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那不是声音,至少不是耳朵能听见的声音。
那是一种震动。一种从地壳深处传来,沿着岩石、钢筋和每一个空气分子,直接捶打在胸腔上的共鸣。科尔文感觉自己的内脏正在随着这个节拍缓慢地移位,每一次震动都让他喉咙发甜,涌上一股混合着恐惧和铁锈味的呕吐感。
他们被活埋在地下停车场里,像一群躲在棺材里等待审判的尸体。唯一的照明,是应急灯投出的那圈惨白的光晕,将四张毫无血色的脸照得如同鬼魅。
“泰坦”正在靠近。
那尊移动的钢铁神明,那座倒金字塔形的黑色山脉,正用它那足以踏碎城市的脚步,一步一步,丈量着通往他们坟墓的距离。
没有人说话。墨菲早已切断了所有数据连接,蜷缩在座椅上,像一个耗尽了电池的人偶,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灰鸦靠在车门上,怀里的【寂灭】冰冷如铁,但她的掌心却烫得能烙印。她的眼睛死死盯着车窗外那片被碎石和沙土封死的黑暗,仿佛能用目光将其刺穿,看到外面那个正在行走的末日。
而零,他只是安静地坐着,手轻轻地覆盖在方向盘上。他的感官,早已超越了车厢的束缚。在克洛诺斯的知识库里,他能“看”到那台巨构体的一切。它的能量核心像一颗被囚禁的恒星,它的每一步都会引发微型的地磁紊乱,它周身散发的引力场甚至能让光线发生微不可察的偏折。他能“听”到它体内无数伺服机构运转时发出的、超越人类听觉范围的嗡鸣。
最让他感到恐惧的,是它的“平静”。
克洛诺斯的分析告诉他,这台“泰坦”的传感器阵列,功率足以扫描到地下一千米处一只老鼠的心跳。它不可能没发现他们。它知道他们在这里。
但它不在乎。
就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不会在意脚边的一粒灰尘。你看见了它,但你不会为它停下脚步,甚至不会为它改变你落脚的位置。因为在你的认知里,它没有被“注意”的价值。
这种被彻底无视的蔑视,比任何武器都更具杀伤力。
“咚——”
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响,仿佛天柱倾塌。整个停车场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无数的裂纹在天花板和墙壁上蔓延,更多的沙土和碎石簌簌落下。光线,彻底消失了。泰坦的巨足,其中一只,就落在他们藏身的这栋大楼废墟之上。
零感觉到科尔文的身体猛地一抽,一声被压抑到极致的呜咽从他喉咙里挤了出来。这位曾经的联盟上校,他的精神防线,在这一脚之下,彻底粉碎。
绝对的黑暗和死寂笼罩了一切。时间失去了意义。也许过了一分钟,也许过了一辈子。当那审判般的脚步声再次响起,并逐渐远去时,所有人才敢重新开始呼吸。
又过了漫长的几个小时,零才重新启动了车辆。液压杆发出一阵艰涩的呻吟,推开了头顶的巨石。当一缕灰黄色的天光重新照进车厢时,科尔文像个溺水者一样,贪婪地大口呼吸着,眼泪和鼻涕糊了一脸。
他活下来了。以一只蚂蚁的方式。
“走吧。”零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刚才经历的只是一场普通的交通堵塞,“我们没时间了。”
车辆重新驶入荒原,但车内的气氛却永远地改变了。科尔文不再坐立不安,他只是呆滞地看着窗外,眼神空洞,像一个被抽走了灵魂的空壳。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那套建立在力量和秩序之上的信仰体系,被刚才那一脚,踩得粉碎。
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一片在旧世界地图上被标记为“禁区”的辐射带。根据克洛诺斯的计算,那里是前往【神盾】的必经之路,也是最有可能避开“泰坦”巡逻路线的地方。因为在监察者的逻辑里,一片连畸变体都无法生存的生命绝地,不存在任何“清理”的价值。
随着车辆深入,空气开始变得不一样了。那是一种肉眼可见的、诡异的“稠密”。光线在其中发生了不规则的折射,让远处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在水底一样轻轻晃动。车内的盖革计数器发出了尖锐而持续的嘶鸣,像是在为他们哀悼。
“所有人,服用碘片。开启内循环系统,过滤等级调到最高。”零下达了命令,“我们只有十二个小时的储备。必须在滤芯报废前穿过这里。”
这片被称为“闪烁荒原”的土地上,没有任何生命。只有被辐射烧灼成玻璃状的黑色沙砾,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早已死去的、如同金属雕塑般的枯树。天空是病态的、肮脏的黄绿色,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发高烧。
车辆行驶在上面,轮胎碾过玻璃化的沙地,发出“咯吱咯吱”的、令人牙酸的声音。
“等等。”
一直沉默的墨菲,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残烛。
“有……生物信号。很弱,但……是人类。十几个……正在快速衰减。”
零立刻停下了车。
“不可能。”科尔文喃喃自语,他那空洞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波动,“在这种地方……没有任何防护,人类连十分钟都活不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呵呵傲娇的他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凤舞江山:火爆狼妃太妖孽 嫡女重生之再世谋 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女生寝室1 开局百倍返还,绑架全世界 十宗罪1、2、3 假千金抢亲?我转嫁禁欲大佬 公子请别红烧我 诛仙之我叫万剑一 风月狂匪 女生寝室3:鬼铃 烛光 女生寝室2:灵异校园 江山若囚美人心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1,2 开局废柴,靠肌肉硬刚修仙界 我,末日战神,觉醒SSS天赋 考古学家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