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鸾徽明白,他害怕的,不是胡人,也不是异议——是“虚”。
他太清楚,自己并非开国之君,却想成万世之主,这其中需要的是“道统”,是“天命”。
于是他回身召人,“将礼部留下的旧稿拿来,再召史官与国子监掌教,朕要亲自修一部《正统述论》。”
他要以一己之力,重构这个时代的根——哪怕朝堂沸腾,哪怕族人反叛。
“若此事成,”他对自己说,“后世必记今日,不记他人。”
可他也明白,正统之争,从来不仅是史书上的字句,更是血脉、权力、身份的较量。
一时间,朝堂风波暗涌。
第102章打草惊蛇前途毁【VIP】
长安的春日虽暖,但通天佛脚下的风,却冷得像秋。
徐圭言披着深色朝服站在高处,她的身后,是工部与兵部调派的人手,一列列整装待命的军士走进通天佛内,手持炸药与铁锤,等待她的命令。
“我说动手的时候才能动手,你们先进去将炸弹埋伏好。”
徐圭言说完,再次仰头看向高达数丈的通天佛。
这通天佛为武帝元年所建,用的是最上乘的石材和鎏金工艺,就算是去掉了所有装饰和浮金,阳光下佛像依旧熠熠生辉,承载着帝国旧梦的光辉。
这佛,在长安城内伫立百年,是民问朝拜的神圣象征,却也因为背后的庞大账目和失踪的修建银两,成了被朝堂视为“祸根”的政治累赘。
徐圭言吐出口气。
这一个多月,她用了极大耐心将贪污与损耗的部分逐步压缩、合并,再加上部分工部“拨款”与原先寺庙内收到的香火钱,勉强填补的空缺,终于凑出了一个“勉强能令圣上满意”的数字。
这个数字,不是真实的,但却是朝廷愿意接受的。
几日前,御前召见时,她把账本递给了圣上。李鸾徽扫了一眼账本,随即抬头看她,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做得不错。”
那一瞬,她明白了,自已赢得的不是信任,而是继续留在这场棋局中的资格。
她站在通天佛前,工匠与军士已经准备妥当。炸药已经埋入地基之下,机关一引,这座曾经高耸入云、象征佛法无边的巨像将化为尘土。
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亲自到场。冯知节、秦斯礼站在她左侧半步之外。冯知节双手负在身后,冷静观望。
而人群中还有冯竹晋,他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徐圭言的背影。
兵部鲜少出现在工务拆迁上,但这一次,事关重大。
风中传来急促脚步,一名内侍快步走近,低声向冯知节传话。他听完后微微点头,随后转向徐圭言:“陛下今日于紫宸殿宣言,要继承周汉大统。”
徐圭言一愣:“……今日?”
风吹起他们的衣角。
“是。陛下于朝会上宣布,将修正统述论,废北魏隋之正统,断祖制,自汉、周继统。并称,通天佛为胡风遗制,非汉道所应存,必除。”
冯知节语气淡然,面无波澜。
秦斯礼在一旁,十分平静,他似乎也知道这个消息。
徐圭言却怔住了。
她的目光缓缓抬起,看着那座佛像。佛身巍峨,面容慈悲,在晨光之中依旧显得庄严肃穆。
可如今,在天子的一句话之后,它成了“胡风”的象征,成了必须铲除的敌影。
圣上是为了贪污一案,还是为了他的统治合法性呢?前些日子,她听到父亲说圣上要恢复旧制的事,本以为只是荒诞的想法,没想到是真的。
徐圭言走近通天佛,摸着泥塑的佛像,“继承周汉……”她低声重复,话语在风中几不可闻。
她曾翻阅许多旧典、史志,从汉魏之际到隋唐之初,知道那些政权更迭之时,如何以正统之名,抹去前朝,涂改史书;也知道,这通天佛是在大乱之后的和平年问建立,是百姓心中寄托之一。
如今,却要随着皇帝的一纸意志,轰然倒塌。
她忽然有些迷茫——自已一路追查账本,斗贪官、护赈银,以为是在为百姓谋福,却不知,这一切最终的终点,却是“立统”二字。
她的正义,在皇权眼中,不过是达成自已意志的工具。
“还不炸吗”冯知节在远处问她。
她沉默片刻,然后开口:“再等片刻。”
冯知节没有催促,只是点了点头。
徐圭言低头,目光凝视地面上那条通往佛像心腹的引线,风中微微晃动。
通天佛内,尘土弥漫。
“准备好了吗?”一道黑影询问。
“准备好了。”
两人对视一眼。
“我……”
“我们本是死囚,反正都要死,现在死得有些价值。”
一道黑影的后背塌了下来,片刻后,他声音嘶哑,“好,那就这样吧。”
微弱的火光在佛天佛内的顶部亮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伪装渣攻后和老婆HE了 碰瓷幸村君,但翻车了 在猫猫星当珍稀动物 侯府和离手册 吞没 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重生后和死对头he了(年上,高干,h) 当你遇上了人外生物 我的救世主不可能这么可爱! 穿到女尊社会当咸鱼 成为你的白昼 师妹是上古凶兽 假装成师兄的未亡人后 路人甲小姐拒绝开后宫(现言NP) 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 冲喜[八零] 好眠金鱼 借种生子三年后 米花町警官恋爱物语 特级过咒怨灵宇智波君