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手下有三位模范督抚,田文镜是其中之一,此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雍正的信任。
田文镜,字抑光,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是汉军正蓝旗人,祖籍奉天广宁,也就是今辽宁省北镇县。
其父田瑞年曾任兵部督捕司员外郎,(类比现在国防部某司副司长。)
他爹是高官,田文镜的仕途起步很顺遂,二十一岁时以监生的身份步入官场。
PS:监生是大清高等学府的学子,都是有头有脸官员的后人,
不过田文境没有靠老爷子走捷径,而是踏踏实实从基层一步步做起。
起初任县丞,(相当于县长办公室主任),此后长期在地方担任州县官、郎中等职,辗转多地,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
田文镜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官员,然而在他任山西宁乡知县时,却干了一件出格的事儿。
事情是这样的,当地发生了灾害,他认为是城隍神没有尽到职责,于是写了一篇檄文去责备城隍神。
文中言辞激烈,称如果城隍神再不显灵,他将上奏朝廷,严惩城隍神。
这件事在当地流传甚广,人们都对田文镜的大胆举动感到惊讶,纷纷道:“这家伙是个狠角色,连城隍爷都敢搞,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由于田文镜政绩突出,后来他转任京官,升任吏部员外郎,郎中,以及御史。
在康熙晚年,田文境奉旨去地方治理盐政,他去了以后,把盐商集中起来训话:
“以后谁再以次充好,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别说我没提前告诉你们,好自为之!”
盐商们一打听,这个新来的官员不讲情面,连城隍神都敢斥责,我们还是老实点吧。
经过一年来的治理,这里的盐政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
由于治理地方成绩斐然,田文镜被调回京城述职,康熙升任其为内阁侍讲学士,此时他已年近六旬。
一朝天子一朝臣,真正让田文镜崭露头角、人生发生转折的,是雍正皇帝的继位。
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发生灾害,巡抚德音却隐匿不报。
此时已61岁的田文镜奉命前去赈灾,他抵达山西后,迅速查明灾情,如实向雍正奏报,
并雷厉风行地展开救灾工作,妥善安置灾民、调配物资,展现出卓越的办事能力。
此次出色的表现让雍正对他刮目相看,田文镜也由此开启了仕途的新篇章。
此后,田文镜历任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河南总督、山东总督,甚至一段时间一身兼任河南、山东两省的总督。
乖乖,这在雍正朝可不多见。
在任期间,他全力推行雍正的新政,展现出铁腕作风与坚定决心。
这样说吧,田文镜就是推行雍正新政的主力军和马前卒,在清查亏空方面,田文镜毫不留情,他采用的处罚办法灵活多变,
目的就是尽快充盈地方财政,保证地方官员的薪水按时发放。
他深知地方财政亏空严重影响国家根基,到河南任职后,立即着手彻查各级衙门钱粮亏空情况。
他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贪污挪用的官员严惩不贷,哪怕是官声较好的官员,只要存在亏空问题,也绝不姑息。
人们都背地称他是“黑脸包公”。
一些官员为了弥补亏空,不得不变卖家产,田文镜的强硬手段使得河南的财政状况得到显着改善,也为新政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推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制)时,田文镜更是不遗余力。
这一政策将历代相沿的丁银(按人头征收的税赋)并入田赋征收,改变了过去丁税不均、贫苦百姓负担过重的状况。
然而,该政策触动了士绅阶层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
但田文镜不为所动,他在河南强制推行,一方面安抚普通百姓,减轻他们的负担;
另一方面对带头抵制的士绅予以坚决打击。
他曾因士绅抗税,果断革除闹事者的功名,将其严惩,使得“摊丁入亩”在河南得以顺利实施。
这一举措也让田文镜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增,却也让他成为士绅阶层眼中的“酷吏”。
此外,田文镜还积极推行“火耗归公”政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冷仙尊怀了狐狐我的崽 你放开我家女配啊[快穿] 分手后温柔姐姐疯批了 我好歹是个神仙 穿书后和疯美反派闪婚了 快穿:别问,问就是直男斩 灰姑娘遇见霸道总裁 咸鱼的先婚后爱生活 快穿:攻略那个病娇大佬 文娱大亨 末途知归 背靠凤凰好成仙 异界之三国群英传 从小世界开始成长 人间细笔:平凡人生手账 穿作残疾A黑月光老婆说爱我 东原陈叙 名门天后:费少追妻一百天 法医死对头她蓄谋已久 别惹摄政王的小王妃,嘴太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