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有点生理不适。但丽莎也知道,她作为吕文身边的人,都有这种感觉,陌生的观众感觉只会更强烈,这种笑声可以完美地传达出小丑混乱、痛苦和极具破坏性的本质。
但是这些还不够。
丽莎都惊了,“还不够?”
“当然。”
吕文笑了笑,丽莎一激灵,还好这次吕文是正常的笑,而不是小丑那种诡异的笑。
“我还没去过哥谭呢,现在属于闭门造车,还要切实体验一下。”
丽莎和丹都不说话了,他们倒是没说什么美国没有哥谭,其实大家都知道,纽约和芝加哥都可以算是哥谭。
一开始肯定是以纽约为背景,毕竟哥谭又叫“傻子村”,就是纽约的别称……
不过后来漫画越画越多,哥谭就不单纯指纽约了,大家普遍认为是纽约和芝加哥的混合体。
一般来说,就是纽约提供了哥谭的城市规模、摩天大楼密度、港口、地铁系统以及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
芝加哥则是提供了哥谭的系统性腐败、根深蒂固的帮派问题、工业衰败的伤痕、蓝领城市的厚重感以及那种被水体包围的城市布局。
这样才能更有共鸣……
不过吕文没有直接去纽约或者芝加哥,他先是买了一大堆漫画,他就像是一个考古学家,在画格和对话之间仔细挖掘小丑的前世今生。
小丑可不是从石头里凭空蹦出来的!
吕文主要在看那些深入探讨小丑起源和心理的部分,比如阿兰·摩尔的《致命玩笑》,里面那个“糟糕的一天就能让最体面的人崩溃”的理论,就给了吕文很大的启发。
还有弗兰克·米勒《黑暗骑士归来》中哥谭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就好像末世来临了一样……
当然,吕文也并非照单全收所有起源故事,因为漫画的作者并不是同一个人,时间跨度也比较大,难免出现互相矛盾的部分,吕文要做的是,从这些纷繁的碎片和矛盾中,提炼出小丑的核心意象。
大概就是,“哥谭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无法逃脱的疯人院。”
不仅是看漫画,吕文还在看电影,他选择了上世纪70-80年代纽约、芝加哥等西方大都市陷入严重混乱时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比如《冲突》中那些在涂鸦遍布、垃圾成堆的后巷中游荡的帮派分子,他们是如何在绝望和暴力的夹缝中建立扭曲的规则和忠诚?他们又如何轻易地为了生存而背叛?
这不就是哥谭黑帮的雏形吗?
还有《午夜牛郎》中那些被社会彻底抛弃的瘾君子、技师和流浪汉,他们是如何在肮脏、冷漠的都市丛林中挣扎求生的?
当然,还有真实的历史影像,比如70年代纽约财政危机引发的骚乱、大规模罢工、犯罪率飙升、公共服务瘫痪的混乱画面;80年代在药物的席卷下,社区崩解、暴力横行邻里猜忌、匿名举报……
这让吕文充分理解了小丑眼中那些会轻易背叛的普通人背后的逻辑……
在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漫画分析后,吕文合上了最后一本笔记,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半晌,吕文坐了起来,是时候去一趟真正的“哥谭”了,他要走一遍小丑之前走过的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五十年代炮灰起飞了 越过晨昏线 勾心 我靠男公关走上人生巅峰 请停止投喂诱惑 小皇帝怀了本王的崽 和爱人穿越时空 美食系御兽养殖场 还阳令 七零五好家庭[美食] 深海邪神驯养指南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 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 马甲和老婆总要有一个吧 危险招惹 万人迷虫母的搞事指南 无上帝族我排九,族中大帝遍地走 禁忌海洋 家长里短的故事 绑定梗图天幕:光之国求我别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