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牧羊人牧羊人 > 第20章 拳套上的锈(第1页)

第20章 拳套上的锈(第1页)

紧急集合号的金属啸音捅破营区夜空时,我正歪坐在折叠凳上,用后槽牙啃最后一截绷带。那绷带在虎口缠了三天,边缘早卷成硬壳,混着血痂粘在茧子最厚的地方,牙尖刚挑开结扣,痂皮就跟着撕开,腥甜的血味立刻漫进喉咙,牙床酸得发颤。

血渍在纱布上凝成硬壳,边缘翘起来,像块被太阳晒裂的红土,扯到最紧处,皮肉被带得往起抽,疼得太阳穴突突跳,舌尖瞬间麻成一片。我没松手,借着这股劲猛地一拽,纱布“刺啦”断开的脆响里,虎口新露的红肉上还挂着几缕白丝——是没撕净的纤维,沾着血珠,在月光下亮得刺眼。

帐篷顶的帆布破了个三角口,是上次搜山时被树枝刮的,边缘还勾着半片枯叶。月光就从那破口钻进来,斜斜切过空气,带着点夜露的凉,在地上铺出条银亮的线,刚好落在我摊开的观察记录本上。本子封面磨出毛边,边角卷成波浪,是被雨水泡过又晒干的缘故,纸页间还夹着片橡胶叶,早枯成了深褐,叶脉像无数细铁丝。

最后一页的界碑素描被夜风掀得轻颤。界碑的石纹用铅笔涂得深浅不一,像真的刻在纸上,底座的红土被我抹了淡赭石,晕开的边缘带着点湿意,倒像刚被雨水浸过。最扎眼的是顶端的国徽,五角星被我反复涂抹,铅笔屑在纸页上积成小堆,墨色重得发乌,晕开的边缘像团凝固的血,把旁边的日期都浸成了暗红——那是三个月前,李凯在17号界碑后胸中枪的日子,数字“15”的最后一横被血点洇断,像道没愈合的疤。

哨音还在炸响,不是绵长的催,是短促的急,一下下敲在耳膜上,像有人用枪托猛砸营区的老槐树。我手忙脚乱地合本子,铅笔从纸页间滑出来,“当啷”撞在折叠凳腿上,笔芯断成两截,其中一截蹦起来,刚好扎在刚撕开的纱布上,把那点新鲜的血珠戳得散开,像朵突然绽开的小红花。

“黄导!快点!”阿江的吼声裹着夜风砸过来,粗粝得像砂纸擦过铁皮,撞在帐篷帆布上时,整片布都往内凹了凹。那帆布本就打了三个补丁,最底下那块是块军绿色防雨布,边角被虫蛀得发毛,此刻被吼声震得剧烈哆嗦,上面结壳的泥点噼里啪啦往下掉——多半是上周暴雨时溅的,混着草籽和沙砾,砸在我的解放鞋面上,像撒了把碎玻璃。

哨音还在营区里炸,不是单声的急,是叠着的乱,阿江的吼声就裹在哨音里,尾音劈着叉,听着比哨子还慌。我手忙脚乱去够帐篷杆上的战术背心,那背心被夜风掀得直晃,肩带勾在杆顶的挂钩上,磨出毛边的地方沾着片干硬的牦牛粪,是上次巡逻时蹭的,风一吹还带着点土腥气。

指尖刚抓住背心下摆,金属扣“咔啦”一声刮过侧腰——正撞在去年那颗流弹擦过的地方。那道疤早结了硬壳,像条浅褐色的蜈蚣趴在肋骨上,平时阴雨天不过是隐隐发沉的钝痛,此刻被冰凉的金属一蹭,疼意突然尖锐起来,像有人用锈钉子轻轻扎了一下,麻劲儿顺着脊椎往上窜,后脑勺嗡的一声。

“操!”我低骂一声,抓背心的手没稳住,口袋里那支铅笔“骨碌碌”滚了出来。笔身早被汗泡得发涨,握笔的地方磨出个浅窝,是我用了三年的那支,笔尾还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守”字——是老班长教我刻的,他说守界碑就像握铅笔,得攥紧了才不会跑偏。

铅笔在泥地上打了个滚,笔尖朝下扎了扎,又斜斜滑出去,在刚被夜露浸软的泥地上拖出条弯弯曲曲的线。那泥是掺着碎石子的红土,被线划开的地方翻出深褐的内里,像条受惊的小蛇,尾巴还在微微抽搐。最后铅笔撞在帐篷钉上,“咚”的一声闷响,笔芯“啪”地断成两截,短的那截弹起来,正好落进我刚撕开的绷带堆里,白纱布瞬间洇出个灰点。

“黄导!再磨叽要死人了!”阿江的吼声更近了,听着就在帐篷外,脚步声“咚咚”踩在冻土上,像头受惊的野牦牛在狂奔。我咬着牙把背心往身上套,金属扣又刮了下旧伤,这次没顾上疼,反手捞起地上的铅笔,胡乱塞回裤兜,拉链“刺啦”拉到顶时,才发现刚才急着拽绷带,虎口的新伤又渗出血来,把背心内侧的帆布染出个红点子,像朵没开的花。

营区的马灯是骤然亮起来的。不是一盏两盏的次第明,是几十盏铁皮灯罩同时被拽亮,“咔嗒”声在夜空里连成片,像有人把星星揉碎了撒进营区。灯罩边缘结着圈黑垢,是常年烧煤油积下的,灯光透出来就带了层暖黄的毛边,裹着后半夜的水汽——那水汽里混着草腥、马粪和冻土的凉气,把光泡得沉甸甸的,往地上压。

地面是前几天下雨踩烂的泥地,掺着碎石子和枯草根,此刻被灯光一照,影子就全钉在了上面。有人刚从帐篷里冲出来,军靴上还沾着草叶,影子就被拉得老长,脚尖戳到旗杆基座的石头上;有人手忙脚乱系武装带,影子的胳膊拧成麻花,腰带扣的金属反光在影子上戳出个亮斑;连邓班脚边的老黄狗都被惊得直起耳朵,影子趴在地上,尾巴绷得像根细铁丝。

邓班就站在旗杆下。旗杆是根老松木,下半截被虫蛀得坑坑洼洼,缠着圈褪色的红绸,是去年建军节挂的,现在只剩半片绸子在风里抽抽。他背对着旗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绷得没一点弯,腰腹收得像块铁板——我知道他腰上有块旧伤,是五年前追毒贩时被砍刀划的,此刻作训服的衣摆被风掀起来,能看见腰带勒出的硬线,把那道疤的轮廓都显出来了。

作训服的拉链从领口一路咬到小腹,拉锁头磨得发亮,链齿却卡着根草屑,是白天巡逻时沾的。他下颌线绷得紧,胡茬在灯光下泛着青黑,像刚用刺刀刮过的铁板,颧骨上那道疤——去年在界碑旁被流弹擦伤的——被灯光照得深浅分明,像条趴在皮肉上的蜈蚣。

右手攥着的对讲机还在“滋滋”乱响。那对讲机是旧款,黑色塑料壳裂了道缝,用透明胶带缠了三圈,线从袖口钻进去,绕在手腕上,被汗水浸得发黏。杂音不是单纯的电流声,是“噼啪”的爆鸣混着远处的风声,偶尔能从乱响里抠出半句话:“……三号通道西坡有车灯……”“……特警已抵勐腊河口……”,像有人在水底含着沙子说话。

他开口时,声音先在喉咙里滚了滚,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字字都像砸在铁皮上:“接上级命令——”

周围的呼吸声突然就没了。马灯的“嘶嘶”燃烧声、风刮过帆布的“哗啦”声,一下子都成了背景,只有他的声音在营区里撞。

“联合公安、特警,”他抬了抬下巴,目光扫过队列,那目光比马灯的光还硬,扫过谁,谁的影子就往泥里缩了缩,“对三号通道至勐腊段,全长二十七公里,进行突击检查。”

对讲机突然爆出串尖锐的电流声,像根钢针戳进耳膜。他皱了下眉,拇指按在通话键上,指腹的茧子把塑料壳磨得更响:“目标——”

这两个字拖得极短,却让队列里有人不自觉地摸了摸枪套。我能看见前排小王的喉结动了动,他去年在勐腊缉过毒,那片林子的瘴气能把人眼睛熏红。

“武装贩卖人体器官团伙。”

最后五个字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股铁锈味。我盯着他攥对讲机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泛了白,虎口的老茧在灯光下凹凸不平——那是常年握枪磨的,枪柄的纹路都刻进肉里了。

风突然紧了,马灯被吹得晃了晃,灯光里的水汽就跟着翻涌,把邓班的影子扯得歪歪扭扭。远处的山林黑得像块浸了墨的绒布,只有三号通道的方向,隐约有车灯的亮在雾里闪,像鬼火。有人的枪套“咔”地响了声,是保险被拨开的动静,在这死静里,脆得像道裂帛。

帐篷角落的应急灯忽明忽暗,灯管嗡嗡的震颤声里,杨文鹏正把三角巾往李凯肩上缠。那三角巾是军绿色的,边角磨出了毛,上次搜山时沾的泥渍还在,干硬得像层壳。他的手指比刚才清创时狠了不止三分,拇指关节抵着李凯肩胛骨的位置,往里摁的力道带着股蛮力,绷带在腋下绕第三圈时,“噌”地磨过伤口边缘,李凯喉结猛地滚了滚,没忍住的抽气声卡在喉咙里,像被砂纸蹭过的木头。

“嘶——”李凯的眉头拧成个疙瘩,额角的冷汗顺着眉骨往下滑,滴在胸前的作训服上,洇出个深色的圆点。他左肩的伤口是刚才紧急集合时挣裂的,子弹擦过的地方本就没长好,此刻被绷带勒得发紧,红肉从纱布边缘往外顶,把白色的纱布染出片刺目的红,像朵被揉烂的花。

杨文鹏没松劲。他的指腹上还沾着碘伏,那股刺激性的气味混着血腥味往鼻子里钻,胡茬在下巴上支棱着,被应急灯照得泛青。缠到第四圈时,他突然拽紧了绷带末端,牙齿咬着绳头用力打结,“啪”的一声脆响,绳结勒进李凯的皮肉里,李凯的手猛地攥住了身下的行军床栏杆,指节泛白,把木头栏杆上的旧疤都抠得更清楚了。

“这帮杂碎。”杨文鹏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股铁锈味。他腾出的左手正攥着医用箱的金属锁扣,那锁扣是黄铜的,被磨得发亮,此刻被他攥得变了形,指腹的茧子嵌进锁扣的花纹里,连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箱子没盖严,露出半瓶碘伏,瓶口结着层棕褐色的痂,旁边散落着几枚缝合针,针尾的线在风里轻轻晃,像些细弱的蛛丝。

“上个月勐远乡那三个采胶工,”他低头往绷带上别安全别针,针尖戳穿布料时格外用力,“肯定是他们干的。”

李凯的呼吸顿了顿。他记得那三个采胶工——都是五十来岁的汉子,每天天不亮就背着胶桶钻进橡胶林,胶刀在腰上晃出叮当响。失踪那天是个雨天,胶林里的雾气浓得化不开,他们的胶桶丢在界碑附近的水沟里,桶沿还挂着没来得及刮的胶乳,干硬后像层琥珀,旁边的泥地上有几道被拖拽的痕迹,深得能看见底下的红土,还沾着点碎布料,是采胶服上的蓝格子。

“乡派出所搜了七天,”杨文鹏把最后一根别针摁牢,指腹蹭过李凯肩上凸起的骨节,那里的皮肤因为反复受伤,早就失去了弹性,“只在溶洞里找着只胶鞋,鞋帮上的血都发黑了,鞋底还粘着片橡胶叶——跟你上次在17号界碑捡的那片一模一样。”

应急灯突然闪了两下,光线下,杨文鹏的眼白有些发红。他猛地合上医用箱,锁扣“咔嗒”扣死的声音在帐篷里格外响,震得箱角那瓶没盖紧的酒精晃了晃,洒出两滴在地上,立刻洇出片白痕。李凯能看见他攥着箱柄的手在抖,不是怕,是恨——去年他弟弟就在勐腊的橡胶林里失踪了,至今没找着尸首,只留下个装着半桶胶乳的铁桶,桶底的孔洞边缘,有圈细密的牙印,像被什么东西啃过。

帐篷外的集合哨还在炸响,短促得像枪栓在动。杨文鹏拽起李凯的胳膊往起拉,三角巾被扯得更紧,李凯疼得闷哼一声,却看见杨文鹏后颈的青筋在跳——他脖子上有块烫伤,是去年缉毒时被烟蒂烫的,此刻那道疤在应急灯下泛着红,像条醒着的蛇。

“走。”杨文鹏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股烧起来的劲,“这次不管挖地三尺,也得把这帮狗娘养的给钉在界碑上。”

往战术背心左胸口袋塞观察镜时,镜筒的金属边缘刮过口袋内侧的帆布,“刺啦”带起根线头。那观察镜用了五年,镜筒上的黑漆早被汗泡得斑驳,露出底下的银白,调焦轮卡着半粒沙砾,是上个月在17号界碑旁的石缝里蹭的,转起来总带着点滞涩的“沙沙”声。我使劲把镜身往里按,指尖突然撞上个硬邦邦的东西,圆滚滚的,边缘带着点硌手的锈迹。

摸出来看,是颗9毫米手枪弹壳。黄铜底子早被锈啃得发乌,却在弧面最凸处磨出片亮银——那是我用砂纸蹭了半个月的结果,边角被指甲磨得光滑,揣在兜里三个月,连弧度都记得清。上次搜山时在界碑后坡的灌木丛里捡的,弹壳口还留着圈淡淡的击发痕,像个没愈合的月牙。当时李凯蹲在旁边用树枝扒拉,说这弹壳落地不超过三天,周围的草叶上有火药灼烧的焦痕,“是近距离射击,估计是灭口”。后来我就把它塞进记录本里压纸角,翻页时总硌着指腹,倒成了个念想。

指尖刚蹭过弹壳磨亮的地方,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素描本!最后一页的界碑旁还画着三号通道的隐蔽山口,昨天傍晚补画的,用红铅笔标了三个溶洞位置,那是采胶工失踪前最后出现的地方。

“操!”我低骂一声,转身就往帐篷跑。军靴踩在泥地上打滑,刚才没系紧的鞋带缠在一起,差点把自己绊倒,手忙脚乱扯开时,战术背心里的弹匣“哐当”撞在肋骨上,震得旧伤又隐隐发疼。

帆布帘被我拽得猛地掀起,边缘的补丁——块蓝白格子的采胶服布料,是上次从勐远乡带回的证物——跟着翻飞起来,露出帐篷里的光景。地上铺着块迷彩垫,边角被虫蛀得发毛,垫上还留着我坐过的浅痕,旁边扔着半截铅笔,笔芯上沾着点赭石颜料,是画胶树时蹭的。

最显眼的是垫中央那幅没画完的地形图。纸是从笔记本上撕的,边缘参差不齐,被夜风掀得轻颤。橡胶林的轮廓用铅笔勾了三遍,线条深的地方快把纸戳破,胶树被画成歪歪扭扭的竖线,树干上被我用橡皮擦出些斑驳的白痕,倒像真的挂着胶乳。诡异的是树影——本该斜斜趴在地上的影子,被我硬生生画成了举着刀的人形,刀刃的弧线用红铅笔描过,笔尖戳破纸页,露出底下迷彩垫的绿纹,像道淌血的伤口。

风从掀开的帘口灌进来,吹得地形图“哗啦”作响,页脚卷起来,露出背面我写的标注:“三号通道西坡溶洞群,第7个洞口有新鲜排泄物,疑似近期有人活动”。我一个箭步冲过去,手指刚按在纸页上,就听见帐篷外传来阿江的吼声:“黄导!还磨蹭什么!邓班要带人先走了!”

手忙脚乱地把地形图塞进战术背心的夹层,铅笔从垫上滚下来,“咕噜”撞到帐篷杆,笔芯断成两截。转身时,眼角瞥见迷彩垫边缘还沾着片橡胶叶,叶尖的锯齿上挂着点暗红——是上周在溶洞里蹭的血渍,早就干硬了,却在风里晃得像只睁着的眼睛。

“找什么呢?”

声音从斜后方飘过来,带着点烟草烧透的焦糊味,混着股淡淡的火药气——是傣鬼身上特有的味道。我回头时,正撞见他往这边走,军靴踩在泥地上没什么声响,像只踩着草叶的山猫。他左胳膊上的靛蓝鹰纹被马灯的光映得发亮,鹰首从袖口探出来,鹰嘴叼着条蛇,蛇身盘过手肘,鳞片用针脚挑得根根分明,尾尖却被道旧疤截断——那是三年前在界碑旁被砍刀劈的,当时血把半条胳膊的纹身都泡成了紫黑,现在疤肉凸起来,倒像蛇尾真的断了截。

他嘴角叼着支没过滤嘴的烟,烟卷是自己卷的,纸边歪歪扭扭,露出点金黄的烟丝。火星在唇间明灭,把他高挺的颧骨照得忽明忽暗,鼻梁上那道疤——去年缉毒时被碎玻璃划的——在光线下像条细蜈蚣。烟灰积了长长一截,他没弹,任它悬着,快掉时突然歪头用舌尖一顶,烟灰“簌簌”落在战术背心上,烫出两个小黑点,他眼皮都没眨一下。

右手把玩着颗卵形手雷。看型号是老式的,墨绿色外壳被磨得发乌,表面坑坑洼洼,像被什么东西啃过,握把处缠着圈胶布,胶布边缘卷起来,露出底下的锈迹。最瘆人的是保险栓——那根弯成钩状的细铁丝松松垮垮挂着,末端还留着排牙印,白森森的,是他刚才用虎牙咬开的,涎水在金属上洇出片湿痕,顺着钩尖往下滴,快落到撞针上时,他突然反手一旋,手雷在掌心转了个圈,保险栓“咔嗒”卡在指缝里,撞针的银光闪了闪,像条吐信的蛇。

“再磨蹭,”他抬抬下巴,烟卷在唇间颤了颤,目光扫过我手里没塞好的地形图边角,“邓班真能让你背着观察镜,绕着营区那圈老林子跑五公里。”

风从他身后钻过来,掀起他作训服的下摆,露出腰侧的枪套,套子磨得发亮,边缘的线都开了,露出里面的黑色皮革。他左胸口袋别着枚三等功奖章,被烟卷的火星燎过个小豁口,倒像枚战损的勋章。鹰纹纹身的翅膀下还藏着个刺青,是行傣文,我只认得最后两个字是“守土”,旁边叠着道弹痕,子弹擦过的地方把靛蓝染成了褐黄,像鹰被打穿了翅膀。

他突然把烟卷从嘴里扯出来,用手雷的保险栓轻轻敲了敲我的战术背心——那动作极轻,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哐当”一声,我口袋里的弹壳被震得撞在观察镜上,发出细脆的响。“刚才邓班点人数,就差你。”他往地上弹了弹烟灰,火星落地时溅起点泥星,“那帮杂碎在三号通道的溶洞里藏了至少三天,特警的无人机刚传回热成像,七个热源,都带着长条形热源——估计是砍刀或钢管。”

手雷在他掌心转得更快了,保险栓的铁丝勾着他的虎口,那里的茧子比我的还厚,是常年握枪磨的,纹着的鹰爪图案被茧子磨得发浅,倒像真的鹰爪在皮肉里生了根。“你那本破图,”他用下巴指了指我刚塞进背心的地形图,“等端了窝再画也不迟。现在去晚了,只能捡点弹壳给你那宝贝记录本当镇纸。”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救赎破碎师兄后被缠上了  情深意正浓  真千金她一心向我(穿书)  替身爆红后和大佬们炒CP[娱乐圈]  我在紫云山当杂役  玉殿春浓  诡异高中毕业后[万人迷]  觅夏  碎玻璃  红枫领的斯塔夏农场[西幻]  穿越成贵族学院的炮灰白月光  被夺舍成妾,我反手抢系统逆袭  弱女擒烈郎  啥,假孕暴露了才穿书?+番外  遗神银行  大统领每夜抱我牌位入睡  病娇纷纷折腰+番外  汉家天子(朕就是这样汉纸)  不当坏女人后[快穿]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清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