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秦之我是杀手 > 第1270集 地域的汇编(第2页)

第1270集 地域的汇编(第2页)

咸阳的驿马跑得飞快,赵宽带着《大秦地域治理适配策》回去后,不过十天,就传来了朝廷的消息——丞相李斯看了册子,连声称赞,当即下令由少府负责印刷,第一批就印了一万本,用驿马分发给全国三十六郡。

最先传来反馈的是庐江郡。太守冯敬的信里写着:“照着《适配策》里的图纸修了排水渠,上月又下了场暴雨,渠水很快就排完了,稻田没淹一亩。百姓都说,这册子比金银还管用!”信里还附了一张竹简,上面是当地百姓编的民谣:“秦公编策,渠水不淹家;粮满仓,笑哈哈。”

秦斩把民谣念给张阿伯听,张阿伯笑得合不拢嘴:“百姓认可是最好的,这比啥都强!”

没过几天,北方代郡的信也到了。郡尉蒙恬在信里说,当地吏员照着册子上的法子,把粮仓都建在了高台上,还在地窖里囤了干柴,入秋的第一场霜下来,粮食一点没冻着。他还提了个建议:“册子上的防寒口诀很实用,就是字太多,能不能让小吏们教百姓传唱,这样记得更牢?”

秦斩当即叫人回信,同意蒙恬的建议,还让张阿伯把口诀再编得更短些。张阿伯琢磨了两天,把“草席裹墙,干柴暖窖,粮仓高台,冻不着粮”改成了“裹墙暖窖高台仓,冻不着粮乐洋洋”,读起来更顺口。

岭南南海郡的反馈来得稍晚些,却是最让素问高兴的。医者陆羽在信里说,当地百姓照着册子上的“青蒿饮”药方采药熬汤,这两个月的热病患者少了九成。他还寄来了一包晒干的青蒿,说:“这是当地百姓采的,让秦大人尝尝,也让大人知道,您编的册子救了多少人。”

素问把青蒿拿出来,放在鼻尖闻了闻,对秦斩说:“青蒿性凉,清热最好,南海郡的百姓能用上,多亏了册子上的注解。”秦斩点头,叫人把青蒿分成几份,给李墨、张阿伯也送了些,让他们也看看这“救命草”。

随着各地的反馈越来越多,《适配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一次,秦斩去楚地乡下考察,看到一个乡吏正拿着册子,给百姓讲怎么修水渠。百姓们围着册子,指着上面的图纸,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这渠挖多深才好?”“导流沟咋挖?”乡吏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拿起木尺,在地上比划着图纸的尺寸。

秦斩站在一旁,没出声,心里却暖暖的。他走到田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修水渠,渠宽三尺,顺着山势走,正是册子上庐江郡的法子。一个农夫看到他,放下锄头走过来,笑着说:“大人,您编的册子真好,我们照着修渠,今年的稻子肯定能丰收!”

秦斩笑着点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各地百姓的法子汇总起来的。你们要是有更好的法子,也可以呈报上去,咱们再改册子。”农夫连忙点头:“好!好!要是有好法子,我们肯定呈报!”

到了年底,咸阳传来了汇总的数据——全国三十六郡,有三十五个郡都照着《适配策》的法子改进了治理,只有一个偏远的郡因为路途远,册子还没送到。少府特意派人送来了一份奏疏,上面写着:“《大秦地域治理适配策》推广后,全国涝灾减少八成,冻粮减少九成,热病减少七成,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两成。”

秦斩拿着奏疏,正想和李墨、张阿伯、素问分享,忽然眼前弹出一行淡蓝色的字——

“系统提示:《大秦地域治理适配策》全国推广,大秦各郡治理适配率提升至98%,‘楚地核心+地域适配’模式成为大秦治理标准,助力全国‘因地制宜、天下同兴’目标实现。”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行提示,不过是对眼前成果的总结,真正的“同兴”,是百姓田里的粮食,是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各地吏员拿着册子,为百姓办实事的身影。

第四章:天下同兴

开春的时候,秦斩收到了咸阳送来的新印的《适配策》。这次的册子比上次更精致,封面用了厚纸,还加了封皮,里面的图纸用墨更清晰,文字也校对了几遍,没有一处错漏。少府在信里说,这次又印了两万本,不仅发给各郡,还发给了各县、各乡,让基层小吏都能用上。

秦斩把新册子分给李墨、张阿伯、素问,三人翻着册子,都很感慨。李墨指着其中一张水渠图纸:“这张图,当初改了三回,现在看起来,真是清楚。”张阿伯翻到农谚那一页,念着自己编的口诀,脸上满是笑意:“没想到我这老头子的话,还能印在册子里,让全国百姓都看到。”素问则翻到药方那一页,看着自己画的草药图:“以后郡县的医者,再也不用为找药发愁了。”

这天下午,秦斩带着一本《适配策》,去了城外的田埂。正是播种的季节,农夫们在田里忙碌着,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播种,还有的在修水渠。远处的山坡上,几个吏员正拿着册子,给农夫们讲播种的时间——“册子上说,咱们这地方,冻土层化完了才能下种,你们看,现在土都能捏成团了,正好播种。”

秦斩走过去,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阳光洒在田里,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农夫们的笑声传到耳边。他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庐江郡还在因为涝灾发愁,代郡还在因为冻粮焦虑,南海郡还在因为热病困扰;而现在,各地都有了适配的法子,百姓们再也不用怕这些难题了。

一个老农看到秦斩,放下手里的锄头,走了过来:“秦大人,您来了!今年照着册子上的法子播种,肯定能有好收成。”秦斩笑着点头:“是啊,只要咱们跟着土地的性子来,跟着百姓的需求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农连连点头:“大人说得对!以前,上面下来的法子,都是一样的,不管咱们这里是山还是平原,都照着做,结果越做越糟。现在不一样了,册子上的法子,都是照着咱们这里的情况改的,好用!”

秦斩拿起手里的《适配策》,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这册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后你们要是有更好的法子,就告诉吏员,吏员再呈报上来,咱们再改册子,让册子越来越好用。”

老农高兴地说:“好!好!咱们农夫,最懂地里的事,以后有好法子,肯定呈报!”

秦斩看着老农回到田里,又拿起册子,翻着里面的内容。从南方的排水渠,到北方的防寒窖,从岭南的清热药,到楚地的农桑法,每一个法子,都带着各地的泥土气息,都藏着百姓的智慧。他忽然明白,所谓“天下同兴”,不是让天下都用一样的法子,而是让每个地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子,让每个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风从田埂上吹过,带着春天的暖意。秦斩把《适配策》抱在怀里,看着远处的炊烟,看着田里忙碌的百姓,心里很踏实。他知道,这本册子,会像一粒种子,在大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出满仓的粮食,长出百姓的笑容,长出一个“因地制宜、天下同兴”的大秦。

夕阳西下的时候,秦斩才起身回城。路上,他看到几个孩童在路边玩耍,手里拿着一本小小的《适配策》,正照着上面的图画水渠。一个孩童看到他,举起册子喊道:“大人!我以后也要编册子,给百姓做好事!”

秦斩笑着挥手:“好啊,叔叔等着看你的册子。”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怀里的《适配策》很沉,却也很暖——那是大秦的希望,是百姓的未来,是“跟着土地变,跟着百姓需求变”的初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道无私情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快把这王位拿走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午夜围炉茶话会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兽世生存与爱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