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跨秦岭
第一章麦茬里的稻种
咸阳城外的渭水滩,刚收完麦的田地还留着半截麦茬,土块被晒得发白,风一吹就起沙。张阿伯蹲在田埂上,手指戳了戳硬邦邦的土,又掬起一捧渭水,眉头皱成个川字——水比楚地的云梦泽凉,土也比楚地的黏,难怪关中农夫都围着田埂站着,眼神里满是怀疑。
“张老爹,不是俺们不信你,”穿粗布短打的老周把锄头往地上一拄,麦茬子戳破了他的鞋底子,“咱关中种了几百年麦,地里的水多了就烂根,你这稻子要泡在水里,还得放鱼,鱼不啃稻根吗?”
周围的农夫都点头,年轻的狗蛋攥着个麦秸,小声嘀咕:“俺娘说,楚地的法子到关中就失灵,去年李乡绅学楚地种桑,结果冬天全冻死了。”
张阿伯没急着辩解,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陶碗,倒出半碗带着潮气的稻种——这是他从楚地长沙郡带来的“湘早籼”,颗粒比关中的粟米饱满,壳上还带着点淡金色。他把稻种递到老周面前:“你瞅瞅,这稻种壳硬,耐冻,俺们楚地北边的汉水滩,冬天比这还冷,照样种得活。至于鱼,”他指了指田边刚挖好的小水坑,里面游着几尾银闪闪的鱼苗,“这是‘禾花鱼’,只吃水里的虫和杂草,不吃稻根,还能给稻子松土呢。”
秦斩就蹲在水坑边,指尖刚碰到水面,系统界面就弹出淡蓝色提示:“检测到关中渭水流域水质:ph值7.2,水温16c,适配楚地禾花鱼苗存活率82%;土壤黏重指数1.3,需改良田埂排水结构,否则易积水烂秧。”他抬头看向远处的渭水,心里有了数,起身对农官说:“让民夫把田埂加宽半尺,再在埂下挖条浅沟,这样既能存水,又不会淹了稻根。”
农官刚要应,老周突然上前一步:“将军,这田埂改了,要是稻子种不活,麦也种不成,俺们今年吃啥?”
张阿伯闻言,把陶碗里的稻种往老周手里一塞:“俺跟你打个赌,要是这稻子亩产不如麦,俺赔你十石粟米!俺在楚地种了四十年稻,稻鱼共生的田,亩产比单种稻还多两成,更别说比麦了。”
老周捏着稻种,壳子硬实,心里犯了嘀咕。狗蛋凑过来,眼睛盯着水坑里的鱼苗:“张老爹,这鱼长大了能吃不?”
张阿伯笑了,皱纹挤成一团:“能吃!等稻子熟了,鱼也有巴掌大,清蒸、红烧都香,到时候俺给你们露一手楚地的‘稻花鱼炖紫苏’。”
狗蛋一听有鱼吃,立刻把锄头扛起来:“俺帮你挖沟!要是真能吃鱼,俺就跟你学种稻!”
周围的农夫见狗蛋动了心,也有几个松了口,老周叹了口气,把稻种揣进怀里:“行,俺们就试一亩,要是不行,你可得赔俺粟米。”
张阿伯拍着胸脯应了,秦斩看着众人开始挖沟,指尖在系统界面上点了点,把“田埂改良方案”发给楚地的农技师,又加了句:“速寄些紫苏籽来,关中气候适配度需验证。”
夕阳西下时,田埂改好了,浅沟里蓄了半沟渭水,禾花鱼苗在水里游得欢。张阿伯蹲在田边,把稻种泡进水里,嘴里念叨着楚地的农谚:“清明浸种,谷雨下秧,立夏插秧莫慌张……”秦斩站在他身后,看着远处的咸阳城,城墙上的玄鸟旗在风里飘,心里想着:楚地的稻种,能不能在关中扎下根,就看这一遭了。
第二章水凉苗嫩的坎
过了清明,泡好的稻种发了芽,嫩白的芽尖顶着点青,张阿伯每天天不亮就往田里跑,蹲在秧田边看芽儿长没长。可没过几天,他就发现不对劲——秧苗长得慢,叶子还发蔫,不像在楚地时那样绿油油的。
这天早上,张阿伯刚蹲到秧田边,就看见老周也来了,手里拿着个温度计(秦斩让人从咸阳官署借来的),往水里一插:“张老爹,这水才14c,比你说的楚地水温低了5c,苗能长得好吗?”
张阿伯摸了摸水,确实凉,心里也慌了——在楚地,这个时候的水温早超过20c了,秧苗长得飞快。他蹲在田埂上,抓着头发想辙,狗蛋跑过来,手里拿着件破棉袄:“张老爹,俺娘说,冷了就盖东西,要不俺们给秧田盖件棉袄?”
张阿伯眼睛一亮,可不是嘛!楚地的早稻遇到倒春寒,也会用稻草盖秧田。他立刻站起来:“狗蛋,你去叫几个伙计,把村里的旧稻草都扛来,铺在秧田边,再在田埂上搭个矮棚,挡住北风。”
狗蛋跑着去了,老周看着张阿伯忙前忙后,也跟着搭把手。农官带着几个民夫赶来,手里拿着秦斩送来的“保温方案”:“张老爹,将军说,关中春寒,可在秧田边烧些秸秆,用烟雾增温,还能防霜冻。”
张阿伯接过方案,拍了拍农官的肩膀:“将军想得周到!俺们楚地人叫这‘熏烟防霜’,没想到将军也知道。”
当天下午,秧田边就铺满了稻草,矮棚也搭好了,傍晚时分,民夫们在田埂外烧起了秸秆,烟雾袅袅,挡住了北风,水温慢慢升到了16c。张阿伯蹲在田边,看着秧苗的叶子慢慢舒展开,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可没等他松口气,又出了新问题——禾花鱼苗开始死了,每天都能在水坑里捞起几尾翻肚皮的鱼。狗蛋捧着死鱼,眼圈红红的:“张老爹,鱼是不是冻死了?俺们要不要把鱼捞上来,放家里的水缸里养?”
张阿伯看着死鱼,也犯了愁,这鱼苗在楚地的水里活得好好的,怎么到了关中就不行了?他立刻让人去给秦斩送信,自己则蹲在水坑边,观察了半天,发现水坑里的水有点浑浊,像是有泥沙。他突然想起楚地的稻田,水里都长着些浮萍,能净化水质,还能给鱼遮阴。
第二天,秦斩就来了,还带了个楚地来的渔户,手里拿着些浮萍籽。“张老爹,系统提示,渭水含沙量比云梦泽高,鱼苗容易呛到泥沙,浮萍能吸附泥沙,还能给鱼提供食物。”秦斩指着渔户手里的浮萍籽,“这是楚地的‘青萍’,耐寒,适合关中的水温。”
渔户把浮萍籽撒进水坑,又教众人怎么给水坑换水:“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别换太勤,不然水温波动大,鱼也受不了。”
张阿伯跟着学,每天都给水坑换水、撒浮萍,过了几天,鱼苗果然不怎么死了,还开始吃水里的杂草。老周蹲在水坑边,看着鱼苗游来游去,笑着说:“张老爹,没想到这鱼还挺娇气,跟咱关中的娃似的,得好好伺候。”
张阿伯也笑了:“庄稼和鱼都一样,得顺着水土来,楚地有楚地的法子,关中也得有关中的调法,不能死搬硬套。”
秦斩看着秧苗长得越来越壮,系统界面弹出提示:“秧苗存活率提升至90%,禾花鱼苗存活率提升至85%,关中农夫参与度达70%,初步适配成功。”他抬头看向远处的麦田,心里想着:再过些日子,就能插秧了,到时候就能看到楚地的稻浪,在关中的土地上翻滚了。
第三章插秧时的风波
立夏那天,天刚亮,田埂上就挤满了人,张阿伯带着几个楚地来的农妇,手里拿着秧苗,准备教关中农夫插秧。秦斩也来了,还带了朝廷派来的御史,说是要看看试验田的情况。
张阿伯先示范,把秧苗分成一束束,弯腰插进田里,行距、株距都分得匀匀的:“插秧要插得浅,不然秧苗长不高;株距要留够,不然通风不好,容易生病。”
关中农夫们跟着学,可没插几根,就有人喊累了。老周直起腰,捶着背:“张老爹,这插秧比割麦还累,腰都快断了,咱关中种麦,撒了种就行,哪用这么费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快把这王位拿走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天道无私情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兽世生存与爱 午夜围炉茶话会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