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俊朗少年翻身下马,步履生风地走到近前,对着高顺拱手道:”这位将军请了,在下孙伯符,欲往冀州州牧府上拜谒,还望指点迷津。”
正是前来冀州借兵的孙策。
高顺抬眼细看,想起在虎牢关外见过此人跟在昭侯身后,神色放缓了些,细细给孙策一行人指明了路。
孙策抱拳谢了一声,转身风风火火走了。
吕玲绮见其他人都离远了,立刻恢复了懒散模样,把长戟往地里一插立住,自己打了个哈欠。
“这家伙来找主公借兵,给他爹报仇。”吕玲绮懒洋洋道,“早晚都是咱们同僚。”
她家主公帐门准进不准出,狗来了都得学着炒两个菜。
——帐门似海深千尺,进来容易出去难。
吕玲绮指指点点,已经很有昭明军老人的风范了。
“我认得此人。”高顺平静道,“在虎牢关外,他就已经追随昭侯了。”
吕玲绮:“???”
“不对吧,我都没在军中见过他。”吕玲绮忽然站直了身体,满面狐疑。
高顺道:“孙伯符是孙坚之子,兴许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暗投了昭侯。听闻昭侯对他十分器重,为留下孙伯符还借了不少粮草给孙坚。”
高顺说的笃定,那时候两军对峙,各自不知敌营中派了多少探子。这事在诸侯联军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一打听就能知晓。
“听闻当时名不经传的赵云将军还曾亲自教导过孙伯符。”高顺给吕玲绮补了最后一刀。
吕玲绮悲愤道:“怎么可能!我才是主公和子龙最喜欢的将领啊!”
“太卑鄙了,这个孙策居然还带着弟妹一起过来讨好主公,可恶,我爹娘怎么就生了我一个啊……”吕玲绮悲愤欲绝,连巡逻的心思都没了,让裨将领着士卒巡逻,自己则毫不犹豫转身就往邺城走。
分明擒袁绍时,主公还在三军面前夸她”玲绮勇猛,世所罕见”来着!
“……不是说‘年少莽撞,不受昭侯信任,同僚排挤’?”高顺愣在原地,嘴中喃喃。
怎么女公子忽然又成了“昭侯和大将军最喜欢的将领”了?
*
“伯符,多日不见,身体可好?”陈昭迎了出来,面上没有喜色,反而满是悲伤。
她拉住孙策,垂泪道:“我已听闻了文台兄英年早逝的噩耗,当年齐心讨董之时,文台兄何其勇猛……唉,天不假年。”
孙策注意到陈昭衣着淡雅,显然是顾及自己兄妹丧父。与整日吃喝享乐的袁术相比,从未得父亲效忠过一日的昭侯竟更有情谊。
孙策鼻头一酸,哽咽道:“父亲在天之灵知道有昭侯为其悲伤,定会宽慰。”
“唉,我与文台兄投机至此,当年文台兄自请为前锋之时,我与他把酒言欢,他醉后还曾说过‘若坚讨董身亡,还望熙宁能照顾我家中妻儿’。”
陈昭悲伤得仿佛真和孙坚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妹一样,她以袖掩面,嘴里没有一句实话道:“谁知我等斩杀了董卓,兄长却被黄祖那等无名小卒暗害。”
作者有话要说:
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
《中国生物防治技术》(农业出版社)指出,鸡群对蝗虫卵的捕食率可达3o%-5o%,是生态治蝗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161章
孙策被陈昭拽着手腕往厅堂里走时,脑中仍混沌一片。
父亲当真在洛阳时,便说过要将妻儿托付给昭侯吗?
有吗?……好像有这么一回事。
孙策想起父亲向昭侯借粮,还将他送到昭侯麾下的往事。他还曾怀疑过他爹把他扔到昭侯麾下是为了磨砺他,可到了昭侯麾下,他却过得十分顺心,丝毫未受排挤。
定是父亲与昭侯交情深厚,方才将自己托付给昭侯!
孙策恍然大悟,下意识把他挨的那顿揍抛诸脑后,自动脑补出他爹和陈昭那深厚的“异父异母亲兄妹”情谊。
“兄长被贼人所害,我亦痛心疾,夜夜不能安寝。”陈昭将蜜水一饮而尽,双目赤红紧咬牙根。
她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凤眼圆睁,眸中怒火灼灼:“我已备好三千精兵,连带三万石粮草,一并拨给伯符,伯符行,为我兄报仇!”
“昭侯——”孙策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对父亲与昭侯的深情厚谊更加深信不疑。
若非情义深重,昭侯怎会借兵与他,甚至连粮草都备得如此周全?
他孙伯符不过一介丧父孤子,又有何值得昭侯图谋之处?
“唉。”陈昭忽然长叹一声,落寞道,“伯符当年被公台兄带走之时,并未辞去我帐下官职。我将伯符视为腹心,伯符今日这一声昭侯,实在见外。”
话罢,陈昭又勉强笑了笑,只是面上是掩不住的落寞。
郭嘉斜倚在席间,眼中含笑,瞧着自家主公作戏。见火候正好,便悠悠添了把柴:”主公常念叨伯符,与袁绍交战时还说‘若策儿在此,定要抢着披甲上阵’。”
这话自然也是信口拈河,有其主必有其臣,郭嘉撒起谎来脸皮都不红。
孙策如今还只是父亲初丧的少年,人情冷暖刚感受到一点,心眼还没来得及长出来。
“主公恕罪,策实在是……”孙策急的额头都冒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田间遇到娇蛮小公主 美娱大佬太爱我[穿书] 都无敌了,还做什么警察 来日方长 清代后妃杂识 都市之神魔蛊 翦商 在校园文中充当工具人 成为科举文女主的早死前妻 不准碰我的兔耳朵 讨厌女人的女人 和死对头穿进了真实狼人杀 大梁青书录 惊鸾 拐个学霸去逃课 隐痛 穿越到死对头破产时 侦探深渊 流年漫漫 挖金矿的丈夫回来了[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