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多次打败赵军,廉颇坚守营垒,就是不出来应战。赵王觉得廉颇损兵折将太多,还越来越胆小不敢出战,心里十分生气,多次责备他。秦国的应侯范雎又派人拿了一千金到赵国去施展反间计,到处散布消息说:“秦国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当将军!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马上就要投降秦国了!”
赵王听了这些话,真的就决定让赵括代替廉颇做了赵军主将。蔺相如劝赵王说:“大王您只凭赵括的名声就任用他,这就好像把瑟的弦柱粘住了还去弹瑟一样,根本不懂得灵活变通。赵括只是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但赵王根本不听。
原来,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觉得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都难不倒他,可赵奢并不认为他真的有本事。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为什么,赵奢说:“打仗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赵括却把它说得那么轻松。如果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也就罢了,要是真让他当,毁掉赵军的肯定是他。”
等到赵括要带兵出发了,他母亲给赵王上书,说赵括不能担任主将。赵王问她原因,赵括母亲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的时候,他父亲当将军,亲自捧着饭碗给士兵们送饭,能得到他尊重的朋友有上百个。大王和王室赏赐的东西,他全部分给了军中的官吏和士大夫。接受任命的那天起,他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可现在赵括一旦当了将军,就面朝东方接受将士们的朝拜,军中的官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给他的金银布帛,他都拿回家藏起来,还天天去看哪里有好的田地房产,有的话就买下来。大王您觉得他像他父亲,可他们父子俩心思完全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赵王说:“你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于是说:“如果赵括有什么不称职的地方,我请求不要牵连我治罪。”赵王答应了她。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成了赵军主将,就暗中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做副将,还下令军中:“有谁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将这个消息的,一律斩首!”
赵括到了军中,把原来的规定全部改了,还撤换了不少军官,然后出兵攻打秦军。白起假装战败逃跑,却布置了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军。赵括以为秦军真的败了,就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前。但秦军的营垒非常坚固,赵军根本攻不进去。这时候,秦军的两万五千奇兵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又派五千骑兵把赵军的营垒和主力部队分割开来。赵军就这样被分成了两部分,运粮的通道也被切断了。
白起派出轻装部队去攻击赵军,赵军作战失利,只好修筑营垒坚守,等待救援。秦王听说赵军的运粮通道被切断了,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让他们全部到长平去,阻挡赵国的救兵和运送粮食的队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国和楚国派兵来救赵国。赵军缺粮,向齐国请求支援粮食,齐王不答应。周子劝齐王说:“赵国对于齐国和楚国来说,就像是一道屏障,又好比牙齿外面的嘴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如果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轮到齐国和楚国。救援赵国这件事,就好像捧着漏水的瓮去浇烧焦的锅一样,刻不容缓。而且救援赵国是一件高尚的义举,打退秦军还能彰显名声。用义举去拯救将要灭亡的国家,用威势去打退强大的秦国。如果不做这件事,却只想着爱惜粮食,这对于国家的谋划来说是大错特错的!”但齐王还是不听。
到了九月,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了,士兵们甚至在暗中互相残杀来吃。赵括着急之下,亲自率领精锐士兵去和秦军拼杀,结果被秦军射死了。赵军彻底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了秦军。
白起说:“秦国已经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意当秦国人,反而都归附了赵国。这些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恐怕会出乱子。”于是他用欺诈的手段,把四十万降兵全部活埋了,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放回赵国。这一战,秦军前后斩杀和俘虏了四十五万赵军,赵国上下大为震惊。
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把秦军分成三部分,王龁去攻打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很快就攻下来了。司马梗向北去平定太原,把上党地区全部占领了。
韩国和魏国非常害怕,就派苏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劝说应侯范雎,苏代问范雎:“武安君是不是要去围攻邯郸了?”范雎说:“是啊。”苏代说:“如果赵国灭亡了,秦王就可以称王天下了。到时候武安君白起肯定会被封为三公,您能甘心位居他之下吗?就算您不想在他之下,恐怕也没办法啊。秦国曾经攻打韩国,包围邢丘,困住上党,上党的百姓却都反而归附了赵国,说明天下人愿意当秦国百姓的日子已经很久了。现在要是赵国灭亡了,它北边的土地会被燕国占领,东边的土地会被齐国占领,南边的土地会被韩国和魏国占领,这样您能得到的百姓也就没多少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赵国割地求和,这样还能不让武安君白起立下更多功劳。”
范雎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对秦王说:“秦军已经很疲劳了,我看可以答应韩国和赵国割地求和的请求,让士兵们也休息休息。”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让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邑来求和。正月,双方都停止了战争。从这以后,武安君白起和应侯范雎之间就有了矛盾。
赵王准备派赵郝去秦国谈条件,答应割让六座城邑给秦国。虞卿对赵王说:“秦国攻打大王您,是因为打累了才撤兵的呢,还是他们还有力气进攻,只是因为爱惜大王您才不打的呢?”赵王说:“秦国已经是不遗余力地攻打了,肯定是因为打累了才撤兵的。”虞卿说:“秦国用尽全力去攻打它本来不能夺取的土地,累了才撤兵。现在大王您又把秦国用尽全力都没能夺取的土地送给他们,这不是在帮助秦国攻打自己吗?如果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可就没有救了。”
赵王还没拿定主意,楼缓来到了赵国,赵王就和他一起商量这件事。楼缓说:“虞卿只看到了一方面,没看到另一方面。秦国和赵国打仗,天下其他国家都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想着‘我们可以趁着强国和弱国打仗的机会捞好处’。现在赵国不如赶紧割地求和,这样可以让天下其他国家产生疑虑,也能安抚秦国的心思。不然的话,天下其他国家就会趁着秦国的愤怒,趁着赵国的疲惫,来瓜分赵国。到时候赵国都要灭亡了,还怎么考虑对付秦国呢!”
虞卿听说了楼缓的话,又去见赵王说:“楼缓的计策太危险了,这样做只会让天下其他国家更加怀疑赵国,又怎么能安抚秦国的心思呢?而且他难道就不考虑这样做会向天下显示赵国的软弱吗?我之所以说不割地给秦国,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秦国向大王索要六座城邑,大王您可以把这六座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他们肯定不等您把话说完就会答应接受。这样大王您虽然把土地给了齐国,但是可以从秦国那里得到补偿,还能向天下显示赵国是有能力的。大王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军队还没开到边境,我就能预见秦国带着丰厚的礼物来赵国求和了。和秦国达成和议之后,韩国和魏国听说了,肯定都会非常看重大王您。这样大王您一举就能结交三个国家的友好关系,还能改变和秦国的关系。”
赵王说:“好。”就派虞卿向东去见齐王,和他一起谋划对付秦国的事情。虞卿还没回来,秦国的使者已经到赵国来了。楼缓听说了这件事,吓得逃跑了。赵王封给虞卿一座城邑作为奖赏。
秦国刚开始攻打赵国的时候,魏王问手下的大夫们,大家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好处。孔斌问:“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回答说:“如果秦国战胜了赵国,我们就趁机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不能战胜赵国,我们就可以趁着赵国疲惫的时候去攻打它。”孔斌说:“不是这样的。秦国从秦孝公以来,打仗就从来没有失败过,现在又有优秀的将领,哪里有赵国疲惫可乘的机会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个大夫说:“就算秦国战胜了赵国,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害呢?邻国的耻辱,就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啊。”孔斌说:“秦国是个贪婪残暴的国家,如果它战胜了赵国,肯定还会有其他的要求,我担心到时候魏国就要遭受秦国的进攻了。古人说过:燕子和麻雀住在屋子里,母鸟和小鸟互相喂食,叽叽喳喳地很快乐,它们自以为很安全。但当烟囱里的火冒出来,房子就要被烧毁了,燕子和麻雀却连脸色都不变,不知道灾祸就要降临到自己身上了。现在你们不明白赵国被攻破后灾祸就会轮到自己,怎么能像那些燕子和麻雀一样呢!”
孔斌,是孔子的第六代孙。
当初,魏王听说孔斌很贤能,就派使者带着黄金和布帛去聘请他做魏国的丞相。孔斌对使者说:“如果大王能信任并采用我的治国之道,我的治国之道本来就可以让国家太平,就算是吃粗茶淡饭、喝清水,我也愿意去做。但如果只是想让我屈服,给我优厚的俸禄,那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魏王难道会缺少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吗?”
使者一再请求,孔斌才去了魏国。魏王到郊外去迎接他,还任命他做了丞相。孔斌上任后,把那些受宠却不贤能的官员的职位撤掉,用来安排贤才;把那些没有才能的人的俸禄剥夺,用来赏赐给有功劳的人。那些失去职位和俸禄的人都很不高兴,就开始制造谣言诽谤他。
文咨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孔斌,孔斌说:“老百姓不能和他们商量事情的开始,这是由来已久的了!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也不能不受到诽谤。子产做郑国的丞相,三年之后诽谤才停止;我的先祖父孔子做鲁国的丞相,三个月之后诽谤就停止了。现在我治理国家,每天都有新的举措,虽然比不上那些贤能的人,但又怎么能怕这些诽谤呢!”
文咨说:“不知道您的先祖父受到的诽谤是什么样的呢?”孔斌说:“我先祖父做鲁国丞相的时候,人们唱着:‘穿着鹿皮裘,系着皮围裙,把他赶走没罪过;系着皮围裙,穿着鹿皮裘,把他赶走没过错。’等到三个月后,政策教化已经有了成效,人们又唱着:‘穿着皮衣戴着礼帽,正是我们所需要;戴着礼帽穿着皮衣,他对我们无私惠。’”
文咨高兴地说:“现在我才知道先生您和圣贤没有什么不同啊。”
孔斌做魏国的丞相一共九个月,他提出的重大计谋总是不被采用,于是他感慨地说:“我的建议不被采用,说明是我的话不恰当。我的话不被君主认可,却还占据着别人的官位,吃着别人的俸禄,这就是白白地占据着职位、不劳而获,我的罪过可太大了!”于是他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
有人对孔斌说:“大王不采用您的建议,您要走吗?”孔斌回答说:“我能走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的国家,都将要被秦国吞并了。秦国不讲道义,讲道义的人是不会去那里的。”于是他就回家隐居了。
新垣固去请求孔斌说:“有贤能的人所在的地方,一定会让教化兴起、国家得到治理。现在您做魏国的丞相,还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政绩就自己退职了,是不是您的志向没有实现呢,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呢?”
孔斌说:“正因为没有特别的政绩,所以我才自己退职啊。而且得了绝症就没有好医生能治了。现在秦国有着吞并天下的野心,用道义去侍奉它,肯定不能得到安宁;挽救国家的危亡都来不及,还谈什么兴起教化呢!从前伊挚在夏朝,吕望在商朝,可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治理好,难道是伊挚和吕望不想治理好吗?是形势不允许啊。现在崤山以东的国家疲惫不堪,振作不起来,韩国、赵国、魏国割让土地来求得安宁,东周和西周也都屈服于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已经屈服了。从这些情况来看,不出二十年,天下恐怕都要被秦国吞并了!”
秦王一心要为应侯范雎报当年的仇,听说魏国的魏齐躲在赵国平原君的家里,就说些好听的话把平原君骗到秦国,然后把他抓了起来。秦王还派使者对赵王说:“要是不把魏齐的脑袋送来,我就不放您的弟弟平原君出关!”
魏齐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虞卿。虞卿连丞相的大印都不要了,直接和魏齐一起逃跑。他们逃到魏国,想通过信陵君的关系逃到楚国去。信陵君心里有点犹豫,不太想见他们,魏齐知道后非常生气,最后竟然自杀了。赵王没办法,只好把魏齐的脑袋取来送给秦国,秦王这才把平原君放了回去。
这一年九月,秦国的五大夫王陵带兵再次去攻打赵国。武安君白起生病了,没办法出征。
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郸,没占到什么便宜,秦王就又派了更多的士兵去支援王陵。可即便这样,王陵的军队还是损失了五个营的兵力。
武安君白起病好了,秦王想让他去代替王陵指挥。白起说:“邯郸可真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而且各国诸侯的救兵一天天就要到了。那些诸侯怨恨秦国已经很久了,秦国虽然在长平打了胜仗,但是士兵死了一大半还多,国内也空虚了。现在又要越过那么远的河山去攻打人家的国都,赵国在里面抵抗,诸侯在外面进攻,秦军肯定会被打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王亲自下令,白起也不肯去,秦王就派应侯范雎去请他。可白起始终以生病为由推辞,坚决不肯出征。秦王没办法,只好让王龁去代替王陵。
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请求救援,平原君打算从自己门下那些文武双全的食客中挑选二十个人一起去。结果只挑出了十九个人,剩下的都不行。这时候,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
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尖马上就会露出来。先生您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我身边的人也没称赞过您,我也没听说过您有什么本事,这说明先生您没什么才能啊。先生您不行,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请求您把我放进口袋里呀!要是早点把我放进口袋,我早就整个锥子都露出来了,可不仅仅是露出个锥尖而已。”
平原君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带他一起去了,那十九个人都互相使眼色嘲笑毛遂。
平原君到了楚国,和楚王谈合纵抗秦的好处和坏处,从太阳出来就开始说,一直说到中午,楚王还是没做决定。
毛遂按着剑,一步一步走上台阶,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从早上说到现在还没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楚王生气地大声呵斥毛遂:“你怎么还不下去!我是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算什么东西!”
毛遂按着剑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您之所以敢呵斥我,是因为楚国人口众多。但现在在这十步之内,大王您可不能仗着人多势众!您的性命现在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我的主人就在面前,您凭什么呵斥我?而且我听说商汤凭着七十里的土地就称王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的土地就让诸侯称臣,难道是他们的士兵多吗?是因为他们能把握形势,发扬自己的威力啊。现在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拿着武器的士兵有上百万,这是成就霸业的资本啊。凭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谁能抵挡。那白起,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带着几万人马,发兵和楚国打仗,一战就攻下了鄢、郢,二战就烧了夷陵,三战就羞辱了大王您的祖先,这是百世的大仇,赵国都替您感到羞耻,可大王您却不觉得这是坏事。我们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可不只是为了赵国啊。我的主人就在面前,您凭什么呵斥我?”
楚王听了,连连说:“是是是,确实像先生您说的,我愿意带领楚国的一切来合纵抗秦。”
毛遂说:“合纵的事就这么定了吗?”楚王说:“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性福妈妈的一生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藏在心跳里的诗9 人,不准说咪邪恶! 青宫十一年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无敌纨绔丹帝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躲缠郎 回忆并未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