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吕文在矫情,他是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说白了,就是人到了不同阶段,终极目标有了变化……
吕文刚穿过来的时候,就是想凭借自己多年老千经验和在江湖里摸爬滚打学会的表演技巧走一走演员的路子。
一开始想得也很简单,就是想财富自由,多睡几个女明星。
没几年时间,这个愿望就达成了……
后来吕文的目标就变成了磨炼演技,让全世界人都记住他。
然后他拿到了欧洲三个影帝,还演了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隐隐有成为内娱超一线演员的趋势了。
所以吕文打算换个目标了,人要是没有目标,大概就会和得道高僧一样,一朝遁入空门,从此不再理会世事……
吕文自然没有这个觉悟,他还想折腾。
这种性格要是放在古代,可能就是想要统一天下,但是放在现在的吕文身上,那就是统一内娱……不对,是给中国电影做点什么。
这个目标对于吕文来说,还是挺难的,中国电影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好,但电影人的素质也肯定跟不上。
这里的素质指的不是圈钱,圈钱的行为,全世界都有,甚至好莱坞还会更严重一点,不然哪来那么多拼盘电影?以为开演唱会呢?
吕文指的是工作人员的素质,说白了就是电影重工业,流水线。
可能有人觉得,流水线有什么用?不就是源源不断地产生一堆质量还过得去的电影吗?对中国电影能有什么贡献?
贡献大了……
因为现在的中国商业电影还处于蛮荒年代。
就像吕文虽然看不上韩国电影,但也不得不承认,韩国电影的工业化做得其实不错。
是工业化,不是重工业化,韩国的特效大片受限于题材、体量和市场规模,注定不会太成功。
事实上,在2024年之前,韩国成本最高的电影是《胜利号》,也才1.8亿人民币。
这还是奈飞负责主要投资的,韩国投资最高的电影应该是《釜山行2:半岛》,差不多1.5亿人民币。
这就差不多是韩国电影的天花板了,再加大投资,几乎没有收回成本的可能。
不过韩国佬不信邪,2024年套拍了两部《外星+人》,总投资700亿韩元,差不多5.2亿人民币。
结果第一部上映,全球票房不足1200万美元,裤衩子差点没赔掉……
反观中国,两部《长津湖》13亿人民币,三部《封神》30亿人民币,就算是现在的两部《赤壁》,成本也在8000万美元以上,差不多是6亿人民币。
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体量,只有在中国才有发展重工业电影的可能,才有比肩好莱坞的可能。
但是现在韩国电影发展得比较快,他们人才井喷,愿意接受观众的意见,所以吕文才说韩国电影已经走上工业化道路了,他们几千万成本的电影拍得非常好,已经形成流水线的模式了。
就是质量不会太差,各方面都到位,只是看多了会觉得千篇一律……
而国内,这种水平都达不到,主要还是电影人的问题,不少导演看不上商业片,就算是商业片导演,票房不好的时候第一时间也不是检讨自己。
而是说观众垃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上帝族我排九,族中大帝遍地走 美食系御兽养殖场 绑定梗图天幕:光之国求我别播了 五十年代炮灰起飞了 勾心 深海邪神驯养指南 危险招惹 马甲和老婆总要有一个吧 我靠男公关走上人生巅峰 还阳令 越过晨昏线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 家长里短的故事 禁忌海洋 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 万人迷虫母的搞事指南 请停止投喂诱惑 和爱人穿越时空 小皇帝怀了本王的崽 七零五好家庭[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