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声音渐渐扩大,引起一片争议。
关于谁去打仗的问题,晏珣有所准备。
明中后期,军中很多是募兵。
普通募兵“年饷银十八两”,离国远征一年四十二两,立功加饷、受伤阵亡的抚恤另算。
比如《经略复国要编》记载,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沈茂浙兵俱系招募义乌等处之人……俱照南兵事例,每名月支共三两六钱。”
砍倒敌军将领,还有额外丰厚的赏赐。
从相关记载来看,这个工资待遇在当时算令人满意的。
很多去朝鲜打仗的南方士兵带着高薪和抚恤银退伍回家。
后来被招募的新兵冲着高薪入伍,摩拳擦掌想去远征朝鲜。结果当时朝廷和倭国和谈,一下子导致高薪工作可能没了,因此还造成士兵不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总之一句话“明军不满饷,满饷则无敌”。
钱给够,人人武德充沛!
皇帝早就跟晏珣达成共识,不够钱就去抢,收到奏折先不忙着表态。
既然百官那么喜欢争,不如去争另一件事。
晏鹤年的第一把火烧起来,同样新入阁的高仪,不得跟着卷吗?
压力给到高仪这一边。
高仪:……我本来只是凑数的,入阁的任务就是给老高大哥摇旗呐喊。你们突然让我做事,我很为难。
但现实不允许他摆烂。
在礼部干了多年的高仪在某个秋风萧瑟的早晨,抛出一个重磅奏折——《陈宗藩诸事疏》。
之前借着张居正削辽王的事,朝廷已经对宗室的问题作出一些调整。
比如办皇家科学院,让郑王世子朱载堉来做院长,召了一批宗室子弟进京读书;重启宗室科举,对宗室们进行考核。
但这几年,皇家科学院和宗室科举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宗亲们不是很配合,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归根究底,皇帝也有私心……
他现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翊钧将来要做皇帝,小儿子朱翊镠将来就是藩王。
如果对藩王限制得太死,朱翊镠将来的日子不好过。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历代帝王都是这么想的,削兄弟侄子可以,削自己的儿孙就不好下手。
高仪的奏折:
第一,藩王就藩以及大婚等事情,皇帝要给赏赐必须自掏腰包,不能从国库出!
第二,宗室男丁满十八岁必须参加宗室科举,合格者才能得到俸禄。否则令其自食其力,可经商、务农,不可当地方主官。
第三,鼓励宗室大藩王参与皇家船运、下南洋和西洋,若主动提出就藩海外者,可视情况加爵。
“比如说,将来二皇子若是就藩南洋,可封世袭海王。”高仪还举例说明。
卷起来啊!
不是晏家才会烧火,高家也会。
朝中文武:“高仪搞什么?他跟晏鹤年比就比,拿宗室开刀,还用二皇子打比方?谁给他的勇气?”
就连后宫之中的李贵妃听说此事,都气得发抖!
你一句话就要把我儿发配南洋?
海王?你才海王,你全家都是海王!
晏珣也很惊讶:“这个小高阁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晏鹤年微妙地笑道:“你觉不觉得,他这个奏折听起来很耳熟?”
就是几年前,张居正搞辽王的时候,跟晏珣商量出来的一些措施。
只不过因为皇帝态度暧昧不明,一直没有付诸实践,现在被高仪条理分明地摆出来、旧事重提。
是谁在背后授意呢?
晏珣恍然大悟:“是皇上!看样子,皇上终于下了大决心啊!”
没错!就是逃过一劫后更有魄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钓鱼佬皇帝。
喜欢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请大家收藏:()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规则世界入侵,我们是第一批学生 华娱:我不能是曹贼 沈小姐,我们来日方长 月鲛:战神疯狂宠 惹她?疯了!师妹又不是真废材 那一件事 娇娇酱瓦达西多子多福系统思密达 穿书后,水灵根变成了全灵根 末世大咖 穿越后我偷遍三界 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 昏君听劝后,百官都麻了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元素世界无限传 盗墓:天赋都点投胎上了! 星际种田,怀孕被流放后她暴富了 仙道魔尊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原神:这个执行官太让人糟心了 叮!无限求生游戏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