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三万多户迁民中,原河西国的文武大臣,都去了十之八九,留在本地的,多是如刘昞一般的耆老。
细雨如丝,轻轻地拂掠在长柄圆顶、缘垂流苏的伞盖上。
“年轻人,到底还是在乎仕途经济的嘛。”
斜坐榻上,拓跋焘擘帘瞧了瞧车外的风景与人阵,又转首看了看花名册,脸上自有一派洋洋的笑意。
崔浩从旁侍奉,也每每颔首笑言。
实则,河西士人入仕于大魏,最为欢喜的人,只怕还不是拓跋焘。
谁都知道,河西士人,多来自中原腹地。
昔年,陶翁笔下的桃源中人,是自绝于世,不知魏晋之民,不值一效。
而眼前这些避乱的世家大族,则像是移栽的繁树茂叶,在时光的淬炼下益发壮大根深。
日升月恒,沧桑百年。他们迁往平城,自然也将融为一炉的两地文化,尽数传至大魏。
如此一来,大魏要想争夺正朔之名,应该更为容易。
宋国……
不知为何,口中念起这两个字来,崔浩心底会涌出一股涩意。
有的时候,连他自己也不想承认,“正朔”二字,于他而言有何种意义。
出发之前,武威公主已将她对河西诸臣的秉性品貌,都一一详述过。
彼时,崔浩特意记下了十余人的名姓,只待日后一一栽培莳育。他知道,皇帝表面上说要任用河西士族,实则他真正赏识的,是有一技之长,或是头脑灵便的武夫。
比如,当年的毛脩之,今日的伊馛。
便在姑臧城的最后一夜,拓跋焘置酒宴宾,着伊馛表演“曳牛”的把戏,以侑宴欢。
那日,伊馛拖牛倒行,居然能赶上奔马之速,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
拓跋焘看得抚掌大笑,又多喝了几盅,醺醺然扬赞道:“崔司徒智略有余,朕早已心悦诚服。却未料,伊馛不
过一弓马之士,竟能拥有与崔司徒同样的见地,实在是令朕惊诧万分。”
闻言,崔浩一边奉承,一边掉书袋:“《吕氏春秋》曾云,‘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棬竖,而牛恣所以之,顺也。’臣想说的是,疾引牛尾与拖牛倒行,同样有悖于牛的天性,可想伊将军的能耐之大!”
接着,崔浩又道:“何必读书才做学问?前汉的卫、霍二人便是例子!”
话虽如此说,私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说伊馛赋性忠谨、力大逾牛倒是不假,但此人之见地,又如何能与他这出身清贵、智慧圆妙的才士相较?谁一辈子还没个押上宝的时候呢?
腐草之萤,竟欲与日月争辉?崔浩轻轻摆首,面上闪过一丝不为人所察的轻鄙之色。
当然,他是个善于掩藏心思的人,否则也不能伴君于前,却无甚疏漏之处。譬如晚宴那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洞房夜捉奸,当场改嫁阴鸷世子 我的物品能升级 猎鬼人米花町再就业 暗恋三年喂了狗,转头误惹他小舅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番外 谢邀,刚退婚,清冷首辅已下手! 攻略出错后,我和王爷玩共感play 极致偏宠,失忆二爷成病娇小奶狗了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番外 我从棺材里坐起来,妖孽都得跪下 真千金六亲不认后,全家火葬场 垂涎已久+番外 真千金是受气包?靠撒气系统暴富+番外 挺孕肚嫁首长,七零美人名动京圈 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 海岛随军后,我被高冷硬汉娇宠了 先婚后爱:对你心动+番外 马头墙下好柿成双 舞姬娇媚 嫁他哥,当他嫂,我让婆家全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