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全集 > 唐纪十七公元662年-670年(第1页)

唐纪十七公元662年-670年(第1页)

龙朔二年壬戌(公元662年)

八月壬寅日,任命许敬宗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主持西台事务。

九月戊寅日,朝廷首次下令八品、九品官员穿碧色官服。

冬季十月丁酉日,皇帝前往骊山温泉,命太子监理国政;丁未日,返回宫中。

庚戌日,西台侍郎陕州人上官仪被任命为同东西台三品。

癸丑日,皇帝下诏,定于龙朔四年正月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于明年二月前往东都洛阳。

左相许圉师的儿子、奉辇直长许自然,打猎时践踏了百姓的田地,田主发怒指责,许自然竟用鸣镝(带响的箭)射他。许圉师仅杖责许自然一百下,却没有将此事上报朝廷。田主到司宪台告状,司宪大夫杨德裔不予审理。西台舍人袁公瑜派人改名换姓上奏密信告发此事,皇帝说:“许圉师身为宰相,欺凌百姓,隐瞒不报,这难道不是作威作福吗!”许圉师谢罪说:“臣身居宰相之位,以正直之道侍奉陛下,未能完全迎合众人之心,因此被人攻击揭发。至于作威作福,要么是手握重兵的将领,要么是身居重镇的官员;臣只是个文官,侍奉圣明君主,只知闭门自守,怎敢作威作福!”皇帝发怒说:“你是怨恨自己没有兵权吗!”许敬宗趁机说:“臣子如此狂妄,罪该万死。”皇帝立即下令将许圉师带出去。随后下诏,特意免去他的官职。癸酉日,册立皇子旭轮为殷王。

十二月戊申日,皇帝下诏,因正在讨伐高丽、百济,黄河以北的百姓被征役所困扰,原定的封禅泰山、前往东都洛阳的计划一律暂停。

风海道总管苏海政奉诏讨伐龟兹,朝廷命令兴昔亡、继往绝两位可汗出兵与他一同前往。抵达兴昔亡可汗的领地后,继往绝可汗向来与兴昔亡可汗有怨恨,秘密对苏海政说:“阿史那弥射(兴昔亡可汗)图谋造反,请你诛杀他。”当时苏海政手下只有几千士兵,召集军吏商议说:“如果弥射真的造反,我们就活不成了,不如先下手杀了他。”于是伪造皇帝敕令,派大总管携带数万段丝帛赏赐两位可汗及各部落酋长,兴昔亡可汗率领部众前来受赏时,苏海政将他们全部逮捕斩首。鼠尼施、拔塞干两个部落逃走,苏海政与继往绝可汗追击,平定了这两个部落。军队返回途中,到达疏勒以南时,弓月部又带领吐蕃军队前来,想要与唐军交战;苏海政因军队疲惫,不敢迎战,用军用物资贿赂吐蕃,约定和解后返回。从此,西突厥各部落都认为兴昔亡可汗是冤枉的,各自产生了背离唐朝的想法。不久继往绝可汗去世,西突厥十姓部落没有了首领,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收集残余部众,归附了吐蕃。

这一年,西突厥侵犯庭州,刺史来济率领军队抵抗,对部下说:“我早就该死了,有幸承蒙朝廷保全到今天,应当以死报国!”于是不解盔甲,率军冲入敌阵战死。

龙朔三年癸亥(公元663年)

春季正月,左武卫将军郑仁泰讨伐铁勒部落的残余反叛势力,将其全部平定。

乙酉日,任命李义府为右相,仍负责吏部选官事务。

二月,朝廷将燕然都护府迁移到回纥部落所在地,改名为瀚海都护府;将原来的瀚海都护府迁移到云中古城,改名为云中都护府。以沙漠为界,沙漠以北的州府都隶属于瀚海都护府,沙漠以南的隶属于云中都护府。

三月,许圉师再次被贬为虔州刺史,杨德裔因偏袒包庇许圉师,被流放庭州;许圉师的儿子许文思、许自然都被免去官职。

右相河间郡公李义府负责吏部选官,依仗皇后的权势,专以卖官为业,选官混乱无序,民间怨声载道。皇帝对此颇有耳闻,从容地对李义府说:“你的儿子和女婿做事很不谨慎,经常违法乱纪。我还在为你遮掩,你应当好好告诫他们!”李义府突然脸色大变,脖颈和脸颊都涨得通红,问道:“是谁告诉陛下的?”皇帝说:“只是我这么说而已,你何必追问消息来源呢!”李义府毫无悔意,缓步离去。皇帝从此对他心生不满。

占卜望气的人杜元纪对李义府说,他的住宅有监狱之气,应当积聚二十万缗钱来镇住邪气,李义府深信不疑,于是加紧搜刮钱财。李义府为母亲守丧期间,每逢初一、十五朝廷给假让他哭祭,他总是穿便服与杜元纪出城到东郊,登上古墓眺望气色。有人告发李义府窥探灾异征兆,暗中图谋不轨。又有人告发他派儿子右司议郎李津召见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收受长孙延七百缗钱,任命长孙延为司津监。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将此事上报朝廷。夏季四月乙丑日,朝廷将李义府关进监狱,派遣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详刑官员共同审讯,还命令司空李积监督审理过程。经查证,所有罪行都属实。戊子日,皇帝下诏将李义府削除名籍,流放巂州;李津也被削除名籍,流放振州;李义府的其他儿子及女婿全部被削除名籍,流放庭州。朝廷内外无不拍手称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撰写了《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捷报),张贴在交通要道上。李义府曾掠夺了许多人的奴婢,他败落后,这些奴婢都各自逃回了家中,因此捷报中写道:“混杂的奴婢被随意释放,各自认出家门争相涌入。”乙未日,朝廷在新罗国设置鸡林大都督府,任命金法敏为大都督。

丙午日,蓬莱宫含元殿建成,皇帝开始迁移仪仗前往居住,将原来的皇宫改名为西内。戊申日,皇帝首次亲临紫宸殿处理朝政。

五月壬午日,柳州蛮族酋长吴君解反叛;朝廷派遣冀州长史刘伯英、右武卫将军冯士翙征调岭南军队前往讨伐。

吐蕃与吐谷浑相互攻打,各自派遣使者上表朝廷,争论是非曲直,还轮番前来请求援军;皇帝都没有批准。

吐谷浑大臣素和贵犯了罪,逃奔吐蕃,详细告知了吐谷浑的虚实情况,吐蕃于是发兵进攻吐谷浑,大败吐谷浑军队。吐谷浑可汗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家,逃往凉州依附唐朝,请求迁徙到唐朝内地居住。皇帝任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人分别屯驻凉州、鄯州,防备吐蕃入侵。六月戊申日,又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调度节制各路军队,作为吐谷浑的援军。

吐蕃禄东赞屯兵青海,派遣使者论仲琮入朝觐见,上表陈述吐谷浑的罪行,并且请求与唐朝和亲。皇帝没有同意,派遣左卫郎将刘文祥出使吐蕃,颁发玺书斥责吐蕃。

秋季八月戊申日,皇帝因辽东地区连年用兵,百姓被征调所困扰,士兵战死、溺死的人数很多,下诏停止三十六州的造船工程,派遣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等人分别前往十道,慰问百姓疾苦,考核升降地方官员。窦德玄是窦毅的曾孙。

九月戊午日,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等人在白江击败百济残余部众及倭国军队,攻克百济都城周留城。

起初,刘仁愿、刘仁轨攻克真岘城后,朝廷下诏命令孙仁师率领军队渡海援助他们。百济王丰向南勾结倭国军队抵抗唐军。孙仁师与刘仁愿、刘仁轨合兵一处,声势大振。众将领认为加林城是水陆交通要冲,想要先攻打它,刘仁轨说:“加林城地势险要坚固,急于攻打会伤亡很多士兵,拖延时日则会旷日持久。周留城是敌人的巢穴,群凶聚集之地,除恶必须根除源头,应当先攻打周留城;如果攻克周留城,其他城池自然会不攻自破。”于是孙仁师、刘仁愿与新罗王金法敏率领陆军进军,刘仁轨与副将杜爽、抚馀隆率领水军及粮船从熊津驶入白江,与陆军会合,一同奔赴周留城。在白江口遭遇倭国军队,四战四捷,烧毁倭国战船四百艘,烟火冲天,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百济王丰脱身逃往高丽,王子忠胜、忠志等人率领部众投降,百济被彻底平定,只有偏将迟受信据守任存城,没有被攻克。

起初,百济西部人黑齿常之,身高七尺多,骁勇善战且富有谋略,在百济担任达率兼郡将,相当于唐朝的刺史。苏定方平定百济时,黑齿常之率领部下随同众人投降。苏定方囚禁了百济王及太子,放纵士兵劫掠,百济的青壮年大多被杀死。黑齿常之感到恐惧,与手下十多人逃回本部族,收集逃亡离散的部众,据守任存山,修建营栅自卫,一个月之内,归附他的人就有三万多。苏定方派遣军队攻打他,黑齿常之率军抵抗,唐军失利;黑齿常之又攻占了二百多座城池,苏定方无法攻克,只好撤军返回。黑齿常之与另一部落将领沙吒相如各自据守险要之地响应福信,百济战败后,两人都率领部众投降唐朝。刘仁轨派黑齿常之、沙吒相如亲自率领部下攻打任存城,并供给他们粮草和武器。孙仁师说:“这些人都是野兽心肠,怎么能相信呢!”刘仁轨说:“我看这两个人都忠诚勇敢、富有谋略,诚实守信、重视道义;只是从前他们所托付的人不对,如今正是他们感激朝廷、立功报效的时候,不必怀疑。”于是供给他们粮草武器,还分兵跟随他们,最终攻克了任存城,迟受信抛弃妻子儿女,逃往高丽。

朝廷下诏命令刘仁轨率领军队镇守百济,召孙仁师、刘仁愿返回唐朝。百济经过战乱之后,家家户户破败残缺,尸体遍野。刘仁轨首先下令埋葬尸体,登记户籍,整理村落,任命官长,开通道路,修建桥梁,修补堤坝,恢复陂塘,督促百姓耕种纺织,赈济贫困人家,赡养孤寡老人,建立唐朝的宗庙社稷,颁布唐朝的历法和宗庙讳字;百济百姓非常高兴,全境都安居乐业。之后,刘仁轨又下令修筑屯田,储备粮食,训练士兵,为攻打高丽做准备。

刘仁愿回到长安后,皇帝问他:“你在海东地区,前后上奏的事情,都合乎时宜,而且文理通顺。你本来是武将,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刘仁愿回答:“这都是刘仁轨做的,不是我能比得上的。”皇帝很高兴,将刘仁轨的官阶提升六级,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还在长安为他建造住宅,厚赏他的妻子儿女,并派遣使者携带玺书前去慰劳勉励他。上官仪说:“刘仁轨遭受贬谪却能尽忠报国,刘仁愿手握兵权却能推荐贤才,都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季十月辛巳朔日,皇帝下诏让太子每五天在光顺门内处理各部门上奏的事务,那些小事都委托太子裁决。

十二月庚子日,皇帝下诏更改明年的年号。

壬寅日,任命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攻打弓月部,援救于阗。

这一年,大食国攻打波斯、拂菻(东罗马帝国),将两国击败;又向南入侵婆罗门(古印度),吞并了各个胡人部落,拥有兵力四十多万。

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

春季正月甲子日,朝廷将云中都护府改名为单于大都护府,任命殷王李旭轮为单于大都护。

起初,李靖击败突厥后,将三百帐突厥人迁移到云中城,任命阿史德氏为他们的首领。到这时,该部落人口逐渐增多,阿史德氏前往朝廷,请求按照突厥的习俗立一位亲王为可汗来统领他们。皇帝召见他,对他说:“如今的可汗,就是古代的单于。”因此将云中都护府改名为单于大都护府,让殷王李旭轮遥领大都护之职。

二月戊子日,皇帝前往万年宫。

夏季四月壬子日,卫州刺史道孝王李元庆去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敌纨绔丹帝  回忆并未蹉跎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青宫十一年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藏在心跳里的诗9  人,不准说咪邪恶!  性福妈妈的一生  躲缠郎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