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清晨总裹着桑蚕丝的软香。天刚亮透,年轻绣娘们就抱着新纺的绣线往院子里走,竹篮蹭过青石板路,发出轻脆的“嗒嗒”声。姜芸站在堂屋门口,看着墙上刚刷好的“非遗保护示范单位”牌匾——杉木底色,烫金的字还泛着淡淡的漆味,是昨天县文旅局的人送来的。
指尖轻轻碰了碰牌匾边缘,木头的纹理硌着指腹,不似绣线柔软,却带着沉甸甸的实感。她想起三个月前,山崎雄一拿着收购合同闯进山寨绣厂时,刘翠花眼里的贪光;想起听证会上,张师傅颤巍巍展开民国绣稿时,指尖的抖动;想起小满在巴黎展厅里,流着汗绣完最后一针时,血滴在凤凰冠上的红。这些画面像绣线一样,在她心里织成了一张网,网住的不只是苏绣的技艺,还有一群人的坚守。
“姜社长,早啊。”院门口传来刘翠花的声音,比上次见面时亮堂了些。她手里提着个竹篮,篮沿搭着块蓝布,走近了才看见,里面装着刚摘的青菜和几个土鸡蛋,“我家菜园里种的,没打农药,给大伙添个菜。”
姜芸接过竹篮,指尖触到篮壁的潮气,带着泥土的温度。“你这又是何必。”她往屋里让她,“上次说的培训课,你要是想来,明天就能来,跟其他绣娘一起学。”
刘翠花却没动,站在门槛外,双手在围裙上反复搓着,鬓角的白发被晨风拂得飘起来。“不了,我这点底子,怕给你添麻烦。”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牌匾,眼神里有羡慕,也有愧意,“那天工商局的人跟我说,山崎那合同里的‘独家使用苏绣技艺’条款,要是真签了,以后咱们本地人绣苏绣,都算侵权。我这才明白,我差点把老祖宗的东西,给外人送了去。”
她从口袋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纸,递过来:“这是我拆绣厂时,在仓库角落找着的,像是以前记绣线配方的本子,说不定能给合作社用。”
姜芸展开纸,泛黄的纸页上,用铅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桑蚕丝煮制需加草木灰”“金线固色用石榴皮汁”,字迹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很认真。她想起101章刘翠花收定金时,手指被钞票割破的样子——那时候她眼里只有钱,如今却把压箱底的配方献了出来。“谢谢你。”姜芸把纸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这比什么都金贵。”
刘翠花摆了摆手,转身要走,又停下,回头说:“要是山崎再敢来折腾,你跟我说,我虽没本事,却也能帮着看看门。”说完,脚步轻快地走了,蓝布围裙在晨光里晃成一个小影子。
姜芸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暖了暖——原来人心不是铁打的,只要把道理说透,把情分递到,再偏的路,也能拉回来。她刚把竹篮交给厨房的阿姨,就看见玛利亚的车停在院门口,翻译提着个黑色的公文包跟在后面。
“姜,我是来送‘礼物’的。”玛利亚走进来,脸上带着明亮的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深蓝色封皮的书,封面上印着金色的“国际非遗保护公约”字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苏绣纳入‘非遗保护重点关注项目’,这本公约送给你,里面有各国非遗保护的案例,或许能帮到你。”
姜芸接过公约,封皮的皮质很软,指尖划过烫金的字,心里一阵发烫。“太感谢了,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她翻开书,想看看里面的内容,却从书页里掉出一张白色的卡片,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巴黎卢浮宫策展部皮埃尔”,后面跟着一串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
“这是……”姜芸抬头看玛利亚。
玛利亚笑着把卡片往她手里推了推:“皮埃尔是‘东方非遗展’的主要策展人,我已经跟他提过苏绣,他很感兴趣。这张卡片是我特意夹在里面的,你要是想提前沟通参展的事,可以直接联系他。”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不过有件事要提醒你,皮埃尔之前和山崎雄一有过商业往来,虽然只是简单的丝绸采购,但你和他对接时,还是多留个心眼。”
姜芸捏着卡片,指尖能感觉到纸的厚度,心里忽然想起129章山崎留下的那张卢浮宫门票——日期是明年三月,和玛利亚说的“东方非遗展”时间刚好对上。山崎说“巴黎见”,皮埃尔又和他有旧交,这趟巴黎之行,恐怕不会太平。“我记住了,谢谢你的提醒。”她把卡片夹回公约里,轻轻合上封面,像是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收进了心里。
这时,林晓抱着一摞文件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姜姐!县人大那边回话了,‘苏绣技艺保护条例’已经被列为下个月的重点审议项目,要是通过了,以后咱们苏绣的技艺、名称,都有法律保护了!”她把文件递过来,最上面一页印着“苏绣技艺保护条例(草案)”,红色的批注密密麻麻,是县人大工作人员的修改意见。
姜芸接过文件,指尖拂过“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商业目的侵占苏绣非遗名称及技艺”这一行,眼睛忽然有点发潮。她想起104章开发溯源系统时,招商局的人说“影响外资引进”;想起109章听证会上,山崎拿出伪造的史料时的嚣张;想起那些日子,她带着绣品跑遍省非遗中心、县人大,鞋底磨破了两双,喉咙说哑了无数次。如今,条例终于要审议了,苏绣终于要有“护身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师傅呢?得让他也高兴高兴。”姜芸抬头问。
“张师傅在里屋整理旧绣稿呢,说要把民国时期的绣法整理成手册,给年轻绣娘当教材。”林晓笑着说,“对了,县科技站刚才打电话来,说新一批编码绣线的染料到了,让咱们下午去拉。”
正说着,张师傅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红布包,走到姜芸面前,慢慢打开——里面是一根银质的绣针,针尾刻着个小小的“苏”字,针身亮闪闪的,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当年她就是用这根针,给民国时期的大小姐绣嫁妆。”张师傅把绣针递给姜芸,“现在我老了,眼睛花了,用不上了,给你吧,你比我更能守住苏绣的根。”
姜芸接过绣针,指尖触到针身的凉意,却觉得心里滚烫。她想起115章听证会上,张师傅颤巍巍上台,说“苏绣的针脚,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想起131章灵泉枯竭时,张师傅送来养发药方,叹“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这根针,不是普通的针,是一代代绣娘传下来的信念。“谢谢您,张师傅。”她把针小心翼翼地放进公约的封皮夹层里,“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中午的时候,保安老李跑进来,说“山崎雄一今早离开县城了,坐的是去上海的高铁,听说要回日本”。姜芸心里一动,问:“他走之前,有没有去过什么地方?”
“去过一趟废弃的山寨绣厂,呆了大概半个钟头,出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个黑色的袋子,看不清装的什么。”老李回忆道,“还跟门口的小贩打听,问‘民国绣娘工坊的旧址在哪’,小贩说不知道,他就皱着眉走了。”
姜芸捏紧了手里的公约,心里的警惕又提了起来——山崎去山寨绣厂做什么?黑色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他找民国绣娘工坊的旧址,难道是为了找更多关于苏绣的线索?她想起101章山崎公文包里的旧照片,想起129章玛利亚给的手稿照片,这些线索像散落在地上的绣线,似乎都指向一个地方——民国绣娘工坊。
傍晚的时候,姜芸趁着没人,进了空间。灵泉池里的水比上次清澈了些,却在池边的石头上,多了几道浅浅的红色纹路,像极了121章张强病危时,她在空间里看到的反噬预警。她走到石桌前,那本民国绣娘日记突然自动翻开,停在一页写着“巴黎有故人,绣魂藏此城”的地方,字迹旁边,画着一朵小小的雏菊,和玛利亚手稿照片上的雏菊,一模一样。
姜芸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灵泉的水,凉意顺着指尖往上爬。巴黎的故人是谁?绣魂又藏在何处?山崎去日本后,还会有什么动作?这些疑问像丝线一样,在她心里缠成了一团,却也让她更加坚定——不管前路有多少风雨,她都要带着苏绣,带着这根银针,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走下去。
她从空间里出来,走到堂屋,看着墙上的“非遗保护示范单位”牌匾。晨光已经落下去了,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给牌匾镀上了一层银辉。姜芸从公约夹层里拿出那根银质绣针,对着月光看了看,针尾的“苏”字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巴黎见。”她轻声说,不是对山崎的回应,而是对自己的承诺。
窗外的风轻轻吹进来,带着桑蚕丝的软香,也带着远方的气息。这场关于苏绣的博弈,初胜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巴黎的晨光里,在那本藏着秘密的公约里,在每一根等待被绣出灵魂的绣线里。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1975,别卖我女儿 公媳禁忌之欲 带巨乳老婆光辉去按摩店按摩看着她躺在旁边被男技师插入内射的我却兴奋了 七罪赎命 falling 心动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与猫娘的幸福生活 闺蜜三人勇闯封建版的ABO世界 公媳乱伦之照顾受伤的儿媳,结果照顾到了床上,既然这样,那就更用心一点吧 醉时·春拂柳 重生公主:截胡龙运,踏碎虚空 带着逸仙去换妻,只有我没有享受到的换妻之旅 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 五零:别人啃窝头,我宠妻吃肉 心跳如擂 手握神豪系统尽收全球产业 只是顺手救个人,却被黑帮少爷缠上 冥灯照魂 和龙武的纯爱日常 甩完渣男,转头上恋综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