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明太祖实录书籍 > 第1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第1页)

第1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第1页)

洪武十一年(4075年)六月辛丑日初一,皇帝命令齐王朱榑回到凤阳。

戊申日,将黎州长官司改为安抚司,任命长官芍德为安抚使。

己酉日,朝廷任命兵部尚书李焕文为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王琚为兵部侍郎,吏部尚书陈铭为都督府掌判官。

壬子日,派遣使者前往沙漠祭祀故元幼主。皇上命令礼部大臣说:“从前元朝的国运已经结束,元朝的末代皇帝能够知晓天命,逃回沙漠。现在听说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去世了,可以派遣使者前去吊唁祭祀。”礼部大臣回答说:“道路遥远,使者难以到达。何况他们离开中原很久了,已经逐渐改变了习俗,这不是礼仪制度能施加的。”皇帝说:‘帝王以天下为家,他们没有在天地之外,哪里远呢?他们虽然风俗不同,但他们的爱憎情感未尝不相同,敬奉他们的君主则他们的臣子就会喜悦,何况是施行典礼呢,又有谁会违背道德舍弃礼仪呢?’于是亲自写文章祭奠他们说:‘生死废兴,并不是一时的偶然,而是天地间的定数。古代的圣贤,面对这四种情况,一旦或许碰上了,却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知晓天命而不被迷惑的人吧。您的祖宗过去兴起于沙漠地区,拉弓射箭,进入中原地区,纵横驰骋于天下,周边各个少数民族,全都归附,若不是天命所归不会到这种地步啊。到了您和您父亲的时候,正是应当拱手守成的时候,盗贼却在汝州、颍州兴起,华夏一片骚乱,号令得不到施行,以至于国家丧失,这难道是人力能决定的吗?这就是天意吗?当时,我并没有强大的军队来威震天下,而是取代你们家成为天下之主,这也都是天命。以前你们君主在沙漠(地区),朕主宰中原地区,你们君主和大臣们却顽固坚持(不改变态度),致使边境的战事多次兴起。现在听说你在沙漠中去世,朕感到非常悲痛,特意派人前去吊唁,用牲畜和甜酒作为祭品来祭奠,来使你的灵魂享用,你要明鉴此事。’皇上认为凡是祭祀,大的祭祀、中等的祭祀除了使用制帛(按定制制作的丝织物)之外,那些小的祭祀还有使用纸做的纸钱的,这种做法出现在近代,非常不合常理,于是命令礼部商议这件事。按照《周礼》,举行大祀时要用玉帛,举行次祀时要用牲畜和丝织品,举行小祀时要用纯色的牲畜。现在商议的结果是,在京城举行的大祭祀、中祭祀都应该使用币帛,在京城之外的王国以及府、州、县祭祀典册上的神灵时也这样做,其余的小祭祀只使用牲牢和酒醴。

庚申日,分别赏赐各都司下属卫所千户以下的官员数量不等的钞币。

辛酉日,辽东都指挥使司奏报:‘新归附的投降胡虏一百零六口、牛马一百七十匹。’

壬戌日,礼部上奏:“京都的太社、太稷已经同坛合祭,而各王国、府、州、县仍然沿用旧的制度,这在礼制上是不统一的。现在商议也应该共同建造一座祭坛,神主都依照京城的制度,用石制的神主,将其埋在祭坛的南面,两个木制的神主在祭祀的时候就设置好,祭祀完毕后收藏起来。社稷坛的配位,以前是用勾龙配社,用后稷配稷。如今太社、太稷已经供奉仁祖淳皇帝配享,而各王国、府州县没有可以配享的人,所以难以设置配位。现在商议各王国的社应该称为国社之神,稷应该称为国稷之神,各府的社应该称为府社、府稷,各州的社应该称为州社、州稷,各县的社应该称为县社、县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将这个制度向天下颁布。

夜里,火星侵犯右执法星。

丙寅日,设置燕山中左二获卫指挥使司。

丁卯日这天夜里,宁夏卫这个地方风雨交加,头盔、旗帜和长矛上有火光闪现。

己巳日。五开洞蛮吴面儿等人叛乱,靖州卫指挥佥事过兴战死。起初,面儿用邪法蛊惑民众,于是聚众作乱,过兴率领三百士兵前往逮捕他,但由于寡不敌众,过兴父子被贼寇抓获,一起被害。事情上报朝廷后,皇上命令辰州卫指挥杨仲名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他们。诏书说:三苗没有德政,倚仗地势险要,不懂得人间事理,不尊奉上天的时令,多次产生盗窃(掠夺)的心思,长久以来成为百姓的祸患。近来又杀害了过兴,罪恶不可饶恕。现在任命你为总兵官,率领辰州、沅州等地的官军以及当地的隘丁兵夫前去讨伐他们。你要思考制伏敌人的谋略,看准时机,相机进取,来消除民众的祸患。辰州、沅州等地应该征调的官军,全都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秋七月初一辛未日。

壬申日,把汜水县的治所迁到成皋。

丁丑日,皇帝在太庙祭祀。派官员到鸡笼山庙祭祀功臣。

平阳府猗氏等县发生旱灾出现饥荒,(朝廷)命令户部赈济每户一石米,并且减免那里(指猗氏等县)的夏税。

戊寅日,任命前任户部尚书沈立本暂代刑部侍郎之职。

己卯日,宁夏下大雨,发生地震。蒲州万泉县发生旱灾出现饥荒,皇帝下诏书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有九千三百三十七户(得到赈济),发放粟米、麦子共一万二千七百三十九石。

辛巳日,命令西平侯沐英率领陕西所属的卫军士兵修筑岷州城,设置岷州卫来镇守此地。又设置了碾北卫指挥使司。

癸未日,设置宁山卫指挥使司。

甲申日,岁星侵犯牛宿。

乙酉日,工部上奏说:“各个藩王的王宫城规模还没有固定的标准,请以晋王府为标准,周长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皇帝批示说:可以。

戊子日,皇帝对秦王的属官下令说:“王府设置属官,本来就是古代的制度。然而古代只用擅长文章的人来辅佐各位王爷。朕分封诸子,在相府中设置武臣,是想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屏障,抵御外侮,防范祸患,没有战事时就协助君王治理国家,所以他们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现在靖江王府的官员和指挥耿良不和,甚至有欺凌指挥的意图。因此朝廷命令武相有紧急情况就出征担任将军,让获卫指挥作为他的副手,回来后就不再参与财务和司法事务,有关军务则由文臣武将商议,没有战事就引导大王向善。有时中书省的文书,有违背朕意的地方。你就按照诏令去执行它。

庚寅日,秦相府上奏请求讨论王府救获日月薄蚀的礼仪。礼部商议说:‘《周礼·鼓人》记载:拯救日、月食,就要告知王击鼓。’《春秋传》中说:‘不是日月的异常现象就不击鼓。’《尚书》说:‘日月交会不合常规,瞽乐师敲起了鼓。’自古以来发生日食、月食这样的灾异现象时,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没有闲暇安宁的时候,那么亲王也应当进行补救(以消灾异)。只是王府是庄重威严的地方,百官在这里集会击鼓,在道理上是不合适的。现在商议凡是遇到日食、月食,亲王只在露台上行礼,不击鼓。那些大小官员就向布政司、按察司击鼓(鸣冤或诉说事情等)。’皇帝听从了礼部的建议。

辛卯日,西安府的华州、蒲城县、同州、合阳县等地发生旱灾,朝廷下令免除这些地方的田租。

壬辰日,赏赐北平、辽东等五个都指挥使司下属卫所的军士冬季用的布、丝绵等物品。设置弘农卫指挥使司。

癸巳日,皇帝的第四孙朱高炽出生,他是当今皇上(朱棣)的嫡长子。

丁酉日,下令禁止被贬谪戍边的人不得呈上密封的奏章。当时有官吏、军人和百姓因为犯法而被发配戍守边疆,或者被判处劳役去屯田种地的,很多人都上奏章以求被提拔任用。考查他们的言论,发现都是荒诞虚妄没有根据的,所以下令禁止他们都不得向上进呈密封的奏章,陈述意见建议,以及借用有关部门的印信,违者都要被判处重罪。

己亥日。派遣光禄寺少卿徐英带着茶叶、纸张、衣服前往罕东买马,买到了四百六十九匹马。

派遣广东布政使赵嗣坚带着诏书到应昌去晓谕故元丞相驴儿说:‘上天顺应厌恶满盈而喜好谦逊,喜爱生机而厌恶杀戮,这是从古至今明确的训导。从前上天改变气数命运的时候,你率领步兵和骑兵秉持坚贞的节操,保卫边疆,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曾经派人去问候您,没有得到回音。所以再次派人去你所在的地方,把御寒的衣服赐给你。你能接受赏赐,安然地居住在边塞之上,来谋求后代的福分,难道不是个明智的人吗!朕说到这里,只有靠你用智慧来考量(这件事),千万不要被奸邪之人迷惑。《尚书》说:‘做善事的人会得到上天降下的百种祥瑞,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上天降下的百种灾殃,只有顺应天理才会吉利,你应当仔细考虑。’

这个月,苏州、松江、扬州、台州四个府发生了海水泛滥,淹没了居民的房屋,有很多人溺死。皇帝下诏书派遣官员去慰问他们。

八月初一庚子日。

辛丑日,赏赐羽林军等卫所的军士十万七千六百多人,麦子总共十六万一千四百多石。

壬寅日,派遣官员祭祀历代帝王。

癸卯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等各位神灵。派遣官员祭祀军旗。

丙午日,木星侵犯房宿。

丁未日,派遣官员在孔庙举行释奠礼。

戊申日,祭祀大社神和大稷神。祝文与春祭相同,但将“告祀”改为“报谢”。

任命前刑部侍郎顾礼为户部侍郎。

设置凤阳中右二卫指挥使司。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镇狱令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小姐她又不见了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凤啼霜华录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