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明太祖实录原文史部 > 第7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第1页)

第7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第1页)

洪武五年(4069年)三月初一日(戊申),应天府奏报说:运输官府物资,全都是役使京城的百姓,他们非常辛劳。

皇上告谕中书省大臣说:‘京城的百姓,自从建国以来,都是他们供应物资,耗费劳力,(这种情况)比外郡多一倍。如今天下太平,正应该休养生息,怎么可以再去严重干扰(百姓)呢?凡是有差役的情况,都应该全部免除。’

己酉日:皇上因为将官子弟大多因为年少骄纵淫逸,所以继承爵位的人大多不称职,于是命令他们年幼的子弟进入国学读书,年龄稍大的让他们随班朝参,来学习礼仪,退朝之后就让他们练习骑马射箭,学习武艺,等他们可以任用之后,再给他们授予官职。

辛亥日,命令礼部重新制定官员和百姓相见的礼仪。在此之前,元朝的习俗,官员们相见时,要单膝跪地行礼,下拜时要叩头表示敬意,下拜后,还要再单膝跪地。下属官员见到上司长官行礼的时候,就把手缩到身后,后退避让,就好像害怕的样子。皇上非常厌恶这种做法。自从皇帝即位之初,就开始下令禁止,但是旧的习俗并不能完全革除。到这时又重新制定了礼仪制度,下令颁布明示众人。

凡是朝廷内外的官员每天早上在公堂相聚,一定要恭敬地行揖礼后才能入座。幕官也必须先向长官行礼作揖,然后就退回到幕府中办公。

下属官员拜见上司,一定要在大堂台阶上按顺序站好,行躬身作揖礼,上司坐在座位上回礼,起身拱手回礼,幕府官员也要像初次见面一样行作揖礼。

等到因为有事外出,过了十天回来,见到上级官员就行两次叩拜的礼节,见到幕僚官员也是这样。长官就拱手行礼回敬,幕官回拜。品级相同的人相互作揖。

凡是内外的掾史、令史、书吏、宣使、奏差等人,早晨拜见长官时,一定要按次序站在台阶下,行一次拱手礼才退下。长官不回礼,幕官拱手。如果是节日、节气以及因公参拜或者差遣辞行、拜见,都要行两次拜礼。长官不回礼,幕官回礼。

凡是典吏拜见幕官时,也要按次序站在台阶下恭敬地作揖行礼,幕官不回礼。如果按照时节(规定的时间)进行公参(官员参拜上司等活动)、差遣(派遣官员执行任务等情况)时的辞行和拜见,施行两次拜礼,幕官拱手(行拱手礼)。

凡是子孙对待祖父母,每天早晨一定要到他们面前恭敬地作揖。如果出门在外超过十天,相见时行四拜礼;每逢年节喜庆,也都行四拜礼。对于其他长辈,也应当这样。

如果是关系疏远的尊长,就行恭敬的作揖之礼。出远门相隔十天半月才相见,到节日庆典相互庆贺时,只行两次拜礼。凡是民间平等交往的人,也和这个一样。

那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人,要按照违反制度(的罪名)来论处。

皇帝对礼部大臣说:“礼仪,是用来美化教化和安定民心的。成周设置大司徒,用五礼来防止万民作伪,并教导他们遵守中正之道。制定适中的政策没有比礼更好的了,治理国政没有比礼更好的了,所以有礼就会天下太平,没有礼就会天下大乱。在家中遵守礼仪,那么长辈和晚辈就会有次序而家族亲族就会和睦;在朝廷遵守礼仪,那么尊贵者和卑贱者就会有定规而等级威严就会分明。元朝以夷狄改变了华夏,百姓沾染了夷狄的风俗,先王的礼仪几乎已经熄灭了,而人情沉迷于浅近的风俗,不能立刻改变。现在命令你们考查典籍制度,选择符合古代又适合现在的,颁布天下,使天下百姓学习并形成风俗,差不多可以恢复古代的太平盛世了。”

壬子日,任命户部尚书徐本为浙江行省参政。

癸丑日,这天夜里,有一颗青白色的星星,从太微垣中出现,向西北方向运行,到西蕃之外消失了。

乙卯日,原元朝枢密院同知别哥秃等人率领家属前来归降,各自进献骆驼和马匹。

诏令:平民妇女的袍衫只能用紫绿色、桃红色以及各种浅淡的颜色,其中大红色、鸦青色、黄色全都禁止使用,衣带用蓝色绢布制作。

丙辰日,任命刑部尚书李文谅担任福建行省参政,工部尚书安然担任山东行省参政,工部侍郎黄肃担任工部尚书。

丁巳日,前普定府同知安瓒的叔叔阿查前来朝见,进献地方特产,朝廷赐给安瓒两匹文绮,赐给阿查一套衣服。

故元金筑安抚密定、程番安抚程谷英等来朝贡马,朝廷下诏赏赐每人三匹锦缎。

戊午日,赐给辽东各卫指挥每人一件罗衣,千户以下每人一匹罗。

庚申日,任命礼部主事魏观为苏州府知府。

壬戌日,设立金筑、程番长官司,长官的官秩为正六品,隶属于四川行省。任命密定、程谷英等人为长官,让他们世代承袭这个职位。

夜里,发生了月食现象。

癸亥日,任命张遇林为应天府尹。

丁卯日,都督蓝玉的军队到达土剌河,与王保保的军队相遇,(蓝玉)打败了王保保的军队,王保保逃跑了。

戊辰日夜晚,福建兴化府仙游县发大水,很多百姓被淹死。

庚午日,澧州洞蛮叛乱,袭击并杀死了安福隘的军民,守将讨伐平定了他们。

辛未日,礼部上奏说:‘周朝制度,天子出入时,条狼氏负责在道路两旁拦住行人。汉朝的制度规定天子出行时,仪仗队在前面开路,左右的人持弓射向窥视天子车驾的人。唐宋时期在举行大驾卤簿时,两旁有武士手持??弩,用来阻止行人,不许登高窥探。只有驾车的人在仪仗之外俯伏迎接拜谒。现在拟定:

皇帝车驾出入,有关部门要清扫街道,禁止官民开门,不许观望站立。

沿途迎接皇帝的官员和父老,在仪仗外的路右边叩头趴伏,等皇帝的车驾向前走了之后再起来。

如果遇到皇帝驻跸的地方,应当迎驾的人都要行五拜礼。

皇帝的车马出行经过之处,有冲入仪仗队里面的人处以绞刑,在仪仗队外面五十步以内观望的人处以杖刑一百下。

如果在郊野之外,一时间不能回避(圣驾之类)的人,要趴着或者弯腰站着(表示恭敬),(要是有)观望(圣驾之类)的人,就用杖责打一百下。掌管仪仗的卫官如果故意放纵(违反仪仗规定等行为的人),与(违规者)同罪;如果失于觉察,(比故意放纵之罪)减二等(处罚)。

如果有人要申诉冤情,就在朝堂外伏地等待。如果有冲入仪仗队内的人,按照法律(规定)惩处。会合迎接皇帝车驾的人,在仪仗之外不俯伏的也按照法律(惩处)。

皇帝的车驾所到之处,凡是文武官员不是近侍及宿卫护驾而在五十步以内的,依照惯例要俯身伏地站立,有张望的按律法处置。放纵牲畜,突然闯入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里面的人,处以杖刑八十下。

凡是皇城的宿卫以及在京城守门的官员、士兵,遇到皇帝出入,要手持仪仗恭敬地站着,不必回避。那些在外面城镇负责看守城门的官员和士兵,如果遇到皇帝的车马经过,就要趴在地上回避。’

皇上认可了他的建议:下令向朝廷内外公布,让大家不要误犯。

壬申日,啰啰斯宣慰使安定前来朝见,皇帝赐给他六匹绮,一套纱衣、一套葛衣,其他的通事也按等级赐给了衣服。

癸酉日,朝廷在靖州武冈设置守御千户所。当初,平章杨璟攻克广西,元朝武冈路总管舒时伟来到军门投降。杨璟派遣百户韩裔和时伟一起回去,招集军队和百姓,驻守在那个地方。到了这时,朝廷在这里设置千户所,任命周顺为千户。

设立钦州百户所。在此之前,征南将军廖永忠的军队驻扎在横州,钦州土民黄谷瑞率领众人前来投降,廖永忠将他们遣送回去安抚当地百姓。不久,(朝廷)调遣雷州卫百户昌秀率领士兵防守抵御(外敌等情况)。到这时,皇帝命令百户陈让、杨玉在那里设立百户所,昌秀返回雷州。

设置胶州守御千户所。

都督佥事单发,因为有罪被降职为南宁卫指挥佥事。

福建延平府南平县下大雨,山洪泛滥,冲走房屋。

这个月,高丽国王王颛派密直同知洪师范、郑梦周等向朝廷呈表祝贺平定夏国,进贡了地方特产,并且请求派子弟入太学读书。表文说:‘秉持常道喜好美德,古今的愚者智者都没有差别;用中原的文明来改变夷狄,关键在于学习礼乐诗书。所以我们东夷的人,从往昔以来,都派遣子弟进入太学,不只是知晓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且仰慕美好名声与典章制度的兴盛。俯伏希望皇上的仁德能明察我归服教化的诚心,使我这个互乡的童子,能够置身于虞庠子弟的行列,无比庆幸。’

皇帝回过头对中书省的大臣说:“高丽想要派子弟到我国入学,这也是件好事,只是他们要渡海远道而来,离开他们的父母,不免会让双方思念。你们中书省应该让他们的国王和群臣仔细商议这件事,如果作为父兄的真的愿意送子弟来入学,作为子弟的真的听从父兄的命令,没有被勉强,就派遣使者护送(他们)到京城,(他们)或者住一年,或者住半年,听凭(他们)回家探亲。”

夏季四月初一(戊寅日)

己卯日,山东行省上奏说:济南、莱州这两个府连续多年遭受旱灾和涝灾,损害了庄稼和麦子,百姓吃草籽和树皮。

皇上说:“山东的百姓长时间遭受兵祸,刚刚得到平定,却又连年粮食匮乏,为什么灾祸如此严重啊!古人说:‘一般人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像自己把他们推到沟里去一样。’现在百姓像这样,怎么可以坐视他们死亡呢?”于是下令从淮安运送粮食前往灾区赈济百姓。

赏赐秦王朱樉、晋王朱?、当今皇帝(成祖朱棣)、苏州、吴江县田地各一百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凤啼霜华录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镇狱令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小姐她又不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