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辛未日,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等人进攻薛延陀,大败敌军,俘虏两千多人。多弥可汗率领轻骑兵逃走,其部落内部骚乱不安。
丁丑日,太宗派大理卿孙伏伽等二十二人按六条诏令巡察全国,刺史、县令以下官员多被降职或罢免,前来京城喊冤的人络绎不绝。太宗令褚遂良分类整理冤情上奏,亲自临朝裁决,提拔贤能者二十人,处死七人,流放及以下免官者数百上千人。
二月乙未日,太宗从并州出发。三月己巳日,返回京城。太宗对李靖说:“我率领天下大军却被困在小夷族,为何?”李靖说:“这一点李道宗能解释。”太宗询问江夏王李道宗,李道宗详细陈述了在驻跸山时建议乘虚夺取平壤的想法。太宗怅然道:“当时仓促之间,我没记起来。”
太宗病情未痊愈,想要专心休养,庚午日下诏将军政要务全部交给皇太子处理。于是太子每隔一天在东宫处理政务,结束后就入宫侍奉太宗用药膳,不离左右。太宗让太子暂时外出游览,太子推辞不愿去;太宗便在寝殿旁设置别院,让太子居住。褚遂良请求让太子每十天回东宫一次,与师傅探讨道义;太宗准奏。
太宗曾驾临未央宫,仪仗队已经走过,忽然在草丛中发现一人携带佩刀,盘问后那人说:“听到仪仗队到来,害怕不敢出来,仪仗队没看见我,就趴在原地不敢动。”太宗立即返回,对太子说:“这件事如果追究,会有几人丧命,你稍后赶紧把他放走。”又曾乘坐腰舆,有一名三卫卫士不小心碰到了太宗的衣服,卫士十分恐惧,脸色大变。太宗说:“这里没有御史,我不怪罪你。”
陕州人常德玄告发刑部尚书张亮收养义子五百人,与术士公孙常交谈时说“名字应验图谶”,又问术士程公颖:“我手臂上长有龙鳞,想要举大事,可行吗?”太宗命马周等人审理此事,张亮拒不认罪。太宗说:“张亮收养五百名义子,养这些人干什么?正是要谋反!”令百官商议此案,众人都称张亮谋反,应当诛杀。只有将作少匠李道裕说:“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罪不当死。”太宗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法律是天下公平的准则,我与你共同遵守。你自己不谨慎,与恶人交往,触犯法律,如今有什么办法!你好自为之。”己丑日,张亮与程公颖一同在西市被斩首,家产被查抄没收。
一年多后,刑部侍郎空缺,太宗让宰相们挑选合适人选,拟定了几人都不合心意,后来说道:“我找到合适的人了。之前李道裕议论张亮案时说‘谋反证据不足’,这话很恰当,我当时虽没听从,至今仍后悔。”于是任命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闰月癸巳朔日,发生日食。
戊戌日,撤销辽州都督府和岩州。
夏,四月甲子日,太子太保萧瑀被免去太保职务,仍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五月甲寅日,高丽王高藏及莫离支盖金(即渊盖苏文)派使者谢罪,并献上两名美女,太宗将美女送回。
六月丁卯日,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派使者入朝进贡,请求通婚;太宗应允,并让他割让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作为聘礼。
薛延陀多弥可汗性情狭隘急躁,猜忌无恩,罢免父亲在位时的权贵大臣,专门任用自己亲近的人,国内百姓不归附。多弥可汗大肆诛杀,人人自危。回纥酋长吐迷度与仆骨、同罗联合进攻他,多弥可汗大败。乙亥日,太宗下诏任命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又派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率领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领凉州及胡人军队,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自率领本部兵力,分路进军,攻打薛延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宗派校尉宇文法前往乌罗护、靺鞨,在东部边境遭遇薛延陀阿波设的军队,宇文法率领靺鞨兵击败敌军。薛延陀国内惊慌失措,有人喊道:“唐兵来了!”各部大乱。多弥可汗率领数千骑兵逃奔阿史德时健部落,回纥人进攻并杀死了他,将其宗族几乎全部消灭,随后占据其领地。各部落首领互相攻击,争相派使者向唐朝归顺。
薛延陀残余部众向西逃窜,还有七万多人,共同拥立真珠可汗兄长的儿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返回故地。不久后咄摩支去掉可汗称号,派使者上表,请求居住在郁督军山以北;太宗派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往安抚。
敕勒九姓酋长因部落一向臣服薛延陀,听说咄摩支到来,都很恐惧,朝廷商议担心他成为沙漠以北的祸患,于是又派李世积与九姓敕勒共同对付他。太宗告诫李世积:“投降就安抚,反叛就讨伐。”己丑日,太宗亲手下诏:“薛延陀已灭亡,敕勒各部有的前来归降,有的尚未臣服,如今不乘机安抚,恐怕日后后悔,我要亲自前往灵州招抚。去年征讨高丽的士兵,都不再调发。”
当时太子本该随行,少詹事张行成上奏:“皇太子跟随陛下前往灵州,不如让他留守监国,接待百官,熟悉政务,既成为京城的重要屏障,又向天下展示陛下的盛德。应割舍私爱,遵从公道。”太宗认为他忠诚,提拔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李世积抵达郁督军山,薛延陀酋长梯真达官率领部众前来投降。咄摩支向南逃到荒谷,李世积派通事舍人萧嗣业前往招抚,咄摩支向萧嗣业投降。他的部落仍犹豫不决,李世积出兵追击,前后斩杀五千多人,俘虏男女三万多人。秋,七月,咄摩支抵达京城,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
八月甲子日,太宗立皇孙李忠为陈王。
己巳日,太宗前往灵州。江夏王李道宗的军队渡过沙漠后,遭遇薛延陀阿波达官率领的数万军队抵抗,李道宗击败敌军,斩首一千多人,追击二百里。李道宗与薛万彻各自派使者招抚敕勒各部,酋长们都很高兴,叩首请求入朝。庚午日,太宗抵达浮阳。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部落各自派使者入朝进贡,称:“薛延陀不侍奉大国,暴虐无道,不能做我们的君主,自取灭亡,部落离散,不知去向。我们各有领地,不愿跟随薛延陀,归顺天子。希望陛下怜悯,请求设置官府,养育我们。”太宗大喜。辛未日,太宗下诏宴请回纥等使者,赏赐官职,赐予酋长们玺书;派右领军中郎将安永寿回访。
壬申日,太宗驾临汉朝旧甘泉宫,下诏称:“戎狄与天地同生,与上古帝王并存,制造灾祸,从远古就开始了。我姑且派一支偏师,就擒获了颉利可汗;刚施展朝廷谋略,就消灭了薛延陀。铁勒一百多万户,散居在北方荒漠,远道派使者前来归顺,请求编入户籍,成为州郡;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应准备礼仪祭告祖庙,同时向天下颁布。”
庚辰日,太宗抵达泾州;丙戌日,越过陇山,到达西瓦亭,视察牧马场所。九月,太宗抵达灵州,敕勒各部首领派使者相继抵达灵州的有数千人,都说:“希望能尊奉天子为我们的天可汗,子子孙孙永远做天可汗的臣民,死而无憾。”甲辰日,太宗作诗记叙此事,序文写道:“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公卿大臣请求在灵州刻石立碑;太宗准奏。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公萧瑀,性情耿直孤僻,与同僚大多不和,曾对太宗说:“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大臣结党营私,不忠于陛下,权势稳固。陛下不详细了解,他们只是还没谋反罢了。”太宗说:“你这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君主选拔贤才作为心腹大臣,应当诚心信任他们。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必须舍弃其短处,取用其长处。我虽不算聪慧,也不至于完全分不清善恶,到这种地步!”萧瑀内心不安,多次违背太宗旨意,太宗也心怀不满,但因他大多时候忠诚正直,不忍心罢免他。
太宗曾对萧瑀说:“你既然信奉佛教,为何不出家?”萧瑀于是请求出家。太宗说:“我也知道你一向喜好佛门,如今不违背你的意愿。”不久萧瑀又进言说:“我刚才思考了一下,不能出家。”太宗认为他在群臣面前言行反复,更加不满;恰逢萧瑀称脚病不上朝,有时到了朝堂却不进见。太宗知道萧瑀始终心怀不满,冬,十月,亲手下诏列举他的罪状:“我对佛教并不尊崇。求佛道的人没能验证将来的福分,信佛教的人反而在过去遭受祸患。至于梁武帝潜心佛教,简文帝专心法门,耗尽府库财物供给僧众,耗费人力修建塔庙。等到三淮战乱,五岭烽火,梁武帝只能靠吃熊掌苟延残喘,简文帝最终死于非命,子孙覆灭无暇顾及,国家瞬间化为废墟,佛教所说的报应,多么荒谬!你重蹈覆辙,沿袭亡国的遗风;舍弃公事追求私利,分不清公开与隐秘的界限;身处俗世却口谈佛道,辨不清邪正之心。积累历代的祸根,祈求自身的福分,对上违背君主,对下煽动浮华之风。自己请求出家,不久又反悔。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瞬息之间变化无常;自可自否,在朝堂之上反复无常。有失栋梁之臣的体面,怎能有让众人敬仰的器量!我隐忍至今,你却毫无悔改之意。可降为商州刺史,免去封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宗从高丽返回后,渊盖苏文更加骄横,虽派使者上表,言辞大多荒诞不经;又对唐朝使者傲慢无礼,常常窥伺边境寻找可乘之机。太宗多次下诏令他不要进攻新罗,但他侵犯不止。壬申日,太宗下诏不再接受高丽的朝贡,重新商议讨伐之事。
丙戌日,太宗返回京城。
冬,十月己丑日,太宗因前往灵州往返途中受寒劳累,想要在年底前专心休养。十一月己丑日,下诏祭祀、奏章、外国宾客、兵马、宿卫、调兵符节、驿站供应、任命五品以上官员及任免、判决死罪等事务都要上奏,其余事务全部由皇太子处理。
十二月己丑日,群臣多次请求太宗封禅;太宗准奏。下诏打造仪仗队送往洛阳宫。
戊寅日,回纥俟利发吐迷度、仆骨俟利发歌滥拔延、多滥葛俟斤末、拔野古俟利发屈利失、同罗俟利发时健啜、思结酋长乌碎以及浑、斛薛、奚结、阿跌、契苾、白霫等部落酋长都前来朝见。庚辰日,太宗在芳兰殿设宴款待,令有关部门优厚接待,每五天聚会一次。
癸未日,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俗之人都设宴作乐,我却反而伤感。如今我君临天下,富有四海,却再也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这就是子路‘负米养亲’的遗憾啊。《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怎能在父母辛劳生下我的日子里设宴作乐呢!”说完泪流满面,身边的人都为之悲痛。
房玄龄曾因小过失被免职回家,褚遂良上疏说:“房玄龄从起义之初就辅佐陛下建功,武德末年冒死参与决策,贞观初年选拔贤才、建立制度,大臣中勤勉程度,房玄龄首屈一指。除非他犯了不可赦免的大罪,被百官共同指责,否则不能疏远抛弃他。陛下若觉得他年老,也应委婉劝他退休,以礼相待;不能因微小过失,舍弃数十年的元勋老臣。”太宗立即召房玄龄回朝。不久,房玄龄又辞官回家。过了很久,太宗驾临芙蓉园,房玄龄吩咐子弟打扫门庭,说:“皇上车驾将要来了!”没过多久,太宗果然亲临他家,于是用车载着房玄龄回宫。
春,正月,开府仪同三司申文献公高士廉病重;辛卯日,太宗亲临他家,流泪与他诀别;壬辰日,高士廉去世。太宗想要前往哭丧,房玄龄因太宗病情刚痊愈,坚决劝谏,太宗说:“高公不仅是君臣,更是故旧姻亲,怎能听到他去世而不去哭丧?你别再说了!”率领侍从从兴安门出发。长孙无忌正在高士廉的丧礼上,听说太宗要来,停止哭泣,在马前迎接劝谏:“陛下服用丹药,按药方不能临丧,怎能不为宗庙和百姓保重自己!况且我舅舅临终遗言,极力不愿因自己的丧事,劳烦陛下屈驾前来。”太宗不听。长孙无忌中途跪伏在地,流泪坚决劝谏,太宗才返回东苑,向南眺望高士廉家的方向痛哭,泪水如雨。等到灵柩出横桥时,太宗登上长安故城西北楼,遥望灵柩恸哭。
丙申日,太宗下诏将回纥部改为瀚海府,仆骨部改为金微府,多滥葛部改为燕然府,拔野古部改为幽陵府,同罗部改为龟林府,思结部改为卢山府,浑部改为皋兰州,斛薛部改为高阙州,奚结部改为鸡鹿州,阿跌部改为鸡田州,契苾部改为榆溪州,思结别部改为蹛林州,白霫部改为置颜州;任命各部酋长为都督、刺史,分别赏赐金银绸缎和锦袍。敕勒各部大喜,手捧赏赐欢呼拜舞,在尘土中跪拜不起。等他们返回时,太宗在天成殿设宴,安排十部乐助兴后遣送他们。各酋长上奏说:“我们既然成为唐朝百姓,往来天子所在之地,就像拜见父母,请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一条道路,名为‘参天可汗道’,设置六十八个驿站,每个驿站配备马匹和酒肉供使者往来,我们每年进贡貂皮作为租赋,还请求派会写文章的人,帮我们撰写奏章。”太宗全部应允。于是北方荒漠全部平定,但回纥吐迷度已私自自称可汗,官号都效仿突厥旧制。
丁酉日,太宗下诏明年仲春前往泰山封禅,在社首山举行禅礼;其余事项都依照贞观十五年的商议执行。
二月丁丑日,太子在国学举行释奠礼(祭祀先师的礼仪)。
太宗准备再次讨伐高丽,大臣们商议认为:“高丽依山筑城,不能迅速攻克。上次陛下亲征,高丽百姓无法耕种,所攻克的城池,粮食全被收缴,再加上旱灾,百姓大半缺粮。如今若多次派遣偏师,交替骚扰其边境,让他们疲于奔命,放弃农耕躲进堡垒,几年之内,千里之地一片萧条,人心自然离散,鸭绿江以北地区,可不战而得。”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三月,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候将军李海岸为副,出兵一万多人,乘坐楼船从莱州渡海进军。又任命太子詹事李世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为副,率领三千士兵,会同营州都督府兵力从新城道进军。两支军队都挑选熟悉水战、善于作战的士兵配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辛卯日,太宗说:“我之所以能取得古人不能取得的成就,臣服古人不能臣服的部族,都是因为顺应了众人的意愿。从前大禹率领九州百姓,开山伐木,疏导百川注入大海,劳苦至极,而百姓没有怨言,就是因为顺应民心、地势,与百姓共享利益。”
本月,太宗中风患病,苦于京城酷暑,夏,四月乙丑日,下令修缮终南山太和废宫,改名为翠微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不准说咪邪恶!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躲缠郎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藏在心跳里的诗9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无敌纨绔丹帝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性福妈妈的一生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回忆并未蹉跎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青宫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