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那端,她靠在床头,新生儿安稳地睡在臂弯里。
当看到程奶奶的糕干时,她眼睛顿时亮了:“程奶奶,您愿意教我们做这个吗?我们可以把做法拍下来,做成产品……”
程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手:“这粗陋东西,哪上得了台面……”
“这才是最宝贵的!”李苏调整了下坐姿,语气认真,“现在机器做的点心五花八门,反而这种纯手工、有来处的传统味道买都买不到。”
说干就干。
等李苏出了月子,“家滋味”的后院小小厨房就成了传统美食的研发基地。
李苏悄悄的将旁边联排的商铺给买了下来,扩充了店铺的面积。
每个周三下午,程奶奶都会准时到来,系上围裙,手把手教容意和李苏制作杨村糕干。
“米粉要石磨的才香,不能用机器打的,”程奶奶的手沉稳有力,一边推动小石磨一边说,“我祖母说过,手上的温度、推磨的节奏,都会影响米浆的质地。”
李苏认真做着笔记,不时用手机拍摄细节。
吴玮特意架设了摄像机,记录下完整的制作过程。
刚满月的小宝宝被安放在门口的摇篮里,听着石磨规律的吱呀声睡得格外香甜。
几次试验后,问题出现了——传统配方过于甜腻,可能不符合现代人口味。
程奶奶却十分坚持:“糖少了就压不住米腥气,老祖宗的方子动不得。”
僵持之际,李苏想出了两全其美的主意:“我们做两个版本如何?‘经典版’完全遵循古法,‘轻甜版’适当减糖,让顾客各取所需。”
第一批二百块糕干试制品放在店里免费品尝,附带一张精心设计的卡片,讲述杨村糕干从清末民初流传至今的历史。
不到半天就被领取一空,预约订单却接到了五十多份。
“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程奶奶看着订单单,手都有些发抖,“我这家传的手艺……真还有人认?”
杨村糕干的成功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社区老人的记忆宝库。
曾经在绍兴酒厂工作过的沈爷爷送来了家传的香糕模子;
客家裔的邱奶奶演示了如何用竹叶包裹糍粑;
甚至连李明德都想起了母亲生前常做的芝麻糖片……
小店后院越发忙碌起来。
每周都有老人带着家传食谱或工具前来“献宝”。
李苏专门准备了一本厚厚的册子,详细记录每道传统小吃的来历、配方和背后的家庭故事。
“咱们得给这些美食起个好名字,”吴玮整理着拍摄的视频素材,“不能简单叫‘芝麻糖’,而是‘古法手作黑芝麻片·七十年家传配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玄学,大佬妈咪狂炸了! 人皇归 (足球同人)[足球]歪芮古德+番外 只是幻想,却掀起了灵气复苏 重开打怪,结果就我一个是土著+番外 (足球同人)[足坛]凯凯而谈 (崩铁同人)在崩铁当海王的可行性报告 躺赢的咸鱼 (足球同人)[足坛]仁仁吸猫 玄刃斩天 (综漫同人)伏黑哥,请用! 旅行签到:探寻人间声色味 锦堂藏玉 深海缉恋 重生之冰山影后她不对劲 裴小 姐她是捉妖师大佬 (足球同人)[足球]玎玎猫儿 穿成顶流他妹后,我靠玄学爆火了 重生之虫族雄子 在海上求生游戏中成为强者+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