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护理伦理学论文2000字范文 > 第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伦理(第2页)

第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伦理(第2页)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受害人的医疗救护、现场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点。按照完善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规范迅速、有效地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同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对现场进行应急控制和消除致病、中毒、污染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消除影响,对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防护能力和心理护理技能。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特点

1.波及范围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往往造成人们心理恐慌,对日常生活、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如SARS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并带来人员伤亡,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且危机波及经济、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

2.牵涉群体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群体性,受灾遇难的人数往往比较多,涉及面较广。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

3.风险压力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性大。无论是中毒、疫情、安全事故还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直接的现场接触都是一项危险工作。全球性恶性传染病不仅给原发区,也给某一地区或全球带来巨大灾难。如1918年在西班牙暴发的世界性流行性感冒传染造成至少2000万人死亡,1957年的亚洲流行性感冒和1968年的香港流行性感冒共造成全世界150万人死亡。

4.突击性和随机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的工作具有突击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急骤,往往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事件发生时常常是突发性的,病人发病的时间集中,数量大,而且病情、伤情、疫情普遍严重,急需快速做出决策,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瞬息万变。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5.协作统筹强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往往需要地区之间合作,甚至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国际组织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既要从宏观上统筹全部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又要一专多能地从微观上处理好每个病人。护理工作必须保持良好的连贯性和协同性,如若在护理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出现差错和失误,就会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和生命安危带来不利影响。

6.承担任务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瞬息万变,异常复杂。护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护理人员要协助医师对重病员进行抢救,搞好伤、病、疫情观察,配合各种手术,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快速、准确查找危害因素,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后,应立即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到达现场后,要对事件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核实,深入调查了解,找出事件的某些共同特征。启动快速检测通道,对所采样品进行快速检测,力求迅速查明事件原因,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伦理和行为规范

1.以天使般的情怀去面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中,护理人员往往身处危险和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时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在疫情面前不退缩,在抢救现场敢于承担风险,积极投身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护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救治病员。时刻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要始终把伤病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任何背离医务人员救死扶伤这一崇高职责、贪生怕死、遗弃伤病员或人为延误救治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2.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应对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态度,与各部门及其他专业人员组织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任何环节、任何时候,都不能发生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不道德行为。要本着对病人负责、对公众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坚持维护法治的原则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全社会的任务首先是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消除紧急状态,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和法律秩序,优先保护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需要政府利用法律手段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各种社会关系,稳定国家和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护理人员应认识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贯彻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应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社会,遵守和支持政府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护理健康教育伦理和行为规范

(一)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传统的健康观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个体功能的改变。现代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新的健康概念纠正了单纯认为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即为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克服了把身体、心理和社会分开的偏见,把健康放在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来考察,充分揭示了人类健康的本质。

护理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人群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个人和群体改变卫生观念,自愿地采纳有利于保健的行为活动,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及群体健康。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护理人员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疾病的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护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尤其是社区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护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是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

3.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护理健康教育伦理和行为规范

1.以人人健康为己任护理人员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大卫生观”,把护理服务由医院扩大到人群、社区,由对病人的护理扩大到对健康人的卫生保健服务,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多种形式,开展有利于社会成员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把增进人类健康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目标。要正确认识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利、普遍权利,要以所有人的健康为己任,自觉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义务,逐步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安全等层次健康护理的需要,尊重和满足人类的共同健康利益。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协作,调动所有的人都来关心健康、维护健康,推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2.科学地开展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必须进行自我完善。首先,树立新的健康观,要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其次,要扩大知识面,护理人员只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横向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特别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还要以科学观点、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释客观现象,不能杜撰或道听途说一些不具备科学性的材料向群众做宣传,坚决同迷信、巫医、一切不科学的宣传作斗争。切忌为了追求经济收入夸大某些药物、疗法、仪器的实际效用,以免使健康教育走上歧途。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康是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是不分宗教、信仰、国籍、党派、肤色、贵贱、男女老少的,是所有人类个体都必须具有的,是人人都享有的。护理人员要树立人本理念,尊重所有的服务对象,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工作中不能厚此薄彼,要使每个人的健康权利都能得到保障。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工作要耐心细致。如在计划免疫工作中,预防接种就需要护理人员多做解释工作,有时还要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率,有效地预防、控制以至最后消灭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4.面向基层开展健康教育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农民的卫生知识水平还比较低,尤其“老、少、边、穷”地区文化相对落后,卫生条件较差。因此,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向农民和基层群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让群众自己行动起来保护自身健康,这是广大护理人员的光荣职责。广大护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农村、基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并把健康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

三、家庭病床护理伦理和行为规范

(一)家庭病床的概念

家庭病床是医疗单位为适合在家庭进行计划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人员、病人、家庭联系在一起,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家庭病床主要的收治对象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去医院连续就医有困难的病人;经医院住院治疗或急诊留观后病情稳定仍需继续治疗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因种种原因不能住院又符合家庭病床收治条件的病人;其他适合在家庭治疗的病人等。

(二)家庭病床护理的特点

1.护理内容全面家庭病床护理(nursingstaffinfamily)与医院病床护理相比,护理内容更为丰富,任务更繁重。护理人员除了做好必要的辅助治疗外,还要深入了解病人,与病人、家属谈心,做好心理护理;协助病人家属改善环境,合理安排病人生活;向病人家属做护理示教。宣传卫生预防保健知识,提高家庭互助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以促进病人康复。

2.护患关系密切建立家庭病床,变病人“登门求医”为医护人员“送医上门”,体现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优良作风,为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护理人员深入病人家庭中,与病人及其家属密切接触,对病人的生活环境及心理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为有效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有利于建立互相信任、相互协作的良好护患关系,进而更加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病人的康复。

3.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开设家庭病床的目的之一,是在客观条件不如医院的情况下,给予那些由于经济或行动不便等因素而面临看病难、住院难的病人,享受与医院基本相同的治疗和护理。这就对医护人员的政治、业务、心理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不怕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与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在紧急情况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开展心理护理在家庭病床护理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接触机会多,容易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病人的心理需要也易于向医务人员诉说,为做好心理护理提供了条件。医务人员可根据病人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教育,并且要创造易于病人治疗、护理的舒适环境和富有亲情的气氛,克服影响病人治疗康复的心理障碍,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说服家属理解病人、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感觉到家庭治疗环境的舒适和亲情的温暖,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三)家庭病床护理伦理和行为规范

由于家庭病床护理工作在服务对象、内容、形式和环境上,同医院常规的门诊、病区护理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护理人员提出以下相应的伦理道德要求。

1.一视同仁地热情服务护理人员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和享受医疗保健的权利,不应因病人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风俗习惯、居民条件、民族、信仰、文化程度等差别而给予不同的服务,对于任何病人都要一视同仁,热情、周到服务。

2.不辞辛苦地定时服务家庭病床的病人地处分散、远近不一、管理不便,护理人员在服务上门时必须遵守诺言,风雨无阻,不辞辛苦,按时定点,绝不能以天气、交通等理由延误治疗和护理,要切实维护病人利益,坚持信誉至上的原则,体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道德品质。

3.尊重信仰,慎言守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信仰要给予尊重,不得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对了解到的病人及其家庭的隐私,必须恪守秘密,且不可任意宣扬。

4.团结协作,目标一致家庭病床的病人病种复杂,常集多种疾病于一身,而且病情多变。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与相关的医务人员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还要调动病人及其亲属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目标一致、规范有序的医疗护理秩序。同时对于无人在家守护的病人或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护理人员应建立起护患信息沟通网络,及时传递信息,协调关系,以便及时地提供医护服务,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穿越之逍遥米虫很放肆  毒医贵女:腹黑宝宝拽娘亲  一品狂妾  霸道殿下:独宠小甜心  穿越之仙医神妃  邪王强宠呆萌妻:腹黑逸王妃  独宠帝王妃  追捕宝贝妻:独家占爱  烈焰邪妃  花开半世  妃狠平常:你算那根葱  超级学霸  谪仙师父:徒儿要犯上  枭宠霸道医妃  霸道休夫倾城妃  冷血主人别咬我  我不是考神  傲剑秦时  霉妃瑟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