸体料理的含义尸体料理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医学护理学操作手段,也是涉及死者、亲属、家庭、医院,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医护人员在病人死亡后对尸体所进行的一项护理。其目的是保持尸体清洁无味,无渗液,姿势良好,尊重死者。
2.尸体料理的方法病人死亡后,尸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料理程序。医护人员要重视尸体的料理工作,这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其生者的支持和安慰。
(1)尸体料理的准备工作病人在医院里去世后,医师首先对病人做出死亡诊断,填写死亡通知单,通知亲属及有关单位。护理人员则做好尸体料理的准备工作,包括环境的准备与用物的准备。环境准备的过程中,需说服死者家属暂时抑制心中的哀痛,不要在病房中大声啼哭,以免影响其他病人的情绪;要求家属主动配合,协助护理人员料理尸体,并将包括尸体鉴别卡、包尸单、药棉、擦洗用具等用物准备妥当。
(2)擦洗清洁尸体尸体的清洁擦洗方法据情况而定。一般是首先撤去治疗用物,如撤去输液管、氧气管等,然后擦净尸体,胶布的痕迹可以用汽油拭去。让死者平卧,两手放在身旁,双目应紧闭。应把死者的头发梳理好,将面颈部的污渍清洗干净,尤其是血渍应清理干净。给死者梳理头发,有假牙者应予戴上,如有伤口应更换清洁敷料,尸体太脏时应用清水擦洗干净。必要时请化妆师给死者美容,以尽量保持生前的容貌,给生者留下好的记忆。
(3)给死者穿寿衣撤去盖被,穿好衣服,再用被单包裹尸体。包裹尸体时,以被单两端盖好头、脚,两边整齐地包好、包紧,用绷带束紧肩、腰、小腿,并将尸体鉴别卡用大头针别在包尸单上,然后用平车送至太平间。
(4)做好死者的善后服务工作死者的善后服务包括尸体的火化、安排丧葬仪式等一系列工作,有时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当死者送去殡仪馆火化后,房间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如果是传染病病人,更需要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进行操作,以防止传染。
3.尸体料理的意义
(1)对死者人生的负责、同情和尊重。
(2)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对社会的尊重。
(二)尸体料理的伦理规范
1.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尸体料理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始终保持尊重死者的态度,不随便摆弄、不随意暴露尸体,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料理。既不能畏缩不前,也不能打逗乱语。动作敏捷果断,抓紧时间,以防尸体僵硬造成料理困难。在具体环节上,护理人员要尊重家属的意见,并注意到死者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
2.注意减少对其他病人的叨扰为避免惊扰其他病人,条件许可的话,病人临终前应移至单间或抢救室,以便死后在此处进行尸体料理。如果床单位紧张,也可以用屏风隔离遮挡。如在家中死去,更要注意尽量减少对邻居的影响,避免对邻里的恶性刺激。
3.对社会负责,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对于死者的穿戴用物等,应予以彻底的消毒再抛弃处理。特别是患有传染病的死者,其尸体料理更应该按照严格的隔离消毒常规进行料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免给家属、给社会带来危害。
4.妥善料理遗嘱和遗物病人在医院里去世,医护人员应妥当地清点和保管好死者的遗嘱、遗物,及时移交给家属或所在单位领导。如在家中料理死者,也要妥善料理遗嘱或遗物,以免以后亲属之间发生矛盾隔阂,同时也是对死者的纪念。
5.支持器官、遗体的捐献有些临终病人及家属出于对医学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出于对他人的帮助,提出捐献组织、器官、遗体的愿望,甚至留下相关遗嘱。对此,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支持,并积极提供有关指导,帮助办理相关手续,使其愿望尽早实现,同时对有关遗体捐献的遗嘱做出必要的交待。
三、案例与分析
【案例】
一只小鸟在树上快乐地唱着歌,突然来了一阵急风,把小鸟吹落到地上。小鸟的腿受伤了,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在这时天上又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眼看就要把小鸟埋在雪里了。就在小鸟绝望地等待死亡到来的时候,一头牛经过,拉了一坨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从未有过的温暖。不久小鸟又开始唱起歌来,狐狸听到歌声后,寻着歌声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讨论:请问这坨牛粪对于小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答案有三个:A好事;B坏事;C不好不坏。你会选择哪个答案?
【伦理分析】
即使没有牛粪,小鸟也会死去。虽然有了牛粪小鸟也是一样要死,但是小鸟是快乐地唱着歌温暖地死去,而不是在寒冷中冻僵着死去。临终关怀其实就像这坨小鸟身上的牛粪,临终关怀是一项伟大的工作,要让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满足和自信。
思考与实践
1.简述门诊、急诊病人护理伦理规范。
2.简述手术室护理伦理规范。
3.简述母婴护理伦理规范
4.简述精神病病人护理伦理规范。
5.如果你在医院肿瘤科或传染病科当一名护理人员,应遵循怎样的护理伦理规范?
6.案例分析
病人王某,男性,76岁,离休干部。因与家人争吵过度激愤而突然昏迷,迅速送至某医院急诊。经医师检查仅有不规则的微弱心跳,瞳孔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均已迟钝或消失,血压200150mmHg,大小便失禁,面色通红,口角歪斜,诊断为脑出血、脑卒中昏迷。经三天两夜抢救,病人仍昏迷不醒,且自主呼吸困难,各种反射几乎消失。
面对病人是否继续抢救,医护人员和家属有不同看法和意见:
医师A说:“只要病人有一口气就要尽职尽责,履行人道主义的义务。”医师B说:“病情这么重,又是高龄,抢救仅是对家属的安慰。”医师C说:“即使抢救过来,生活也不能自理,对家属和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是,病人长女说:“老人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有几年的好日子,若能抢救成功再过上几年好日子,作儿女的也是个安慰。”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尽到孝心。儿子说:“有希望抢救过来固然很好,如果确实没有希望,也不必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并对医护人员抢救工作是否尽职尽责提出一些疑义。
分析:对上述案例及各种意见和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陈海峰张丽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追捕宝贝妻:独家占爱 毒医贵女:腹黑宝宝拽娘亲 一品狂妾 穿越之仙医神妃 邪王强宠呆萌妻:腹黑逸王妃 超级学霸 谪仙师父:徒儿要犯上 花开半世 枭宠霸道医妃 霸道殿下:独宠小甜心 独宠帝王妃 穿越之逍遥米虫很放肆 妃狠平常:你算那根葱 霸道休夫倾城妃 傲剑秦时 我不是考神 烈焰邪妃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冷血主人别咬我 霉妃瑟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