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京官穷,但京官有四大肥差:吏部文选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兵部武库司。
吏部文选司管文官人事调动;考功司管文官考核。
武选司负责武将任命;武库司管军事后勤装备。
虽然上头都有侍郎、尚书,再往上有皇帝。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为了避免小鬼纠缠,人们通常都会花钱买路。
有一个奇葩的现象,每逢京察或地方官述职之年,地方大官进京还得给吏部考功司的小官送礼。
普通武将立功想升官也一样,武选司做一点动作,比他们战场拼命还重要。
而这四大肥差,跟应天巡抚的油水相比,又还瘦得多。
前面说过,巡抚一职在大明朝,理论上不属于地方官,而是京官出巡,身上都挂着“都御史”的头衔。
明代早期,巡抚为临时性钦差,差事完成、卸职回京复命。
比如正德年间江西匪乱,朝廷临时给王守仁加“南赣巡抚”,让他出巡赣州一带,赐皇命旗牌,可调动军队。当时南昌还同时存在一个江西巡抚。
有时候一省两个巡抚,有时候又会出现一个巡抚巡两个省。
到中后期,巡抚和总督逐渐常规化,由临时性差遣变成常设职务。虽然还不是专职地方官,但可节制“三司”,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海瑞任应天巡抚,皇帝给他很大的权限,钱粮税赋、司法断案、赈灾平乱……这个肥差,内阁诸位阁老都想让自己人上。
高拱也在想这件事。
从前要对付徐阶,需要海瑞这样铁面无情、无所畏惧的人。
现在老仇人徐阶倒台,海瑞又正好回乡丁忧……最新消息,海老夫人寿终正寝了。
一切刚刚好。
高拱和张四维的关系,不仅仅是“半个老乡”。隆庆元年高拱主持京察,跟时任吏部尚书杨博是同盟。
当时就有人说杨博是高拱的人。
杨博是山西蒲州人,跟张四维是儿女亲家。杨博是个厉害的人物,严世蕃曾经评价“天下人才,惟有我和陆炳,杨博第三。”
高拱在打倒徐阶的路上,借助了晋党的力量。
官场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离不开“同乡”、“门生”、“姻亲”这些关键词。
你借用过别人的力量,迟早是要还的。
洗脚脚的时候,张四维给高拱提议一个人选——
“应天巡抚这个职位,必须是精明能干又廉洁奉公之人,否则皇上不会答应。我有一个绝妙的人选——晏珣。”
“晏珣是南直隶应天府人。”高拱不置可否,“虽然巡抚不属于专职地方官,但历来默认籍贯回避。”
张四维笑道:“既然不是专职地方官,这里就有可以灵活处理的地方。”
惯例这种东西……历来惯例,内阁大学士不得兼任吏部尚书。
因吏部尚书掌握文官任命和考核的大权,被称为“天官”。一旦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就会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权力高度集中。
太祖朱元璋废宰相,不就白废了吗?
但前两年,皇帝将京察常规化,打破惯例让高拱兼任吏部尚书……这也是高拱被骂“权奸”的一个原因。
从明初到现在,官制一直在演变。
比如殿阁大学士,最初属于翰林官,级别仅仅是正五品。
朱元璋废宰相,但政务过多难以对付,就从翰林院中找了一些饱学的“大学士”来做秘书。
朱棣继位后,内阁制度真正形成。阁臣作为皇帝秘书权力不小,但因为品级不高,跟六部尚书还有很大的差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月鲛:战神疯狂宠 仙道魔尊 叮!无限求生游戏已上线 盗墓:天赋都点投胎上了! 那一件事 原神:这个执行官太让人糟心了 元素世界无限传 末世大咖 惹她?疯了!师妹又不是真废材 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 华娱:我不能是曹贼 星际种田,怀孕被流放后她暴富了 穿越后我偷遍三界 沈小姐,我们来日方长 昏君听劝后,百官都麻了 规则世界入侵,我们是第一批学生 娇娇酱瓦达西多子多福系统思密达 穿书后,水灵根变成了全灵根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