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不肯收租金,那就谈不成了。&rdo;汤本说道,&ldo;我家主人从不白住人家的房。我看这样,最多住半个月,我送你二两银子。&rdo;
&ldo;随便!&rdo;那老道是倔脾气,说话不中听:&ldo;你家主人钱多得用不完,就分两个我用。&rdo;
汤本笑笑不响,给了二两银子,动手收拾;等打扫干净,借了观里的破旧家具,略略安设停当,回客栈去搬行李。
于是汤斌把&ldo;盛兴&rdo;店的店主找了来,和颜悦色地问道:&ldo;掌柜的,你这店钱怎么算?&rdo;
&ldo;回大人的话,店钱不用你费心;自有驿站来算。&rdo;
&ldo;不!我自己给。&rdo;汤斌指着捆扎好的行李说:&ldo;我要搬到玉皇观去了。&rdo;
店主一听,大惊失色,双膝一弯,跪倒在地:&ldo;大人,是哪里得罪了你老?大人不记小人过,你老宽宏大量,千万请别生气。&rdo;
&ldo;不是,不是!&rdo;汤斌赶紧扶他起来;接着说明了要搬的原因。
店主听得将信将疑,世上哪里有这等体谅人的官!所以谈到店钱,死也不肯要。汤斌一路而来,也晓得行情,店钱有限,倒是昨天吃了他一顿晚饭,在这米如珠、面如银的时世,要多给他几个。
&ldo;你拿一两银子给他!&rdo;
店主还待辞谢,汤本有些忍不住了,&ldo;没有见过你这样子愚拙的人!&rdo;他气得骂人,&ldo;住店吃饭不要钱,你当我家老爷什么人?是贪官还是强盗?&rdo;
&ldo;汤本,&rdo;汤斌喝阻,&ldo;跟他好好说!&rdo;
好说无用,反倒是汤本一顿骂,才把店主骂得相信了;世上真有这样的官!店主感激得掉了眼泪。
玉皇观住不到几天,汤斌就接印接事,搬到衙门里去住了。
这是他第一次出来做地方官。潼关道兼着陕西布政使司&ldo;左参政&rdo;的职衔,等于半个巡抚,在这一带地方,无所不管;汤斌有茫然无所措手之苦。
&ldo;老爷!&rdo;汤本替他出了个主意,&ldo;听说同州府的马知府是位好官,不妨跟他请教一下看。&rdo;
&ldo;不错!原该不耻下问。&rdo;汤斌立即叫汤本拿着名帖去请马知府。
同州知府名叫马呈祥,原籍辽东,是汉军旗人,举人出身,分发到陕西来当华阴知县,因为劳绩升任本府的同州知府。为人精明强干,官声甚好。这一次因为新任潼关道到任,特地从府治所在地的大荔县到潼关来禀见;正有许多民生疾苦要向汤斌陈报,恰好汤本来请,正符所愿。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汤斌虽是上司,但年纪比马呈祥来得轻,所以在称呼上很客气;称他&ldo;老哥&rdo;,请教做地方官该当特别注意的地方。
马呈祥看他方面海口,眉目清疏,脸上道气盎然,便知道这位上司是方正君子;但看样子又像书呆,怕他不知轻重,所以说话相当留心,把一位守道应有的职掌讲了一遍,接着便提到&ldo;清狱&rdo;和&ldo;兵差&rdo;两件大事。
由于心存顾忌,马呈祥语焉不详,只说他自己的苦恼:&ldo;应讼本来是县官的事,官里承上启下,不过照转而已。如果上头体谅,该驳该准,毫无积滞,府里就快活如神仙了。无奈这年把的案子,总是&lso;提审&rso;的多。一道札子下来,传人起解,忙个不了。所以这清狱上头,总要求大人体谅。&rdo;
&ldo;谈不到体谅,这也是我该做的事。&rdo;汤斌问道:&ldo;就算体谅吧,要怎么样,才算是体谅府县和老百姓?&rdo;
这里面牵涉到道署的一个不法吏;都是他在从中捣鬼,历任潼关道都拿他没办法。马呈祥晓得他许多劣迹,但不敢在汤斌面前&ldo;告状&rdo;;怕的是治不倒那不法吏,反结了冤家,以后自己在公事上就更加棘手了。
因此,他只笑笑答道:&ldo;大人细阅积案,自然明白。&rdo;
听见这话,汤斌就无须再问。&ldo;那么,兵差呢?&rdo;他问,&ldo;但望老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do;
&ldo;是!&rdo;马呈祥蹙眉答道,&ldo;潼关害在是天下要隘;于今平西王吴镇守汉中,四川正在用兵,人马调拨,过境频繁,光是&lso;马料&rso;一项就不得了。如果光是分内的摊派,犹有可说;分外有分,老百姓就苦了。&rdo;
&ldo;所谓&lso;分外有分&rso;,是不是正额以外,另有附加?&rdo;
&ldo;附加为公,倒也无话可说。&rdo;
这就很明显了,分外之分,是落入私人腰包,&ldo;这你请放心!&rdo;汤斌立即表示,&ldo;在我手里,绝不会有分外之分。&rdo;
马呈祥站起来很尊敬地请了个安,&ldo;大人如此体恤,我替同州的百姓叩谢。不过,&rdo;他起身说道:&ldo;光是大人一清如水,是不够的!&rdo;
&ldo;我知道了!&rdo;汤斌很郑重地保证,&ldo;若有人敢舞弊,我一定严办。除了我自己密查以外,贵府倘有所闻,请随时见告。&rdo;
&ldo;是!&rdo;马呈祥答应着又说:&ldo;兵差除了分外之分,再有一层难处,那就是原来只需两天的供应,结果搞到第四天、第五天,大兵还没有开拔。这件事,无论如何,要请大人作主。&rdo;
&ldo;那就奇怪了,为何两天不够,要到四天、五天。&rdo;
&ldo;其中原因当然很多。&rdo;马呈祥考虑了一下,&ldo;想来总有人不愿大军早走吧!&rdo;
&ldo;是不是趁此机会,可以假借名义,向民间需索?&rdo;
马呈祥不置可否,只说了句:&ldo;大人明见万里。&rdo;
这是官场中一句相当含蓄的话,可以解释为同意,也可以解释为不置可否,总之,内有隐情,需要仔细体察。
汤斌体会得这层意思。便不肯强人所难,去追问马呈祥。送走了客,天已将黑,一个人坐在暮霭四合的廊下,默默思量,恨不得生两颗心、四只手,可以同时料理清狱和兵差两件大事。
无奈这是不可能的,眼前还得阅卷,先从了解案情开始。于是草草吃过一顿粗粝的晚饭,把京里带来的茶叶末子抓了一把,沏成一壶浓茶,倒在粗磁碗里,颜色黄浊,就像马溺,但却能消食提神;汤斌喝了两碗这种只觉苦涩,毫无香味的茶,在油灯下披阅刑名案卷。
才看了上十件卷,就已约略明了马呈祥的话;照案情来看,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用不着提审的,情节确凿,口供明白,问得毫无差错,提审便成了别有用心,故意挑剔。再细看这些案卷的承办人,都是一个名叫周松轩的刑房书办,不言可知,是此人在中间捣鬼。
但汤斌初想到此,即有警惕,深恐自己存了成见,知人不明,所以仍然平心静气地看着案卷,到三更天还不肯歇手。
&ldo;老爷!&rdo;汤本劝道:&ldo;该睡了。&rdo;
汤斌摇摇头,指着高可尺许的卷牍,&ldo;我得尽一夜工夫把它看完!&rdo;他说。
一夜工夫可以看得完,这一点,汤本是相信他有此本事的。&ldo;不过,就是看得完,也不必急在这一夜。&rdo;汤本的怜主之情,化为轻微的不满,&ldo;何苦自己作践自己?&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谁都不及你的傲娇 奔跑吧!少女! 恩怨江湖 天价小萌妻 缇萦 天下第一金针菇 影后[GL] 一受封疆 汉宫名媛王昭君 草莽英雄 我有方外客 真灵夫产科之猎攻 神医与大侠 清末四公子 状元娘子 李鸿章 正德外记 重生之魔尊不想成亲 大将曹彬 阮陈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