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走过青春岁月作品 > 第四章 如果当初我勇敢(第22页)

第四章 如果当初我勇敢(第22页)

女孩帮我把行李提到了楼上,又问我还有多少行李,要去帮我搬家。我愣住了,这怎么行呢?但是女孩说她今天请了假,闲着也是闲着,觉得和我有缘,一定要帮我搬家。

一路上,她问我行李多不多,我说有点儿多。她想了想,说:“没事,我跟你搬完再走。”到了朋友家,她一看我的行李忽然扑哧乐了,说:“嘿,你这点儿东西也叫行李啊?!”然后三下五除二帮我重新捆扎了一下,和我一起提下楼。在我想象中原本浩大艰巨的工程,因为她的出现,忽然轻松起来。

她招手打了辆出租。本来,我交完房租身上几乎没什么钱了,所以之前才坐地铁的,但总不能叫她跟着自己一起挤地铁,所以我狠狠心,觉得出租就出租吧。结果到家时,她居然抢着付了账,我给她钱她怎么都不要。

我很过意不去,当时已是正午,于是坚持要请她吃饭。她也饿了,推脱不过,我们进了间普通的小饭店,任我怎么说,她也只点了一份番茄炒蛋盖饭。

临走时,她又把电话留给我,说我一个人北漂不容易,有什么困难可以联系她。

她离开后,有段时间我很想给她打电话,可是没什么好的借口,也担心她忙碌,终于还是没能拨下那个号码,于是渐渐失去了联系。

只是,因为那个从未拨过的电话号码,北漂开始的日子,我心底生出更多的勇气。我一直想,一年之后,自己也要和她一样硬气,看着那些行李不屑地说:嘿,这点儿东西也算行李啊!于是,那些排着队扑来的困难和初来北漂的难挨时光,终于因为一个陌生人无意的话语,而令我不再恐惧。

如果有圣诞老人

大学毕业那年我不满22岁,在北京一家出版公司里当毛手毛脚的小编辑。初来北京的半个月,不争气的我每天都哭,因为一个很滑稽的理由:我严重路痴,刚租了房子,每天下班都找不到家在哪里。

但是我的北漂生活很快就结束了。23岁那年,我告别刚刚开启的图书编辑生涯,满怀好奇地奔赴英国留学。这是个随时能让我在心底发出感叹的国度,无论是辩论的议员,还是谈论亨利王子裸照的街头男女,都用一种歌剧家的喉咙、吟诗般的语调在说话。

不过,我的班级并不是典型的“英国课堂”,班级里大部分是亚洲人,中国人尤其多。我想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就刻意避开了国人的圈子去混社团。英国的社团每周一次,结束后谁都不记得谁。因此,来英国半年,我始终是可怜巴巴的一个人。一个人煮意面、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逛博物馆。

圣诞节即将来临,街道上的彩灯和装饰一天天多起来,节日的氛围扑面而来,我独自走在热闹的街头,感觉凄凄惨惨戚戚。想象着不久之后的圣诞节,我一个人为自己唱圣诞歌的冷清画面,我在心底一遍遍地说NO(不)。终于,在一个漫长黑夜,我边在HostUK(英国一个民间非盈利组织为留英学生免费安排当地志愿家庭进行文化交流)网上申请去英国寄宿家庭短住,边祈求着,如果有圣诞老人,请一定给我一个美好的圣诞节吧!

没多久,一封邮件就躺在了我的邮箱里,像是圣诞老人提前送了我礼物:有一家来自Brixham(布里克瑟姆)小镇的爷爷奶奶决定“收留我”去他们家过圣诞了!奶奶还特意发邮件来说,他们几年前才结婚,两边子女非常多,孙子孙女就有13个,是个非常大的家庭。

我拿着一张Brixham的火车票,怀着小小的忐忑踏上了旅程。但没想到,路途中遇到洪水,火车走走停停蜿蜒前行,八小时后,才终于在Brixham的火车站停了下来。

天已经全黑,浑身感觉冷飕飕的。但大家看上去心情似乎都不错,大概因为要到圣诞节了,一个个冲出火车站就跑了起来,唯有我迷茫地打量着这个小镇。

很快,我发现了一个银白头发、戴着圆片眼镜、穿着红色衣服的爷爷,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个子高高的,背也非常直。他穿过人群径直向我走来,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哇,好像一个圣诞老爷爷。

他笑眯眯地说:“你是Kia吗?”我清醒过来,说:“是呀,你就是Tony(托尼)吧!”他笑了,边点头边接过我手上的行李。

爷爷的太太Sue(苏)就等在车旁,她圆胖的身子裹着碎花连衣裙,眼睛也是圆圆的,整个人神采奕奕,特别活泼,从见到我的那一刻起就不停地说话。

我坐着爷爷奶奶的车回家,车一直神奇地在山上跑,另一侧是黑漆漆的大海。奶奶把车开得飞快,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停在了山顶的一座红砖二层小楼前。

那是我第一次住传统的英式家庭,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影视剧里。进门就看到哈利·波特住的那种壁橱上挂满的盖着世界各地邮戳的圣诞卡片,左侧门通往客厅,客厅里有墨绿的棉布沙发、厚厚的灰羊毛地毯、黑铜雕花壁炉、老式电视机,镶扣红棕皮躺椅、整面墙的落地窗下摆满CD和书的柜子以及圣诞树下堆着的礼物,让我有一种“这才是英国”的真切感受。

奶奶风一般从厨房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鸡肉派、糯米布丁、烤面包,在叮叮当当的刀叉盆罐声中,她给我说起他们的故事。

那时我才知道,虽然七八年前才结婚,他们却是从年轻时就相爱了。

两个老人的故事,像是BBC的午间剧场,要追溯到50多年前。当时Tony和Sue还是一对普通的情侣,相处甜蜜,谈婚论嫁。但是,当时的北爱尔兰总有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两人在战争中失散了,再也找不到彼此的消息。很多年后,爷爷娶了妻子,奶奶也嫁了人。

而就在几年前,奶奶居然在电视台一档地方节目上看到了爷爷。而且时隔多年,奶奶一眼就认出了他来。那时候,奶奶已经离婚多年,爷爷的妻子已经过世。奶奶看着电视上的爷爷,很快给他写了封信去,第一句话就是:嘿,托尼,你还记得我吗?

就这样,隔了几十年之后,爷爷奶奶终于再见面了。他们发现,彼此都没有忘记对方,而且和当年一样有着说不完的话。没多久,爷爷卖掉了在约克的房子,在Brixham这个海滨小镇和奶奶重新组建了家庭。

结婚那天,74岁的Sue戴着孔雀尾小礼帽,和80岁身着礼服的Tony很相称。双方的7个孩子和13个孙子孙女加上亲戚朋友把小镇教堂塞得满满当当的!

和这对非凡的老夫妇一起生活乐趣十足。早晨醒来,和厨房忙碌的奶奶打招呼,会遇到松鼠从院子外的森林中,踩着树顶小径蹦跶到院子里,在爷爷特意为它们制作的秋千上玩耍一番。午饭后,帮忙做家务时,爷爷还会耐心地对我讲洗碗机的运作方式。

爷爷的家外面是悬崖,悬崖底下就是大西洋。吃完饭,爷爷会很绅士地提议说:“不如我们去散步吧?”他就领着我和另一个寄宿的土耳其女孩,走几步转个弯,踏上了悬崖旁边的林荫路。吹着大西洋刮来的风,看着浪涛拍岸,我在心里感叹,这真是“高规格”的散步啊。

住了几天,慢慢摸清了爷爷的习惯,比如他的作息十分规律,每日中午必在院中的阳光房打个盹儿,醒来便慢条斯理地煮咖啡,因为“天大的事,也不如来杯咖啡吧”。再比如他的脑子里总是能蹦出一串新主意,无论是几十年前为了娶妻自己组装的汽车,还是世界旅行。他嘲讽自己总是:“Doit,seewhathappens。”

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日子过得飞快,平安夜到来了。我按捺不住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连夜画了六幅画。有家乡厦门的风景,也有这个海边小镇,我将画拼成一个多面体,包装好悄悄放在了圣诞树下。而第二天早晨,我竟然发现床边多了一双缝着我名字的圣诞节靴子,里面鼓鼓囊囊地塞着十几个包装精美的小礼物,是奶奶亲手缝制的!

一大早我飞奔到厨房拥抱感谢奶奶,她穿着鲜紫色的礼服开心地说:“今天你的任务是当邮差!”

奶奶又一阵风似的飙起车,载着我在山上的社区里来回地转着圈。每到一家,我便敲开主人的门,送上圣诞卡片和祝福。在养老院和独居老人的家,奶奶把亲手织的画和各种小玩意儿送给老人,并邀请她们圣诞节到家中玩。

上午10点,教堂钟声响起。奶奶把我放进一群穿着天使、牧人服装的孩子中,便急急地去做礼拜的准备。我还在和孩子们闹,没想到一个阿姨急急地抓住我问,你能顶替一个未到场的人来参加圣诞吟颂吗?于是,在爷爷奶奶惊讶的目光中,我登上演讲台,大声朗诵着临时抱佛脚向小妹妹学来的圣诞故事篇章,心底无限快活。

礼拜后刚回到家,大大小小送祝福的朋友就都来了,比在家乡过年还热闹,还有圣诞老人打扮的邻居。他们驱车从耶路撒冷采来火种,放在油灯里,在圣诞节的早晨分送到各家各户(取自《圣经》中将耶稣比作“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之意)。

圣诞的夜晚,爷爷拿出一个录像带,录着一部著名的圣诞动画《雪人》。我们坐在沙发上,挑选好最舒服的位置,奶奶端来了香气四溢的咖啡甜点。看完动画片,奶奶又放了一部纪录片,讲阿富汗发生战争时,阿富汗军嫂组织了一个合唱班的故事。合唱班唱了许多温暖动人的歌曲,其中有一首最为特别,军嫂们每人说一句最想对老公讲的话,这些话拼起来就成了那首歌的歌词,音乐老师谱上曲,那首歌也成了当年圣诞节最受欢迎的曲子。

其实和爷爷奶奶度过的圣诞节很平淡,但这种平淡里的温暖却是我在英国很长时间里最大的慰藉。无论走到哪里,我心里都在惦记着:那个英国西南角的小镇,一片大海、一处悬崖、一片森林,还有松鼠的陪伴和咖啡香气中那对恩爱的老夫妇。

圣诞后回到校园,我一直念念不忘小镇的爷爷奶奶,为了将Tony和Sue的故事说给别人,我特意参加了“生命写作课”,和一群六七十岁的奶奶们一起写、读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个个经历曲折,有人从阿富汗战场死里逃生、有人跨越几个国度,也有人是身患癌症的巴西心理学家,我是最小的学员,与他们相比,我才23年的人生毫不丰富和曲折。但是我有着一个和英国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圣诞节,这是我留学生涯里最温暖美好的一页。

差等生的峰回路转

九岁之前,我在农村。

那时候的性格与现在截然不同:抄作业,爬墙爬树,跟男生打架,玩到深夜才溜回家。父亲一直在城里打工,母亲独自在乡下带着我和哥哥。田里的那块地快要荒了,所以只要没有惹下大祸,她就腾不出工夫管我们,我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玩闹。

令我得意的是,我虽然贪玩,成绩却是相当不差,每次考试都当仁不让地排在前面。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格外喜欢我。

班主任姓秦,教语文,短发,微胖,是城里来的女老师,说话声音很好听。

小学二年级,有一次课间,我忽然流鼻血,不知所措。有个同学大喊,快找老师去!我和同学一听,想也不想就真的去找老师了。在去的路上,身边走过两个高年级的同学,不屑地随口说:“找老师有什么用,难道让老师帮你洗吗?!”

我也愣住了。对啊,找老师有用吗?

这时候秦老师已经找来了,她二话不说,把我领到水龙头前,叫我举起另一只胳膊,开始帮我洗鼻血。那时候,我第一次隐隐感觉到,老师和老师是不一样的。

秦老师虽然在农村教书,但她觉得农村的孩子不能什么都不知道,于是不时地给我们讲些有意思的见闻,还带着城里的女儿来教我们跳舞。

因此,我九岁之前的童年,可以用无忧无虑来形容,反正没什么痛苦的记忆。但之后的小生活一路颠簸,脑海里连“不幸”的细节都清清楚楚,这大概就是开始“记仇”了吧。

九岁那年,全家要随父亲迁到城里。我要转学了。

知道我要走,秦老师似乎很难过。那时候有一些感情我还不能够完全体会,之前奶奶去世,自己也是迷迷糊糊的,还笑着招呼在门口看热闹的同学。现在想起来,心底很是悲伤。最偏袒我的奶奶永远不会再把柿子藏起来留给我了,我还傻乎乎地站在院子里冲别人可耻地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军装下的绕指柔  江先生,你心动了  你好,旧时光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我想和你过好这人生  原生之罪  如果你爱我  兄弟  泡沫之夏(全集)  人鱼恋爱法则  明月如霜:全3册  崔老道捉妖之夜闯董妃坟  女不强大天不容  爱的天空下雨了  大周小冰人  我在西藏这些年  最慢的是活着  致命邂逅  张居正  沙海(合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