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近期变得爱看书了。”又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陪酒的康利夫人去厨房找点吃点,结果发现阿贝拉正躲着看杂志。“别耽误工作。”她看到已晒在庭院的干净衣物,难得同阿贝拉多聊几句,“怎么,你也有了文学梦?”
“没有。”阿贝拉不好意思地笑笑,“认识的人有发表作品,所以对她的动向非常关注?”
“你的家人?”
“不,是朋友。”
“朋友?”康利夫人不确定道,“你对你的朋友真是掏心掏肺。”
“不过有在关注她的小说,用’掏心掏肺‘一词也太奇怪了。”阿贝拉收起杂志,决定回房里去看。可康利夫人不离开,蛰居于此的阿贝拉只能等着对方离开再回到房间。
“你能邀请那个朋友来克利夫的沙龙吗?”康利夫人冷不丁道,“我知道这非常过分,但克利夫的沙龙可以在客人里宣传她的作品。”
“这不好吧!”阿贝拉有受到包括康利夫人在内的妓|女关照,可是社会并不会因她的经历而对妓|女改观。珍妮前脚踏进克利夫的沙龙,后脚就有“当红作家从事不正当工作”的流言传出,这会毁了珍妮的事业。
“她是乡绅的女儿。”阿贝拉也不能直说沙龙的名声不好,只能把珍妮的出身搬出来堵康利夫人的话,“而且是给《魅力巴黎》供稿。”
“哦!乡绅的女儿,《魅力巴黎》的大作家!”康利夫人重复着阿贝拉的话,像是在讽刺什么,“那的确是不能进入这种地方。”她瞟了眼阿贝拉,后者的脸颊微微发烫。“行了,你继续干活吧!”康利夫人也没问她如何交上作家的朋友,乡绅的女儿,拿了点心便回到二楼,继续与客人调笑。
阿贝拉在康利夫人离开后松了口气,但也没有立即回房,而是在后厨与庭院的连接门那儿站了一会儿,脑子里一团浆糊。
“哦!乡绅的女儿,《魅力巴黎》的大作家!”康利夫人的话在脑海中响起,久久不散。
“啊啊啊!”阿贝拉疯狂甩头,想叫又不敢叫得太大声。
………………
《阁楼魅影》的影响力比珍妮想得还要大,虽然跟《爱在原始前》比,它没有刺激杂志的销量暴涨,可讨论度却远远不同,而且多了言情以外的读者受众。
喜欢的人把《阁楼魅影》抬高到了人权觉醒与反抗专制的高度,不喜欢的认为这是本功利十足的言情小说,除了把女主角设计成能挑动社会道德感的继妹外,压根没太大亮点。
不过出乎珍妮意料的是,上流圈对小说的负面反应并不激烈,相反,他们是最推崇,最喜欢的那批。
“没人有比小暴君更懂得被暴君支配的恐惧。”珍妮与神父谈起《阁楼魅影》的受众与影响力后,后者又有经典发言,“你得感谢路易十四。他创立的凡尔赛制度把贵族折磨得苦不堪言。”
“难怪他们没有批判这本小说。”被神父一点,珍妮恍然大悟,“合着他们代入的是阿涅斯和玛格丽特。”
“不然呢?”神父笑道,“凡尔赛制度下的贵族一年里没几天能回到封地。”依靠把贵族们的金钱、精力消磨殆尽的繁复礼仪,路易十四的官僚成功粉碎贵族们的“小君权”,和中国的削藩没啥两样。“你瞧,光靠言语是不能让人感同身受的。”神父点着纪念刊里的魅影插图,“你选的人也非常巧妙——男爵,富商之女,落魄的贵族小姐。无论是对平民还是贵族,这三人的身份都不会产生较大距离。”
珍妮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我写作时没想这些。”虽然有神父这个人形自走百科全书,但珍妮只是乡绅出身,写大贵族会一秒露馅,所以选了世袭贵族的门槛——男爵做自己的主角。
“说明你有写作的天赋和敏锐度。”神父和往常一样,毫不吝啬对珍妮的赞美,“对了,你跟夏庞蒂埃夫人和小夏庞蒂埃先生聊得怎么样了?”提到这对“奇葩”母子,饶是见过不少市面的神父都感到新奇,“我只见过父亲让儿子背债或抢走儿子的事,和儿子有竞争关系的母亲倒不少见。”
“刻板印象。”记得在《幻灭》里,大卫。塞夏这个男主二号很不幸地碰到“慈父”。也是通过研究名著的父子关系,珍妮才理解西方为何喜欢弑父情节——因为在众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里,总有几个正常人去吹响反抗奴隶主的号角,“在东方,母亲与儿子的竞争关系非常强烈。”
“我知道这个。奥斯曼的女权时代里,母后苏丹被儿子囚禁,处死的事件偶尔发生。”
“奥斯曼算东方?”
“不然呢?”神父对此很疑惑道,“他们跟希腊挨得近又不代表是西方人。从文化到信仰,奥斯曼人怎们看都不像是西方人吧!”
联想能与“印度入常”不相上下的“土耳其入欧”,珍妮不知该笑还是为两边不讨好的土耳其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英雄归来:学院里的传说级英雄 朝夕尽欢 水乡人家(种田) 本官破案靠吃饭 缅南的雨季 百合情侣的爱与疼痛 月行失序 肆意响彻 高岭之花遇到糙汉后2 恶犬和他的病美人[快穿] 毒舌宿敌上司怎是恋爱脑 被正道剑仙师尊赶出宗门后我投入魔教教主的怀抱 情敌就不能谈恋爱了吗 修仙世界?我丹道无敌 穿成炮灰成了反派的御用大师 自深深处 病弱万人迷艰难端水中 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 天才影帝是我竹马 疯批反派他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