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全集 > 唐纪二十四公元700年-705年(第2页)

唐纪二十四公元700年-705年(第2页)

壬申日,突厥侵犯忻州。

己卯日,吐蕃派遣大臣论弥萨前来求和。

庚辰日,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职;辛巳日,又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与武攸宜、魏元忠担任副职;姚元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然而最终都没有成行。

癸未日,太后在麟德殿宴请论弥萨。当时凉州都督唐休瓃入朝,也参加了宴会。论弥萨多次窥视唐休瓃。太后询问原因,论弥萨回答:“洪源谷之战,这位将军勇猛无畏,无人能敌,所以想要认识他。”太后提拔唐休瓃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唐休瓃熟悉边境事务,从碣石以西到西域四镇,绵延万里的山川要害之地,都能铭记于心。

冬季十月甲辰日,天官侍郎、同平章事顾琮去世。

戊申日,吐蕃赞普率领一万多人侵犯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军队交战四次,都击败了他们,杀敌一千多人。

十一月辛未日,监察御史魏靖上奏疏,认为:“陛下已经知道来俊臣的奸邪,将他处以极刑,请求详细复核来俊臣等人所审理的十件案件,为那些被冤枉的人平反昭雪。”太后于是命令监察御史苏飂复核来俊臣等人经办的旧案,因此得以昭雪赦免的人很多。苏飂是苏夔的曾孙。

戊子日,太后在南郊祭祀,大赦天下。

十二月甲午日,任命魏元忠为安东道安抚大使,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代理幽州都督,右羽林卫将军薛讷、左武卫将军骆务整担任副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戊申日,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侍御史张循宪担任河东采访使,遇到疑难事务无法决断,十分忧虑,问随从官吏:“这里有贤能之士,可以一起商议事务的吗?”官吏说前平乡尉猗氏人张嘉贞有非凡的才能,张循宪召见他,向他咨询事务;张嘉贞为他逐条分析,条理清晰,所有疑问都得以解决。张循宪于是请他撰写奏疏,内容都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张循宪返回后,拜见太后,太后称赞他的奏疏写得好,张循宪详细说明是张嘉贞所写,并且请求将自己的官职授予张嘉贞。太后说:“我难道没有一个官职来亲自提拔贤才吗!”于是召见张嘉贞,在内殿接见他,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提拔张循宪为司勋郎中,奖赏他善于识别人才。

长安三年(癸卯,公元703年)

春季三月壬戌朔日,发生日食。

夏季四月,吐蕃派遣使者献上一千匹马、二千两黄金,请求通婚。

闰月丁丑日,命令韦安石留守神都洛阳。

己卯日,将文昌台改名为中台。任命中台左丞李峤主持纳言事务。

新罗王金理洪去世,朝廷派遣使者册立他的弟弟金崇基为王。

六月辛酉日,突厥默啜派遣大臣莫贺干前来,请求将女儿嫁给皇太子的儿子。

宁州发生大水灾,淹死二千多人。

秋季七月癸卯日,任命正谏大夫朱敬则为同平章事。

戊申日,任命并州牧相王李旦为雍州牧。

庚戌日,任命夏官尚书、代理凉州都督唐休瓃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当时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相互攻打,安西通道断绝。太后命令唐休瓃与各位宰相商议此事,不久,商议结果上奏,太后立即依照他们的建议施行。十多天后,安西各州请求派兵接应,行程日期与唐休瓃所谋划的完全一致,太后对唐休瓃说:“遗憾任用你太晚了!”对各位宰相说:“唐休瓃熟悉边境事务,你们十个人也比不上他一个。”

当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刑罚残酷,各部都不服从。乌质勒原本隶属于斛瑟罗,号称莫贺达干,善于安抚部众,各部都归顺他,斛瑟罗无法控制。乌质勒设置二十名都督,各自率领七千士兵,驻扎在碎叶城西北;后来攻占碎叶城,将自己的牙帐迁到那里。斛瑟罗的部众离散,于是入朝,不敢再返回,乌质勒完全吞并了他的领地。

九月庚寅朔日,发生日全食。

起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担任洛州长史时,洛阳令张昌仪依仗各位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府衙办公,都直接登上长史的厅堂;魏元忠到任后,呵斥他退下。张易之的家奴在街市上横行霸道,魏元忠将其用杖打死。等到魏元忠担任宰相,太后召见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想要任命他为雍州长史,在朝堂上询问宰相们:“谁能胜任雍州长史一职?”魏元忠回答:“如今的朝臣中,没有人能替代薛季昶。”太后说:“薛季昶长期担任京府长官,我想另外授予他一个官职;张昌期怎么样?”各位宰相都回答:“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只有魏元忠说:“张昌期不能胜任!”太后询问原因,魏元忠说:“张昌期年纪轻轻,不熟悉官吏事务,之前在岐州任职时,户口几乎逃亡殆尽。雍州是京城,事务繁杂,不如薛季昶精明强干、熟悉事务。”太后沉默不语,此事就此搁置。魏元忠还曾当面上奏:“我自从先帝时期以来,承蒙陛下恩宠,如今担任宰相,却不能尽忠死节,让小人在陛下身边,这是我的罪过啊!”太后不高兴,因此张易之兄弟深深怨恨魏元忠。

司礼丞高戬,是太平公主所喜爱的人。恰逢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自己会被魏元忠诛杀,于是诬陷魏元忠与高戬私下议论说“太后老了,不如挟持太子以长久保持富贵。”太后大怒,将魏元忠、高戬关进监狱,准备让他们与张昌宗在朝堂上对质。张昌宗秘密引诱凤阁舍人张说,用高官厚禄贿赂他,让他作证指控魏元忠,张说答应了。第二天,太后召见太子、相王及各位宰相,让魏元忠与张昌宗相互对质,双方反复争辩,无法决断。张昌宗说:“张说听到了魏元忠的话,请召见他询问。”

太后召见张说。张说即将入宫时,凤阁舍人南和人宋瓃对他说:“名声和道义最为重要,鬼神难以欺骗,不能依附奸邪陷害忠正来谋求苟且免罪。如果因此获罪流放,那也是一种荣耀。如果事情出现意外,我会叩击宫门极力争辩,与你同死。努力去做吧,万代人敬仰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次行动上!”殿中侍御史济源人张廷珪说:“早上得知真理,晚上死也值得!”左史刘知几说:“不要玷污史书,成为子孙后代的拖累!”

张说入宫后,太后询问他,他没有回答。魏元忠害怕,对张说说:“张说想要与张昌宗一起罗织罪名陷害我魏元忠吗!”张说呵斥他说:“你身为宰相,怎么能像街头巷尾的小人一样说话!”张昌宗在旁边逼迫催促张说,让他快点说。张说说:“陛下请看,在陛下面前,他还这样逼迫我,更何况在外面呢!我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不据实回答。我确实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张昌宗逼迫我诬陷他罢了!”张易之、张昌宗急忙大喊:“张说与魏元忠一起谋反!”太后询问情况。他们回答:“张说曾经称魏元忠为伊尹、周公;伊尹流放太甲,周公代理王位,这不是想要谋反是什么?”张说说:“张易之兄弟是小人,只听说过伊尹、周公的名字,哪里知道伊尹、周公的道义!过去魏元忠刚穿上紫色官服(担任宰相),我以郎官的身份前往祝贺,魏元忠对宾客说:‘没有功劳却受到宠爱,心中不胜惭愧恐惧。’我确实说过:‘明公担任伊尹、周公那样的重任,担任三品官职有什么可惭愧的!’伊尹、周公都是作为臣子的极致忠诚之人,古今之人都仰慕他们。陛下任用宰相,不让他们学习伊尹、周公,还让他们学习谁呢?况且我难道不知道如今依附张昌宗就能立刻得到宰相之位,依附魏元忠就会立刻招致灭族之祸!只是我害怕魏元忠的冤魂,不敢诬陷他罢了。”太后说:“张说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应当一起关押治罪。”过了几天,太后再次召见询问,张说的回答与之前一样。太后大怒,命令宰相与河内王武懿宗一起审讯他,张说坚持自己的说法不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敬则直言上奏为魏元忠申辩说:“魏元忠一向被称为忠诚正直之人,张说所犯的罪没有名目,如果让他们伏罪,会让天下人失望。”苏安恒也上奏疏,认为:“陛下登基之初,人们认为您是善于纳谏的君主;晚年以来,人们认为您是听信奸佞的君主。自从魏元忠被关进监狱,街巷之中议论纷纷,都认为陛下信任奸邪之人,排斥贤良之士。忠臣烈士,都在私下里叹息,在朝堂上闭口不言,害怕违背张易之等人的意愿,白白送死而没有益处。如今赋税劳役繁重,百姓困苦,再加上谗佞之人专横跋扈,刑罚奖赏不当,我私下担心人心不安,会发生其他变故,有人在朱雀门内争斗,有人在大明殿前争夺皇位,陛下将如何谢罪天下,如何抵御变故呢?”张易之等人看到奏疏后,大怒,想要杀死苏安恒,依靠朱敬则及凤阁舍人桓彦范、着作郎陆泽人魏知古的保护营救,苏安恒才得以幸免。

丁酉日,将魏元忠贬为高要尉,高戬、张说都被流放到岭南。魏元忠辞行时,对太后说:“我老了,如今前往岭南,十死一生。陛下将来必定会有思念我的时候。”太后询问原因,当时张易之、张昌宗都在身边侍奉,魏元忠指着他们说:“这两个小人,最终会成为祸乱的根源。”张易之等人走下殿堂,捶胸顿足、以头撞地大喊冤枉。太后说:“魏元忠你去吧!”

殿中侍御史景城人王晙再次上奏为魏元忠申辩,宋瓃对他说:“魏公幸好已经得以保全性命,如今你又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难道不会陷入困境吗!”王晙说:“魏公因为忠诚而获罪,我被道义所激励,即使遭受挫折也没有遗憾。”宋瓃叹息说:“我不能为魏公洗刷冤屈,深深辜负了朝廷啊!”

太子仆崔贞慎等八人在郊外为魏元忠饯行,张易之伪造告密人柴明的诉状,声称崔贞慎等人与魏元忠谋反。太后命令监察御史丹徒人马怀素审讯此案,对马怀素说:“这件事都是事实,简单询问一下,尽快上报。”不久,宫中使者多次前来催促,说:“谋反的迹象非常明显,为什么拖延这么久?”马怀素请求让柴明对质,太后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柴明在哪里,只根据诉状审讯,何必需要告密的人呢?”马怀素据实上报,太后大怒说:“你想要放纵谋反的人吗?”马怀素回答:“我不敢放纵谋反的人。魏元忠以宰相之职被贬官,崔贞慎等人因为亲友的缘故前去送行,如果诬陷他们谋反,我实在不敢。过去栾布在彭越的头颅下上奏事,汉高祖没有治他的罪,更何况魏元忠的刑罚还不如彭越,而陛下想要诛杀为他送行的人呢!况且陛下掌握着生杀大权,想要加罪于人,自己决断就行了;如果命令我审讯,我不敢不据实上报!”太后说:“你想要完全不治他们的罪吗?”马怀素回答:“我才智愚钝,实在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罪过!”太后的怒气消解。崔贞慎等人因此得以幸免。

太后曾经命令朝中权贵宴饮聚会,张易之兄弟的座位都在宋瓃之上。张易之一向惧怕宋瓃,想要讨好他,空出座位拱手邀请他说:“您如今是天下第一人,为什么坐在下面?”宋瓃说:“我才能低劣、职位卑微,张卿认为我是第一人,为什么呢?”天官侍郎郑杲对宋瓃说:“中丞您怎么能称呼五郎(张昌宗的别称)为‘卿’呢?”宋瓃说:“按照官职来说,他正当被称为‘卿’。你又不是张卿的家奴,为什么要称他为‘郎’呢!”满座的人都感到震惊恐惧。当时从武三思以下,都谨慎地侍奉张易之兄弟,只有宋瓃不向他们行礼。张易之兄弟积累了很多怒气,常常想要陷害他;太后知道这件事,所以宋瓃得以幸免。

丁未日,任命左武卫大将军武攸宜担任西京留守。

冬季十月丙寅日,太后车驾从西京长安出发;乙酉日,到达神都洛阳。

十一月己丑日,突厥派遣使者前来感谢太后允许通婚。丙申日,太后在宿羽台设宴,太子参加了宴会。宫尹崔神庆上奏疏,认为:“如今五品以上官员佩戴龟符,是为了应对皇帝特别征召时,担心有欺诈,需要宫中拿出龟符相合,然后才能应命。况且太子是国家的根本,自古以来征召太子都使用玉契。这实在是极为慎重的做法。昨天因为突厥使者朝见,太子应当参加朝会,只是有文书传到东宫,并没有降下敕书安排,我认为太子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朝见,以及受特别召见之外,希望陛下降下墨敕和玉契。”太后非常认可他的建议。

始安獠人欧阳倩率领数万人,攻陷州县,朝廷想要寻找一位贤能的官吏去镇守那里。朱敬则推荐司封郎中裴怀古有文武才能;太后下制书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兼任招慰讨击使。裴怀古刚到岭上,就迅速传递书信,向欧阳倩等人说明祸福,欧阳倩等人前来投降,并且说“我们是被官吏逼迫,所以才起兵自救的。”裴怀古率领轻装骑兵前往他们的营地。随从人员说:“夷獠之人不讲信用,不能轻视。”裴怀古说:“我依靠忠诚和信用,可以通于神明,更何况是人呢!”于是前往他们的营地,贼众非常高兴,归还了所劫掠的财物;各个山洞中一向持观望态度的酋长,都前来归附,岭外地区全部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年,朝廷分别派遣使者按照六条标准考察州县官吏。

吐蕃南部边境各部都反叛,赞普器弩悉弄亲自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在军中去世。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过了很久,国人拥立他的儿子弃隶蹜赞为赞普,当时他才七岁。

长安四年(甲辰,公元704年)

春季正月丙申日,册拜右武卫将军阿史那怀道为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是斛瑟罗的儿子。

丁未日,拆毁三阳宫,用其材料在万安山建造兴泰宫。这两座宫殿都是武三思建议建造的,他请求太后每年前往巡幸,工程耗费巨大,百姓深受其苦。左拾遗卢藏用上奏疏,认为:“陛下身边的近臣大多把顺从陛下的意愿当作忠诚,朝廷的官员都把触犯陛下当作禁忌,导致陛下不知道百姓失去生计,损害了陛下的仁德。陛下如果真的能以劳累百姓为由,下制书停止建造,那么天下人都会知道陛下自己吃苦而爱护百姓。”太后没有听从。卢藏用是卢承庆弟弟的孙子。

壬子日,任命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李迥秀收受了很多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弹劾他。二月癸亥日,李迥秀被贬为庐州刺史。

壬申日,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朱敬则因年老多病退休。朱敬则担任宰相时,把任用人才放在首位,其他琐碎事务都不过问。

太后曾经与宰相们商议刺史、县令的人选问题。三月己丑日,李峤、唐休瓃等人上奏:“我们私下观察朝廷舆论和天下民情,没有不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每次任命州郡长官,官员们都再三推辞申诉。近来派往地方任职的,大多是受到贬谪牵累的人;社会风气不能澄清,实在是因为这个原因。希望从台、阁、寺、监中精心挑选贤良之士,分别主管大州,共同成就各项政绩。我们请求辞去身边的侍从官职,率先为百官做出表率。”太后命令他们写下名字,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人选,选中了韦嗣立及御史大夫杨再思等二十人。癸巳日,太后下制书,让他们各自以本官代理刺史,韦嗣立代理汴州刺史。后来这些人中政绩值得称道的,只有常州刺史薛谦光、徐州刺史司马钅皇而已。

丁亥日,将平恩王李重福改封为谯王。

任命夏官侍郎宗楚客为同平章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青宫十一年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藏在心跳里的诗9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无敌纨绔丹帝  人,不准说咪邪恶!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回忆并未蹉跎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躲缠郎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性福妈妈的一生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