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你的幸福时刻 > 第112章 老茶馆的瓷碗与戏台的旧梁(第1页)

第112章 老茶馆的瓷碗与戏台的旧梁(第1页)

工具房的门被轻轻带上时,夕阳的最后一缕光刚好掠过门环上的绿锈,像给那片陈旧的铜色镀了层暖边。安诺站在院子里,看着周叔扛着剩余的瓦片往巷口走,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和院墙上爬藤的影子缠在一起,像幅慢慢流动的剪影画。江树正帮奶奶把梯子搬回杂物间,木质的梯级蹭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混着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让傍晚的院子显得格外安静。

“晚上煮点玉米粥吧,再炒个青椒土豆丝,你们忙活一下午,肯定饿了。”奶奶拍了拍手上的灰,往厨房走,“江树,今晚就在这儿吃饭,让你妈也别做饭了,等会儿我让诺诺去叫她过来。”

江树连忙摆手:“不用了奶奶,我妈今晚要加班,我回去热点剩菜就行,您和安诺赶紧休息休息,下午累坏了。”他把梯子靠在杂物间墙角,转身拿起相机包,“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早上我来找你们,咱们一起去村里问问戏台的事。”

安诺送他到院门口,巷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昏黄的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明天早点来,我们先去村头的老茶馆,那里老人多,肯定知道戏台的情况。”安诺说,想起奶奶提过,老茶馆是村里老人聚集的地方,爷爷以前也常去那里喝茶。

江树点点头,挥了挥手:“好,明天见!路上小心!”

安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屋。厨房的灯已经亮了,奶奶正在淘米,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玉米的香气从锅里飘出来,混着青椒的清辣,比中午的红烧肉多了些家常的清爽。她走过去,从碗柜里拿出两只蓝边碗,放在灶台上:“奶奶,明天去老茶馆,要不要带点您做的艾草糕?老人们应该爱吃。”

奶奶笑着回头:“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明天一早就做,刚蒸好的艾草糕软乎,老人们牙口不好,吃着也方便。”她把淘好的米倒进锅里,盖上锅盖,“你爷爷以前去茶馆,总爱带块我做的艾草糕,说配着浓茶吃,解腻。有一次他带了一大块,分给茶馆里的老人们,大家都说好吃,后来每次去,都有人问他‘老安,今天带艾草糕了吗’。”

安诺靠在门框上,想象着爷爷在茶馆里的样子:他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个粗瓷碗,碗里泡着浓茶,面前放着一块艾草糕,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聊村里的事,聊戏台的戏,聊谁家的孩子又考了好成绩。那些画面虽然她没见过,却觉得格外亲切,好像就在昨天发生过一样。

晚上吃饭时,两人坐在餐桌旁,锅里的玉米粥冒着热气,青椒土豆丝绿油油的,摆在蓝边碗里,好看又好吃。安诺舀了一勺粥,吹了吹,慢慢喝着,甜丝丝的玉米味在嘴里散开,暖乎乎的。“奶奶,爷爷以前修戏台的时候,是不是很辛苦?”她忽然问,想起下午周叔说的,爷爷冒着大雪修牛棚的事,觉得他修戏台肯定也很不容易。

奶奶放下筷子,回忆着说:“那时候村里穷,修戏台的钱都是大家凑的,材料也不够,你爷爷就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去山上砍树,去河里捞沙子,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却从来不说累。有一次他回来,肩膀都肿了,我给他敷热毛巾,他却说‘戏台早点修好,大家就能早点看戏了,这点累不算什么’。”

安诺想起工具房里的戏台设计图,想起爷爷笔记本里写的“戏台要修得结实,让大家能看一辈子戏”,心里一阵酸涩。爷爷总是这样,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辛苦放在后面,却从来都不抱怨。她舀了一勺土豆丝,放进奶奶的碗里:“奶奶,您也吃,明天我们去老茶馆,肯定能找到很多知道爷爷修戏台的人,他们肯定能给我们讲很多爷爷的故事。”

奶奶点点头,眼里泛着光:“是啊,那些老人都是你爷爷的老伙计,他们肯定记得很多事,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修戏台时的工具和材料清单,这样我们修戏台就更方便了。”

吃完饭,安诺帮奶奶收拾碗筷,然后走到书桌前,翻开爷爷的木工笔记。里面果然有几页是关于戏台的,记录着戏台的结构、尺寸,还有材料的选择:“戏台的横梁要用杉木,结实耐用;立柱要用松木,不容易开裂;台面的木板要厚,能承受很多人站在上面。”旁边还有一些修改的痕迹,应该是爷爷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她把这些内容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准备明天带给老人们看看,问问他们的意见。

第二天早上,安诺是被厨房里艾草的香气叫醒的。她翻了个身,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七点半,江树应该快到了。她赶紧起床,穿上衣服,走到厨房。奶奶正在蒸艾草糕,蒸笼里冒着白色的热气,艾草的清香混着糯米的甜香,飘满了整个厨房。

“醒了?快洗漱,艾草糕马上就好,等会儿带着去茶馆。”奶奶说,掀开蒸笼盖,里面的艾草糕绿油油的,冒着热气,看起来就很好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安诺洗漱完,江树正好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昨天拍的工具房照片和戏台设计图的复印件:“我把照片和设计图都复印了,等会儿给老人们看看,他们肯定能想起更多细节。”

奶奶把蒸好的艾草糕装进一个竹篮里,上面盖着一块干净的棉布:“好了,我们走吧,老茶馆的老人们早上都来得早,去晚了他们就散了。”

三人一起往村头走。村里的路比巷子里的路宽些,两旁种着高大的白杨树,树叶在风里“沙沙”响着,像在唱歌。路上遇到几个早起的村民,看到奶奶,都笑着打招呼:“安奶奶,早啊!这是要去哪里啊?”

“去老茶馆,看看老伙计们。”奶奶笑着回应,眼里满是亲切。

安诺看着路边的房子,大多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墙上爬着绿色的藤蔓,门口摆着各种花草,像小时候童话书里的场景。她想起爷爷说的,村里的房子都是大家一起盖的,谁家盖房子,全村人都来帮忙,今天你帮我挑砖,明天我帮你砌墙,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原来,村里的温暖,从来都藏在这些互相帮助的细节里。

走到村头,就看到了老茶馆。茶馆是一间低矮的瓦房,门口挂着一个褪色的幌子,上面写着“老茶馆”三个字,是用毛笔写的,字迹苍劲有力。门口摆着几张旧木桌和长凳,几个老人正坐在那里喝茶聊天,手里拿着蒲扇,慢悠悠地扇着。

“李爷爷,张奶奶,早啊!”奶奶笑着走过去,和老人们打招呼。

老人们抬起头,看到奶奶,都高兴地笑了:“安奶奶,好久没看到你了,最近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谢谢你们关心。”奶奶说,把竹篮里的艾草糕拿出来,分给老人们,“这是我做的艾草糕,刚蒸好的,你们尝尝。”

老人们接过艾草糕,咬了一口,笑着说:“好吃!还是以前的味道,和老安以前带的一样。”

安诺和江树找了个空位坐下,江树把文件夹里的照片和设计图拿出来,递给旁边的李爷爷:“李爷爷,您看这张照片,是爷爷工具房里的戏台设计图,您还记得这个吗?我们想把村里的戏台修好,想问问您当年的情况。”

李爷爷接过设计图,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记得!怎么不记得!这是老安画的设计图,当年修戏台的时候,他就拿着这张图给我们讲怎么修,说戏台要修得宽敞,能容下全村人看戏;要修得高,声音能传得远,让村尾的人也能听到。”

旁边的张奶奶也凑过来看:“是啊,我还记得当年修戏台的场景,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帮忙了,老安每天都在工地上指挥,哪里该砌砖,哪里该架梁,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有一次下大雨,工地上的材料都快被淹了,老安带头跳进水里,把材料往高处搬,大家也跟着跳进去,最后材料都保住了,他却感冒了,发了好几天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  成了最强战力的精神体  诡语迷镜  和巨星成为朋友后他总想撩我  魔君大人被小白脸勾搭跑了  重生六零之美人救英雄  单向匹配  胭脂看客  死对头要我驯养他  打工人被豪门酷哥狠宠了  我在洪荒专职摸尸,圣人见了都跑  书呆子标记顶级Omega后  [神话]外挂是抽卡模拟器  被高冷公主反向攻略  末世玄途之封野  教主卧底后怀崽了  陛下他用美人计  孤星入怀  不灭星穹:47岁努力王者  你们修真界道德太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